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工業化就算從1700年算起好了,三百年了。其間有二個模式,英國模式和法德模式。區別在於英國的工業化是貿易引導的。目的是維持貿易平衡和收支平衡,手段是通過技術創新提高競爭力,工業化是個自然的結果。法德是通過政府大規模幹預,把工業化當做目的,以求快速趕超英國。這種捷徑在18世紀英法爭霸中已經被證明是無效的,它不是以貿易為引導的,因此也不是盈利導向的,不能以盈利完成自身滾動。它的表麵輝煌要靠外力持續不斷地做龐氏堆積,一旦外力枯竭便轟然倒下。法國大革命就是這種枯竭引發的社會動蕩。19世紀新技術手段和全球化,為法德模式打開了發展的空間,當然它也在向英國學習,努力做到自由貿易和市場化。因此歸類上將之歸在一類,是為老牌資本主義經濟。但是裏麵還是有區別的。二個模式表麵類似,深層大不相同。二邊精英對資本主義的理解天差地別。
舉個例子:英國銀行傳統上隻做短期融資,長期工業投資那是資本市場的事情。就是說英國銀行不把自己看作資本市場,至少它認為銀行這種東西和真正的市場概念是不相符的。那麽什麽是真正的市場?必須公開透明,有大眾參與,必須有公開喊價。後一點尤其重要,沒有價格發現機製,那根本就不叫市場。用這個標準衡量,銀行間辦公室交易,通過電話報價類似黑箱操作。所以銀行這個東西,隻適合於短期融資。任何長期投資必須通過公開市場,以價格發現做守夜人,來平衡資源錯配。至少一戰以前的英國是這樣的。現在估計也不會相去甚遠。在歐洲就不是這樣,歐洲的資本市場是以銀行為主幹的。建設銀行這個東東最早起源於法國,迅速遍及整個亞歐大陸。所以歐洲在投資上資源錯配的機會遠遠大於英國。人類三百年的經濟實踐似乎在揭示一個道理:對衝比理性更有利於市場,一旦離開充分對衝的市場,經濟危機的機會就大大上升。最近的例子是美國的次債,要說次債的教訓無非二條:交易不透明,不通過公開市場。美國人改過了嗎?嗬嗬!
基於這種區別,英國模式不容易產生瓶頸,它的發展是無限的。法德模式過一陣子就會遭遇瓶頸,需要向外拓展才能生存。沒有殖民地的德國比法國更熬不過去。二次大戰就是它的應對。即使到今天法德仍然要靠拓展空間來發展。法國在利比亞,德國在前南,在烏克蘭都是。敘利亞難民問題也是德國挑起的,為了擺脫自身發展瓶頸的一個戰略措施。那麽你看英國有沒有在周邊挑事?據此你就可以判斷哪個模式更健康,更有利於人類的福祉。
日本工業化之路師從法德。這就決定了日本1890年到1945年的曆史。1930年之後日本又偏向了蘇聯模式。30年代蘇聯工業化的光芒曾照亮過整個亞歐大陸,粉絲無數。滿洲國建設是日本工業化的一個新實驗,它比較多地偏離了原來日本本土的發展模式而偏向了蘇聯模式。但是日本保留了資本主義的一些基本原則。保留了私人企業,保留了一個低級別的市場,保留了通過市場進行操作的幹預手段。明治維新後日本就再沒有通過行政命令硬性操作金融的事。比如投資,日本早期在本土是以銀行貸款為主,股市債市為輔。而這個銀行貸款也是依據合理的存貸比來供給的,要受到日銀的監督。漏洞百出是對的,但是大致上走了市場的程序,盡管這個市場按英國標準是可笑的。後期日本對外投資幾乎都是發債籌集的。發債的好處是允許投資人做選擇,投資與否權柄在投資人。不像銀行貸款,存款人除了領利息,其餘一概不能過問。我以前總以為日本帝國主義嘛,來到中國就是掠奪羅,後來知道日本人在東北,華北做了大量的投資。我又以為這有什麽?還不是亂發紙幣,說到底都是中國人民的血汗,日本人最多是個組織協調的功勞。我又錯了。抗戰中日本人在東北華北的投資都是在日本發債籌集的資金。在中國本土是否發行過本幣建設債券?應該也有。是否由偽銀行不顧存貸比例,不顧儲備保證亂發貸款搞建設?斷乎沒有!!! 日本在這一點上沒有學習蘇聯,因為基本的金融常識告訴他,這是一個無底的深淵!
中國的工業化師從蘇聯。它的特點就是消滅市場,全國隻要有一個企業就可以了,這就是政府。一切經濟活動都以行政命令進行。那麽在投資上就無所謂發債了,沒有債市呀!也無所謂存貸比,上級命令叫貸款就貸款。無所謂儲備,人民幣以實物做儲備,實物是可以再生的,類似點金術。那還有什麽儲備的概念?準備金更是無稽之談,人民幣不可兌,不可換,不可外匯,人民民主專政,你來RUN 個BANK試試?這樣的模式的好處是它可以無限投資。舉例說明吧。比如持家。一年下來有進有出,結餘為儲蓄。婚喪嫁娶,必然操辦,是為投資。錢從何來?此地隻有你孤零零的一家,無從借債。必然節省開支,增大儲蓄,然後用光儲蓄,有多少錢辦多大事,就算盡心盡力。假如女方虛榮,一定要大操大辦,怎麽辦?那隻有寫白條了。白條當錢使,它本身是個債,隱性的債。一場婚事下來,舉家皆空,唯有白條。白條用之不竭,別人隻能接受,因為用出白條的時候,老漢我眼露凶光,腰間還掛了把槍。這槍也是孤零零的隻有一把。
這種模式被人稱讚作“集中力量辦大事”。大事呢,的確是辦了,媳婦娶上門了嘛。至於可不可持續,要看你家的後勁如何。媳婦的維護費用是很高的。不是一娶了事的。那麽你家後勁如何呢?要看你家當初娶媳婦 到底用掉了多少“力量”。新中國到1980年工業化初見成效,到底用掉了多少投資?這是個謎。有本書,新中國50年統計資料匯編,這是我們唯一的數據來源。根據此書,1952-1980的固定資產投資及維護9000億,這筆錢哪裏來?當然來自企業利潤。錢滾錢嘛。那企業利潤有多少?沒有數據。我到國家財政收入裏找來了企業收入權當利潤,1980年前一共8000億。換句話說,政府通過定價權,壓縮社會消費,增大社會積累,從老百姓的牙齒縫裏省出來的8000億統統投進去還不夠,還差1000億。這是指國內基本建設,國外不算。當然政府還有其他收入,但是它也有其他開支呀,哪能完全用作投資? 那麽差額到底多少?怎麽來補?你相信政府財務報表的話,1980年前中國的財政赤字總額是303億元。這303億元哪裏出賬?80年前的金融比較好估計,既無內債也無外債嘛,所以隻能從居民儲蓄上來。居民儲蓄是老百姓在已經被政府壓縮了的消費水平上再自行壓縮省出來的可憐巴巴的一些節餘。有多少呢?1980年城鄉居民儲蓄餘額400億。合著人均50元。303億占了75%。嗬嗬,你以為你有50元在銀行裏?這還是統計局的數字喲。
粉碎四人幫時有一句話叫做國民經濟已到了崩潰的邊緣,毛左們大憤,以為抹黑。看看1974-1980年的經濟數據吧。可憐79年還硬撐著和人打了一架,當年財政赤字135億,有多少儲蓄可以填窟窿的?再說了1979年這400億儲蓄到底還在不在?當家的心裏明鏡似得透亮。所以粉碎四人幫,改革開放不但是民心所向,而且是錢心所向。但是改革開放,改變不了一個事實:我的50元賬麵上還在銀行裏,我有權取出來用。我一旦去取,就是行使了發鈔權。有史以來,老百姓第一次掌握了發鈔權呢!1980年的400億對政府就是一把懸著的利刃。發鈔權豈可旁落。所以那時我們經常聽到一句話,說居民儲蓄是籠子裏的老虎,下山就不得了。
通貨膨脹其實70年代就存在,不過表現為限製消費而已。注意不是物資短缺,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當時幾乎人人工作,不可能物資短缺的。出口換匯是個借口,但不能說明比如西瓜如何也要憑票? 這種季節性的商品,當時又沒有冰箱冰櫃,隻有就近盡快消費,如何要憑票?所以說就是限製消費。為什麽要限製消費?看了上麵的數據就豁然開朗了。老百姓手上的錢,政府早就用掉了。你口袋裏的錢其實隻是白條,用白條是政府的特權,當時的物價又不能調整,怎麽可能敞開供應讓老百姓撿便宜?但是政府也沒有無完全限製你消費,當時有些新產品是不要票的,比如的確良,比如我就排隊買過一種硬塑料拖鞋。當時我們都穿海棉夾腳拖鞋,容易壞,壞了要用一根鋸條燒紅了燙著修,氣味難聞。這種硬塑料拖鞋 穿著並不舒服,但是耐穿,外觀漂亮,記得10元買了三雙,73,74年的10元呢!現在看回去,這其實就是供應側的概念。以新產品可以隨便定價的優勢,用二,三十倍的利潤將老百姓手中的白條回籠回去。同樣,老三件,新三件都是這樣的供應側經濟,以改善人民生活的名義洗白人民。總之不能讓人民有所積累。在這樣的體製下,人民的積累妨礙,威脅了統治者。所以雖然沒有數據支持,我也可以猜出1980年以前,居民儲備被淘空的金額絕對是驚人的,有可能倍於儲蓄餘額,就是說純粹濫發,體製遮蓋才沒有爆發險情。
改革開放說到底無非是給經濟鬆綁,允許一定的自由度以刺激經濟的發展。這當然是對建國三十年來的經濟路線的反動。為什麽要做這個反動?從來沒有說明過。政治上有過若幹曆史問題的決議,經濟上從來沒有過反思,總結之類的決議。記憶中好像宋健也不知是穀牧說過,還是要發展製造業。當時大家一體讚同的。那其實建國30年來的路線就是以製造業為中心的發展路線,何必改革開放?既然過去的失誤都是因為政治幹擾,在政治問題解決以後,集中精力按照既定工業化路線進行建設發展為什麽不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