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都是有臉麵的人

來源: 一劍飄塵 2015-11-07 08:11:1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07 bytes)

 

一劍飄塵

 

馬習會,變成了馬戲會了。熹宗世界各國背名著,最終脫口而出的是額們陝西方言:“兩岸同胞是打斷骨頭連著筋的同胞兄弟”

 

這樣說其實也蠻好,說明我大天朝回歸工農專政本色,老農民也能領導國家,總比美帝國主義都是律師資本家當總統強。想當初,赫魯曉夫在聯合國大會上,就曾經當場脫下靴子,猛敲課桌,真正向小夥伴們展示了“工人階級有力量”的本色。

 

現在想,估計熹宗展示自己的博覽群書的出訪,應該是吸取了赫魯曉夫的教訓,怕嚇著外國的小夥伴們。其實,熹宗在對內講話上,一向是很具有農民特色的。比如,半年前談到法製(他不懂法治),說要“掌握刀把子”。

 

這次馬戲會之前,我還滿心期待熹宗能夠再背一下書名。畢竟台海同宗,熹宗背的中文名著也算得上兩岸共同財富,能夠拉進彼此距離。但是,想不到熹宗在這樣場合,來了一句:“打斷骨頭連著筋”。

 

語言樸實的出自陝西土話,也倒沒有啥。歧視農民畢竟不比歧視婦女好倒哪裏去。但是,歧視國家領導人不學無術,應該不犯法吧?歧視幕僚無能不犯法吧?熹宗最近對外的一係列表演,讓偶不得不懷疑他的幕僚是高級黑。*****背書名,已經成為世界上的笑話,比他女兒苦心孤詣創作的“135”歌曲,流傳廣多了。現在馬戲會,又來打馬英九的臉。

 

怎麽這樣說呢?

 

台灣現狀是國共內戰的結果。被打斷骨頭的,可不是你共產黨啊。你把人家骨頭打斷了,還強迫人家連著筋。小伎倆自己盤算著也就算了,怎麽還好意思在70年後首次相會的大喜日子裏,公然打臉呢?即使這是非常符合熹宗本色的。

 

其實,說到兄弟相惜的感情,中國文化中有許許多多的經典台詞,可以供熹宗*****,而且還不至於需要前溫相那種眼含熱淚的表演技巧。“仰望星空”確實不適合在會議廳裏,天花板上隻有吊燈。

 

近代一個作家的話,對於台海兩岸的這次會麵就簡直是量體裁衣,而且彼此都沒有打臉。而且,最重要的,熹宗如果認認真真讀完了高中,就一定應該學習過。魯迅的話: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

 

好吧,也許“劫波恩仇”都是熹宗所謂的負能量,不願意提,那麽用一下唐朝李賀的詩句:夢中相聚笑,覺見半床月。這可不是說躺在大奶的床上想二奶。說的還是兄弟情深。看看,這連“兄弟”兩個字都沒有提,就算台灣的中華傳統文化保留的比較好,也夠他們費思量的。文藝範,躍然馬戲會上。

 

如果想配得上清華博士的頭銜,可以更牛逼一點,套用老祖宗的“左傳”上的話:兄弟雖有小忿,不廢讎親。瞧瞧,舉重若輕,一場內戰分隔70年,就用“小忿”化解了。“打斷骨頭”那樣血淋淋的場景,不會讓你反胃麽?

 

偶隨便舉幾個例子,都能夠讓熹宗的這次馬戲會提升一個層次。畢竟馬戲會上的兄弟,都是有臉麵的人。在家炕上,可以說的陝西土話,帶到這種場合,未必合適。中國現在最流行的寵物還是草泥馬呢,你能像送熊貓一樣,把它當國禮送人麽?熹宗這麽大方的個性,一定不會的。

 

作為一國之領袖,言辭表達是一門藝術,特別是在對外交往中。要既文雅有禮,又不能喧囂過度。如果清華博士文憑沒有教會這些,可以考慮再去哈佛在職讀個文憑。以後再見到馬英九,就可以校友相稱,而無需血淋淋的打斷骨頭連著筋了。

 

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作者:一劍飄塵

 

微信公眾號:wxzy_9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