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談天下(154)青島,大芭靈頓宣言,印度

來源: markyang 2020-10-22 20:13:5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368 bytes)

最近有關COVID19的新聞不少,歐洲又有重新閉關的可能,而各地發現新的傳播後的反應也不相同,今天就總結一些這些新聞,進行一些點評。

COVID-19 Social Media Resources |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NIH)

第一個新聞,青島五天COVID19檢測1090萬居民

9月下旬,曾裝卸過進口冷凍海鮮的兩名青島港工人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當時為無症狀感染者,其中一人14日轉為確診病例,另一人於17日康複出院。青島市胸科醫院院內共有12名住院患者、陪護者及他們的密切接觸者被確診。近日,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感染。

青島市果斷啟動全員核酸檢測,計劃從10月12日起3天覆蓋主城區,5天覆蓋全市。大小廣場上,一個個核酸檢測點,一列列排隊候檢市民,成為這座城市全民抗疫的大寫照。

青島疫情失控? 小區連夜排隊900萬人5天內檢測| 中國即時| 中國| 世界新聞網

山東從3個省屬醫療衛生機構及濟南、煙台等城市抽調1200多人,支援青島核酸樣本采集和檢測。外地支援人員加上本地抽調醫務人員,在青島開展全員核酸采樣檢測的醫務人員一度達萬餘名,固定檢測點達4000多個。接近10月17日零時,青島市宣布,全員核酸檢測基本完成,10899145個核酸樣本檢測均出結果,除此前公布的確診病例外,無新增陽性樣本。

五天之內完成千萬人核酸檢測,五天之內找到“零號病人”,五天之內確定社區感染風險不存在,這個是中國的新聞總結。但是新聞裏麵沒有提到的是,這次五天的行動花費多達12億人民幣。

點評:

截至北京時間10月23日上午8時,全球已有超過4156萬人感染。目前已確認因該病毒而死亡的人數已超過113.5萬人。全球範圍內,隻有中國能夠做到青島檢測,這裏麵,需要強力政府,溫順國民,海量資源,巨額資金四個方麵,缺一不可。而西方發達國家,沒有強力政府和溫順國民,東方不發達國家,缺乏海量資源和巨額資金,而其它亞非拉不發達國家,幾乎是四條都不占,讓任何一個國家做到這個都是不現實的。

大巴靈頓宣言- Great Barrington Declaration
第二個新聞,三位頂尖科學家撰稿“大巴靈頓宣言”,呼籲人們回歸正常生活。

截止美東時間10月10日7點50分,已經有7,137位醫學科學家,15,797位醫務人員,223,879位關注此議題的公眾人員,簽署了該宣言。撰稿宣言的科學家為:Dr. MartinKulldorff, 哈佛大學醫學教授,生物統計學家,流行病學家;在檢測和監測傳染病暴發和疫苗安全性評估方麵具有專業知識。Dr. Sunetra Gupta, 牛津大學教授,流行病學家,在免疫學、疫苗開發和傳染病的數學建模方麵具有專業知識。Dr. Jay Bhattacharya, 斯坦福大學醫學院教授,醫學博士,流行病學家,衛生經濟學家和公共衛生政策專家,專注於傳染病和易感染人群。

國家衛生研究院院長弗朗西斯·科林斯對此表示:“這是流行病學的一個邊緣看法,不是主流科學。它很危險,順應了混亂的當權派中某些人的政治觀點。我敢肯定,有人會以此為借口不戴口罩、不保持社交距離、隨心所欲想幹什麽就幹什麽。”報道指出,這一“精準保護”策略的批評者說,這個想法不實際、不道德且有可能致命。他們說,按脆弱程度把社會整整齊齊地分隔開來是辦不到的,許多脆弱人群生活在幾代人同堂的家庭。盡管年輕人確實不大可能死於新冠肺炎,但他們仍會生病,有可能出現慢性肺損傷或其他長期症狀。

通過世界“群體免疫”的典型瑞典來分析,據《科學》雜誌報道,瑞典政府從未采取任何“封鎖”(lockdown)措施,也沒有下令禁止日托中心和小學開放。當全球各地采取了不同程度的公共場合禁令與提倡保持社交距離時,瑞典人還在咖啡館裏聊天,在健身房裏鍛煉。

據美國《紐約時報》10月8日的報道,瑞典的死亡病例中近45%為居住在療養院中的老年人口。《科學》雜誌網站10月6日的一篇報道稱,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養老院共住有1.4萬多名老人,其中7%的人最終死於新冠,而絕大多數並沒有被送入醫院接受治療。

據《紐約時報》報道,瑞典是全球稅收最高的國家之一,而政府則為公民提供各種服務,包括醫療保健、教育、失業現金援助等。可是,此次新冠疫情暴露了瑞典福利國家製度中的漏洞——數十年的預算削減和市場化改革,直接導致瑞典養老院中的“死亡浪潮”。報道指出,為節約開銷,養老院大多依賴於沒有接受過正規醫學和老年護理培訓的兼職工和臨時工。一些無用工合同、拿著最低工資的臨時工即使在生病之後任會繼續輪班,因為政府提供的病假工資不能彌補其工資的損失。這加劇了疫情在養老院內的傳播。

瑞典疫情】群體免疫無望?首都僅7%人有抗體- 香港經濟日報- 即時新聞頻道- 國際形勢- 環球社會熱點- D200522

另一方麵,瑞典在過去20年中大幅減少了醫院的容納能力。在疫情最初暴發的嚴重時期,由於醫院擔心不堪重負,養老院的老人們被拒絕接納治療。斯德哥爾摩發布的疫情指南甚至鼓勵醫生對患者進行姑息護理 ,即放棄拯救患者的生命,而是使患者盡可能舒適地度過生命最後的時光。

點評:

理論上說,“群體免疫”在完全嚴格的執行環境下,比如,嚴格區分青少年和老年人,讓老年人得到完整的保護,青少年享受相對自由的空間,當然作為中年人是一個非常難以處理的,一方麵需要照顧父母,另外一方麵需要照顧孩子,他們有最大的隱患。如果說一個不能執行的“群體免疫”政策隻是一個空中樓閣,那現在需要的就是一個更加切實可行的政策。

印度紡織訂單轉移至中國,工廠國慶加班趕進度- 有吧新聞
第三個新聞,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印度家紡訂單急轉中國,有企業單月訂單猛增4~5倍。

近幾個月以來,由於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印度多家大型出口型紡織企業無法保證正常交貨,已經有多個本來在印度生產的訂單轉移到我國生產,其中毛巾、床單等產品訂單量較大。

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The Confederation of Indian Textile Industry,CITI)在7月致印度央行行長達斯的一封信中表示,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本財年總體需求量預計大跌25%~50%。在這種需求量的影響下,有25%左右的紡織廠和製衣廠可能將永久性關閉,導致成千上萬的人失業。

印度服裝製造商協會(CMAI)也在今年表示,如果沒有政府的支持,紡織業可能會裁員1000萬人。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表示印度的紡織業是資本密集型產業,但長久以來利潤一直相當低薄,由於在過去幾年裏,印度經濟增速下滑,他們一直在苦苦支撐,未來兩年的日子恐怕將更加難過。

在2019財年,印度紡織和服裝業的整體規模為1620億美元,其中出口規模為370億美元。印度紡織工業聯合會此前預測,到2024至2025年,該行業的產值預計將增加到3500億美元,其中包括1250億美元的出口產值,新增3000萬就業崗位。紡織業在印度工業中一直占據著重要地位,在20世紀40年代末,印度紡織業占全部輕工業產值的46. 2%,此後比例逐漸下降。

根據印度品牌資產基金會8月公布的研究報告,2018財年,行業共雇傭了超過4500萬人。而在2019財年,紡織業占到印度國內生產總值(GDP)的2%,在印度出口中的比重占到了15%,是印度外匯收入的重要來源。但是印度的紡織和服裝行業相當分散,特別是服裝業80%以上都是小微企業,而且印度的原棉和人造纖維對進口依賴很大,由於關稅高造成成本較高,而在疫情來臨後,港口停擺、運輸停滯,進一步打擊了印度的紡織服裝業。印度紡織服裝業的現狀隻是疫情下印度經濟的一個縮影。根據世界銀行10月7日發布《南亞經濟聚焦》報告,本財年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預計將萎縮9.6%,這是印度經濟增長四十年來首次收縮。

點評:

中國作為一個傳統的製造業大國,在低端製造上受到了不少國家,尤其是南亞國家印度,孟加拉等國的逐漸替代,但是中國在抗疫中的不惜血本,全民一致,讓中國成為世界上唯一的一個還可以繼續全麵開工的國家,這個在一方麵體現了中國優勢,但是另外一方麵也讓世界很多國家看到了把雞蛋都放在中國一國的危險。


中國作為一個製造業大國,服務業大國,現在麵臨的問題和困難就是,在低端產業,需要和印度,越南等國家競爭,而印度,越南等國有著更加廉價外加年輕的勞動力,產業鏈正在建設中,基礎設施也在大力建設加強,中國的低端製造優勢正在逐漸失去,在中端產業,需要和台灣,南韓,東南亞國家競爭,中國的競爭力優勢在於其規模化,還有巨大的國內市場,但是西方國家已經開始警惕,逐漸分散投資,扶持更加區域化的製造中心,在高端產業,中國還是在追趕的位置,以後肯定會有一個更大的市場份額,但是因為西方國家的自我保護,這個進程會需要一些時間。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如何化解未富先老,還有產業升級的去勞動力趨勢,第一個未富先老,反映在農民工市場,出現青黃不接,而老齡化來的比我們預想的還要早,但是富裕程度卻是還沒有辦法支撐一個更加完善和升級的養老體係,第二個產業升級,如何在去勞動力趨勢之後,解決海量的低端勞動力,而中國的6億月均不到1000元人民幣的市場就是下沉市場,他們需要更多的就業來支撐消費力。根據國家統計局住戶抽樣調查數據,2019年收入最低的2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7380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615元;收入最低的40%家庭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1579元,月人均可支配收入為965元。這表明我國確實有40%以上的人群,其平均月可支配收入在1000元左右。這也是我們社會中的低收入人群。

 

後記:

最近有中國的官方反複宣傳,中國是世界唯一一個GDP還有正增長的大經濟體,這個有著明顯的誤導。實際上是,除了中國,還有不少國家的GDP是正增長,包括南韓,台灣等,其中南韓GDP全球23位,台灣GDP全球40位,都是不小的經濟體。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