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AKB4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中國語焉不詳的麥克馬洪線東段與中緬邊境(圖)

(2015-03-23 06:52:29) 下一個


    從這張1959年中國出版的地圖可以看出:包括如今果敢地區在內的所謂中緬“麥克馬洪線”地區數萬平方公裏的土地仍然是屬於中國雲南省的土地。


    最近緬甸政府軍圍剿果敢地方軍,戰火再次燒到了中國邊境。緬甸戰機的3枚炸彈落入與接壤的中國雲南省臨滄市。導致農民等4人死亡,9人受傷。這是被認為是2月以後的一係列戰鬥中首次導致中國人死亡。不由得把人們的視線暫時從東海、南海紛爭中拉到了中國的西南邊疆。


麥克馬洪線與中緬邊境


    中國國境線長,邊界問題非常複雜。在西南和印度的分界問題是現在未解決的最重大的陸上分界問題。有一塊大約9萬平方公裏的地方,中國稱為藏南,目前事實上為印度所統治。算上英屬印度政府,印度人統治這片地方已經有一百多年的曆史了。考慮到這片土地上都住滿了印度人,而印度也是一個擁有核武器的大國,中國想拿到這片土地基本上是天方夜譚的事。

    當然,我們這裏不討論政治,隻討論曆史。印度之所以能占有藏南這片土地,源於1913年英國和西藏所簽訂的一份西姆拉協議(Simla Accord)。當年,英國、中國中央和西藏三方在西姆拉開會,其中一個主要的目的是確定西藏和中國內地以及西藏和英印之間的邊界。

    如果對當時形勢不清楚的話,多少會有點糊塗。西藏和中國內地的邊界怎麽會由一個國際會議所決定。事實上,當年中國是一個老大帝國,在西方人和俄國人眼中,中國邊疆,比如蒙古、西藏、新疆甚至滿洲(東北)等,和中國內地有很大區別,屬於中國對外擴張和殖民的領土,中國對之擁有“主權”還是“宗主權”,國際上各有不同看法。這和另一個老大帝國奧斯曼帝國情況差不多。大清完結的時候,各省紛紛獨立(這個獨立的含義和現在多少有點不同),西藏和蒙古也掀起獨立運動。西藏希望脫離中國,或者至少爭取中國承認其自治權,於是要借助英國的力量。(同理,蒙古借助俄羅斯的力量)。西姆拉會議就是在這種背景下召開的。所以西藏和中國內地的分界線也屬於議題之列。

    在這個會議上,英國談判代表麥克馬洪(Sir Henry McMahon)提出了麥克馬洪線(McMahon Line),作為英屬印度和西藏的分界線。麥克馬洪線把藏南劃分給印度。這裏先不討論這條線的根據。但是作為直接的相關方,西藏同意了這條線。中央政府也沒有反對這條線,但是由於中央政府和西藏關於中國內地和西藏的分界線問題沒有達成共識,所以中央政府代表就退出了會議。於是西姆拉協議隻有英國和西藏代表簽名。由於中國沒有簽名,這在日後就成為了中國不承認麥克馬洪線的理據。

    中國共產黨政府現在說到的麥克馬洪線,其著眼點在印度和藏南,卻故意隱藏了另外一個事實。這就是,麥克馬洪線不僅僅是中國西藏和印度之間的分界線,也是中國和緬甸之間的分界線。而後者很少在公開場合被提及。

    當時,英屬印度政府管轄的地區包括現在的緬甸,而當時的西藏,我們姑且稱為大西藏(包括現在的西藏以及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部分地區)。而現在雲南這一部分原屬於藏區的,從民國到共和國的初期一時為西康省。因此大西藏和印度的分界線就不可避免地要劃到現在的雲南和緬甸的交界之處。這段分界線,一般稱為麥克馬洪線東段

    現在緬甸的克欽邦的主體民族和中國的景頗族是同一民族;果敢地區所在的撣邦居住著大量明末清初逃來的漢人後裔。現在克欽邦和撣邦成為緬甸的一部分,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麥克馬洪線東段。這條線把景頗族等當地居民的傳統居住地方一分為二,東麵屬中國,西麵屬印度,後來變成了緬甸。這條線日後構成了中緬邊界的大部分。

    在民國的時候,中國政府一直沒有承認麥克馬洪線,自然也不承認麥克馬洪線東段。於是在民國和英國在中緬邊界的談判中,中國一直堅持麥克馬洪線東段以西的江心坡地區為中國的領土,麵積大約是3萬平方公裏,相當於一個台灣。因此,在1949年之前,中國和緬甸間的邊界都隻確定了南段,而沒有確定北段。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由於共產黨政府認為緬甸是一個“友好國家”,也為了盡快得到國際地位,於是中國在毛澤東指示下周恩來與緬甸總理的邊境談判中把很多民國政府堅持的土地都主動放棄了。這使得中緬邊界談判中一直懸而未決的北段,很快得到解決,基本上,就是根據麥克馬洪線的東段劃分。這樣一來,克欽、果敢等地區就永久性地歸屬了緬甸,景頗族等各族居民從此就被國境線分隔到不同的世界。

    由於曆史和地理上的原因,處於戰亂的克欽地區和果敢撣邦地區事實上從來沒有真正歸順過緬甸中央,因此緬甸中央需要不停地對這些叛軍作戰。盡管中國境內的許多人對“同胞”的遭遇頗為同情,但是中國政府卻愛莫能助,因為中國政府早就承認了這些地區是緬甸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現在能做的隻能是守緊邊境,防止戰火蔓延到境內。

    平心而論,緬甸邊境在清末之前從來沒有劃分過國界,因此要說民國所主張的地區全部屬於中國,可能也不盡合理。但是爭議地區基本上完全屬於緬甸,這大概怎麽說也算不上一個合理的方案。即便在國際法庭,也不大可能出現如此的一麵倒的結果。

    在民國勢單力薄的時候,政府尚且步步為營,堅持己見。在共和國時期,號稱戰無不勝,連美帝國主義也不放在眼裏,卻輕易放棄了相當釣魚島萬倍的領土,令人不禁扼腕歎息。

    在近一百年來,中國的領土的法理中,大部分的加分都是民國創造出來到,大部分的減分都在共和國時期得到的。唯一可以詬病的大概就是蒙古的丟失了,可是那和中共關係極大,因為中國共產黨正是支持和歡呼蒙古獨立的政黨。

    對緬甸國界的談判還帶來另一個負麵的效果。中國一直宣稱麥克馬洪線是非法的,中國從不承認。但是中國對麥克馬洪線的東段卻是爽快地承認。麥克馬洪線東段和西段,其實就是同一條線的兩部分。這裏說的兩部分,並不是在畫線的時候就分為兩部分,而是後來印緬分治之後才為了稱呼方便而分的。在畫線的時候,就隻有一條麥克馬洪線。因此,中國對麥克馬洪線東段的承認,無疑讓印度找到法理上的彈藥(事實上印方一直以中國對麥克馬洪線的東西兩段的不同言行指責中方)。萬一以後中印兩國為此打官司(當然這不太可能),這將會為中國帶來負麵的影響。

    大概由於毛澤東周恩來在中緬談判所作出的讓步令中國失去了大片的領土,加上更有可能影響到中印間的談判,因此這段曆史在中共官方的著作中總是語焉不詳。麥克馬洪線東段這個名詞更是鮮有人提及。但曆史不會永遠被掩埋,現在該是還原曆史的時候了。
作者:黎蝸藤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沈成涵 回複 悄悄話 周恩來就是這樣把緬北贈送給緬甸的!
當年緬甸之所以能夠不費吹灰之力取得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很大程度上責任完全在於周恩來的輕率與愚蠢!緬甸前宗主國英國是第一個承認中共政權的歐洲國家,而緬甸是第一個承認中共政權的亞洲國家,加之緬甸前馬屁和尚總理吳努一句句根本就不存的“胞波”等因素是促成周恩來大度且無恥地把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這塊中華民族的土地和人民無償贈送給緬甸的關鍵因素,而並非是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願意歸順緬甸!
中國政府已經拋棄和對不起緬北!這塊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因此中國政府就算不幫助緬北華人同胞,也不應該再來傷害緬北華人同胞,更不應該默認甚至幫助緬甸政府軍借由來打擊佤邦、果敢、四特區和克欽軍等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華人民族武裝組織,以免再愚蠢地幫助緬甸政府軍實現實際控製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讓緬北麥克馬洪線”廣大地區和華人同胞從此徹底落入緬甸政府軍的實際控製之魔掌!緬甸跟中國雲南接壤,兩國邊界線有2700多公裏長。建國初期,
中緬邊界大部分已經劃定,隻有三段邊界未決。這三段有爭議的邊界是曆史遺留問題,英國在緬殖民時入侵西南邊疆的給中緬邊界所造成的。南部阿佤山區一段,英國劃定“1941年線”作為邊界,國民政府未提出異議第一段爭議邊界是阿佤山區的一段,即所謂“1941年線”問題。1941年,英國與國民政府在佧佤山區劃定了一條對英方有利的邊界,這就是"1941年線”。該線將班洪部落的一部分和班老部落的全部劃入英屬緬甸。但是,國民政府始終未與英國進行實地勘界樹樁。
為何當年國民政府與英國簽訂1941年線?學界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英國要挾說。1941年正值中國抗日,英國以封閉中國戰略物資的交通要道—滇緬公路為要挾,迫使民國政府同意以換文的形式在南段未定界劃了一條片麵利於英國的邊界線,即“1941年線”。另一種是朱昭華的觀點。朱昭華認為,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本封鎖了中國整個海岸線,滇緬國際交通線變成了一條重要的運輸通道。為了增強運輸能力,國民政府下定決心修築一條滇緬鐵路。然而,要修通此條鐵路,中國必須得到英國的大力支持。中國政府就此問題多次向英國提出請求,但英國政府卻以此為條件,強迫中國政府劃定了中緬南段未定界,即“1941年線”。劃定後,國民政府未就此段邊界提出過異議。
緬甸獨立後,全盤接受了英國殖民時代的權益。不過僅在地圖上,把這兩個部落轄區劃入緬甸的撣邦,但並沒有實際控製。1951年,國民黨軍李彌殘部長期盤踞緬甸撣邦,人民解放軍追擊到此,當時這裏沒有緬甸軍隊,中國軍隊當時並沒有承認1941年線。中部猛卯三角地區:英國以“永租”得管轄權,緬甸獨立後繼承“永租”關係取得實際控製權第二段未定邊界是在南畹河和瑞麗江匯合處的猛卯三角地區,麵積約250平方公裏。這一地區的邊界問題又稱“南坎問題”。這個地區是中國的領土,1894年,清政府與英國談判時,英國也承認這一點。但是,在1894年中英兩國簽訂《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附款》以前,英國借口勘察兩國邊界,不經中國的同意,擅自通過這個地區修建了由八莫到南坎的公路。
1897年,中英兩國再一次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的時候,英國又以“永租”的名義取得了對中國這塊領土的管轄權。緬甸獨立後繼承了對此地區的“永租”關係。當時的國民政府忙於國內戰爭,無暇提出廢止永租關係、收回領土的要求,但是拒絕接受緬甸政府的租金。因此緬甸在新中國成立之前,就已經取得了這一地區的實際管轄權。北部尖高山以北一段:英國曾承認片馬以及崗房,古浪三地屬於中國第三段未定邊界是尖高山以北的一段。長期以來這段邊界大部分區域是當時中緬兩國政府沒有能力管轄的。1891年清政府直隸候補道姚文棟稱這一段“即未屬華,亦不屬緬”。在1894年的中英《續議滇緬界務商務條款》中載明,這條邊界需要兩國最後進行勘察測量再進行劃分。可見,在當時的條約中也並沒有劃定。因此,尖高山以北的大片地區從清末以來就一直是中緬兩國之間的未定界。
1926年,英國侵入位於恩梅開江和邁立開江之間的江心坡地區,但遭到當地人民反抗。這後來史稱“片馬事件”。“片馬事件”事件發生後,英國被迫撤軍。1911年4月10日,英國向中國政府發出照會,承認片馬以及崗房,古浪三地屬於中國。但是,在此之後,英國軍隊又再一次入侵這一地區,並長期占領,實施管轄。1948年1月4日,緬甸獨立後,英國退兵,緬甸憲法把尖高山以北中緬未定界地區劃入緬甸克欽邦。
中緬邊界談判過程建國初期領導層並不急於解決中緬邊界問題,而是希望維持現狀,待到適當時機才解決的。相比之下,緬甸則迫切希望解決邊界問題。因為1952年中國軍隊為追擊敗退到緬甸的國民黨黨軍已經越過“1941年線”,並在當地駐紮下來。緬甸擔心中國借狙擊國民黨軍隊入侵緬甸。所以,緬軍也在南北兩段未定邊界向前推進,搶占了有爭議的地區。開始時,雙方都保持沉默。1955年兩軍在果敢黃果園擦槍走火,黃果園事件讓雙方明白解決邊界問題已迫在眉睫。因此,從1956年初起,中緬開始談判邊界問題。緬甸要求中國承認“1941線”並從“1941年線”撤軍作為談判基礎,但雲南省委不接受中方在“1941年線”駐軍讓緬甸深感壓力,因此“1941線”雙方駐軍的問題成為邊界談判重要問題。1956年6月7日,緬外交部白靈頓大使對中國大使姚仲明大使提出“1941年線”問題的看法:緬甸認為“1941年線”是緬甸自英國繼承的邊界條約,希望中國政府能夠接受,並目,在中緬邊界談判進行之前,雖然了解到中國對這條線存在看法,但在對以往條約進行審查之前,希望中國軍隊不要越過“1941年線”。如果中國方麵希望修改該條邊界線,緬甸政府願意以和平友好的原則加以考慮。
1956年8月16日,姚仲民大使跟白靈頓溝通時,認為中緬雙方的政治地位已然不同,中國成為了社會主義國家,而緬甸則擺脫殖民統治,成為新生的民族國家,若繼承英國殖民時代的“1941線”是不符合中緬目前的國情。於是他向外交部提出建議,稱中國方麵暫不撤軍,並目指出緬甸繼承英國與國民黨簽下的“1941年線”並不合理,一是不符合兩國的國際地位,同時也不符合兩國平等友好的交往原則。雲南省委領導也讚同姚的觀點,認為從“1941年線”以西撤出等於承認了這條線,於談判不利,並將此觀點呈報國務院。
中方讓步:承認“1941線”並撤軍,也要求三段未定邊界應作為一個整體一攬子解決中緬在“1941年線”問題僵持不下,眼看談判就陷入僵局。此後,緬甸方麵有多次要求中國撤出“1941線”以西,認為這是雙方邊界談判的基礎。1956年8月25日,緬甸駐華大使吳拉茂再度向周恩來提出希望中國撤出。緬甸之所以要求撤軍,是因為中國軍隊如果繼續駐紮在這一地區,緬甸會有來自中國的壓力。
1956年8月27日,周恩來召集會議研究對策。會議認為“1941年線”是兩國邊界談判最大分歧,也是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關鍵。根據國際法,假如一國政權發生更迭,政治條約等其他性質的條約可以不承認或者進行修改,但是劃分邊界的相關條約應給予承認。“1941年線”雖然因為太平洋戰爭爆發沒有打下界樁,但當時中英政府以換文方式劃定邊界,按照一般國際慣例英國尊重約文,由此,中國政府沒有否認“1941年線”的法理根據。最終,會議原則上接受“1941年線”。
1956年10月22日——11月8日,中緬雙方在北京進行會談,緬甸建議中方接受緬甸獨立時邊界的實際情況,中國答複:“1、北段邊界傳統習慣線包括麥克馬洪線可以接受;2、1941年線有效,3、廢除三角地租約,4、中國收回片馬、崗房、古浪三個地方。但是,中國同時也要求三段未定邊界應作為一個整體一攬子解決。最後雙方發表聯合公報,到1956年底,中國完成撤軍,緬也從片馬、崗房、古浪撤軍,“但緬甸政府工作人員可以進入這一地區”。1956年11月,全國人大常委會議會議通過上述建議。在同一個月內,吳努在仰光的記者會上表示:“周恩來建議鑒於日前中緬的友好關係,邊界問題不應該依靠曆史,而在現實基礎上全麵解決。”“周恩來己經接受了1914年麥克馬洪線和佤邦境內的1941年線。”
談判結果中國吃虧:承認“1941年線”沒收回猛卯三角地區,收回片馬、古浪、崗房1960年,中緬雙方簽訂了邊界條約,解決了中緬邊界問題。最終,中國承認“1941年線”並撤軍,隻收回了南段班洪、班老轄區內“1941年線”分割出來以東的一塊地區,大約為189平方公裏。在中國沒有收回的租借給緬甸的猛卯三角地區,麵積為220平方公裏。尖高山以北的一段未定邊界,最後隻收回原本屬於中國的了片馬、古浪、崗房等地區,約為153平方公裏。總之,中國收回約342平方公裏,失去220平方公裏,也就是隻收回約122平方公裏左右。對於此次邊界談判,學界基本都承認,中方作出了很大的讓步。
國內有意見反對“讓步”
對於此次讓步,中國駐緬使館、雲南、軍方和中緬邊界地區開始時均有意見的。例如,在佤邦未定界地區,當地少數民族上層在得知他們統治的大部分地區劃給緬甸的情況下,要求脫離中緬自行獨立,“幹部、戰士在該地區進行了幾年的工作,與當地人民群眾結下了深厚的感情,加之過去一段時期片麵宣傳‘佤山是中國領土’、‘佤山不可分割’、‘不能以領土換和平’等等,一旦把‘一九四一年線’以西劃給緬甸,大家會感到思想轉不過彎來,更不好對群眾做工作。”
中央解釋為何要“讓步”
當然中央也明白吃了虧。“1957年3月,周恩來先後在全國政協會議上、在昆明召集的雲南省各界和少數民族代表參加的座談會上做了關於中緬邊界問題的報告,主要針對一些人認為中央解決中緬邊界問題的方針‘吃虧太大’的問題,從解決該問題的目的、國際意義方麵,進行了說服工作,‘進一步統一了全國各方麵在中緬邊界問題上的看法。’中央指示雲南省委在開展未定界地區的工作時,“不要強調國民黨政府簽訂1941年協定是賣國行為,也不要稱1941年協定是賣國協定。否則,不僅不能解釋清楚,反而使群眾思想更加混亂”。對“1941年線兩側的頭人和民眾要進行說服和勸導。”(《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過程與影響》,
範宏偉,南洋問題研究,2010年第3期)
1956年12月,中方舉行“中緬邊民聯歡大會”,緩和兩國關係緊張,同時也爭取邊疆地區少數民族對邊界問題的理解和支持。周恩來在聯歡大會上講話稱,為了發展兩國邊境人民友好合作關係,中國的“邊境人民應該比緬甸的邊境人民做出更大的努力。由於中國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我們應該采取更多的主動措施,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來證明我們對和平共處的五項原則的一貫信守不渝……堅決反對大國沙文主義。”顯然,領導要把緬甸問題作為示範效應,力圖向世界證明中國奉行和平外交政策真實性。正如1957年周恩來所說“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當然不擴張,但人家不信,所以要用實際行動使它們慢慢相信,爭取和平共處。在十年內要努力解決同鄰國的邊界問題,先從緬甸開始,解決後它們就放心了。”
當然,中共奉行和平外交政策,在冷戰時代一大主因是出於反製美國的封鎖意圖,盡可能保持和平環境進行“社會主義建設”。正如1957年7月周恩來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稱:“我們的國家自從開國以來在國際事務中一貫奉行的政策,就是爭取世界局勢的和緩,爭取同世界各國、特別是同我們的鄰國和平共處。這個政策有利於我們國家的社會主義建設,也符合於世界各國人民的利益。我國政府在處理中緬邊界問題時所根據的,也正是這個基本的和平外交政策。”
本專題參考:《中緬邊界問題的解決:過程與影響》,範宏偉,
南洋問題研究,2010年第3期;《中緬邊界談判研究》,康超曆來我國處理邊界問題慣常做法是,不計較“一城一池”的得失,從整體上謀求邊界問題的解決,以獲取和平的周邊環境。正如1960年周恩來與吳努會談時表示:“關於邊界問題,通過多年努力,雙方的觀點一天天接近了,現在剩下的隻是麵積大小的問題,已經不重要了。”中緬邊界問題解決的確一時把中緬關係推向了頂峰,但蜜月期很短,親密狀態很快就被1962年奈溫軍人政變所打斷。奈溫上台後推行的各項政策,令中緬關係波折迭現。再者,中緬之間的“友好”關係,經濟利益因素也是一個重要因素,邊界問題的解決究竟有多大的功勞,有待重新評估。
區分大小寫 回複 悄悄話 轉帖: 國民黨是如何出賣南坎、江心坡的?
http://bbs.wenxuecity.com/military/1128697.html(鏈子裏有多張地圖說明)

江心坡”指的是位於雲南高黎貢山以東的恩梅開江及邁立開江之間的一個狹長地帶,北起西藏察隅縣,南到緬甸尖高山。不過網上流傳的7萬平方公裏說,其實是指緬甸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緬北地區(台版中國地圖中,把它們都劃入中國版圖),現在多屬緬甸克欽邦。而所謂“江心坡問題”,其實就是中緬邊界問題,確切的說,主要是北段邊界是如何勘定的。
所謂“中共建國後,將江心坡割讓給緬甸”,和“中共出賣外蒙”一樣,是國民黨逃至台灣後,通過重畫地圖造出來的把戲,即人們常說的“地圖開疆”。不過不同於外蒙,江心坡問題(即中緬北段邊境劃界問題。為方便起見,包括江心坡以西的緬北地區,即緬甸密支那以北的大部分緬北地區,以下一律簡稱為“江心坡問題”。)曆史經過比外蒙問題更複雜,資料來源更龐雜。所以,恐怕了解真相的人更少一些(老實說,直到年把前,我也一直無法完全理清定界的整個經過)。所以這裏,把我收集整理到的資料貼出來,供大家參考,請大家自己判斷(當然,我也會有自己的結論)。由於“江心坡”問題其實就是中緬邊界問題的一部分,所以,一並分析。
歡迎大家討論,但請有理有據,不要僅僅以屁股決定腦袋的資態(花粉們)跑進來。

認為江心坡是中國固有領土的主要根據,是江心坡地區的原主要土司,比如孟養、裏麻等地土司(孟養土司的管轄地還要越過江心坡以西)曾受過明、清兩代王朝冊封。說起來,土司製度確實是中國控製邊遠少數民族的一種政治手段,絕大多數原冊封的土司領土,後來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我們也要看到,中國曆史上冊封的藩屬地域極其廣大,認為所有接受過中國冊封、向中國皇帝名義上稱臣的地區都是中國的固有領土,顯然是既不現實也不客觀的。
大家都知道,中國在近代以前,四至邊界一向多是模糊不清的,而在很多邊遠少數民族地區,如西南,統治方式又多是采取流官製度加以“羈縻”,更加劇了固有領土確切範圍的模糊程度,往往隻有一條所謂的“習慣線”。而這種“習慣線”又主要取決於當地的土司、頭人與中原王朝的親密、認同或者說同化程度。一般來說,離開中原王朝直接統治區域越遠,文化認同性越少的勢力,其獨立性就越強,與中國的聯係就越淡漠(包括中國自身對其的重視程度)。有的遙遠地區的流官在當時究竟是屬於“內藩”還是“外藩”,本身就是大可置疑的。而具體到中緬邊界地區,情況就更為複雜。
中緬邊境地區,數百年來一直有著大小不一的爭奪戰。明代開設三宣六慰,1531年(明嘉靖十年)緬甸東籲王朝建立,逐步統一緬甸,並不斷進攻明朝所屬的土司。人民出版社《世界通史》載:“緬甸(東籲王朝)統一的最後完成,是在莽應龍統治時期(1551-1581年)。莽應龍先於1555年占領阿瓦,1556至1557年建有征服了北部撣族諸小國,東部國境到達泰國境內。經過三次戰役,先後占領【孟養】、孟拱、蠻莫、孟密、伽沙、猛別等地……”
《明史》中的記載如下:萬曆元年,緬兵至隴川,入之。嶽鳳遂盡殺士寧妻子族屬,受緬偽命,據隴川為宣撫。乃與罕拔、思哲盟,必下孟密,奉瑞體以拒中國。偽為錦囊象函貝葉緬文,稱西南金樓白象主莽噠喇弄王書報天皇帝,書中嫚辭無狀。罕拔又為緬招幹崖土舍刀怕文,許代其兄職。怕文拒之,與戰。適應裏率眾二十萬分戍隴、幹間,以其兵驟臨之,怕文潰奔永昌。遂取幹崖印,付罕拔妹,以女官攝宣撫,召盞達副使刀思管、雷弄經曆廖元相佐之,同守幹崖,以防中國。於是木邦、蠻莫、隴川、幹崖諸蠻,悉附緬,獨孟養未下。
金騰副使許天琦遣指揮侯度持檄撫諭孟養。思個受檄,益拒緬。緬大發兵攻之,思個告急。會天琦卒,署事羅汝芳犒思個使,令先歸待援,遂調兵至騰越。個聞援兵至,喜,令土目馬祿喇送等領兵萬餘,絕緬糧道,且導大兵伏戛撒誘緬兵深入。個率蠻卒衝其前,而約援兵自隴川尾擊之。緬兵既敗,糧又絕,屠象馬以食,瑞體窘甚。會有陳於巡撫王凝,言生事不便者,凝馳使止援軍。汝芳聞檄退,思個待援不至。嶽鳳偵知之,集隴川兵二千兼程進,導瑞體由間道遁去。思個追擊之,緬兵大敗,當是時幾獲瑞體。
六年,廷議遣使至孟養,俾思個還所俘緬兵象,並賚以金帛,好言慰諭之。瑞體不謝。七年,永昌千戶辛鳳奉使買象於孟密,思忠執鳳送緬,緬遣回。是年,緬複攻孟養,報戛撒之怨。思個以無援敗,將走騰越,中途為其下所執,送瑞體,殺之,盡並孟養地。八年,巡撫饒仁侃遣人招緬,緬不應......
近代以前,清朝與緬甸發生過兩次大規模戰爭。第一次是為了消滅逃入緬甸的南明殘餘力量。結果是緬甸將南明永曆帝交給清軍,李定國病死,南明在緬境內的最後殘餘力量瓦解。清軍達到目的即返回雲南,隨後清廷與西南清軍主將吳三桂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內部權力鬥爭上。由於此次戰爭目的本身不在緬甸,所以對於邊境沒有多大影響。第二次是在乾隆年間,(《還珠格格》、《乾隆王朝》裏都提到過這次戰爭,不過現實中沒有那麽多美女倩男,嗬嗬),清軍再次擊敗緬甸(至少在戰略上,緬甸不想打下去了),緬向清廷臣服,成為中國的外藩(這導致英緬第三次戰爭後,緬本部全境淪為英殖民地,但正式的吞並條約居然是在中英之間簽署的)。由於當時的條件,緬北地區對於清朝既過於遙遠,又沒有多少經濟和戰略價值,所以清軍“將木邦蠻莫孟拱【孟養】諸部人口,還付緬甸”,立即退兵,未在當地設立行政管轄。甚至,原來轄製江心坡的土司所在的裏麻,在明代尚被稱為“裏麻司”,而在清代則已被稱為“裏麻”,一字之差,卻反映了在清代,這裏甚至已經不是中國名義上的行政管轄範圍。但是,由於整個緬甸在名義上也都是中國的屬藩,這些當地土司往往也同時接受清廷的冊封,有點象是一仆二主,不過實際上,兩方麵都指揮不動他們。

19世紀中葉英國殖民者進入緬甸,逐漸向北推進,1885年英國全部吞並緬甸本部,與中國直接接壤。原來模糊的習慣線,成了有利於英人不斷侵吞的格局。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中國一直希望與英國完成劃界。(大家可以去找一張1886年英國人對中緬地區的區劃地圖。在當時英國人眼裏,不但江心坡被標為不受他國統治的部族,而且把中國怒江上遊地區也標為不受他國統治的部族,也就是今天的貢山獨龍族怒族自治縣全部和迪慶藏族自治州的一部分。可以說金沙江上遊以西地區全被劃出中國,就連片馬也被劃出中國。當然,我們也可以認為,那是中國的屬地。不過,在那個中國現代版圖形成的最關鍵時期,中國的國勢處於最衰弱的時候,能保住認同感較強的地區已經很不錯了,根本無力與英國爭奪這些事實上獨立、半獨立的部族)。

經過1894年中英倫敦條約、1897年續議緬甸條約兩次訂約,1898、1899年勘界,中英劃定了北段自尖高山向南至南定河、南段自南卡江至瀾滄江的兩段邊界;中緬(英)南段邊界大走向基本定型。當然,總的來說,在這兩次劃界中是中國吃了虧,但是,在當時條件下,不定約,隻會給英國人不斷入侵蠶食製造機會。事實上,英國人後來的做法完全證實了這一推測,由於邊界條約條文對於阿佤山區的規定有模糊之處,英軍就於1934年進攻班洪、班老地區,以求造成既成事實,遭到了當地佤族土司的抵抗,就是近代史上“班洪事件”。1941年,英國借中國抗戰處境艱難,對英緬控製的滇緬公路有著很大仰賴的時機,以關閉公路的威脅為施壓手段,於1941年6月18日通過政府換文形式,在阿佤地區劃定對其有利的邊界線,將部分班老、班洪地區劃給緬甸,史稱“1941年線”。
南段邊界還有一件大事,就是“南坎問題”。“南坎問題”是指位於南畹河和瑞麗江匯合處的猛卯三角地區的歸屬,又名南畹三角地區,麵積約二百五十平方公裏。猛卯三角地區主權原來屬於中國,這一點沒有疑問。但在1894年前(即第一次中(英)緬邊界劃分),英國人就已經強行修築了從八莫到南坎的公路。到1897年,中英兩國再次簽訂有關中緬邊界條約的時候,英國以“永租”的名義取得了對中國的這塊領土的管轄權。這個“永租”的爛賬及阿瓦地區班老、班洪問題怎麽解決的,我留在後麵再說。回過頭來看中緬北段邊界。

中緬北段邊界,原來就相比南段邊界更加模糊,因為那裏的地理氣候條件更加險惡,當地部族勢力的民族、文化特殊性,及建築於其上的政治實際獨立性也更加明顯。中(英)緬之間一直沒有對此地段訂立過有正式約束力的條約,但也不是沒有過討論。事實上,清朝時就進行過多次劃界的努力,隻是由於英國人胃口越來越大,一直沒有定界。但即使從對這些最初劃界討論的考察中,也沒有見到有江心坡地區確鑿無疑的屬於中國的證據,有國民政府版的《片馬國界圖》為證(因該圖用五條線描述尖高山以北邊界變化,也稱清英劃界五線圖)(附圖342),從圖上可以看出:
1、外部原案界(是指清外交部的界線):這條線可以看作清代中國在當地的最初控製線,此線沿恩梅開江和恩梅開江東岸北上,江心坡根本就不在界內。
2、光緒26年(1900年)所指小江邊界:此線為清政府提出,已經在恩梅開江很遠的東麵。隻是在北端沿一條叫“小江”的恩梅開江支流,通到恩梅開江。
3、光緒28年(1902年)清政府使節薛福成和英國方麵簽訂界,這一條邊界和光緒26年小江界差別不大。
4、光緒31年(1905年)勘定線:清政府騰越關道石韶鴻和英國駐騰越領事列敦共同勘定的邊界,但這條線已經遠在光緒28年薛福成線以東。
5、宣統2年(1910年)英方指定界:此線是由英國駐騰越領事列敦的提出的,以當時中英的實際控製為準,大致以高黎貢山為界,片馬地區被置於英方地區。
從此份“片馬五線圖”上看,外部原案界江心坡就不在界內,且界線是越來越向東的,清政府根本沒有主張將江心坡地區劃入中國境內,更不用說在江心坡以西的原孟養土司控製區。1900年英軍占領了江心坡東南的片馬,表明英方的控製地區已經越過江心坡到達高黎貢山。高黎貢山構成了中英雙方的實際控製線。
不過,英國人沒有滿足,1911初,英軍再次入侵、占領片馬地區,製造了“片馬事件”,由於中國全國上下強烈抗議,英國不得不在照會中承認,片馬等地是中國領土,但卻仍然毫無道理的拒絕撤軍(估計是想再製造一個“永租”)。在當年這一係列的風起雲湧的對英抗議鬥爭中,也沒有提到過“江心坡”問題。

那麽,“江心坡”問題後來是怎麽出來的呢?真正大熱自然是在49年後某黨逃到小島上後鼓噪起來的。至於源起,某種程度上,是在報館裏畫出來的。請看圖350。
1、外國地圖上1877年中緬邊界,江心坡不在中國境內。
以下地圖都是中國自己出版:
2、1930年版中國地圖,江心坡也不在中國境內。(1930年前的中國自己的地圖資料,隻找到上麵的《片馬五線圖》,也不包括江心坡,不重複了。)
3、1934年第一版《申報地圖》,中國地圖出版史上的劃時代作品,奠定了其後30年中國地圖的基礎,但在這張地圖上江心坡竟然也不在中國境內。
4、1935年再版的《申報地圖》,已經開始把江心坡繪入界內,但暫時還沒敢把北邊的緬北重鎮葡萄地區繪入,所以在江心坡北部邊界竟然向東伸進一大塊。
5、1936年版的《申報地圖》,江心坡繪入界內,緬北重鎮葡萄也被繪入界內,邊界是江心坡以西的野人山(枯門嶺,現在的緬甸克欽山),野人山以西還沒被劃入界內。
6、1937年版的另一張地圖,邊界開始越過野人山以西,但還沒敢把胡康河穀劃入界內。
7、這是一張民國政府後來的標準圖,此圖出版於1947年,但這種邊界畫法其實出現在30年代抗戰期間,在這張圖上原本南北走向的邊界已經被改為東西走向,江心坡、野人山、胡康河穀都成了中國界內的地名,後來所謂的中共失土7萬平方公裏就是根據這張圖的標準推算的。(注:但我沒有找到證據證明,這張在當時是不是已經作為正式的官方地圖。希望有人能理清這個疑問。)
8、現在台灣所用的地圖,邊界和上圖相似,就是如今有人咒罵中共賣國失土的“殺手鐧”。
9、新中國1952年版地圖,隻不過這張地圖的邊界沿用了舊中國的畫法。
10、1958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集》的地圖,該地圖集特別說明對外邊界暫時用申報1936年地圖的畫法,此圖其實和上麵第5項基本一致。
11、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以後中國地圖上的畫法,沿用至今。
說老實話,從感情上,我也更喜歡這份台版地圖。對於領土,我是覺得多多益善,來者不拒。能力爭的國土,當然應該力爭。不過,請問,這種自己每隔幾年就自行變動一次的地圖,對國際上有說服力嗎?有約束力嗎?我看,如果拿這個出去當證據,不笑掉別人的大牙就不錯了。對於未定界地區的劃分,一般是看曆史上(主要是指近代以來,否則一直翻曆史老賬,多數地區就會出現一大堆主人)的協議,誰對要求的地區進行過較長時期的實際管製,而且在管製期間,有沒有對此地區的官方爭議(注意,有沒有爭議,而且是官方爭議是極為重要的)。如果進行了管製而又沒有爭議,按照尊重曆史現實的通行原則,即使沒有正式定界,該地區一般也被承認為該國(實際管製國)的合法領土。從以上已經列舉的曆史資料來看,江心坡及其以西的現緬北地區,不能說是中國的固有領土,但確實有成為中國潛在領土的可能。關鍵在於,你是否否定了1910年前的清英協議,且在英國人於1920年代末實現對江心坡地區的有效管製後的幾十年裏,是否采取過行動,使之至少成為有爭議領土呢?我們來看一看。
英國是於1927年實現了對江心坡地區的實際有效管製的,當時的民國政府很長時間內都沒有反應,直到1929年,才由雲南交涉署向英國駐滇總領事提出過抗議照會,稱「查江心坡一帶仍屬我國領土……」。好的,雖然晚了一些,但總算有了初步的動作。接下去,自然是應該繼續不斷的進行交涉,提出具體證據,使得江心坡至少成為一塊國際公認的國家間有爭議領土。但是……,沒有了!除了這次抗議之外(英國人當然沒有理睬),隨後直到民國政府敗逃到台灣,我再沒有找到過民國政府為江心坡問題,與英緬交涉或發表正式公告的記錄。——(有種說法,1929年的抗議,本來目的是為了在當時與英國為首的國家談判取消領事裁判權等時,增加中方的籌碼。)——從上麵的地圖來看,就在這個唯一的抗議後的第二年,即1930年,中國出版的地圖上也沒有包括江心坡,而官方地圖(包括江心坡的),最早大概也要在1947年才出現(上圖350第7幅,尚存疑)。而在這期間,民國政府卻做出了幾樁舉動,為英緬對江心坡擁有權的合法性提供了國際法上的實際證據。
一是1942年9月,國軍上校團長謝晉升帶600人的隊伍進入江心坡建立怒江西北抗日基地,英國立刻提出抗議,蔣政府隨即密令其速從江心坡撤出。請注意,這是1942年9月!此時,日軍已經席卷緬甸,中英兩國已經於41年底簽署《中英共同防禦滇緬路協定》。這種情況下,英國仍然視緬北為禁臠,不容他人染指。而中國一接到抗議就撤軍的情況(沒有任何其它聲明),很容易地被解釋是對英緬擁有江心坡主權的默認。
二是1944-45年,國軍在胡康穀地和三江以外擁兵近30萬,全是精銳之師。臘戍以北盡在中國軍隊實際控製之下,但在英國要求下,全數退入中國境內,以實際行動承認了英國在未定界上的權益,而且將片馬也重新讓給英軍!而此時的英國,已經麵臨著強大的殖民地獨立運動,內部允許緬甸獨立的意見日益高漲,而中國戰後國際地位大大提高,也不再如1941年那樣有受製於英國之處,這個千載難逢的修改國界的機會就這麽錯過。其間,甚至沒有發表一個“保持主權、等待談判”的聲明。這對於中國對江心坡主權要求的打擊是致命的。
三是在1947年緬甸獨立時,英方向緬甸移交行包括江心坡和孟養在內的實際控製地區的行政權,對此當時作為中國中央政府的中華民國政府未提出異議,最後一次喪失了將上述領土確定為爭議土地的機會。
1949年後,花粉們所謂的匪政府接手的就是這麽一個攤子——有爭議的領土都處在緬方的控製下。而且除了片馬地區,其它的地區,不是有條約為證,就是緬方(繼承英國)進行了長期有效管製,且其間中國不但沒有正式的要求交涉談判(1929年僅有一次的雲南地方政府交涉還被1930年版的中國地圖所否定),還多次在實際行動中,默認了英緬的主權地位。

那麽,1960年的《中緬邊界條約》(即現在的中緬邊界線)究竟是如何劃界的呢?
南段(尖高山以南)基本保持了1941年線以來的走向,中國放棄了對南坎(麵積約二百五十平方公裏)名義上的主權(永租,年租金1000盧比,與完全割讓沒有任何實質區別),但對於1941年線阿佤地區邊界線作相應修改,原被劃給了緬甸的班老、班洪地區重新歸屬中國。
北段,中國承認緬甸對江心坡的主權,雙方基本以高黎貢山脈分水嶺為界,但片馬地區歸還中國。

就是這麽回事。現在可以總結了。
江心坡地區曾經與中國有過一定的曆史聯係,如果,在近代形成明確的國家四至邊界期間,中國有力量、有行動,確實有將其納入版圖的可能性。但是,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沒有能做到這一點。進入民國以後,特別在抗戰期間及勝利之初,曾經又有過機會,廢止清英協議,改變原來的實際控製線,或者至少將其變為正式意義上的國家間有爭議領土。然而,可惜的是,也沒有。這使得,人民共和國建國之後,在法理上已經處於一種無可奈何的局麵,除非不講法理使用武力,否則不可能改變實際控製狀況。而即是使用了武力,也難以改變法理上的劣勢,而因此引起的國家形象的破壞與戰略環境的惡化,代價卻是極其昂貴的。國家領導人做出了我認為是明智的決擇,放棄了本來就沒有多少理由與意義的空洞要求,最大可能的索回了部分領土,並且也與緬甸保持了良好的關係。
可以看到,雖然後來,中國有支持緬共遊擊隊等的舉動和東南亞傳統的恐華、反華思想等多種不利因素的影響,但中緬之間的關係卻還一向不壞,這在東南亞國家中幾乎是唯一的。而如果,當年用武力強行奪取了緬北地區,中國必然成為緬甸不可解的死敵,進入印度洋的捷徑自然也就永遠關閉了。更不用說,整個東南亞恐怕都會永遠對中國懷有如同東歐對俄國的恐懼。不要忘了,如果說曾經臣屬就一定是中國的領土,那麽除了印尼的部分領土,所有東南亞(其實還不僅是東南亞)就都是中國必須追求的領土目標了。

所以,1960年中緬邊界條約並不是一份喪權失地的賣國條約,相反,它是一份基本公平的、解決曆史遺留問題的平等協議。之所以出現所謂的“割讓江心坡7萬平方公裏領土”的說法,基本是台灣、反共者出於心戰的原因炮製,而又有人不負責任的未經考證而隨意宣傳而來的。

我一向自認為,而且也多被認為是懷有民族主義思想的。但是,我卻奇怪的發現,在對待中國近代曆史失地的問題上,最“慷慨激昂”的卻往往是來自某個自稱與民族主義誓不兩立的派別(當然,絕不是這個派別的全部)。其甚至大力鼓吹,不恢複所有的失地,就絕不與那些國家實現和解與友好共處。相反,總是被這個派別批評為“隻有激情、沒有理性”、“會象義和團那樣禍害國家”的民族主義者們,卻大多一麵主張要牢記那段曆史,教育我們及我們的後人,國家不強大就可能陷入任人宰割的境地,人民的根本自由和權利就得不到保障;一麵主張,除非出現可行的曆史機遇,否則在現實國際政治中糾纏於索要已經被明確的條約(雖然是不平等條約)割讓的領土主權,不但沒有實際意義,而且會嚴重損害包括在國家安全、外交選擇以及國際形象等方麵的重大利益。所以,與那些國家在既成的長期曆史現實的基礎上,實現平等互利的和解和友好是合理與正確的選擇。
我們還可以看到,就在強烈要求不收回所有曾經的領土誓不罷休的同時,這個派別中的很多人(往往就是上麵叫得最凶的人),卻又強烈反對在任何情況下對台獨動武,甚至有人公開支持台灣獨立。我想,隻要稍微對中國現下的政治、思想爭論有所了解的人,就會知道這其中的“矛盾”究竟為何而起。有位網友說到好,有人總想著讓中國(大陸)北方和俄羅斯對峙,西北火並中亞伊斯蘭國家,西南越過喜馬拉雅山脈與印度打一場長期消耗戰爭,南方和東南亞國家拚個你死我活,再跑到東北替美國人滅了朝鮮。隻有讓中國在陸地邊境上四麵起火,忙得焦頭爛額,有人或有人的雇主才可以在中國的軟腹部,在中國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上,插上致命的一刀。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