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招收的亞裔學生的SAT平均分數要高於其它族裔的學生,這個事實不需要爭辯,並且已經成為起訴哈佛大學歧視亞裔學生的重要依據。我想討論的是作為美國頂尖的高等學府,為什麽會有這樣一個政策。
哈佛,連同其它幾個一流大學,被稱為美國的精英學校。所謂精英學校,就是要培養社會的精英人才,特別是政商兩界領導人才。美國建國兩百多年,一直實行的是精英治國的政策。查一下美國國會議員們的大學文憑,排在前三名的大學是:哈佛,斯坦佛,耶魯。各大公司的CEO,董事們更是大把大把的哈佛生,最有名的莫過於比爾蓋茨和紮克伯格兩位了,雖然兩個都沒堅持到畢業。如果哈佛想要維護它作為頂尖高等學府的聲譽,繼續培養政商兩界的領軍人物應該是它的頭等任務。
轉過頭來,讓我們再看看美國當今社會的族裔結構和有關的社會形態。美國目前的族裔分布如下:
非西裔白人占61.3%
西裔 17.8%
非洲裔 13.3%
亞裔 5.7%
其它 1.9%
其中西裔和亞裔增長最快。預計到2020年美國的兒童就有超過50%屬於有色人種。無疑美國是一個種族多元化的社會,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朝著更加多元化的方向發展。再來看看國會議員的族裔分布:
非西裔白人占 80.9%
西裔 7.1%
非洲裔 9.2%
亞裔 2.8%
雖然白人在國會議員中的占比要多於其人口的占比,但是其它族裔的議員人數已經相當可觀,而且正在迅速增加。2001年時,非西裔白人占國會的88%。隨著多元化社會的進一步發展,社會的精英階層也會進一步的多元化。這是客觀現實,各個不同族裔的社區選出來的議員肯定來自各自不同的族裔。政界如此,商屆精英層也變得越來越多元化。據統計,2000年時Fortune 500的CEO 中有13%是有色人種,而到2014年,這個數字上升到了26%。
美國族裔結構的變化以及相應的精英層的變化有其深刻的自然和社會原因。像哈佛這類精英學校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有必要招收不同族裔的生源才能維持其精英搖籃的地位。試想,如果嚴格按照SAT分數或者隻按學習成績錄取,那麽必然造成亞裔學生占比巨大,等再過2,3十年,難道指望這些亞裔畢業生去領導其它各個族裔?結果很可能是屆時社會的精英層仍然無可抗拒的更加多元化,而哈佛卻喪失了精英搖籃這一地位。如果我是哈佛的校長,我是不會同意這樣的政策的。
話說到這,我想換個角度再談一談。從維護社會公平的角度來看,哈佛的招生政策是否合理?顯然,用不同的標準招收不同族裔的學生不是很公平。退一步說,即便為了能夠培養不同族裔的精英,得從不同族裔招收一定比例的學生,可是如果允許哈佛可以這樣做,那麽別的學校怎麽辦?而且誰規定哈佛就一定得是精英學校呢?大學招生是否得有一個統一的法律標準?如果是,這個標準到底應該是什麽?
馬丁路德金在他的著名演講《我有一個夢》中提到:“我希望人們根據我子女的性格表現,而不是他們皮膚的顏色,來評價他們。”遺憾的是恐怕在今後很長很長的時間裏這還隻能是一個夢。
就好像對某人的貪汙行為,不管是輿論上道德上還是法律上,難道真需要花時間去爭辯“貪汙多麽的不道德,多麽的不正確,多麽的應該不為社會容許”?明顯應該去針對事實來說明此人確實有貪汙行為吧?
NBA是為了贏球,大學不是為了多出學術成果嗎?
既然學術界華人比例高,為何還要歧視華裔?
事實正相反,根本不需要去說明這種方式不對 - 因為沒人承認自己是用這種方式。需要爭辯的,正是哈佛之類的學校,是否在使用“這種方式”。
政商界的現任在挑選接班人時都注重名校,和挑中層主管都要MBA 是一個道理. 雖然結果可能很濫,但你不能說他做了錯誤的決策.
所以說隻要社會的大環境還是有利於黑墨裔就業,尤其是政府工,你就無法阻止大學趁火打劫。招個會念書的亞裔有何用?不是以後還是被黑墨裔領導嘛
當然,如果你認為“收的亞裔學生的SAT平均分數要高於其它族裔的學生”就已經很足夠來說明哈佛的歧視政策,那麽自然不需要補充其他的理據了。現實中看起來,好像不太夠,至少對於法律訴訟來說,這個是不夠的。
不要隻看政客的族裔,看看學術界的族裔吧。一個國家的強大最關鍵的科研科技教育,而不是政客。
看看NBA, NFL和Hollywood的族裔吧,他們何時照顧過亞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