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感動而感動---觀張藝謀的新影片《歸來》
看完張藝謀的《歸來》,淚點很低的我居然沒有流一滴眼淚!
隻是在最後,看到陳道明扮演的丈夫陸焉知在大雪紛飛中,推著由鞏俐扮演的,已經失憶,不認得自己丈夫的妻子婉喻,到火車站去接自己,在陸焉知舉著寫著自己名字"陸焉知"的牌子陪著妻子一起在接"陸焉知"的那一刻,我的心揪動了一下。
那是個非常獨特,並很有深意的畫麵,會叫人深思很久很久。。。
除此之外,整部影片,感覺張導為了"感動"觀眾,太刻意地安排了許多"感動"的場麵和細節,結果反而失去其真實感,有"為了感動而感動"的諸多不自然。
比如:焉知冒死從監獄逃回家,想見妻女一麵,都到家門口了,而且妻子也知道門外就是自己十幾年未見的丈夫,按常理及人的本能,會馬上開門的,就是為了提醒自己丈夫他們已經知道他會回家,而且外麵早有人在監視,已經布下天羅地網,也得趕緊打開門,叫“焉識快跑”的。。。哪裏用得著那麽矛盾,悲痛欲絕地隔著一扇門在做那麽痛苦的"思想鬥爭"?非得讓我們的鞏俐在那兒大顯演技,做高難的痛切心扉的麵部微表情?
再說了,既然妻子第二天敢那樣‘明目張膽’地抱著被褥,大包小包的,不顧一切地跑到火車站大庭廣眾之下去見丈夫,為何不能在家見?都到了家門口了啊,焉知不是還有時間遞字條呢,說明他是避開了門口把守的人了,他也和自己的女兒說上話了,為何就不能敲下門隔著門對妻子小聲說二句?也許門就開了呢。非得那樣"咫尺天涯"才能"感動"觀眾?
其實,在當時那種形勢及情形裏,在黑呼呼的房間裏悄悄地相見,甚至抱頭痛哭一小會兒,肯定比大白天在火車站哪兒那樣子喊來喊去成功率高,也安全得多。
再比如:既然妻子是中學老師,那肯定是識字的,為何要一個"陌生人"來給自己念信?而且是丈夫寫給自己的,非常私密的信件啊!
當時,"陌生人"陸焉知幫妻子把裝信的大箱子搬到家裏時,順便為她讀了一封信還勉強可以接受(其實,已經很不自然了,那可是夫妻間的私信啊,而且還來自監獄!),到後來妻子居然要那個搬箱子的“陌生人”天天來家裏給自己念信,這就太牽強附會了。
20年沒有通音訊的丈夫,突然寄來一箱寫給自己的信,任何還愛著或牽掛著對方的妻子都會迫不及待地,廢寢忘食地想讀完它們,那會那麽悠哉地等一個不相幹的人每天來讀給自己聽?自己又不是不識字,或雙目失明。
張導演可能覺得這二個場麵是感人的亮點,如果不去說故事前後的邏輯型或真實性,光光就所看到的畫麵而言,是感人的。問題是,看電影主要是看故事,不是看畫展,畫隻要美,能感動人就是好畫,它們是一個個獨立的點。而故事是由許許多多的點連成的線。這條線可以是虛的,但把這條虛線連起來的每個點必須是真的,銜接的,是能make sense 的。也就是說,故事可以虛構,但細節必須是真實,能make sense,否則,就會變成一個“為了什麽而什麽”,極不自然的故事。
這就讓我想起了美國的一部電影《Benjamin Button》,影片非常有創意地,大膽地講了一個超越一般人想象力的,在現實裏根本不可能發生的‘非真實’故事:
Benjamin Button是男主角的名字(Brad Pitt演)。他出生時已是80左右的老頭,然後逐年逆成長,直到長回到嬰兒死去。他出生後的頭十幾年,所有人都把他當妖怪看,連他自己的父親都遺棄他。當時隻有一個小女孩願意和他玩。後來,這個女孩長大了,Benjamin也逆長到中年,成了英俊男人。他們開始相愛,並生下一個女兒。但Benjamin知道自己會越變越年輕,直到0歲,而且智商也會跟著年齡變回到0歲,為了不讓自己深愛的妻子將來年邁了還要照顧自己,也為了自己的女兒能有正常的父愛,Benjamin離開了妻子。。。
後來,變成幼童的Benjamin被人送到已經暮年的妻子那裏,他已不認得對方,妻子開始象照顧小孩那樣地照顧他。。。
最後,白發蒼蒼,皺紋滿麵的妻子,手抱著已到0歲,如出生嬰兒那樣稚嫩,但即將離世的丈夫,淚流不止。。。她默不作聲,輕輕地搖著手中的他,和他深情對視。。。看著他慢慢地閉上雙眼,死去。。。
那一刻,那個點,真實得讓人忘了整個故事的虛幻,直搗人心,因為那情感是真實的,那個點是make sense的點!
所以,再虛幻的故事,如果細節是make sense,有邏輯性的,一樣能觸動人心。反之,再真實的故事,如果細節是不make sense,欠邏輯性的,是無法打動人的。
細節決定結果,Benjamin Button故事主體雖然荒誕,但它從頭到尾貫穿其中的細節是make sense,令人信服,有邏輯性的,所以它讓我流淚了。而張藝謀的《歸來》因其細節之真實性及邏輯性的欠缺,把一部可以很動人的愛情故事拍成了一部“為了感動而感動”的張藝謀式電影。
(有關他“為了什麽而什麽”的人生,有空再另篇八卦:))
文:版權土筍凍所有。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