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份的就業報告周五出來了。又增加了22萬8千個非農業工作崗位,失業率維持在4.1%,形勢挺好,就是有一點讓人琢磨不透,那就是每小時工資增長幅度仍然偏低。事實上,盡管失業率已經降到了曆史低點,而通貨膨脹率卻仍然在低位徘徊,這甚至成為許多經濟學家為之傷腦筋的一個迷。本文要就此問題進行一些初步的分析。
首先從人口以及人口結構角度分析。人口的增加其實是通貨膨脹的最基本要素,隨著人口的增加,人們對維持正常生活水平的各種資源的需求也就隨之增加。相反,如果人口下降,人們對資源的需求也成下降趨勢,很難想像一個人口下降的社會會有通貨膨脹。一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日本。日本大概在八年前人口達到頂峰,在那之前的一二十年裏人口增長已經趨緩,而於此同時日本的通貨膨脹率在相當長的時間裏幾乎為零。再讓我們看一看世界主要經濟體的人口增長以及通貨膨脹的情況:
人口增長率 通貨膨脹率
英國 0.75% 3.0%
美國 0.74% 2.0%
中國 0.52% 1.7%
法國 0.50% 1.2%
德國 0.11% 1.8%
日本 -0.2% 0.2%
總的趨勢是人口增長率越低,通貨膨脹率越低。美國目前的人口增長率是有史以來最低的,這還是在移民政策較為寬鬆的情況下,如果去掉移民,美國的人口增長隻有0.4%。未來人口增長的預期比當前的數字還要低。至於為什麽發達國家的人口增長緩慢甚至下降,這不在本文討論的範疇之內。
除了人口數目對通貨膨脹有影響,人口結構對通貨膨脹也有影響。總體而言,青年人和中年人的消費需求要比老年人的消費需求高得多。年輕人需要組建家庭,需要培育下一代,需要買大房子,買家具,買電器,買日用品,等等。老年人的消費需求要小得多,隻有醫療方麵的消費較多。發達國家人口老齡化是長期趨勢,1975年是發達國家60歲以上人口隻占人口總數的15%,而到2025年預計這一比例會上升到30%。
再從經濟負債的角度談一下通貨膨脹。借債消費實際就是把將來的錢提前花了,借債消費本身是促進通貨膨脹的。然而借的債總是要還的,當債務積累到一定程度,債務本身就成為了一種抑製通貨膨脹的機製。就拿當前在國會討論的稅改方案來講,稅改本身會加速通貨膨脹,稅務降低了,少上的稅就可用來消費或投資,政府雖然少了收入,但總可以通過借債來彌補收入缺口。然而此次稅改跌跌撞撞,好不容易才勉強在參眾兩院分別通過,最後還麵臨兩個方案磨合這一關。這中間一個很大的障礙就是美國聯邦的二十萬億債務,因為這筆債務,參議院有個“Byrd Rule”,規定任何稅務改革造成的累計赤字在未來十年內不能超過1.5萬億。為此,參院的稅改方案不得不左改右改,拆東牆補西牆。最後出台的政策效果如何仍然未知。
聯邦儲蓄在經過了幾年的量化寬鬆之後,累計收買債務規模接近五萬億。這個累計額促使最近政策開始轉彎,要逐漸收縮,而這個收縮政策是與通貨膨脹逆向而行的,盡管收縮的速度很緩慢。美國如此,其它國家包括中國也類似,過去幾年由於經濟危機加上人口結構的變化,為了刺激經濟,各個主要國家都或多或少地有些透支,不僅政府債務如此,企業和私人的債務也都在曆史最高水平。這些積壓的債務對今後的通貨膨脹的抑製作用會越來越大。
電子商務的迅速發展也對通貨膨脹有抑製作用。Amazon,阿裏巴巴等電商迅速崛起,消費者坐在家裏動動手指頭就可以買到所能想到的幾乎任何東西,省得在比足球場還大的商店裏東找西找,半天還不知到東西在什麽地方,更重要的是價格還很便宜,何樂而不為呢?於是商品從廠家到消費者的中間環節被簡化縮小,商品的價格也就隨之下降。目前這一從實體店向網店的轉變還遠遠沒有結束,美國網售隻占總銷售的10%,發展的空間仍然很大。
技術革新也會減少通貨膨脹的壓力。以糧食生產為例,隨著基因技術的發展,轉基因食品被進一步推廣,糧食單位產量不斷上升,原來預計的因為有限耕地而造成的糧食緊缺根本沒有成為現實,相反這幾年糧食的價格持續走低。能源的生產也麵臨同樣情形,美國革命性的頁岩開采技對全球石油價格有相當大的抑製作用,原油價格持續在較低位徘徊。中國製造的太陽能光板價格一跌再跌,太陽能已經在和其它能源進行競爭。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很多以前由人工生產的過程都被機器取代,首先是農業,農業人口在發達國家已經微乎其微,在美國隻有1.5%的人口從事農業生產,而農業產量卻是曆史最高。製造業正在重複農業的過程,製造業工人數量持續下降,而產量卻持續上升。接下來是服務業,包括醫療,會計,商業,銀行等等很多領域的工作都會逐漸被機器人所取代。其結果就是產品和服務的價格的持續下降而對人工的需求也同時下降,減低了工資上升的壓力。
最後,全球化進程對通貨膨脹也起到抑製作用,在過去二三十年裏,隨著中國的開放,大量製造業轉到了中國,低廉的人工減低了製造業的成本,降低了產品的價格,最近這些年雖然中國的人工成本上升了,但企業也隨之轉移陣地,搬到了成本更低的越南,孟加拉等國。製造業如此,服務業和IT等行業也是如此,大量外包業務減低了企業成本。雖然川普當局有意扭轉這一趨勢,但筆者認為全球化的長期趨勢不會改變。全球化是資本逐利的產物,美國仍然是一個資本主義社會,千萬不要低估了資本的力量。
綜上所述,在今後很長的一段時間裏通貨膨脹都會受到以上幾個方麵的壓製作用。雖然短期的利率波動很難預測,但長期的利率形勢基本可以確定。我們在投資時要考慮到這個大的背景,做出相應的選擇。
多謝!
美聯儲畢竟有國會監管,不會亂來。而美國總統隻有借債的權力,沒有權力超發貨幣。
如果中美有了貿易戰,失業率很高時,也可能有通貨膨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