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使氣指的習帝引用的精甚古人名句

來源: Brigade 2019-05-02 10:41: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9465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Brigade ] 在 2019-05-02 17:14:2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習帝讀稿經常讀錯,已是習以為常之事了。其名言有“通商寬衣”、“金科律玉”、“頤使氣指”。最近又有“精甚工筆畫”,“瞻仰老人”等新創作。
當然,我們知道,他讀的文稿都是共產黨書蟲寫的,比如王滬寧手下那幫人。王滬寧本身跟習為同代人,水平也不過爾爾,當共產黨第一捉刀吏隻會搞搞三個代表,八榮八恥,四個自信之類的口號“思想”,他寫的日記太平淡,就算這樣水平,在90年代竟然也算鳳毛麟角,獲得重用。“擼起袖子加油幹”、“沒事幹,吃飽了撐的”,“整巴實,不吹殼子”,這類語言才同習近平郎才文貌,實乃天作之合。
今天又看到一篇文章:“談古喻今, 習近平與青年談心引用的那些名言雋句”,我便即興而作此文。以前的中宣部有文章吹噓習近平讀了多少書,包括古希臘的,中法英德美俄西班牙的,文藝複興以來的名著幾乎都讀了。不知算不算“高級黑低級紅”。這樣一個書單,大約含有兩百本書名,中國如果有很多人有興趣讀完,也真算文化盛世了,隻有盛世才有人有閑有興致博覽群書。比如孔子,他生活的時代就是由盛轉衰,總之,比戰國時代要好很多。比如曹雪芹,清代詩人明義在其詩《題紅樓夢》序中說道:“曹子雪芹出所撰《紅樓夢》一部,備記風月繁華之盛,蓋其先人為江寧織府。其所謂大觀園者即今隨園故址。” 家盛而讀百家書,家衰而作《紅樓夢》。
當然,家盛國隆,並非僅僅曹家受益,但是曹雪芹是唯一的。難得他雜讀百家,不求科舉功名。如今若有少年能夠興致勃勃讀盡習近平書單的百家書,其中不少成年後應該大有所成,雖然不能比曹雪芹孟德斯鳩哥德們,但是總是可以成為大家巨擎,卓然超越中國七十年的平庸碌碌。
習近平與青年談心引用的那些名言雋句,在我看來就是誤導青年。如同共產黨不斷要青年愛國,身為執政黨七十年卻不能真正愛民,並且經常做宏大之夢,結反人民之實。反人民反得太多,就希望人民做順民,就要他們“愛國”,國是黨天下的國,是黨國,就是愛黨的統治,縱然共產黨奉行商鞅的苛刑峻法,剝奪人民的種種自由和權利,也要無條件愛黨。
至於這些“名言雋句”,我來分析一下,幫助國人跳出書蟲式的讀書模式,這種模式,食古不化,千年不變,是柏楊說的醬缸文化的表現。
 
1、今天,新時代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既麵臨著難得的建功立業的人生際遇,也麵臨著“天將降大任於斯人”的時代使命。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原典】《孟子·告子下》
故天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很難說“中國青年處在中華民族發展的最好時期”。五四運動時代,鄧小平毛澤東青年所處時代,固然不是最好的,但是他們可以更多追求思想革新的自由。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這種話,我們從小就知道,學得心潮澎湃,仿佛要幹大事了。可是幹大事,完成大任的畢竟是少數人,大多數人不必為此激動。現在共產黨獨裁,青年想幹大事,這精神是可貴的,但是被共產黨打壓,像幫助工人維權的北大青年嶽昕們就是這樣。劉曉波幹大事,進監獄,生病,早逝。
孟德斯鳩,托克維爾這些思想家,幹了大事,但隻是書讀得多,考察世界比別人多,有獨立思想,但是沒有經過“苦其心誌,勞其筋骨,餓其體膚”。他們都是貴族,日子過得很好,還做大官。當然,憂國憂民,甚於他人,卻是必然的。類似的例子不勝枚舉。
 
2、青年誌存高遠,就能激發奮進潛力,青春歲月就不會像無舵之舟漂泊不定。正所謂“立誌而聖則聖矣,立誌而賢則賢矣”。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原典】王陽明《教條示龍場諸生》
故立誌而聖則聖矣,立誌而賢則賢矣。誌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共產黨把中國人馴化成需要永遠喂料的巨嬰。五四運動時代,不論黨派,二十來歲的青年便成就大事,引領國家走向未來的人多如牛毛。如今,青年人,哪怕三十歲了都沒有機會或不敢表達自己的思想。紀念五四,卻由這些老朽的獨裁者訓教青年如何,談什麽誌?言什麽聖?
“立誌而聖則聖矣,立誌而賢則賢矣”,王陽明把它作為個人信條也沒有什麽,他想成為聖賢,值得稱讚。可是環顧曆史,中國聖人就屈指可數了,就那麽一個孔聖人,孟子還隻是亞聖。所以,這個文化是有問題的。2500年沒有人能超越孔子,要麽孔子被過分聖化,要麽秦始皇焚書坑儒和漢武帝獨尊儒術之後人們就呆在醬缸裏沒有新思想,導致人文凋零。既然聖人是唯一的,人真的有必要“立誌而聖”嗎?
外國的聖人倒是很多。蘇格拉底柏拉圖等等都算哲學聖人。宗教聖人更是經常產生。傳統的像聖奧古斯丁,聖法蘭西斯柯被很多城市用做市名。連聖奧古斯丁的母親也是聖莫妮卡。近代很多思想家也是聖人級的。所以,西方文明被眾多聖人光輝所照耀。
 
3、“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當今時代,知識更新不斷加快,社會分工日益細化,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層出不窮。這既為青年施展才華、競展風采提供了廣闊舞台,也對青年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2019年4月30日,在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原典】[唐]權德輿《放歌行》
夕陽不駐東流急,榮名貴在當年立。
青春虛度無所成,白首銜悲亦何及。
 
如前所述,現今中國青年被當成巨嬰,需要喂料和監管,青春自然虛度無所成。共產黨年近一百,陷害殘殺無辜無數,尚且不能白首銜悲,反倒殘民以逞,期望青年唯唯諾諾,以保共產黨白首不死。
 
4、“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既要有高尚品德,又要有真才實學。學生在大學裏學什麽、能學到什麽、學得怎麽樣,同大學人才培養體係密切相關。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南北朝]劉晝《劉子·崇學》
為山者,基於一簣之土,以成千丈之峭;鑿井者,起於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
 
積腋成裘的說教老套無新意。千裏之堤,潰於蟻穴,共產黨內部蛀蟲橫生,卻要防民若賊。
 
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知識是每個人成才的基石,在學習階段一定要把基石打深、打牢。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禮記·學記》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共產黨總是把自己當作正確的化身,要別人成為它的可用之器。他們應該琢磨自己,成為造福於民的器具。至於學什麽,共產黨也是閉門造車,張口馬列,時而批儒時而崇儒,知識和視野都極端孔洞狹隘,卻以為什麽都知道。
 
6、“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學到的東西,不能停留在書本上,不能隻裝在腦袋裏,而應該落實到行動上,做到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求知,正所謂“知者行之始,行者知之成”。
——2018年5月2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南宋]陸遊《冬夜讀書示子聿》
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共產黨就是口號黨。這種古老的道理誰人不知?可是共產黨就喜歡教育巨嬰怎樣做人。卻不給人民自由行動的空間。
 
7、“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青年的人生之路很長,前進途中,有平川也有高山,有緩流也有險灘,有麗日也有風雨,有喜悅也有哀傷。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為了理想能堅持、不懈怠,才能創造無愧於時代的人生。
——2016年4月26日,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北宋]王安石《題張司業詩》
蘇州司業詩名老,樂府皆言妙入神。
 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
 
張口青年閉口青年,王滬寧習近平這一代人就是文革餘孽,以為思想教育可以教育出共產黨的好接班人。實際上,其作用就是讓青年愚笨,失去棱角,抹殺個性,忘記自己這一代人的集體利益訴求。因此,中國青年,在五四之後,基本上失去了開時代先鋒的作用。不但如此,建國理念,鄧小平要等到毛澤東死了之後才能實現,彼時他已年逾古稀了。青年之優秀,在於能響應時代的呼喚,完成自己這一代的曆史使命。試想,人過四十之後,還剩下多少人有年輕時代的抱負和毅力去完成自己的青年理想? 事實上,在古代,人的平均壽命也僅僅為四十歲上下。
 
8、“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夢想從學習開始,事業靠本領成就。廣大青年要自覺加強學習,不斷增強本領。
——2016年4月26日,在知識分子、勞動模範、青年代表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王充《論衡·實知》
“人才有高下,知物由學。”
 
學學學,不如給青年用用用的空間。無用便不必學。中國人不好學,因為可用性小。兩千多年封建社會,官宦文人子弟專學儒學,其用處可以做官。共產黨現在要複辟封建主義,要青年學獨裁者思想,做獨裁者奴才。
 
9、“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
——2015年7月24日,致全國青聯十二屆全委會和全國學聯二十六大的賀信
【原典】《論語·泰伯》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仁以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後已,不亦遠乎?”
 
我們的時代,望文生義,以為我們也是什麽“士”,頓時感到重任在身。可是,在孔子門徒曾子的時代,“士”是什麽東西?是大官。曾子要大官“仁以為己任”,很好。儒家思想,就是要帝王將相公侯伯子們講道德。他們的道德榜樣是三皇五帝,是伯夷叔齊周公之類的王公貴族。孔子根本就不屑於教化平民,此由“唯小人與女子難養”可見。可是,漢武帝獨尊儒術到後來竟然演化成道德是要求臣民具備的東西,狗皇帝們卻成了道德的化身和審判家。共產黨登峰造極,張口閉口全是要人民講道德,官僚們卻是無惡不作。
“國家的前途,民族的命運,人民的幸福,是當代中國青年必須和必將承擔的重任。”  儒家的說教就是糊塗。當政者不承擔執政責任,卻把前途命運幸福這些大問題推給青年。習近平可以讓人民得到十二年義務教育,中國青年雖然應該推動卻無執行能力,他們怎麽必須承擔重任?讓他們上街抗議政府嗎?中國人的思想價值體係的混亂由此可見一斑。
 
10、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精神,每個時代都有每個時代的價值觀念。國有四維,禮義廉恥,“四維不張,國乃滅亡。”這是中國先人對當時核心價值觀的認識。——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管子·牧民·國頌》
凡有地牧民者,務在四時,守在倉廩。……四維不張,國乃滅亡。
 
管子說這話,對齊國這樣大國來說,有一定道理。可是小國,不管怎樣,很容易被滅掉。四維是什麽?禮義廉恥,可是管子在公子臼與小白之爭當中也是鮮廉寡恥的,生死之爭也是沒有辦法。但是今人誰還相信禮義廉恥是國之四維?固然,共產黨當政者才應該有禮義廉恥。管子的話應該也是對當政者說的,而不是街頭青年。
 
11、《禮記》中說:“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人說:“聖人是肯做工夫的庸人,庸人是不肯做工夫的聖人。”青年有著大好機遇,關鍵是要邁穩步子、夯實根基、久久為功。心浮氣躁,朝三暮四,學一門丟一門,幹一行棄一行,無論為學還是創業,都是最忌諱的。
——2014年5月4日,在北京大學師生座談會上的講話
【原典】《禮記·中庸》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有弗學,學之弗能弗措也;有弗問,問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篤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雖愚必明,雖柔必強。
 
習近平這段話,是教育上的大忌諱。教師爺在上,一切正確,教訓別人可能有什麽毛病,要別人改。就憑他是黨的總書記?他就是沒學好一門就丟一門,小學沒上完,下鄉了,下鄉在糞池中建沼氣池,他應該在那裏幹下去。大學學化工,他跑到軍委當秘書去了。耿彪失勢了,他又當縣委書記去了。這個黨天下對官家子弟就是好,機會無限,還學什麽?門麵要擺一擺,拿了個法學博士。
 
12、廣大青年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功崇惟誌,業廣惟勤。”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決定事業成敗。沒有理想信念,就會導致精神上“缺鈣”。中國夢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也是青年一代應該牢固樹立的遠大理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帶領人民曆經千辛萬苦找到的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也是廣大青年應該牢固確立的人生信念。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原典】《尚書·周書·周官》
“嗚呼!凡我有官君子,欽乃攸司,慎乃出令,令出惟行,弗惟反。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學古入官,議事以製,政乃不迷。……戒爾卿士,功崇惟誌,業廣惟勤,惟克果斷,乃罔後艱。……”
 
都“優秀青年”了也要喂料。尚書倒是開明宗義,“凡我有官君子”,如何如何。證明我的前述觀點,儒家思想是教化王公貴族的。
 
13、古人說:“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說的是學問的根基好比弓弩,才能好比箭頭,隻要依靠厚實的見識來引導,就可以讓才能很好發揮作用。
——2013年5月4日,在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
【原典】[清]袁枚《續詩品·尚識》
學如弓弩,才如箭鏃。識以領之,方能中鵠。
中國這樣一個國家,怎麽可能創造新思想呢?習本人才疏學淺,卻到處教訓“優秀青年代表”學習如何重要,怎樣學習。
 
嗚呼哀哉,獨裁之君,誤國殃民。
5/2/2019
 
習近平讀書單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怎麽中國的領導人越來越愛"掉"書包啊!從誰那兒開始的? -wanttosaysomething- 給 wanttosaysomethin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2/2019 postreply 12:55:06

習總裝過頭了。 -錦川- 給 錦川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09/2019 postreply 00:59:06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