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DNA雙螺旋結構的發現過程,還是來聽聽方舟子是怎麽說的:照片隻是其中數據之一,更重要的是另一條當時並未引起重視的證據

本帖於 2025-11-09 12:07:29 時間, 由普通用戶 方外居士 編輯

 

………正是因為沃森和克裏克堅信DNA是遺傳物質,並且理解遺傳物質應該有什麽樣的特性,才能根據如此少的數據,做出如此重大的發現。

他們根據的數據僅有三條:第一條是當時已廣為人知的,即DNA由6種小分子組成:脫氧核糖,磷酸和4種堿基(A、G、T、C),由這些小分子組成了4種核苷酸,這4種核苷酸組成了DNA。第二條證據是最新的,弗蘭克林得到的衍射照片表明,DNA是由兩條長鏈組成的雙螺旋,寬度為20埃。第三條證據是最為關鍵的。美國生物化學家埃爾文·查戈夫(Erwin Chargaff)測定DNA的分子組成,發現DNA中的4種堿基的含量並不是傳統認為的等量的,雖然在不同物種中4種堿基的含量不同,但是A和T的含量總是相等,G和C的含量也相等。

查加夫早在1950年就已發布了這個重要結果,但奇怪的是,研究DNA分子結構的這三個實驗室都將它忽略了。甚至在查加夫1951年春天親訪劍橋,與沃森和克裏克見麵後,沃森和克裏克對他的結果也不加重視。在沃森和克裏克終於意識到查加夫比值的重要性,並請劍橋的青年數學家約翰·格裏菲斯(John Griffith)計算出A吸引T,G吸引C,A+T的寬度與G+C的寬度相等之後,很快就拚湊出了DNA分子的正確模型。

 

https://tech.sina.com.cn/d/2004-11-23/1532463744.shtml?from=wap

所有跟帖: 

Make sense,這就解釋了為什麽隻有華生能解謎。而最後一步的實驗,還是華生設計的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17:04

圖像隻能提供幾何結構,重要的是這個結構能不能解釋作為遺傳物質所必需具備的各種功能。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23:53

其實,我連結構也沒看出來。因為這是2D的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32:30

從X 射線的衍射圖像,來推算分子的幾何結構,是F的專業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34:12

那她還沒解出謎底 -哪一枝杏花- 給 哪一枝杏花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40:00

那是不同專業間的合作。沒有一方能單獨解出謎底。F提供了雙螺旋,W&C解釋了 DNA 雙螺旋中堿基之間的氫鍵配對規則。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42:31

這個有道理:不同專業間的合作。公司裏經常有設計者從實驗室拿到數據,分析後告訴做實驗的人結果。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50:18

W$C看到圖像也能想到雙螺旋結構:並不是F告訴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43:43

F指出了C2 對稱性,結合DNA的特性,就能推出雙螺旋結構。事實上F -''''''- 給 '''''' 發送悄悄話 (165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53:58

但W&C應該沒有看到這個注記。所以還是W&C看到二維圖像後自己做出的判斷,再把這與其對遺傳物質的特性進行對比而做出結論。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3:04:57

符合C2對稱的結構中,隻有雙螺旋符合DNA遺傳特性。F都能得出這個結論,W&C作為一直在建模的專業人員自是一目了然。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3:09:15

Pauling 之前已經提出螺旋結構但是三個螺旋。華生論文證明是錯誤,所以華生朝雙螺旋結構去想是非常簡單合理的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3:22:13

結構的唯一性是由 F證明的,W & C在這些幾何約束的基礎上,提出了一個能解釋遺傳功能的理論模型。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2:33:16

華生論文證明三個螺旋是錯誤,那隻可能是雙螺旋,用不著富蘭克林來證明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3:49:39

當時還有環狀模型等好幾個其他假設,排除三螺旋後,他們並沒有明確方向。 -''''''- 給 ''''''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3:56:37

他們選擇雙螺旋方向,結果得出合理的構造,富蘭克林的照片並不critical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4:03:09

應該還是很重要的,這讓其隻往雙螺旋方向去思考構建理論模型而不必花時間考慮其他可能的滿足遺物質特性的模型。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4:55:48

建立模型當然先從簡單方向著手,結果一拍就對而得了獎,當然之前大家不敢想因為有鼎鼎有名的Pauling說是三螺旋 -波粒子3- 給 波粒子3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5:26:29

方舟子吹什麽牛和人家有數麵之緣無非是人家台上講話他坐在一角落裏而已照這邏輯我和鄧小平也有一麵之緣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5:20:20

應該是打過招呼的。 -方外居士- 給 方外居士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6:57:28

頂多是上洗手間的時候互相點了個頭而已 -rmny- 給 rmn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09/2025 postreply 17:46:2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