我是一粒蒲公英的種子,撐著小傘走南闖北。如今降落在多倫多這快沃土,我願把我在這裏生活的甜酸苦辣講給大家聽。希望你們喜歡我的故事。
將我的博客複製一份至《海外博客》
由於數據量較大,請您耐心等待複製完成
複製
正文
上帝的淚珠--捷克卡洛維發利溫泉小鎮
(2018-10-27 20:20:27)
下一個
去年春天去了東歐6國遊。來去匆匆,走馬觀花。短短兩個星期的行程僅僅揭開了它神秘麵紗的一角,已足夠讓我震撼。無論是維也納的雍榮華貴、布拉格的精致輝煌、布達佩斯的雄宏壯麗還是柏林的的恢弘大氣,都不是一篇小小的遊記可以記敘的。細想唯有小巧秀麗精美的捷克溫泉小鎮卡羅維發利可以成篇。

卡羅維發利,簡稱KV小鎮,始建於十四世紀,地處捷克最西部,藏在山穀中,可飲用的溫泉水 、清新的空氣、涼爽的氣候使其成為一處理想的度假勝地。
它吸引了上至神聖羅馬皇帝、皇後、藝術家貝多芬、巴赫、歌德、席勒下至世界各地的遊人。它像一位風情萬種的波西米亞女郎,那溫泉如她長長睫毛下的一滴淚珠,惹人憐惜、讓人著迷。

小鎮依山傍水,一條清澈的小河靜靜地流過小鎮。這小河讓我想起了米蘭昆德拉的名著《生命中難以承受的輕》,作家安排男女主人公在這個美麗的小鎮初遇。托馬斯遇到特麗莎之後,他常常有一種感覺,覺得特麗莎像個孩子,被人放在樹脂塗覆的草筐裏順水漂來,而他在床榻之岸順手撈起了她。

我站在小河邊,想象可愛的特麗莎漂過小河的情景,竟然有幾分感動幾分恍惚,文學作品讓人對眼前的景物產生了迷幻的美感,我想這就是藝術的魅力。


有一種景致叫歐洲小鎮,她是需要細細品味,靜靜端詳的,要且行且慢見妖嬈。你看那建築物色彩繽紛卻賞心悅目,路邊花壇裏的鮮花豔麗卻與建築物搭配和諧,每一個細節都匠心獨具,因而令遊人心曠神怡,徘徊徜徉不忍離去。多年後她的倩影仍縈繞腦際難以忘懷。



卡羅維發利有十幾個溫泉。有趣的是,這裏的溫泉不是讓人泡的,而是讓人喝的。據說溫泉水對治療多種疾病有奇效。我想大概是心理作用吧。我喝了一杯,味道有點怪,果然與普通水不同。

有幸住進了在卡羅維發利的一間建於1701年的豪華酒店。該酒店名叫Grand Hotel,中國人管它叫普普大飯店。它是一種巴洛克風格的古老酒店。神聖羅馬帝國老祖母特蕾西亞、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六世、約瑟夫二世、貝多芬、詩人席勒、巴赫等許多名人都在此酒店住過。近年來,每年的卡羅維發利國際電影節都在此酒店舉辦,因此也有許多電影人的遺跡。

酒店夜景


餐廳一角


餐廳局部,富麗堂皇。

由於酒店的疏忽,分配給我們的房間沒有打掃。我們因禍得福,住進了一個豪華套間。
這是套間的門廳。

套間的起居室

套間的臥室。
躺在床上,看著高高的天花板,我在想象著誰曾經在此住過?貝多芬?巴赫?還是席勒?席勒生於1759年,在1791年住進這間酒店,那時他剛剛31歲,英俊帥氣。真希望他曾經住過這間臥室,哈哈,一個美夢!

酒店的大門前有許多鑲嵌在石板間的銅磚,上麵刻著住過此酒店的名人的名字和年份。
貝多芬 1812年
約瑟夫二世 1766
瑪麗亞-特蕾西亞 被稱為奧地利國母,1732.
巴赫 1718,他住在這裏時已經57歲了。
詩人席勒 1791
電影導演波蘭斯基 2004
這是一個值得一去再去的地方。
——————
博主金句!
還記得電影裏特麗莎出場的一幕:她嗵地一聲跳入遊泳池,象一條黑尾魚一樣靈活地潛泳,又從遊泳池這邊出水,一抬頭,正看到望著她微笑的托馬斯;而遊泳池裏有幾個悠閑的老人一邊泡溫泉一邊下國際象棋,即使在極權時期,也有點世外桃源的況味。
好象有一部關於大飯店的同名電影或電視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