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5日,一個年輕人死了。
按照校方說法,是意外身亡。
按照媒體的說法,這條消息的基本信息可以是:美國埃默裏大學一年級的中國學生張一得自殺身亡。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每年約有80萬人自殺死亡,每40秒鍾就有一個人自殺而死。
如果是名流或者政客的話,這條消息自然自帶熱點。可是,這個年輕人隻不過是37萬來美留學的中國學生中的一員,他的死為什麽會掀起一場網絡熱潮?
原因就在於和當事者相關的標簽:有“南部哈佛”美譽的“新常春藤學校之一的埃默裏大學,學霸,單親父親,高管辭職育兒,網紅父親。
網上一搜,找到了張一得父親的博客。父親在博客中記錄了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一個父親一腔濃濃的愛意、自豪和幸福。
張一得一歲左右,父母離異。
把孩子交給保姆還是親自撫養兒子?張一得父親選擇辭去高薪工作,賣房下鄉,親自育兒。
為了讓兒子了解植物,10年內給孩子做的菜式絕無重複。用胡蘿卜、薑、蒜等蔬菜刻成的字母累計25萬個。
為了記錄孩子成長的過程,用壞了5個相機, 照了20萬張照片。
難到,真的如某些傳言,這一切,隻是一個自私父親的行為藝術,自我作秀?
仔細看了一得爸爸的博客,沒看到有什麽不妥的地方。
當其他父母花錢帶孩子到農家山莊裏進行親子活動時,一得爸爸把自己賴以為生的瓜果蔬菜園當作親子活動園。
當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各種高端軍訓營,野外生存營裏培訓時,一得爸在家裏讓8、9歲的孩子模擬災難生存模式。
當有的父母特意讓孩子在城市的街道撿拾垃圾時,一得爸讓兒子在拜訪富家同學的同時,順便把可回收垃圾撿回來。
當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國外遊學體驗時,一得爸爸從小就讓孩子在陋室裏使用刀叉體驗西式吃法,學習英語。
當有的父母把孩子送到各種能力培訓機構時,一得爸爸在日常的生活裏以沉浸式的氛圍,教孩子各種生活和學習的技能。
一得爸爸的做法是不是科學合理,咱說不上。不過,那些收錢的培訓機構、體驗中心,做的事不也是類似的嗎?
如果父親的做法沒錯的話,難道是父親不求回報,犧牲一切的付出與如山一樣的愛,成為兒子不堪的重負?
人們想到了某個演員寸步不離的老媽。這個為了愛兒子,活得沒有自我的媽媽,不但讓兒子感到無法呼吸,也讓女兒不敢進入婚姻。
可是,一得的爸爸是一個放手的爸爸。一旦孩子有了基本的辨識能力後,一切由孩子決定,甚至連兒子死亡的選擇,他也表示理解。
抓緊不放的父母令人窒息。處處放手,尊重孩子的意願和選擇的爸爸,難道也錯了?
左也不行,右也不行,父母與孩子之間的張弛之度究竟是多少?
一得爸爸的方式,就算不科學不合理,當今著名的鋼琴家朗朗父親的父愛方式,也未必就是符合兒童或者青少年的成長特點。
然而,兩個父親成就之間的區別,僅僅是有一個活著的、成功的兒子。
朗朗爸爸成為了激發孩子潛能的典範,一得爸爸成為以孩子為實驗品,滿足自己作秀私欲的不負責任的父親。
辭職陪練的父親曾給朗朗開出了死亡選擇:現在就死,還是繼續練琴。
同樣麵對為了兒子犧牲個人事業的父親,朗朗承受住了如山一樣重的父愛,為什麽張一得沒能頂住呢?
抑鬱症。
有的人似乎在暗示,一得父親另類的做法,不考慮孩子的心理狀態,一味追求另類而拔苗助長,導致孩子走上了抑鬱的不歸路。
然而,抑鬱症是社會、心理和生理因素複雜的相互作用產生的結果。沒人知道抑鬱的陰影因何而來,何時降臨。
全球有3億,甚至更多的患者。每年有近80萬抑鬱者自殺身亡。活在人們定義的幸福家庭中的人會抑鬱,深諳心理機製的專家也會抑鬱。在世界上任何一種環境裏都能找到抑鬱者的樣本。
父子如此朝夕相處,一得遭受的抑鬱症的折磨,絕不會逃過父親之眼的。作為父親,除了盡自己的力,其他的,隻能交給兒子自己決定了。
一得父親“雲淡風輕“地說:他的決定,與以往一樣,我會接受,更能跨過。“
哭到天昏地暗,還是獨自垂淚,不過是個人選擇,無關父愛的深度。
子非魚,安知魚之樂?
子非一得,安之父親給他的20年生活是種愛的負擔?
白貓黑貓,抓不到老鼠,也未必就是壞貓。
張一得死了,未必是因為他父親教育方式的失敗。
在他們父子之間,這或許是上天給他們最好的陪伴方式。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