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大地遭汙染

來源: 河冰 2016-04-05 19:22:1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38296 bytes)

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官二代的70%,官三代的90%(據媒體揭示約八千餘萬人)揣款30萬億元(斯諾登揭示的數字)移民國外。這意味著什麽?媒體說:中華大地遭汙染,食品安全失去保障,恐怕這也是“移民潮”的源由之一。

九十年代前的中華大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民國時期亦如此一筆者)。周恩來總理十分關注環境保護,嚴禁工業廢水、廢氣的汙染。七十年代中央某領導人在一次接見外賓時,自豪地說:中國是世界上最幹淨的國家之一。

九十年代後的中國,“一切以發展經濟為中心”,開啟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但卻走上了“先發展經濟,後治理汙染”的崎型道路,政府不惜一切代價追求GDP的數字增長,以政績穩定民心。但後果卻是“世界工廠”從輝煌走向衰落,GDP在數字上超過了日本,但資源破壞、環境汙染卻列居世界之首。中華大地由最幹淨變成了全麵汙染,炎黃子孫喪失了幹淨的生存環境。如果付出的代價高於所得,中國人民能承認這是“偉大成就”嗎?GDP超過日本,這跟1958年的“大躍進”類似,其後果是給中華民族帶來災難,值得官方吹噓嗎?

八十年代中期以來是環境遭汙染的萌芽期,九十年代是環境遭汙染的發展期,本世紀初以來進入了環境生態殘遭全麵破壞的高發期。

《中國綠色國民經濟核算研究報告2004》是中國第一份GDP核算研究報告,指出:環境汙染損失成本包括20多項,環境損失也已占到GDP的3.05%;2006年將地下水汙染造成的損失也估算進去後,環境汙染造成的經濟損失約占GDP的10%。

國土資源部公布,中國遭受重金屬汙染的耕地,占全國耕地麵積的1/6(這是2007年第二次全國土地調查所得),它一直被列為“國家重大機密”不予公布。

2013年,中國城市的臉是一幅肺癌晚期病人的臉。中華民族的子孫連呼吸都成了問題。先富裕起來的官僚政客和他們的後代幾乎全移民了。走不了的人怎麽辦?

人民的生存環境廣遭威脅,自然引起了群眾抗議活動。2014年4月1日,在廣州中山紀念堂附近舉行了反PX(二甲苯)遊行。當局動用武警鎮壓抗議的民眾,造成了傷亡;民眾憤怒地說:PX項目不但造成環境汙染,PX本身還具有很強的致癌性。中國民眾最早反對建設PX項目是在2007年在廈門,爾後發展到大連、昆明、成都和寧波等地。有的地方政府給予取消(美國之音中文網2014年)。

一、環境遭汙染

(1)空氣

2012年在京津地區出現了霧霾。

2014年2月20日,拉響了空氣重汙染的預警,波及中國東部地區,其中京、津和滬、寧、杭地區屬於重汙染區(多屬重工業區),一直持續了156個小時,其中橙色預警132個小時。

大陸霧霾彌漫至143萬平方公裏,其中重霾麵積約81萬平方公裏,北京屬六級重汙染。目前官方也承認,中國大陸東部地區進入了“海陸空立體化汙染”局麵。

據《中國青年報》報導,中科院“大氣灰霾追因與控製”專項組公布了最新研究結果,稱京津地區霧霾中檢測出大量含氮有機顆粒物,它與美國洛杉磯上世紀光化學煙霧的主要成分相同。而當年洛杉磯煙霧事件共導致800餘人喪命。

中國環保部承認,目前全國約七分之一的國土被霧霾籠罩,華北地區汙染情況最為嚴重。2014年2月28日,中央氣象台五天連續發布霧霾黃色預警,北京市的空氣汙染程度已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水平的十一倍以上。

北京在中國空氣質量中排倒數第二,北京過去一年平均20天出現一次霧霾天氣。北京每日新增110人患癌,平均每千人死亡病例中就有一人死於癌症,惡性腫瘤已連續7年成為北京人的“頭號殺手”。據官方說,中國的空氣質量在133個國家中排名全球倒數第二。

亞洲開發銀行發布中國環境分析報告顯示,去年全球空氣汙染最嚴重的十大城市,中國占有七個,它們是:太原、北京、烏魯木齊、蘭州、重慶、濟南和石家莊。中國500個大中城市,不到1%能達到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空氣質量標準。毒霧霾持續不散。

網民指出,發展不是硬道理,事實教育了我們,發展所取得的成果,遠遠填不上汙染的大坑,不計後果地斷子絕孫式的發展誤國害民,應該反思了!可見當初鄧小平開啟的“改革開放”思路是不全麵的,缺乏科學論證。

胡。溫內閣提出了“以人為本”、“科學發展觀”的新思路。

(2)土地

2005年4月至2013年12月,環保部會同國土資源部對大陸全部耕地、部分林地和草地開展了曆時八年的調查,調查麵積630平方公裏。全國首次土壤汙染狀況普查結果公布:

數字顯示:全國土壤輕微、輕度、中度和重度汙染點位比例分別是:11.2%、2.3%、1.5%和1.1%;超標率最高的耕地達到19.4%。九十年代後30年的中國成了世界工廠,產品銷售國外,而本國卻造成了資源破壞、環境汙染。全國土壤環境狀況總體不容樂觀,部分地區土壤汙染較重,耕地土壤環境質量欠優,工礦業廢棄地土壤環境問題突出。

中國森林覆蓋麵積約占國土麵積的16.5%(有說隻有8%)。芬蘭67%、日本66%、韓國64%、瑞典54%、加拿大44%、美國33%、挪威60%、法國20%、印度23%。世界平均22%。可見中華大地綠色土地太少。

由於森林濫伐(如1958年大煉鋼鐵時期),1980年代全國水土流失麵積116萬平方公裏。1992年水土流失麵積179.4萬平方公裏;當今嚴重水土流失367萬平方公裏,占國土麵積38.2%。

全國土壤汙染狀況調查公報顯示,表層土壤中無機汙染物含量增加比較顯著,其中鋁的含量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增加,在西南地區和沿海地區增幅超過50%,在華北、東北和西部地區增加10%-40%。主要原因是工礦企業排放的廢氣、廢水、廢債所造成的周邊土壤汙染。保守估計全國約10%的耕地已遭受汙染;影響農產品的質量,長期食用受汙染的農產品可能嚴重危害身體健康。

大陸市場的大米四分之一含有鉛毒、鎘毒等重金屬汙染,將會引致頭痛、失眠、精神錯亂、結石、癌症等(據大陸《新世紀》周刊總437期)。

(3)水與其它

2005年全國廢水排放量524億噸,比2000年增加26%;2008年廢汙水排放量758億噸。中國地質調查局的專家,在國際地下水論壇發言扣提到:中國已有90%的地下水遭到不同程度的汙染,其中60%汙染嚴重。

2006年全國七大水係中有5類和劣5類水質占26%,七大河流中有一半的水資源是不能飲用的。要將全國水質重新恢複潔淨,達到正常標準,需要數百年時間。全國532條河流,有82%受到不同程度汙染,全國約有7億人口飲用大腸杆菌超標的水,約有107億人口飲用受有機物汙染的水。

環保部公布《2013年上半年全國質量狀況》,跟以往相比,首次增加了地表水中重金屬汙染的內容,12個地表水國控斷麵(點位)中出現22次重金屬超標現象(《據21世紀經濟導報》)。

中國環保部2010年上半年對全國隻要河流及湖泊的近千份水樣進行檢測,結果顯示,僅有49.3%的地表水可安全飲用,近四分之一的地表水處於汙染狀態,甚至不能作為工業用水(摘自《國際先驅導報》)。

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公布一組最新調查數據證實:1999年場景全流域排放汙水2068億噸,2009年這一數據增至3300億噸,已占到全國汙水排放量的40%以上。長江流域水資源保護局原局長甕立達呼籲:“如果再不加以重視,作為中國最大水源地的長江,有可能淪為中國最大的一條排汙溝”(據《南方都市報》)。

工廠排汙水這一“汙染”源從上世紀八十年代就有,國家沒有“水資源”法限製。據筆者的記憶,山西省最有代表性(采煤大省),當時汾河河床全線呈灰黑色,河水不能飲用。筆者於八十年代中期曾去晉中南地區考查,發現許多工廠直接向河流排汙,當時筆者曾向各級地方政府提出質疑,但苦於沒有“水資源法”,地方官員苦口難言。

遺憾的是,直至今日仍有些工廠向河流(通過暗道)排放汙水。2014年6月24日,中央電視台播送:黑龍江省伊春市一家工廠通過暗道向河流排汙水,被群眾舉報曝光。2014年8月17日媒體報導:三峽庫區巫山縣一水庫受汙染,5萬人飲用水困難;湖北省磺廠坪礦業有限公司把硫精礦內未經處理的廢水直接排入水庫,汙染物為乙荃納黃藥和二號起泡劑,懸浮物高達260mg/L,具毒性;汙染水呈黑灰色並有刺鼻氣味(記者韓振)。

這種情景,在西方新資本主義國家是絕對不允許的。從美國回來的人都說,在美國申請開辦工廠,首先必需解決工廠的“排汙”問題,絕不允許汙染環境,這是開辦工廠的前提——先治汙、後發展經濟。而在中國則倒置了,“先發展經濟、後治理汙染”。這就體現出,不同製度的國家,政府的管理水平。你發展經濟又是為了誰呢?首先應考慮民生吧!

據中國工程院環保部報告:全國近50%的城鎮飲用水水源的水質不符合標準,1.9億人口飲用水中有害物質超標。全國25%的地下水體遭受汙染,平原區有54%的地下水不符合生活飲用水的水質標準,90%以上的城市淺層地下水不同程度遭到汙染。全國118個大中城市地下水已普遍遭到汙染,其中嚴重汙染的城市占64%。

1949年以來,全國湖泊減少了1000多個,麵積縮小了1.86萬平方公裏,占現有湖泊麵積的26%;湖泊蓄水量減少了513億立方,其中淡水量減少340萬立方。筆者還記得,在極左路線時代(五十年代中末期),曾一度興起“圍湖造田”的群眾活動,真是得不償失啊!中國最大的鄱陽湖,1949年湖麵積5340平方公裏,2007年度不足50平方公裏;洞庭湖1947年湖麵積近4000平方公裏,2007年12月僅310平方公裏。失去了對洪水的調節能力,導致生態平衡遭破壞。

全球被汙染最嚴重的前20個城市,中國占16個。

中國空氣與水源的汙染總代價,在中國GDP中約占3.5-8%之間,平均指數為5.75%。

  1. “先生產  後治汙”的惡果

一個現實的例子就是湖南省郴州市、陝西省鳳翔等地發生數百名兒童血鉛中毒事件,原因就是當地工廠的排汙工作沒有做好。單純追求GDP增長,不顧人民的死活。這就是GDP“世界第二”的後果。

近30年來,我國肺癌、乳腺癌死亡率大幅度增長,分別上升了46.5%和96%,肺癌死亡率占腫瘤死亡率的22.7%,目前肺癌是亞洲國家麵臨的最主要癌症。但官方從來不公布這方麵的情況,向人民隱瞞真相。

現在中國大陸汙染比較嚴重,霧霾天氣幾乎已常態化,而大氣汙染與各種疾病,尤其是腫瘤有關。一位年僅8歲的女童患上肺癌,她家住在馬路旁,由於長期吸入公路粉塵,大量PM2.5引起炎症,從而引發癌症,她是當前中國最小的肺癌患者。

僅2010年,全球就有22萬例肺癌死亡病例與空氣汙染有關。

李克強總理指出:我們必須改變粗放式的生產方式,生產、建設、消費都不能以破壞生態環境為代價,落後的生產必須淘汰,要嚴格執法。

量變到質量,我們不能迷信GDP總量而忽略了GDP的質量。中國的工業部門占能源總消耗量的70%以上,“全球第一能耗國”的帽子戴在中國的頭上,卻未做出應有的貢獻。我國的能源利用率僅為33%,每創造一美元國民生產總值,所消耗的媒電能源、是世界平均消耗的3-4倍。嚴重的能源消耗造成了嚴重的資源浪費,又帶來了空前嚴重的環境汙染。這能稱作科學發展嗎?

官本壟斷隻能帶來官僚機構膨脹,而不能治理霧霾天氣;資本壟斷同樣隻能帶來通貨膨脹,而不能治理陰霾天氣。唯有充分發揮科技教育人才的作用,突破一切形式的壟斷,中國環境治理才能大有希望。

九十年代以來,中國大陸環境廣遭破壞,這也算是江氏集團治國“特色”之一。

新華網揭示:上海人民究竟吃過多少死豬?嘉定餐飲業老板透露,截至2014年3月30日,從黃浦江中打撈起的死豬有10395具。就在“死豬事件”爆發前,當地農民就用小麵包車運往上海等地。

2012年9月,北京市警方搗毀了位於房山區鄉鎮的一處非法屠宰點,銷售病死豬已達一年多。在臭氣熏天的冷凍室內,豬肉、豬油、內髒、豬皮淩亂堆在一起,有的已變色變質。而這些病害去皮肉已批發到北京多家正規超市銷售,還有的銷售到飯店。一年多賣出的病死豬近3萬斤,獲利十幾萬元。這些未經任何檢驗檢疫的病死豬肉竟被端上北京郵電大學的餐桌上。

然而這些病死豬肉又是怎樣“檢疫合格”後進入大學的食堂的呢?一般檢疫票是“一豬一票”,每張要有編號。“但事實上經常是一張票被反複使用,無論是市場管理人員還是餐飲機構,都沒有多少人認真去看”。一位辦案警官說。而這個巨大的漏洞為病死豬“裸奔”打開了方便之門。

就這樣,國家嚴格規定的豬肉檢疫製度被“架空”了,大量未經檢疫的病死豬“一路綠燈”,流向居民餐桌。沒有一家監管部門發現其中存在的問題(摘自《經濟參考報》)。

新華網消息:廣州市發出消費警示,別買任何散裝熟食。廣州市工商部門抽檢發現,熟食不合格率十分普遍,問題都出在容易治病的大腸杆菌、落菌等項目上。“中式熟食”還能吃嗎?

平安健康網揭示:用奶精而不是奶做的奶茶,已是奶茶行業的公開秘密。奶精中沒有一滴牛奶,奶精中含有重金屬,容易導致冠心病、糖尿病、腫瘤等疾病,還能導致不孕不育。

二,食品安全

一切為了賺錢,“錢”就是奸商和官僚們的價值觀,這批民族敗類不顧國家的聲譽,更不顧人民的死話。寫到這裏筆者想起了一部電影記述了“同仁堂”百年老藥店;老板的兒子為了賺錢製造了假藥,被老頭子發現後,打斷了兒子的腿,並把假藥全部燒毀。說:“藥是救人命的,要對老百姓負責呀!”說得多麽好呀!這才是清朝商人的品格。而現今的官僚政客們連清朝人的道德水平都沒有呀!這就是“權錢色”治國的惡果。

  • 日常生活中的食品

     2006年全國食油銷量2250萬噸,返回餐桌上的“地溝油”達200-300萬噸。經濟觀察報報導:西南地區最大油脂企業10年(2002-2012年)賣了萬噸地溝油,夠150萬人吃一年,總金額1.5億元。地溝油中的主要危害物之一是黃曲黴素,它是一種強烈的致癌物質,其毒性是砒霜的100倍。醫學研究的成果顯示,長期攝入地溝油對人體造成明顯傷害,如發育障礙、易患腸炎,並有肝、心和腎腫大,以及脂肪肝等疾病。

吃豬肉等於自殺。一位養豬的農村婦女公開了養豬的秘密,“現代化”高速養豬法已普及到個各養豬專業戶;飼料是用100斤糧食拌幾十斤添加劑,一切奇跡都在添加劑上,小豬從10多斤到50多斤,吃了拌有添加劑的飼料,每天長1斤多肉;小豬長到50斤以上時,每天也吃2-3斤飼料,每天要長2-3斤肉,為了讓豬毛發亮,賣出好價錢,還要加入幾斤化肥尿素顆粒。這種快速催肥的豬,必須在200—300斤的賣掉,否則就站不起來了。飼料裏添加劑的主要成分:含有大量激素、安眠藥等。養殖專業戶自己不吃這類豬。

“瘦肉精”早在大規模引進中國之前,已在國外出現過大麵積中毒事故,並被多個國家禁用。但當時中國的專家卻忽視了這一種重要信息,反而踴躍引進中國。據不完全統計,從1999年到2005年間,國內共有2455人因食用“瘦肉精”豬肉中毒。如2001年1月浙江餘杭市99人中毒,2011年11月廣東河源市484人中毒等事件。

新華財經報導:來自國家食品安全風險監測顯示,“享氏”、“貝四美”、“旭貝爾”冒牌的23種以深海魚類為主要原料的嬰兒輔食,被發現汞含量超標。惠氏奶粉廠的工人看到,“返工粉就是從生產線上清掃、回收來的不合格奶粉,集中拆包收集下來,等待下次再用。”嬰兒的安全也遭到侵害,良心何在?

中國質量新聞網消息:專家對市場上瓶裝飲用水潛在致癌物含量進行調查顯示,礦泉水的合格率僅有50%。飲用水協會秘書長王錦亞表示:農夫礦泉水還不如自來水的標準。

媒體揭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官員,另有食品供應基地,他們不吃這類受汙染的食品。可見,官民分級、官民差別何等明顯!

試問:建國後的五十年代有這種現象嗎?毛澤東主席一再強調,“治國就是治吏”,官員不能脫離民眾、官員要跟老百姓同甘共苦,否則就是忘本!當前中國有6000多萬“公仆”,吃皇糧,平均80個老百姓養活一位官大人呀,你們又為老百姓做了什麽?敗家子阿!

  • 超市的食品安全嗎?

     從毒奶粉到地溝油,從蘇丹紅到塑化劑,從毒豆芽到避孕黃瓜,從瘦肉精到染色饅頭,再到香精包子,形形色色的“隱形殺手”擺滿了餐桌;食品安全已到了讓人戰戰兢兢的程度。最讓人心寒的是,這些都是作為生命之首的“吃”,而這一切都讓百姓“吃不起”!據媒體報導很多涉食品安全問題都是黑幕重重。那麽人們向往的國家超市食品安全嗎?

1)超市驚現“永不過期”食品

在消費者以及政府監管所忽視的環節,更多行業陋規正蠶食著我們的食品安全,而食品的機製混亂、監控難成體係等現狀,更讓食品安全問題難以根治。

生產日期重新印,記者進入了深圳市“集味佳”食品有限公司的倉庫,見到一批麵餅的舊包裝袋,生產日期是2009年10月,保質期18個月,產品應該到2011年4月過期,而重新打包封口後的食品,生產日期都改為2011年4月29日。爾後記者又來到倉庫另一角,一箱箱各類食品堆積著,外包裝上無一例外都沒有生產日期。內部人士介紹,由深圳“集味佳”公司修改生產日期的產品,都會統一改為“合格年/月/日”。

由於廠家規定一次性訂足夠的貨就會返還更多的利潤,所以公司每次都訂一大批貨,這些貨在超市賣不完退回來,就改日期。

中山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學教授,將卓勤告訴記者,食品過了保質期就意味著可能已變質,所以絕對不可再銷售。政府對於大多數食品的保質期沒有統一規定,由企業自己定,前提是在保質期限內產品的成分保持一致。不過目前對過期食品的處理還沒有嚴格監管。

據了解,在美國食品包裝上一般有四個日期:銷售截止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裝期。超過了食用期的食物就不能再吃,應該銷毀了。而我國就分得沒有這麽細(摘自5月9日《中國經營報》徐春梅 龍飛 文)

  1. 麵包到期後再回爐。“甜心客Honey cake”內部員工小文向記者披露了公司黑幕,他每天都跟到期的麵包打交道,幫助它們“重新組合”、“再生”成其他的產品。記者目前進入“甜心客”車間暗訪,發現大量回收的到期麵包,由工人統一重切片,拌勻後另行再用。每天15家分店返回的滿滿10箱麵包,回爐製成新麵包。一般麵包的保質期為兩三天,到期那天早上,麵包就被統一運會生產車間等待發落。

小文說:“甜心客”把到期麵包道路再造,已有三年曆史。工人阿棟也說:“再生麵包”在廠裏是公開的秘密。公司至今未接到過吃麵包導致中毒的投訴,也許回收的產品不一定會變質(摘自《廣州日報》)。

央視曝光:過期饅頭“染色”重流市場。2011年3月29日。記者來到上海祥鑫運輸有限公司,進入二樓,一位工人正在給已包裝成袋的饅頭上貼標簽,這時有一位工人走過來,對那位工人說:給前一天生產的饅頭也貼上最新的生產日期。工人說這是公司的規矩,標簽上的生產日期按照超市的時間標注。

在旁邊的角落裏,地上堆放著很多包裝好的饅頭,標簽上的日期是3月22日;工人說這是從超市退回來的,保質期為8天,到這一天應是3月29日,保質期已到。工人告訴記者,這些回收的饅頭可以和重新和麵加工成新饅頭。記者看到,這些回收的饅頭直接倒進和麵機內,一共20多個。五分鍾後工人把兩袋麵粉倒進和麵機內,一起攪拌起來,準備進入蒸箱。十幾分鍾後,一個個熱氣騰騰的饅頭就出來了。在包裝饅頭過程中,工人們沒戴手套,也沒有穿清潔的工作衣、帽,不符合生產車間的規範(摘自《人民網》)。

染出來的“玉米饅頭”。記者看到在製作玉米饅頭時,工人同樣把回收的白饅頭、玉米饅頭倒進和麵機內,再向和麵機裏倒水之前,這名工人先是往兩台機器裏分別到了一碗玉米麵,隨後又拿出一罐橘紅色的粉末,挖了兩勺倒入和麵機。工人說這是色素,白麵就變成了玉米麵的顏色。玉米饅頭就做好了,但工人說:“我不會吃的,餓死我也不吃,裏麵加了色素,不能吃。”這些饅頭艘送到超市了。

  1. 上海福喜食品有限公司被查封

《新民晚報》記者陳傑經過多個月的臥底調查發現,作為眾多知名洋快餐的供應商,“食品安全生產先進單位”福喜食品有限公司,把過期原料混進正品供給數家洋快餐。

(1) 落地肉直接上線  工人從地麵上撿拾落地肉後,並不清洗,而是把肉直接仍回生產線上。

(2) 過期原料繼續用  過期近半個月的雞皮和雞胸肉原料被工人送至絞肉區,經過大型絞肉機粉碎乳化,過期的雞皮和雞胸肉被裹上了三層漿粉,經過200C°高溫油炸,一塊塊麥樂雞被源源不斷地生產出來,形狀整齊,金黃誘人,再也看不出本來麵目。

(3) 冰鮮轉冰品 冰鮮雞肉的保質期較短,隻有6天,而冷凍雞肉的保質期往往能夠達到幾個月,所以公司將臨近保質期的冰鮮雞肉轉化成凍品處理,延長保質期。

(4) 次品混進正品“洗白”  一些生產過程中產生的次品,甚至還有一些打包好的成品,同樣可以成為原料,重新混入到生產線上。次品添加的產品和比例,是以文件形式保存下來的,臥底記者發現,麥樂雞的添加劑比例為5%。

(5) 陰陽報表隨意篡改  有關媒體再度爆料,該公司還有一個神秘的倉庫,專門把別的品牌的產品搬到倉庫裏,再換上福喜自己的包裝。今年6月暗訪的記者看到,工人從工廠側門走了出來,進入到距離福喜工廠300多米的一家名為上海翰森雪佳冷藏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的倉庫。倉庫處於常溫,堆放著幾十箱冷凍雞翅根,生產廠商是江蘇泰森食品有限公司。按照規定,分裝企業應當具備與生產企業一樣的生產環境。而冷凍雞翅根包裝上寫明必須在零下18C°,實際上是常溫環境下分裝,這樣操作能保證質量嗎?

福喜“過期肉”時間的曝光引起社會各界高度關注。人們不禁追問:福喜公司、快餐企業到底要承擔什麽法律責任?廣大消費者的合法利益如何維護?

美國福喜集團是一家在全球17個國家擁有50多家食品加工廠的國際化食品集團。上海福喜公司作為原材料供應商,與快餐企業簽訂合作協議,為後者提供原材料。福喜公司向快餐企業提供過期肉,嚴重違反合同,構成根本違約,應當承擔全部違約責任(摘自7月30日《北京日報》)。

  • 食品安全:“被動執法”何時休?

     2010年,有關部門檢查各類食用農產品、食品及相關產品生產經營單位5552戶次,查處各環節違法違規行為13萬起,抓獲犯罪嫌疑人248人,取締和停產違規企業單位10萬餘家,但為何食品安全時間依然頻現?人性何在?

     9000萬粒使用毒膠囊流入市場。河北省一些企業用生石灰處理皮革肥料,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紹興一些企業製成膠囊,流入藥品企業,進入患者腹中。重金屬含量超過正常標準65倍,鉻是一種股性很大的重金屬,對肝、腎等內髒器官和DNA造成損傷,有致癌性。11名犯罪人已被寧海市檢察院逮捕。

一個饅頭從生產到銷售再到最後百姓餐桌,需要經過企業內控、質監、工商等諸多關口;但遺憾的是,除了經營者“黑心”外,安全監管防線“集體失守”,所暴露出的“馬後炮”監管並不少見。2010年底河北“昌黎葡萄酒造假事件”已存在多年,直到被曝光,才開始“迅即”介入。

山東大學社會問題研究專家馬廣海教授認為,作為百姓食品安全“把頭人”,少數監管部門工作人員得過且過,曝出來就查,曝不出來就算,這樣食品安全事件豈能不發生?一些監管部門“在辦公室看樣品”;瘦肉精事件中,竟曝露出“讓養豬戶自己取樣送樣”的醜聞;更有甚者,少數監管部門把“能不能創收”作為管與不管的標準,甚至存在“執法腐敗”——執法為私刑。而在一些基層監管人員那裏,罰款竟然“生財有道”。

在執法中,即使發現造假也不能罰死,罰太狠了,下年找誰收錢去?本來該罰10萬元的,隻罰1萬元,企業交了“保護費”,豈有不放之理?於是,監管人員與違規企業變成了“利益共同體”了。監管流於形式!法製何在?

浙江省一名基層監管部門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有的年份幾個月不幹活,因為“前期”努力已提前完成了今年的“創收任務”。一位地方質監部門負責人向記者說:政府的頭等大事是發展經濟,監管部門要是對當地“有重要貢獻”的食品企業、行業“鐵而無私”,領導就會找你“談話”警示,可謂官商勾結!

天津社科院研究員陳月生認為,應從“問責查處此曝關慢半拍”現象入手,鐵腕查處失職瀆職,以權謀私、執法腐敗、部門牟利等行為(摘自《中國青年報》2011年4月19日)。

(三)轉基因食品——第二次鴉片

美國情報人員斯諾登在莫斯科再曝猛料:200年後黃種人將滅絕,轉基因戰才是對華的絕殺。

美國總統近年來說:40年後看美國不費一槍一彈,中國人將成為東亞病夫。

轉基因生物技術可以改變人類的正常基因,人的體質和生育能力,降低人體免疫力。美國對中國的生物高科技戰爭——新的鴉片戰爭,已悄悄的開始多年了。但中國政府似乎未察覺?

美國雖是轉基因糧食生產大國,但美國國內消費轉基因食品卻很少。小麥是歐洲和美國的主糧,但遭到強烈抵製不敢種植,其所種植的轉基因大豆、玉米在美國本土主要用於動物飼料和生產酒精燃料,再就是出口到發展中國家——非洲、中國。

據網絡流傳,安利、完美、玫琳凱、康寶萊、如新、嘉康利是美國人對中國投放的慢性毒藥!產品裏含有大量激素。媒體認為,改革開放的後30年,中國政府的一大失誤就是盲目引用“安利公司”,短短十年從中國拿走了1760億的黃金,相當於三個鴉片戰爭的賠款。充當了“怨大頭”的角色。

更令人擔憂的是轉基因——新型的鴉片侵入了中國市場。2011年一份研究報告發表在中國食品衛生雜誌上,超過9400萬人每年為細菌性、食源性疾病而生病,這導致大約340萬人住醫院,超過8500病例死亡。這些數據超過了美國。

人大代表、國嘴崔永元提出了“對中國轉基因非法種植泛濫”的擔心。目前廣西、湖南、湖北等省已成為重災區,違規種植了轉基因玉米和水稻,很多轉基因作物已進入食物鏈,已掌握了至少有25個省市種植了轉基因作物。

2007年發布的亞洲發展銀行報告,估計有3億中國人受到食源性疾病的影響,它可能來自食品受毒素、病源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汙染的食品。

近年來,已有許多科學家通過大量實驗,證實轉基因食品與腫瘤、不孕不育、胚胎異常等數十種疾病有高度相關性。早在2000年全球828位科學家向各國政府緊急呼籲,叫停轉基因。指出:轉基因作物違反生態資源的可持續性利用,使社會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危機。

西方轉基因大國是堅守決不對自己主糧搞轉基因做為底線。但他們卻把“拿下中國主糧轉基因”作為他們最終的戰略目標。難道中國政府和專家們毫無察覺?這是對人民負責嗎?新型的鴉片戰爭啊!

據有關部門統計,中國非法種植轉基因玉米和大米已達6000多畝。全世界60%的轉基因大豆湧入中國。轉基因大豆和大豆油已占中國80%以上的市場。中國是世界上少有的對西方轉基因農產品不設防的國家,中國糧食的安全底線又在何處?

轉基因大豆油利用中國廣大消費者對於“轉基因潛在危害”的無知,已在中國市場上橫行了多年。並且對人民的健康造成了難以估計的潛在損害,也成為圍剿東北大豆,使之瀕臨困境的主要原因。

轉基因食品,腫瘤大麵積暴發與此有關。美國政府正式宣布嚴重危害健康,美國人不吃。歐盟絕對禁止,中國高官的“特供食品”係統嚴禁,世博會嚴禁,亞運會嚴禁,非洲人死也不進口轉基因食品,農業部幼兒園禁止,財政部食堂也禁止食用。

2012年2月21日,國務院法製辦公室公布了《糧食法》第12條特別提出:“……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在主要糧食品種上使用轉基因技術”(據2月28日《華夏日報》。

據《中國青年報》報道,國家質檢總局的最新數據顯示,從2013年10月至今,因為檢出未經中國農業部批準的MIR162轉基因成分(可能混入允許出口中國的玉米品種中),已退運了100多萬噸美國進口玉米。

新華網武漢2014年8月1日專電:武漢超市售賣轉基因水稻被曝光後引起社會關注。記者(馮國棟、廖君)去種植轉基因水稻的五裏界街道采訪時了解到,當地10多畝正在大田生長的轉基因水稻已於8月30日銷毀。據了解,目前我國尚未批準包括水稻、小麥在內的任何轉基因主糧作物的商業化種植。

 

北京宣言:

為期兩天的“2014食品安全與可持續農業”國際論壇於昨晚圓滿落幕,與會的中外學者專家揭露了種植、應用和消費轉基因作物及其食品,給人類健康和物種自然環境帶來的嚴重危害。在閉幕式上通過了《北京宣言》:

我們是來自五大洲13個國家的科學家和農業實踐者我們看到,已無可辯駁地表明,轉基因技術並不增產,相反它增加了農藥的施用,對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係統造成了災難性的損害。

轉基因農業技術投入商業應用20年,已把整個地球和全人類暴露在嚴重的生存威脅之中,我們一致譴責,轉基因利益集團為了一己私利,盤剝人類對天然種子資源的使用權,在轉基因危害的確鑿證據暴後,繼續罔顧事實,掩蓋真相,操縱媒體,肆意擴散轉基因產品,將人類推向更深的危機……

反對少數商業公司的食品壟斷和食物霸權……

 

2014年7月26日  北京

 

 

後記

環境就是生產力,良好的生態環境就是生產力(2003年8月8日,習近平在麗水市調研時講話)。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中華大地青山綠水,藍天白雲。

2001年筆者去海南島工作半年,那裏仍是青山綠水、藍天白雲,可謂當代中國最幹淨的地方。因為海南省隻有發展經濟作物和旅遊事業,沒有汙染源。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後,“一切以發展為中心”卻誤導了“先發展經濟,後治理汙染”的畸形道路,不惜一切代價,盲目單純追求GDP的數字增長,以作為“政績”收買人心、穩定政局,中華大地由最幹淨變成了全麵遭汙染,炎黃子孫喪失了幹淨的生存環境。

這樣的“政績”老百姓認可嗎??江澤民集團執政22年來,“政績”何在???

2004年8月26日習近平曾說:一些幹部在“發展”問題上產生了誤區,把“發展是硬道理”片麵地理解為“經濟增長是硬道理”,把經濟發展簡單化成GDP決定一切。出現了以經濟數據、經濟指標論英雄的片麵的政績觀;甚至搞“形象工程”、“政績工程”,結果給地方發展帶來包袱和隱患,並引發了諸多社會矛盾和問題。

GDP不是最終目的。GDP、財政收入、居民收入等等是一些重要指標,但不是最終目的。最終目的就是要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包括改善人們的物質生活、豐富人們的精神生活、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文化新語》2004年12月27日)。

老百姓過去“盼溫飽”,現在“盼環保”,過去“求生存”,現在“求生態”。要正確樹立好經濟發展同生態環境保護的關係,牢固樹立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產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的理論(2013年5月,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體學習時講話)。

我們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寧要青山綠水,不要金山銀山,而且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2010年9月7日,在納紮爾巴耶夫大學談到環境保護問題的講話)。

 

2014年9月 定稿於上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我四年前回國,用自來水燒的開水瓶放了四年,去年底回去發現開水瓶沒有絲毫汙垢 -free2005- 給 free2005 發送悄悄話 free2005 的博客首頁 (209 bytes) () 04/05/2016 postreply 20:02:56

不要抱太大希望,幾十年都不會改變 -ich- 給 ic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5/2016 postreply 20:31:25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