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維明之《儒家思想》之〈三、儒家論做人〉讀後感
在未來的Al時代,人類可以勝過有超級記憶的機械人的唯一的地方,應該隻是剩下人有親情與友情,而未來的Al機械人卻毫無友情與親情。此親情與友情的關係,在儒家思想中,統稱為“五倫”關係。五倫就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之間的親情與友情的關係,而機械人隻是機械另件與電子另件的巧妙組合而成,是毫無感情的器件而己,是不知“情為何物”的東西。因此、筆者認為:在未來數十年後,當Al機械人一一取代人類本來舊有的工作崗位後,人類已經無法找到任何工作的時候,人類隻能發揮舊時代的“五倫”關係時,隻好借用此五倫關係以排洩心中的悶氣,儒家思想必定會捲土重來。換言之、Al機械人遲早會來到人間、人類工作的定義要重新開始,而儒學的五倫之道的確可以解決此Al時代人們工作的煩惱,最佳的方法就是重新鼓吹儒家思想的好處,使每個人都學習作人,經過長時間的修行,進而可以到天人合一的地步,有如天天活在天堂一樣。到時候、推動儒學一定有如順水推舟,而且水到渠成,不費吹灰之力,儒家思想一定會成為世人的中心思想。
杜維明先生在他的〈儒家論做人〉的論文中,論及儒家思想的首要重點就是“如何做人”。而且做人的方法非常簡單,大大不同於現代西方國家的做人方法。儒家的做人是因時因地而異的,譬如:在東亞國家中,日本人有日本人一套,而韓國人與中國人又有自己的一套。當年幼時或者為人子女時,有應該服從父兄一套的哲學。而當為一家之主或者為人父母的時候,又有類似“為人師表”的一套哲學。有此柔軟的哲學,自然就會變成世界各國各地區可以接收的倫理關係。尤其是今日歐美國家各有其種族或者階級歧視的問題,在阿拉伯國家與世界各地又各有其宗教信仰的問題。儒家思想是非神論的前進思想,很容易可以消弭不同種族或者宗教信仰的問題,此時正是儒學大放光明之時。
因為此篇論文中、有許多他的獨到的見解,筆者特別將它綜合於下:
甲)學習作人
杜維明在他的另外一篇論文中說:“三教[筆者注:儒道釋三家]的中心關切都是自我認識。……毋寧說、其重點在於學習作人。”故杜維明將儒學中的“學習作人”放在第一位置,筆者認為:“學習作人”就是孔子誨人的終生願望。因為在《論語》書中,第一句話就是“學而時習之、不亦悅乎。” 在所有的古書中、第一句話往往就是全書的綱領,也就是全書的最重要部分。舉例來說、如1、《道德經》之: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中庸》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3、《大學》之: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這些都是國學中最重要的書籍。而《論語》的第一字“學”,應該將此“學”字解釋為學習作人,並不是學習功課的“學”,但是、我國科舉考試製度由來已久,所以一般老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考試成績好,希望自己的學生都可名列前茅,鼓勵自己的學生養成好的讀書習慣,所以就要他的學生:每當學到新知識後就多多練習或者溫習。不幸的是這種曲解使後代的學生不知學習作人的重要性。
一般來說、學習作人包括1、精緻化我們的審美觀。2、使我們的道德觀更加高尚。3、使我們的信仰更加堅定。但是、除了學習以上的優點以外,儒家思想更注重是通過自己的五倫關係、使我們心中的善更為完美與廣泛,換句話就是學習作一個好人。在儒家哲學思想中、好人的定義應該是誠實(honesty)與忠誠(loyalty )。而不是世俗間所說的有智慧的,仁慈的與富有創造力的人,但是、智慧、仁慈與創新都是儒學的基本要求,最重要的是《中庸》所說的“誠”。缺乏“誠”的話,其他的好處都是虛偽的。“誠”就是學習作人的第一步,能作一個誠實與忠誠的人的話,繼續保持與誠心地學習,先建立自己內心的仁、並且擴大自己的仁心直至充滿宇宙,這就是學做人的終極目標。
乙)以孔子為Role Model
一般人在追求自我修行時、在追求培養自己的誠心時候,都應該以天地山水為自己的效法對象,我們可以效法天的大公無私,效法地的厚德載物,效法山的滋養草木禽獸,效法水的生長魚蝦。這都是天地山水之誠信對待萬物的結果。除了效法天地山水之外,假如希望以“一個偉人”作為我們模仿對象的話,筆者認為:在古今中外所有的名人中,則非孔子莫屬。我們應該選擇孔子為我們的模仿對象。孔子的言論與他的衣食住行與日常生活的細節,在《論語》書中都有記錄,筆者在此綜合各家看法,把我們應該以孔子的模式作為模仿對象的原因歸結如下:
A、孔子是世界哲學中最強的非神論者
在《論語》中、有許多言論都是在強調無神的思想,譬如:1、〈先進篇〉之“不知生、焉知死?” 2、〈雍也篇〉之“敬鬼神而遠之”。3、〈陽貨篇〉之“天何言哉?四時行焉,萬物生焉,天何言哉?”這些言論都可代表孔子之不認為有一位偉大的神靈存在的現象。
而在《論語》中、亦有其他的言論可以認為孔子之承認有神靈存在。如下列兩句:1、〈述而篇〉之“丘之禱久矣。” 2、〈八修篇〉之“獲罪於天、無所禱也。” 這兩句話都可以代表有神靈的言論。
由此兩類的言論、筆者就歸納孔子思想是非神論(agnosticism )。正是因為非神論之承認有神靈存在的哲學,所以所有的基督教徒或者伊斯蘭教教徒都願意親近非神論者。要去解決今日的宗教衝突者,則一定會是儒家思想。因此、筆者認為儒家思想就是解決宗教戰爭的良藥。
B、孔子是世界上最早提出以讀書消弭任何歧視的第一人
在二千五百年前的孔子就知道要消弭任何種族岐視或者階級歧視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倡教育,他是第一位大規模收學生。在馮友蘭之《中國哲學史》p、72 中有:“故大規模招學生而教育之者,孔子是第一人。以後則各家蜂起,競聚生徒,然此風氣實孔子開之。” 在p、70 中亦有:“孔子是中國第一個使學術民眾化的,以教育為聀業的教授老儒”。在司馬遷所作的《史記》中的〈孔子世家〉也有如此的記載:“孔子自周反於魯,弟子稍益進焉。” 由《史記》可證孔子的確有大規模招收學生。再看今日世界各國之國民教育,除了幾個貧窮國家外,都規定其國民一定要接受基本教育,至少使他們步入社會後可以自立,而孔子在二千五百年前就有此觀念、並且將此觀念用行動去實踐它,實在是古今中外的第一人。由此可見,後世稱他為中國之先師,是極有道理的。因此,其實孔子也可以稱為世界的先師。反觀世界各地,印度是大國,但是此國家的階級歧視是非常嚴重,僅僅看此人的姓氏就可以斷定他是屬於勞工或是有產階級,假如很早就提倡教育平等的話、此類歧視就不會存在。美國亦然,美國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國家,但是、也是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國家。雖然她在1968年就有所謂的平權法案,但是、不注重教育,隻注重球賽等體能教育,不透過提高教育水平的黑人,大概是很難走到真正平等的地位。
由此可見、提高教育水平是每個國家的重要任務,孔子也因為他的大力擴展教育,故是名付其實的先師。在未來的Al時代,所有的人都失去了工作,成了無業遊民。假如世界各國都提倡儒學,都以學習作人為人生目標的話,如此一來、印度的階級不平等、與美國的種族歧視都會迎刃而解。
C、孔子是一位堅守原則的人
當孔子56歲時、他受命為魯國大司寇職位參與國事,由於他的賢能,魯國大治。是故阾國齊人看見孔子之德政,懼怕魯國以後稱霸。所以齊國送了善於舞樂之美女八十人到魯國,魯國大臣季桓子接受了這批女樂,從此君臣兩人迷戀歌舞,多日不理朝政。故孔子與季氏不和,就離開魯去衛國了。[亦即《論語·微子篇》之: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孔子行。]從此孔子開始他的周遊列國與漂泊的十多年生活。另外一件記彔是《論語·顏淵篇》有:齊景公問政於孔子,孔子對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他的回答很簡單,隻要各人遵守原則,作他應該作的事就可以。由這兩段記錄、我們可以推斷孔子是一位堅守原則的讀書人。
D、孔子具有溫良恭儉讓的形象
《論語·學而篇》有:子禽問於子貢曰:“夫子至於是邦也,必聞其政,求之與?抑與之與?” 子貢曰:“夫子溫、良、恭、儉、讓以得之。……” 由此段記錄、可見孔子的性格具有:溫和、善良、恭敬、節儉、謙讓這五種美德。溫和的人很容易與他人作朋友,善良的人會有慈心對待他人,恭敬是對長輩應有的禮貌,節儉則會珍惜萬物,謙讓則容易與朋友相處。具有這五種美德的話,一定是君子,是我們每天要效法的對象。
E、孔子心中懷有仁的細節
在孔子的日常生活中、論語的記載,“仁”字在論語中各出現了一百多次,我們都知道:孔子是多麽苦口婆心地教他的弟子,不僅教導學生而已,他還以身作則。譬如在述而篇有此記彔-子曰:“仁遠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下麵再舉數例以說明孔子在日常生活中也隨時隨地都愛人與愛物:
1、《論語·述而篇》有-子釣而不綱,弋不射宿。[白話:孔子隻用釣鈎去釣魚,而不用網去捕魚。隻射飛鳥,而不射宿木的鳥。]
2、《論語·鄉黨篇》有-廐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白話:馬房燒了。孔子退朝回家,問:“有沒有燒傷人呢?” 沒有問馬。]
3、《論語·鄉黨篇》有-朋友死,無所歸。曰:“於我殯”。[白話:朋友死了,沒有親人收殮,孔子就說:“由我來殯殮吧。”]
以上三例,僅是他的生活中的一小部分而已,隻是記載孔子的愛人愛物皆是自然的流露。他之所以稱為至聖,最主要的乃是他的思想與言論。
F、孔子有崇高的願望
在《論語·公冶長篇》中、當孔子與他的學生在一起時,各人說出各人的願望。孔子的願望就是“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白話文:老年人可以有安逸的生活,朋友可以互相信任,年輕的人可以得到撫愛。]由這簡單的三句話、我們可以看到孔子有他的崇高的理想,希望老年人與年輕人都得到適當的看顧,而中年人可以互相信任、以誠相待。他的願望雖然簡單,但卻是一個安祥康樂國家的表相。都是需要全國人民共同以修身為過程、才能達到這個崇高的終點。
丙)己立立人已達達人
儒家的修身或是作人之學不同於西方的人文主義的“自我中心”或者“弧芳自賞”,西方的哲學是以自己為中心的be yourself,目標是成就自己,自己可以成為一位電影明星、或者運動員、或者有名的科學家。而東方的學習作人是要在五倫的關係中,與他人產生心中的共鳴,如此互相鼓勵,互相輔助。杜維明在他的論文中解釋此共鳴的作用:“由於自我同其他自我的共鳴,自我所固有的資源便得以豐富。” 他又說:“儒家的修身是一種深思熟慮後選擇的群體行為。” 也就是在《論語·顏淵篇》的曾子曰:“君子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所以很明顯的,君子學習作人的目標就是培養我們心中的仁心,然後、再以自己的德行為他人的表帥,領導自己的家人與國家。因此、儒家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筆者注:《論語·雍也篇》]、此句話是希望可以幇助他人,在另外一方麵,近可以達到自我轉化的目的。故杜又說:“儒家的修身是一種深思熟慮後選擇的群體行為。” 也就是說:通過群體的努力,大家一起推動仁心,大家一起達到此偉大的目標。
丁)Al時代、人生終極目標
杜維明又說:“儒家對人的固有意義的信仰,是對活生生的人的自我超越的真實可能性的信仰。……具有宗教情操在儒家意義上,就是進行作為群體行為的終極的自我轉化。” 故儒家思想中的“作人之學”是透過實在生活中的五倫關係、在日常生活中去作一個有仁心的人或善良的人,許多善良的人生活在同一個社會中,大家相濡以沫共同努力與鼓勵,過著一個無任何宗教儀式的“非神論”的生活。
尤其是在未來即將來臨的Al時代,“工作”的定義不再是朝九晚五或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當筆者將儒家的“修身”之學與Al時代的預設情況聯係一起的話,新的工作的就是每天廿四小時“學習作人”。
而學習作人的終極目的是什麽?孟子告訴我們:先讓我們自己在五倫關係中成長,使我們的心可以感受到無止境的自我的成長(盡心)。如此長期的群體行為下、進而可以了解自己的本性(知性)。如此再長期的培養、最後才可以達到知道天理(知天)。孟子是孔子的嫡孫子思的徒孫,由於他自己的努力與悟性,體會到孔子作人之學的最終目標,故在《孟子·盡心》有此記錄:“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有此偉大的學問,後人尊稱他為“亞聖”。
〖總之〗
儒家的為人處世哲學中、其中的一個目的、就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認識生命的終極意義。要達到此終極意義就是在學習作人的過程中,使我們的道德成長,也就是我們應該對我們自己的人性負責。再將此仁心擴展全國,擴大到全世界,一直至天地萬物之間,所以是一個無止境的過程,是一個終生忙碌的行程,是一個“長到老、學到老”的人生旅程。
國學中、除了孔孟之學外、《莊子》、《中庸》、與《六祖壇經》中,也有大同小異的哲學,可見國學的連續性與統一性。筆者在此將各書中的卓越的哲學一一記彔於下:
1、《莊子》之: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
2、《中庸》之: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
3、《中庸》之: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4、《六祖壇經》之:菩提隻向心覓、何勞向外求玄。聼說依此修行,天堂隻在目前。
由此可見、儒學的作人之學,有一個崇高的目標,就是既然活在此世界中,自己的心理建設是第一要務。我們要使我們自己覺得天天就活在天堂內。雖然在Al時代,所有的工作都被有Al的機械人所取代,不過、那時、所謂的“工作”的定義已經是24小時的學作人,因此大家都很快樂。而且我們可以修養到一個境界,隻是覺得天堂就在眼前。
——————————————————————————————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