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歲月號船長避稅瞞報多項數據 沉船屬人禍

20日,韓國修女在首爾為沉沒客輪失蹤乘客祈禱圖/IC
猶豫31分鍾 船長自己跑了
時至21日,救援時間已經超過了120小時,死亡人數持續上漲至60餘人。韓國KBS電視台曝光稱,“歲月”號向仁川港提交的安全監察報告存在蓄意瞞報,其裝載的貨物、車輛、船員等多個數值都與事實嚴重不符。
此外,韓國調查人員公開的船上向地麵求救的通話記錄顯示,在事發後的31分鍾內,船長及船員顯出混亂慌張和猶豫不決,浪費了寶貴的疏散時間,而在雙方第11次通話後,船長竟然丟下數百乘客,自己跑了。
典型人禍 為了避稅船長瞞報多項數據
韓國KBS電視台的報道稱,“歲月”號客輪起航前,船長李俊錫曾親手填寫了安全檢查報告單。其中,船隻總搭乘人數為474人,但事故發生後,運營商所公布的477人以及二次更正的475人均與紙麵數字不符。韓國媒體懷疑,船長有意隱瞞了人數差額。
但和人員數量相比,貨物裝載量的差異則更為巨大,運營商獲知的汽車搭載數量為180輛,其中包括4.5噸級卡車,但船長卻填寫稱,船上隻有150輛汽車。更為誇張的是,運營商認為,船隻沉沒前,“歲月”號上共裝有105個集裝箱,但船長在報告中卻根本沒有標示集裝箱數量。
對此,韓國木浦海洋大學海運係統教授金光壽認為:“少報貨物重量可能是為了避稅,但是哪個地方裝載了多少重量,這對船體傾斜後恢複原位置,有很大影響。”
此外,有媒體指責,在船上搭載許多尖端逃生設備的前提下,船長和部分乘務員不僅沒有指導乘客如何利用,反而最先棄船逃生。《朝鮮日報》稱,此次慘劇是典型的人禍,而不是簡單的觸礁。
不遵指示 慌亂通話11次船長自己跑了
韓國調查人員20日公開的通話記錄顯示,“歲月”號客輪遇險後,船員與位於珍島的船舶交通管製中心保持聯絡半小時有餘,卻沒有按照對方指示采取放下救生艇等措施。交管中心稱是否疏散應由船長決定,而船員則反複問對方乘客能否馬上獲救,整個過程顯現混亂慌張和猶豫不決,直到聯絡中斷,船長才下令棄船。
韓國海洋警察當天發布的通話記錄顯示,“歲月”號16日發生傾斜後,船員於上午8時55分左右向濟州船舶交管中心發出遇險信號,大約11分鍾後與珍島船舶交管中心取得聯絡,直至9時37分聯絡中斷,在31分鍾內通話11次。
韓聯社援引調查人員的話報道,通話開始時,珍島交管中心獲知“歲月”號正在傾斜,指示船員疏散乘客,把救生艇放到海裏,但船員在通話中沒有表示已采取這些緊急措施。韓國媒體說,客輪所配44艘救生艇隻放下了兩艘。
調查人員說,聯絡中斷後,船員似乎立即開始自己逃命,卻丟下數百乘客不顧。
答非所問 船員3次重複無用問題浪費疏散時間
此外,通話記錄顯示,“歲月”號與珍島交管中心的聯絡在相當一段時間“答非所問”。
9時24分左右、即船身開始傾斜大約半小時後,一名船員連續三次問珍島船舶交管中心,如果棄船,乘客能否馬上獲救?隨後幾次通話中,客輪方麵稱已經不可能讓乘客移動,甚至“不可能廣播”發出指示。
“即便不可能廣播,請到船艙去,讓乘客穿上救生衣,穿更多衣服。”9時24分,一名交管中心官員催促說。此時距離客輪首次發出遇險信號過去29分鍾。
一名暫不清楚身份的船員問:“如果這艘客輪疏散乘客,你們能救他們嗎?”交管中心回複:“至少讓他們戴上救生圈,讓他們逃!”
這名船員再次問:“如果這艘客輪疏散乘客,他們會馬上獲救嗎?”那名交管中心官員重複說:“別讓他們光著,至少讓他們戴上救生圈,讓他們逃!”
那名船員說:“我不是說那個。我是問,如果他們現在疏散,能馬上獲救嗎?”
一些海事安全專家說,像“歲月”號這樣同時運載大批車輛的渡輪性客輪,容易快速傾斜,遇險後即便不立即疏散乘客,至少也應把乘客集合到甲板上,做好棄船準備,而船長本可以一麵設法恢複船身平衡,一麵讓乘客準備逃生,以減少人員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