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談中共的任期製

來源: getstarted 2018-03-22 20:35:12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4777 bytes)

習近平修憲,引起很多非議。 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麽國家主席有任期製, 而總書記沒有?過去二三十年,雖然總書記沒有任期製, 但不成文的規定也是兩屆。至於為什麽沒有像憲法一樣寫入黨章,真是不得而知。中共內部的權力爭奪一直向一團迷霧,局外人很難搞清楚。中共自己稱為民主集中製。讓我們來回顧一下中共黨史,以下是中共曆屆總書記或主席的名單和任期:

  • 中央局書記
  • 中央執行委員會委員長
    • 陳獨秀(1922年7月-1925年1月)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陳獨秀(1925年1月-1927年8月7日)
    • 向忠發(1928年7月-1931年6月)
      • 王明(1931年6月-9月)(代理)
    • 博古(1934年1月-1935年1月)
    • 張聞天(1935年1月-1943年3月)
  • 中央政治局主席
  • 中央委員會主席
    • 毛澤東(1945年6月-1976年9月9日)
    • 華國鋒(1976年10月-1981年6月)
    • 胡耀邦(1981年6月-1982年9月)
  • 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 胡耀邦(1982年9月-1987年1月)
      • 趙紫陽(1987年1月-1987年11月)(代理)
    • 趙紫陽(1987年11月-1989年6月)
    • 江澤民(1989年6月-2002年11月)
    • 胡錦濤(2002年11月-2012年11月)
    • 習近平(2012年11月-現在)

 

首先在1935年以前,也就是遵義會議之前,大概每三到四年更換一次領導人。盡管領導人更換的內幕很複雜,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在遵義會議之前,中共並沒有獨裁統治,內部鬥爭比較激烈,領導人更換較為頻繁。從某種意義上講,可能是一種民主製度,或者說是一種集體領導製度。遵義會議是一個轉折點,當時紅軍遭受重大挫折,湘江一戰損失過半,轉展撤退到貴州,可以說到了生死關頭。在會議上鬥爭異常激烈,結果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一派占了上風,確立了毛澤東的領導地位。可見那時中共內部還是有一些民主氣氛的,也因此能夠糾正其自身的錯誤,進入正確的軌道。可是任何事情都有其兩麵性,確立毛澤東的領導在當時雖然是正確的選擇,但是從此中共卻開始走上了獨裁的道路。獨裁的隱患短期之內並沒有顯現,而是在二十年之後才逐漸浮出水麵。到1957年以後,毛澤東犯了一個又一個錯誤,但因為黨內沒有民主機製,無人能夠阻止他的錯誤。直到鄧小平複出之後,痛定思痛,認為個人崇拜和終身製是禍原,這才有了1982年的憲法,可是為什麽沒有在黨章中明確規定任期製?至今不得而知。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