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一棄二”就是執一種現象為“真善美”,而避其餘。老子的本意(見《道德經》第一章)其實就是:道現於“非常道”才是“常道”。

“取一棄二”就是執一種現象為“真善美”,而避其餘。老子的本意(見《道德經》第一章)其實就是:道現於“非常道”才是“常道”

再比如您所說的“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好像這個世上的絕大多數的文人都認為您說的是“真善美”,大多數的普通人也被教育得認同此論。不過,若能夠把《道德經》的全部作出整體的理解,而不出現在自己的頭腦和文字裏出現前後邏輯矛盾的地方,就會馬上發現:“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不僅不是“真善美”,而是實實在在的“假醜惡”了。為何?老子在《道德經》第二章裏是這麽說的:“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這也是對《道德經》開篇裏“有、無,此兩者同出而異名”的更精細的說明。

以上寫的這些,在學理科的人眼裏,都是些最基本的東西,因為任何理科的邏輯推演都要嚴格地遵守最初的自然律或公理,不能出現前後邏輯的矛盾。反觀絕大多數文科學人,基本上都在常常犯“違憲”的毛病。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學理科的才是真正的唯憲主義者。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