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有關選舉的討論每天鋪天蓋地,讓人有點窒息,周末好好休息一下,看看書,偶爾翻到這本“印度之行”,盡管是以印度為背景,講述的也是白人和印度各個階層的各種關係,但是我很想推薦大家了解一下這本書,看看種族融合這個主題,在不同的曆史階段表現的如何驚人的相似。
1924年出版的《印度之行》是福斯特最負盛名的一部作品,是公認的20世紀經典之作,也是他最後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以阿齊茲與穆爾夫人、阿齊茲與菲爾丁、阿齊茲與阿德拉之間的關係為主線,深刻表現了20世紀初緊張的英印關係,探討了在一個充滿偏見的社會裏(特別是在印度的英國人對當地印度居民的偏見)來自不同文化的個體是否能夠建立真誠的友誼的主題。小說采取了現實主義的創作手法,但又運用了大量象征主義技巧,具有現代主義風格。戴維·洛奇概括性地指出這是一部“喬裝成現實主義的象征主義小說”。
我們先從同名電影開始介紹,《印度之行》是大衛·裏恩執導的劇情片,由朱迪·戴維斯、維克多·班納傑、佩吉·阿什克羅福特主演,於1984年12月14日在美國首映。該片根據愛德華·摩根·福斯特的同名小說改編,講述英國少女阿德拉到印度探望未婚夫,得到當地醫生阿齊茲的熱情接待,然而一次突發事件改變了兩人的命運。
20世紀20年代,住在倫敦的穆爾夫人帶著少女阿德拉前往印度去看望她的兒子、阿德拉的未婚夫羅尼。二人都渴望通過此行能加深對印度的了解。然而,抵達後,她們才發現當地的種族歧視十分嚴重,一切並非心中所想。穆爾夫人感覺到兒子已變得官氣十足,完全不把印度人放在眼裏,這使她很反感。所幸她們遇到熱心的印度穆斯林醫生阿齊茲。出於熱情和友誼,阿齊茲組織了不少人陪同兩位客人前往當地名勝馬拉巴山洞遊覽。但是,滿身傷痕的阿德拉突然惶恐地從洞內逃出來,將這個愉快的旅程完全扭轉。
上麵這個劇情介紹有點太簡單化,下麵就是比較完整的內容介紹。
穆爾夫人從英國前來探望在印度當法官的兒子朗尼,在清真寺,邂逅印度穆斯林醫生阿齊茲。阿齊茲正直善良。由於相互理解和尊重,兩人由此成為朋友。朗尼的未婚妻阿德拉也隨穆爾夫人一起來到印度,她對印度充滿了好奇。特頓市長為歡迎阿德拉舉辦了一個邀請上層印度人參加的“搭橋會”。聚會上印度人和英國人壁壘森嚴。地方政府學院院長菲爾丁則能與當地居民友好相處,他對穆爾夫人和阿德拉尊重印度人的舉止十分欣賞。阿齊茲請他們遊覽馬拉巴山洞。山洞中回聲陣陣,黝黑恐怖,阿德拉產生幻覺,懷疑阿齊茲企圖汙辱她。遊覽結束後,她對阿齊茲提出了指控,阿齊茲被捕。印度人深信他們愛戴的阿齊茲無辜,提出抗議。菲爾丁亦深信阿齊茲是清白的。穆爾夫人雖然不肯出庭作證,但提醒阿德拉: 阿齊茲品行端正,不可能做出那種事。審判庭上,阿德拉回憶山洞內的情景,承認當時是出於幻覺,撤銷了對阿齊茲的指控,阿齊茲被無罪釋放。穆爾夫人病死在回國的船上。朗尼解除了與阿德拉的婚約,阿德拉鬱鬱地回到了英國。
在《印度之行》中,福斯特把在《霍華茲別業》中提出的“惟有聯結”(Only connect)這一主題思想進行延伸和發展,把人與人的關係放在一個更複雜、更廣闊的社會背景中,在印度這一背景下,福斯特探索了英國殖民官吏與印度人之間、英國人與英國人之間、印度不同種族的人之間的關係,反映了英國和印度在文化和精神上的隔膜及相互間的不信任感,以及造成這種隔膜與不信任感的種種原因。
《印度之行》的書名出自美國著名詩人惠特曼的詩《向印度航行》(Passage To India):“啊,這是通往印度的道路!/世界不分東西南北,/網絡把它聯結在一起,/一切民族和國家都應相互聯姻,結成家庭。/海洋不能隔絕大陸,陸地將密結成一體。”惠特曼的詩輕鬆愉快、樂觀向上,讚美現代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使人們不僅可以“向印度航行”,而且可以向更遠的地方航行,把不同的國家聯結在一起,是一種距離上空間上的聯結。而福斯特卻反其意而用之,他認為現代西方文明的主要問題在於,隨著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人類愈來愈脫離自己的生存環境,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越來越淡漠。福斯特借用這個詩題,表達了人類聯結、東西方聯結起來的主題,題目中的passage一詞不僅是西方人了解印度、實現東西方“聯結”的道路,而且是人類探索永恒真理的道路,其重心是心靈上的溝通。
小說結構精巧,分為三部分,分別由三個地名——清真寺、山洞、神殿構成,各自都有其象征意義,都與小說的主題及書中一組人物的命運緊密相關,同時,又與印度的三個主要季節: 涼季、熱季、雨季相對應,共同構成了一個統一的整體,通過這種三重結構表現出一個多樣性的印度社會。
第一部分“清真寺”刻畫了阿齊茲的穆斯林世界,象征英國人和印度人之間進行交流的可能性,推而廣之,象征在任何兩個人之間達成了解、結成聯係的可能性。這一部分的主要事件——阿齊茲和穆爾夫人的會麵發生在穆斯林進行祈禱的清真寺,伊斯蘭教的信仰為這兩個人物的交往提供了一個友好的氛圍。它的時間背景是印度的涼季,涼爽的氣候暗示人的清醒與克製。
第二部分“山洞”刻畫了以英國式的理智方式探究真理時招致的混亂與無效。古老而神秘的馬拉巴山洞,既是人類必須麵對但又無法了解的宇宙的象征,也是真正的印度的象征、印度民族文化的象征,走進山洞便意味著深入到印度文化的中心,英國人的價值觀念、道德準則必將在兩種文化的撞擊中產生裂變。山洞的神秘特色導致神秘事件的發生,加之令人壓抑、鬱悶的炎熱天氣,促成了兩位英國女士的幻覺和歇斯底裏。炎熱的夏季暗含無理性、夢魘、幻覺症及宇宙大亂的錯覺。
第三部分“神殿”描寫印度教教徒的慶典,原本對菲爾丁持有保留看法的阿齊茲此時與菲爾丁達成部分的和解,時間背景是審判兩年後的雨季。雨水象征著更新與複蘇,暗示著希望。
小說的第一部分無論是對英國人和印度人之間建立真誠友誼的可能性,還是對真理的追求,或者其他的主題都做出了積極的肯定,第二部分是對第一部分信心的否定,第三部分透出一線希望。這種辯證的結構與人物的情緒、故事的氛圍以及自然的氣候完美地融為一體。小說的形式與結構就像滾動的樂曲,和諧優美,地理環境、自然氣候和故事氣氛、人物心態情景交融、渾然一體,顯示了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
選文部分節選自全書的第十四章。這一章與下一章都圍繞著馬拉巴山洞,而馬拉巴山洞事件不僅是小說的高潮,而且是改變主要人物信仰、觀念乃至命運的重要事件,不僅具有社會意義,而且帶有明顯的超驗色彩。
在這一章裏,福斯特賦予馬拉巴山洞及其回聲以豐富的含義。馬拉巴山洞隻是一處未經雕飾的原始洞穴群,“形狀一模一樣,裏麵沒有任何雕刻,甚至沒有什麽蜂巢或蝙蝠可以使它們彼此區分開來”,人世間的一切都在洞中化為“ou——boum”的回聲,並以無窮無盡的形式出現。
按照精神分析法來分析,山洞在兩種意義上代表無意識——個人生活中被壓抑的因素和現代人身上的那種史前的、人類出現以前的殘存物,那些弗洛伊德稱之為“本我”的因素。“ou——boum”是在語言形成之前就存在的東西,是在語言形成之前——在道德形成之前——從黑暗的、久遠的、史前的遠方發出的聲音。那個時代及那種環境消除了所有的差別——英屬印度賴以建立自己的文化與帝國的所有差別。正因為如此,這聲音才非常恐怖可怕: 對受過抑製教育的人來說,在無意識的原始力量麵前喪失警惕無異於放棄一切文化,並回歸到某種原始狀態。
小說中的穆爾夫人敏感、聰慧、為人友善,堅持人道主義精神,她那毫無偏見,對所有人包括印度人在內都友好的態度贏得了許多印度朋友。阿齊茲認為,穆爾夫人是他一生中最好的朋友。馬拉巴山洞中的經曆是穆爾夫人一生中的一個轉折。作為一個西方人,穆爾夫人天性中直覺的一麵未能得到充分的發展,以致無法理解神秘的馬拉巴山洞中的回聲與混亂,洞中可怕的回聲讓她意識到憐憫、虔誠以及存在的勇氣,都毫無差異,就連猥褻也是如此。世界上什麽東西都有,可什麽東西都沒有價值。甚至基督教的所有神聖言詞加起來也僅僅相當於山洞發出的單調回聲。這回聲、這無意識的原始精神能源摧毀了穆爾夫人的生活信念,使她一直信奉的基督教文化精神、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念蕩然無存,其結果隻能導致她的冷漠、恐懼與憤世嫉俗。經曆了這場意識危機,穆爾夫人產生了一個虛無主義的宇宙意象,徹底改變了自己的個性,她不再是以往的那個真摯、親切的老人,她變得孤獨,對周圍的一切都漠不關心。這種可畏而淒涼的瞬間也是喬伊斯、伍爾夫等人作品中所特有的,是“一戰”之後西方普遍存在的幻滅感的反映。
另一個主要人物阿德拉剛來到印度之初坦率誠懇,與久居當地的英國人不同,她對印度人沒有偏見,想了解真正的印度。但跟穆爾夫人不同的是,阿德拉完全缺乏直覺能力,在她看來生活必須用理性來解釋。她根本的缺陷在於她沒有愛的能力,缺乏情感與直覺。在下一章中,因為第一個山洞中的經曆使穆爾夫人放棄了繼續觀光,隻有阿齊茲和阿德拉跟一個向導繼續那乏味的旅行。山洞中的經曆導致她的幻覺、歇斯底裏以及精神與身體的崩潰。阿德拉的精神崩潰,同時也激發了她潛在的女性意識,看到了自己的局限性,成長為一個真正的人。
福斯特有兩次去印度的經曆,分別在1912年和1921年,寫作本書是在1913年他第一次去印度之後,1921年後修改,1924年出版。東、西方許多批評家,尤其是一些左派作家、批評家,都對這部小說的反殖民主義話語有所稱道,認為福斯特在20世紀20年代就揭露和抨擊了英國在印度的殖民主義統治,並試圖喚起英國人的良知。但福斯特在談論他的作品時,總是竭力回避政治,把作品中明顯的政治問題淡化或非政治化。在《三個國家》這篇論文中,福斯特寫道:“這部作品並不是一部政治小說。雖然小說中的政治問題引起了公眾的注意,並使小說暢銷。其實,小說所說的事比政治廣闊得多。它討論了整個宇宙,印度的土地和天空隻不過是體現了這個宇宙。”《印度之行》確實不能被簡單地當作反殖民主義的小說。作為一個開明的人文主義者,福斯特在主觀上想擺脫歐洲殖民主義和種族歧視的影響,反對英國在殖民地的專製統治,表現出對印度人民的同情和友好,讚美人與人之間的真誠友誼,呼籲溝通和聯係。但小說也反映了當時印度社會所存在的混亂和無序。這種兩重性在文章的選文中亦有所體現。阿齊茲是全書的主人公,他正直、善良、友好、誠懇、虔誠,但在這裏,他對穆爾夫人等人的好客卻被描述為:“一個地位微賤的印度青年能有機會對另一個國家的來訪者表示他的謙恭有禮,這是所有的印度人都渴望去做的。”
《印度之行》在主題和風格上都稱得上是福斯特小說藝術的代表作。福斯特對小說中所有人物的深切同情,對主題和觀點的多層理解和關照,在簡單而具有象征意義的故事中包含複雜而意義廣泛的問題的情節安排,都在這部小說中有所體現。從創作手法上,它還是傳統的社會政治小說,並沒有采用很多當時已經出現的現代主義文學的創新技巧,但是在內容上卻反映了現代社會人類體驗的混亂和衝突。從這個意義上,福斯特的小說與同時代的傑作喬伊斯的《尤利西斯》和伍爾夫的《達洛衛夫人》一樣具有現代主義意義。
美國著名評論家萊昂內爾·特裏林說:“自從有小說以來,隻有少數幾個小說家的作品令人百讀不厭,而且每讀一遍都感到有所收獲。在當今小說家中,隻有福斯特達到了這樣的水平。”
印度之旅以巧妙的方式講述了英國與英屬殖民地從統治到合作夥伴的兩國關係演進的曆史,英國新經濟文明給印度的生活帶來了物質的進步;而追求浮華奢靡物質生活的英國人也在印度得到了靈魂的洗禮,他們學會了反省自己,遵從內心和人性原始的情愫,愛與善不再被物質裹挾,靈魂獲得了真正的自由,而種族融合還是遠遠沒有辦法實現的夢想而已。
電影拍得景色場景非常出色,內容確含糊不清,要表達什麽不是很明了。總地來說, 非常突出講述那月底穆斯林醫生的誠實可靠,那位姑娘的天真好奇,英國老媽的厚道仁愛,和英國在印度殖民官員的傲慢橫蠻。但這一切在電影中都挺臉譜化,描寫過於簡單生硬
讀了你這篇文章, 才知道這小說表達的內容與思想,謝謝作者。
英國殖民者的傲慢霸道自然非常可恨,但印度穆斯林醫生真會那樣可愛高尚?我心中不免有個大問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