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段關於周恩來的文字:“周總理皈依佛門——禪宗祖師虛雲老和尚為師,對佛教、 儒教研究很深,善以中道、中庸妙理化解政府內部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在文革中化解武鬥保護大批老幹部和知識分子,化解派係之間的矛盾。可想而知在文革時 天下大亂的情況下,周總理如果落在雙方任何一邊搞對立,隻會將矛盾更加激化、亂而更亂,將會給國家造成更重大的損失。”
周恩來是否皈依佛教,不得而知。至少,一方麵堅信恩來是一個堅定的馬列主義無產者,一方麵又相信他皈依宗教的人,要麽自己對馬列一無所知,要麽就是邏輯混亂。
無論如何,說:恩來“善以中道、中庸妙理化解政府內部矛盾和人民內部矛盾”卻是不爭的事實。作為一朝宰相,恩來可謂盡心盡職了,一方麵輔佐君王,另一方麵安撫下屬,當然必要時使些手腕也是必須,可是對於皇位,那絕對是不敢有任何雜念的。
恩來是一個合格的宰相,一個繼承了傳統文化熟知中庸之道的紹興師爺,醬缸中泡大的人,誰也脫離不了醬氣的,哪怕是恩來。
要充分認識恩來,就必須弄明白什麽是中道、中庸。《倫語》中說: 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明確了中庸是一種最高的道德標準,這樣的“道德”要求奉行者在對立的兩端采取調和與折中的態度。所以北宋程頤又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說:中庸者,不偏不倚,無過不及而平常之理。
有了這套理論,中國的封建專製社會才得以延續數千年,而中華民族長期徘徊不前落後挨打,中庸之道也是罪魁禍首。而且,我們有了大批的鄉願之徒,也就是一批和稀泥的和事佬,沒有自己的原則,四方討好。恩來被指“沒有骨氣,毫無人格可言”也沒有什麽奇怪了。所以不管“伍豪”事件是真是假,你隻要看看恩來唯唯諾諾,臨死最關心的就是有沒有人在他臉上打叉叉,你就可以想象恩來的後半生是怎麽“忍”過來的,盡管那個“君”沒有使臣以禮,但恩來這個“臣”確確實實事君以忠了。
當然,中國曆史上也不僅僅隻有一個恩來,看看唐玄宗時的李林甫、楊國忠;宋徽宗時的蔡京、李彥;明朝的嚴蒿、魏忠賢;清朝的和坤等等,這些呼風喚雨,八麵玲瓏的宰相們,哪個不是把中庸之道把玩得如火純青的?麵對他們殘暴的主子,哪個敢於站出來發出一點點聲音?
回到恩來在文革中的表現,許多人都認同“如果沒有周總理,文革會更亂”。其實這話隻有一小半正確。文革到了後期陷入極端的無政府狀態,在誰都不能自保人人自危的情況下,恩來這個不倒翁的確挽回了一些別人難以挽救的局麵,但是也別忘了恩來簽署過遇羅克和老戰友賀龍的逮捕令,也別忘了恩來扯著嗓子高呼:“誓死捍衛江青同誌!”
不倒翁就是這樣組左左右右地晃來晃去才會不倒。
不過,最重要的問題是:恩來在文革之前做什麽了?再往前看,長征時期,延安時期,建國初期恩來為何毫無原則地“忠君”?要不是恩來的關鍵一票,偉大領袖在長征中至少就有兩次不可能“力挽狂瀾”重握大權。可以說,沒有周恩來,就沒有毛澤東。恩來在文革中沒有落在某一方搞對立固然值得欣慰,但假如他當年能有勇氣和老毛搞對立,中國當代曆史還會是這個鬼樣嗎?
再假設一下,如果恩來的血液中沒有“師爺”的遺傳,這個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會不會就是蔣總裁的一個得力助手呢?如果那樣,以恩來當年在上海對付顧順章一家老小的手腕,中國曆史也就沒有老毛什麽事兒了吧?
我要說的是,如果沒有周恩來,曆史就不會給毛澤東什麽機會,文革還折騰個啥呢?
無論如何,恩來的個性也是醬缸的產物,縱然恩來是一個能力超凡之人,但是終究擺脫不了曆史的宿命,這根本上是那個中庸的鄉願:“遇見強者,不敢反抗,便以‘中庸’這些話來粉飾,聊以自慰。” ——魯迅《華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