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事實上,日本製造並非許多人想象中的那樣日薄西山。根據聯合國工業發展組織(UNIDO)發布的各國工業競爭力報告來看,本世紀以來,日本在全球製造業領域仍然穩坐頭把交椅。該報告從製造業人均生產值、出口產品質量、影響力等各個方麵對135個國家和地區的製造業競爭力進行了評估,最終認定日本為最具有製造業競爭力的國家。緊隨其後的是德國、美國、韓國和台灣,中國位列第7。
不僅品控嚴格,日本製造還能做到無孔不入。大到造船、造飛機,小到每個人衣服上的拉鏈,日本製造無處不在。全球90%的數碼相機市場份額被日本占領,全世界幾乎每兩個拉鏈裏就有一個是吉田工業生產的YKK拉鏈。逞論光學元器件(尼康、佳能)、電梯(三菱、日立)、電視轉播技術(索尼)這些人們日常生活中幾乎每天都能接觸到的設備,都少不了日本製造。
這種直觀感受加之中國經濟超越日本的現實,讓不少人覺得中國有了睥睨日本的資本。不過,日本企業真的已經衰落了嗎?日本經濟真的是失敗案例而沒有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了嗎?
“大家都在關注‘僵屍企業’,但有很多偉大的企業大多還不為人所知。這是一場安靜的變革。”美國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日本商業教授Ulrike Schaede如此認為。
的確,來自蘋果和中國企業的雙重挑戰,令索尼等日本消費品企業近年來快速衰落,但個別企業的衰落並不意味著整體日本企業和經濟的衰落。日本不同於芬蘭,在蘋果崛起後,芬蘭總理亞曆山大·斯圖布哀歎,芬蘭經濟(諾基亞和芬蘭造紙業)遭遇了蘋果兩次沉重打擊。但在日本,卻聽不到類似抱怨。
類似的例子還有鬆下。雖然作為手機、等離子電視生產商的鬆下的確失敗了,但在非消費品領域的鬆下卻依然是行業翹楚,尤其是在電動車電池方麵。鬆下已和美國著名電動車品牌特斯拉合作,將在美國內華達州興建一家耗資50億美元的電池生產廠。
小到手機,大到飛機,日本的“隱形冠軍”企業無處不在。給優衣庫UNIQLO供應服裝麵料的東麗公司同時也給波音飛機提供製造機身的碳纖維複合材料。參與波音787夢想飛機製造的還包括三菱重工、富士重工、川崎重工等60多家日本企業。整架波音787飛機有35%的部件由日本企業製造,35%由波音製造,其餘部件由其他國家提供,難怪波音787被稱為“準日本產”機型。
雖然個別消費品企業近年來日漸衰落,但整體來看,日本企業尤其是很多深度整合在國際產業鏈中的日本企業表現依然相當優秀,而這構成了日本經濟最為堅實的基礎。據SMBC日興證券的統計,日本大型公司在截至2014年3月的財年,利潤較上一財年增長了69%,成為推動日本股市近來不斷上漲的根本力量。
回到最初的問題——日本企業真的不行了麽?日本真的已經被中國超越了麽?真的已經沒有值得中國學習的地方了麽?在日本企業提供了iPhone6超過一半部件,而中國企業僅能掙幾美元加工費的今天,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中國汽車廠家和品牌如雨後春筍、過江之鯽。而日本三菱汽車在華投資的航天三菱和東安三菱這兩個發動機公司幾乎壟斷了所有不能自產發動機的自主品牌汽車的中等排量和小排量的汽油發動機供應。豐田旗下的愛信公司生產的自動變速器(ATM)也壟斷了大部分中國汽車廠家的供應。從自主品牌到合資品牌、從轎車到卡車、從汽油車到柴油車,當中國消費者每買一輛車就可能會向外國企業貢獻上千元利潤的時候,而中國本土汽車公司越來越像電腦城的組裝門店,隻要能夠“整合全球造車資源”,就能攢出一輛整車。
如今,產品的代際更替越來越快,消費品品牌總是速朽的,諾基亞已經瀕死,微軟也已遲暮,正如日中天的三星突顯衰落跡象,蘋果神話被打破隻是時間問題。在這個時代,索尼衰落不是日本企業的悲哀,而是這個時代的特點:沒有任何消費品企業能夠穩坐江山。
芬蘭最終會失去諾基亞,美國會失去蘋果,中國會失去小米,但支撐諾基亞、蘋果和小米發展的無數技術公司和部件供應商並不會消失,而這些在各自領域不斷推進技術進步的公司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根本動力。
因此,在這個時代,我們的眼光不應盯著個別“露出水麵”的最終消費品品牌,而更應關注隱藏在水麵以下的巨大產業冰山。和日本相比,中國經濟和創新的“底盤不穩”才是最值得擔心的事兒。
從馬桶蓋看“匠人精神”
春節期間,中國遊客蜂擁到日本購買馬桶蓋、電飯煲,引發對中國製造的反思。不可否認,在國人逐漸富裕起來後,我國的製造業沒有很好地滿足人們對更高品質生活的需求,而日本產品非常人性化,精益求精,長於細節,正合我國消費者的胃口。
一個小小的馬桶蓋,能加溫、能衝洗,能熱風吹幹;睡褲會留好換皮筋的口,換皮筋時無須剪開後再縫上;飲料瓶的標簽留下虛線或在接縫處留下一個張開的小角,方便垃圾分類時撕下來……類似這些小細節可謂不勝枚舉。
日本製造業的這些亮點背後並沒有那麽神秘。佳麗寶公司公關部的安東晴認為,成就“Made in Japan”這一品牌的理念、技術和做法並非高深莫測,而是極其樸素的。即:始終堅持的消費者立場,腳踏實地的調查和耐得住寂寞的鑽研。
凡曾參觀過日本的製造工廠的人,對日本工人認真、細致的“匠人精神”均深有感觸,稍有瑕疵的商品,絕對無法下線。日本的普通學前和學校教育,不會教給學生任何具體的職業技能,但卻非常注重培養孩子對技術鑽研的興趣。
技術一流的藍領工人在社會中較高的地位是日本製造業強大的原因之一。在日本,藍領工人甚至超過白領工人的收入,技術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率都在98%以上,遠遠超過大學生,這也使藍領工人有著不斷鑽研的動力。擁有傳統手工藝技術的非物質文化傳人不僅受到社會各界尊重,而且經常見諸媒體。
由日本文部科學大臣指定的“重要無形文化財”或俗稱“人間國寶”的,會獲得內閣大臣表彰和地方政府表彰,甚至被授勳,更是社會地位尊崇。日本富士電視台開設有著名的藍領技術對抗節目《矛盾》,展示各種技術工人的精湛技藝,不僅展示了高超的技術實力,更延續了日本人代代流傳的“匠人意識”。
和其他國家相比,日本或日本人看上去並非有特別的首創力,在創新上也不占優勢,但日本人擅長拿來主義,仔細觀察,幾乎所有的產品,等它拿到專利後,會在改良和細節上下功夫,以期在商場上戰勝對手,實際上也是如此,很多時候日本都達到目的了。像醬油、拉麵、圍棋等,雖然發源於中國,卻以日本產品及日語發音知名於歐美,這值得中國人反思。
日本人對於產品的較真還體現在對假冒偽劣產品的嚴格監督和嚴厲懲處上。一個企業一旦被發現製造假貨、劣貨,頓時會成為媒體報道的熱門話題,企業形象會大打折扣,嚴重的甚至會身敗名裂,破產關門。造假帶來的嚴重後果,促使企業必須精益求精,嚴把質量關。
在我國國內,目前由於市場監管不嚴,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不時發生。中國通訊社營業部長薑德春就指出,中國不是缺乏技術工人,也不是技不如人的問題,缺的是讓這些人發揮聰明才智的機製。在市場經濟、自由、公正競爭的機製下,隻要消費者、政府及企業合力形成一種讓假冒偽劣無處藏身的氛圍,中國製造業的局麵就會大為改觀。政府要做好製度建設,讓創新者有力前進、山寨者寸步難行。隻有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尊重到位,才會有越來越多的企業投入到創新和產品升級中去。
實際上,很多在日本銷售的商品,甚至是被中國遊客大為追捧的馬桶蓋、電飯煲,都是在中國生產的,但是由於按照日本標準和技術要求,質量依然是過硬的,被消費者慧眼識珠,不辭辛勞地從日本帶回。這說明很大一部分中國製造企業仍然停留在貼牌代工的階段,未能將自己的產品打造成消費者認可的名牌。
長期以來,不少“中國製造”產品以成本優勢取勝。如今生產成本抬升,消費者流失等困難接踵而至。要想留住消費者,必須緊跟市場的新興需求,強化品牌意識,而不能止步於模仿和代工。中國企業應該學習日本企業那種一絲不苟、精益求精的專注態度。被消費者支持日本製造業領先的動力源是專注和匠人精神。中國企業隻有隻要具有“匠人意識”,善於從細處發現消費者需求,勤於鑽研,完全可以開發和生產出更受歡迎、更合消費者胃口的產品。從衣食住行各方麵生產出高質量的產品,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為“中國製造”贏得聲譽。
相關文章:
中日兩國
有關日本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中國山寨貨在全球分布圖
一隻電飯煲的升級之路(圖)
中國人春節期間在日本掃貨排行榜(圖)
馬桶蓋後麵的消費煩惱
TOYOTA的野心與雄心
高鐵為什麽會虧損:日本的經驗和教訓
中國高鐵走向海外要跨越的三大難關
獲諾貝爾物理學獎的背後:日本科學研究與應用的現狀
日本新幹線通車50周年及日中高鐵技術交流的回顧
亞洲為何長不出“蘋果”
微博上發現:中國遊客去日本要買的12種藥品
從圖表中看到中日兩國最真實的差距
從中國地鐵看日本和中國的共同點
東京的垃圾哪裏去了
SONY是這樣走向平庸的
日本連續23年成為世界最大債權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