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Greece)和希臘人(Greeks)詞匯的來源大概要追索自希臘西北部一個部落的名稱Grai·koi?(格雷基)。意大利人用這個名稱(拉丁語Graeci)泛指希臘的所有居民,後來在亞裏士多德的著作中也以類似的方式使用這個名稱。
然而,還有一個關於希臘人更早的名字叫“伊奧尼亞人”,或譯“雅完人”,“愛奧尼亞人”,是古希臘四個主要部族之一(其他三個為多利安人,伊奧利亞人與亞該亞人),使用伊奧尼亞語。伊奧尼亞方言是古希臘世界中使用第三廣的方言,隻次於多利安方言與伊歐裏斯方言。
關於希臘各部族的起源是個非常困難的題目,現代曆史學家看法各異,因為這要取決於希臘神話和考古學家們對有限考古發現的推理和猜測,勢必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實際上,從曆史研究來看,很長一段時間內,史學界認為世俗希臘曆史直到公元前8世紀才開始,那時第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公元前776年舉行。而有關世俗希臘曆史的記載可能到了公元前5世紀後才慢慢出現。英國曆史學家喬治·格羅特(GeorgeGrote)(1846年—1856年)在他那本鴻篇巨製《希臘史》中正是以公元前776年作為希臘曆史的起始footnote{《希臘史:從梭倫時代到公元前403年》,作者:喬治·格羅特 ,譯者:晏紹祥/陳思偉,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出版時間:2019-06-30。}。這不是說公元前776年之前希臘無曆史,而是說當時沒有令人信服的關於希臘之前曆史的文獻記錄或者考古發現。
那麽古希臘人當時是怎樣了解自己民族的曆史呢?其實,這也像其它民族一樣,他們也是靠自己祖祖輩輩遺傳下來神話傳說,或者基於此建立起來的宗教來理解自己民族的起源和發展。
曆史學家一般相信,希臘神話《伊利亞特》和《奧德賽》這兩部史詩是由荷馬寫的。還有另外一位詩人赫西奧德也係統化地整理了大量希臘神話和傳說。大概是在公元前8世紀的時候。赫西奧德的《神譜》和荷馬史詩一起,構成了希臘的主要宗教經典或神學體係。
據有關研究,荷馬神話傳說的史詩最古老的紙莎草紙殘片可追溯到公元前1500年之前的某個時候。但是,有希臘語研究者的研究顯示,這些早期文獻跟我們近代看到的文本內容“大不一樣”。因此,有理由相信,荷馬史詩中記載的神話傳說並沒有一個完整的原始版本保存下來,人們現在看到的是一個在曆史中不斷改變的神話傳說。這很容易理解,神話傳說大概都是這樣,赫西奧德的《神譜》或許也應該是這樣。
當然很難令曆史學家真正相信希臘的曆史就是從公元前776年開始的,誰也不會相信古希臘文明是從天上突然掉下來的。但在現代考古學出現之前,人們也無計可施。直到19世紀,有不少考古學家開始從事古希臘的考古挖掘工作,例如1862年法國地質學者 Ferdinand A. Fouqué 對聖托裏尼的調查。然而,隻有當德國商人和考古業餘愛好者約翰·路德維希·海因裏希·尤利烏斯·施利曼(德語:Johann Ludwig Heinrich Julius Schliemann,1822年1月6日—1890年12月26日),對荷馬史詩中的神話國度“特洛伊”,“邁錫尼”和“梯林斯”的考古發現出現之後,才使得古希臘的曆史向前大大地推進。而施利曼也由此被認為是將古希臘考古學發揚光大、吸引大眾目光的先驅。
下來,讓我們簡要回顧一下施利曼對古希臘的考古發現,以及其後對古希臘的曆史研究。對古希臘的曆史研究有不少footnote{《希臘史:迄至公元前322》,作者:[英]N.G.L.哈蒙德,譯者:朱龍華,出版社:商務印書館有限公司,出版時間:2016-03。} footnote{《古希臘文明的光芒》,作者:趙林,出版社: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11-01。} footnote{《古希臘文明2500年全四冊(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作者: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譯者:潘垣錚/董馨陽/陳淩娟/袁姍姍,出版社:現代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5-01。}
,我們這裏隻是根據有關研究做一個大概的介紹,有性趣的讀者可以進一步參考閱讀有關文獻。
~\
leftline{heiti 施利曼與邁錫尼文明}
西方人“言必稱希臘”,是因為西方文明的很多方麵都起源於希臘,這包括法律,文學,藝術,宗教,哲學,科學,民主,等等。所以,英國著名詩人雪萊有過一句著名的格言:“我們都是希臘人!” 而希臘文明的起點在愛琴海,可以說愛琴海是西方文明搖籃中的搖籃。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0.80textwidth]{z-chapt2-AiQinHai.jpg}
caption{{kaishu 古希臘愛琴海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end{figure}
愛琴海文明大概包括四個地區:克裏特島,希臘本土,愛奧尼亞地區,和基克拉迪群島。而愛琴海文明又包含三個發展時期:克裏特文明,邁錫尼文明,和“黑暗時代”。在經曆了大約300年的愛琴海文明“黑暗時代”之後,希臘文明迎來了她輝煌的巔峰 - 城邦文明。
我們下來首先了解一下愛琴海文明的前兩個時期“克裏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是怎樣在近代從神話傳說走入了考古的曆史。按照考古發現的時間順序,我們先看邁錫尼文明 - 特洛伊城和邁錫尼城的考古發現。
在《荷馬史詩》的第一部《伊利亞特》中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愛琴海地區有一個美麗壯觀的城池叫特洛伊,特洛伊國的王子生性浪漫,英俊瀟灑,器宇不凡,喜歡遊曆,風流多情。而在愛琴海地區還有另外一座城池叫斯巴達,斯巴達王國的王後天生麗質,美麗動人。而有意思的是,特洛伊國的王子在一次到斯巴達王國旅行時,竟然偶遇了斯巴達王國王後。更有意思的是,這時斯巴達國王不在,就由美麗動人的王後盛情接待了多情浪漫的特洛伊王子。
可能是美麗動人的斯巴達王後太過熱情,也可能是英俊瀟灑的特洛伊王子太過多情浪漫,他們竟然一見鍾情,速速地墜入愛河而不能自拔,最後更竟然斯巴達王後隨特洛伊王子私奔而去。
當然,斯巴達國王很快就知道了這件十分糟心的事。但他還是壓抑著滿腔的怒火,先禮後兵,派使者前去特洛伊王國進行外交斡旋,試圖帶回自己的王妃。想想就知道這不是能夠順利進行的事,隻不過斯巴達國王要製造一個對特洛伊王國進行戰爭的口實罷了。
果然斯巴達國王派去的使者沒能帶回自己的王後,斯巴達國王便糾結希臘各王國的數萬大軍,開始向特洛伊發動戰爭。怎奈特洛伊城池堅固,易守難攻,希臘各國聯軍圍城整整三年也沒有拿下特洛伊,這場戰爭陷入僵局。
後來,希臘各國聯軍想出一計謀,命能工巧匠製造一個巨大的木馬,此木馬中可以暗藏一隊精兵。當希臘各國聯軍再進攻特洛伊城時,便將此木馬同時運往特洛伊城外助威。希臘各國聯軍先是拚命攻城,很是威猛;然後,佯裝失敗,大軍倉皇撤退,將巨大的木馬遺留在了戰場上,來不及運走。
特洛伊軍隊大獲全勝,出城打掃戰場,將希臘各國聯軍遺留的巨大木馬運回城內,要仔細研究這是什麽新式玩意,能夠對戰爭起作用。然而他們不曾料到,到了晚上夜深人靜的時候,在他們還沒顧上研究怎樣打開巨大的木馬而仔細研究的時候,木馬內暗藏的精兵通過暗藏的機關,打開了木馬,從木馬腹內魚貫而出,迅速打開了特洛伊的城門。而在特洛伊城外已經埋伏好的希臘各國聯軍,便迅速衝進了特洛伊城。
希臘各國聯軍拿下了久攻不下的特洛伊城,城破之後,希臘各國聯軍大肆燒殺搶掠,最後使得特洛伊從美麗壯觀的城池瞬間淪為破壁殘垣,變為一座廢墟。
這就是著名的“斯巴達 - 特洛伊”戰爭。但是這場戰爭隻存在於古希臘人的神話傳說之中,被荷馬記錄在《荷馬史詩》裏。曆史學家誰也不知道這場戰爭是否真實發生過,因為我們沒有找到這場戰爭的遺址,也就是特洛伊遺址。
如果說這場戰爭大概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的話,那麽過了大概3000年後的19世紀後期,對這場戰爭的曆史研究才慢慢有了轉機。
1822年,一個叫海因裏希·施利曼的男孩在德國的新布科市出生了,他的父親是一個貧窮的牧師。父親在他7歲時送他一本希臘神話故事書(Georg Ludwig Jerrer's Weltgeschichte für Kinder),施利曼被其中的許多神話故事所吸引。特別地,他對特洛伊王子與斯巴達王後的愛情所引起的那場特洛伊戰爭,尤為有性趣,以至於他非常了解特洛伊戰爭的場麵、用具器物等細節。他也非常相信特洛伊戰爭曾經真實地發生過,隻是由於年代久遠,特洛伊城的遺址被淹沒在曆史的雲煙中罷了。但他從小就有理想將來如果有機會,一定要探索這些謎團。
施利曼的父親早年送兒子去一家商業職業學校讀書,畢業後,他在14歲開始就在一家雜貨店做學徒,幾年以後由於健康問題離職。後來他移民新大陸,在有關貿易公司任職謀生。當他慢慢有實力之後,他便自立門戶,在俄羅斯,美國等地從事貿易,銀行業務和買賣淘金礦工們挖到的金砂等生意。
在克裏米亞戰爭期間(1854-56年)施利曼的公司主要承包軍事補給,從而積累了比在美國加州從事銀行生意更加豐厚的財富。有此財富基礎,施利曼在36歲時就退休離開商界,開始將他的精力與財富奉獻給考古學的研究,研究他從小就熱愛的古希臘神話故事,以期將他熱衷的神話故事變成考古的曆史,立誌複原《荷馬史詩》所描寫的特洛伊城的真實麵貌。
之後,他開始頻繁的造訪希臘、意大利並環遊世界到墨西哥、埃及、印度、中國、日本等地,並在巴黎學習考古學,為他後半生的考古事業打基礎。
由於施利曼對於語言學習的極高天賦和極大熱情,終其一生,除了母語德語以外,自學掌握了英語、法語、荷蘭語、西班牙語、意大利語、葡萄牙語、俄語、瑞典語、波蘭語、希臘語、拉丁語、阿拉伯語、土耳其語等多種語言,這對他後來的考古事業也極有幫助。
除了自己之外,施利曼還娶了一位同樣熱愛和精通《荷馬史詩》的希臘籍女子為妻,這不能不說是施利曼的高明之處。有了這位賢內助,施利曼就可以大展拳腳,無論在財富的使用上,還是精神的互相鼓勵以及語言幫助方麵,兩人都能誌同道合。所以,他們一同來到現場,從事特洛伊城的考古挖掘工作。
按照推論,當年的特洛伊城應該在現在的土耳其境內,歸土耳其政府管轄。施利曼夫婦就從土耳其政府手裏在估計特洛伊城那兒買了一片土地,開始了他們的考古挖掘工作。
那年是1870年!
由於施利曼從小就熟讀《荷馬史詩》,對荷馬筆下描述的特洛伊戰爭的細節和具體場景了如指掌,他便按圖索驥,一步一步進行他的考古挖掘工作。當然,這裏也發生了不少有意思的插曲和故事。
當時的考古學者普遍認為,如果《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戰爭是真實的,那麽特洛伊城最有可能的地方應該在一個叫“Bunár-bashi”的地方,這個地點在特洛阿斯平原南端。
但是,英國考古學者弗蘭克·卡爾佛特卻認為《荷馬史詩》中的特洛伊城應該在另外一個極其冷門的地方,這個地方叫“希沙利克”。而從小就熟讀《荷馬史詩》的施利曼,偏偏也同意英國考古學者卡爾佛特的觀點,他也去冷門的“希沙利克”挖掘。
也該當施利曼出名,英國考古學者卡爾佛特選對了地方,卻沒有經費去進行他的考古挖掘,因為他沒能得到大英博物館的資助,從而使得他在“希沙利克”對特洛伊城的考古挖掘難以為繼,不得不中斷。但這時,施利曼自己有財富,不缺錢。於是施利曼就順理成章地接管了英國考古學者卡爾佛特的工作, 那是1871年。施利曼和卡爾佛特便合作在希沙利克現場進行考古挖掘。
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們在挖掘現場發現了一個多層遺址,令人喜出望外。然而,對於怎樣繼續挖掘卻產生了分歧。
施利曼認為特洛伊的金銀財寶和最有價值的東西一定是在最底層,於是他認為應該直接進入底層挖掘。但卡爾佛特不同意,畢竟卡爾佛特是專業考古學家,他要用專業的挖掘方式對發現的遺址進行考查。不過,這時的挖掘經費是施利曼出資的,施利曼當然更有權決定怎樣進行這裏的挖掘工作。最後,施利曼用有爭議、不專業的方法將上層炸開;而專業考古學家卡爾佛特對此粗暴的方法感到不滿,於是兩人的合作到了終點,一拍兩散,散夥,那是1872年。
經過艱苦不懈的挖掘工作,施利曼終於在1873年發現了一個堡壘遺址,並挖到許多文物與金飾,這時施利曼相信他找到了特洛伊,而這些財寶屬於末代特洛伊國王。他將他的發現與理論出版在《特洛伊的古物,1874年》(Trojanische Altertümer, 1874)。但他的主張遭到當時許多考古學者的懷疑,他們懷疑施利曼的發現是否就是真的特洛伊城的古物。
學者的懷疑歸懷疑,而施利曼著作的出版卻很快在社會上傳播開來了,在人民大眾中產生了極大的轟動效應。客觀地說,盡管後來更多的研究證據表明,施利曼將他初期的挖掘發現稱為特洛伊的古物是錯誤的,但特洛伊的出土確實是19世紀考古學界最重大的發現之一,施利曼也瞬間成為家譽戶曉的人物。他後來更被稱為“考古學之父”,也是當之無愧!
施利曼後來又繼續進行了一係列發掘工作,其中重要的成果如下:
1875年,施利曼發表著作《Troja und seine Ruinen》(特洛伊及其遺跡,1875年),同時他開始了邁錫尼的考古挖掘。1876年施利曼在邁錫尼發掘出“阿伽門農麵具”。施利曼認為他找到了阿伽門農與克呂泰涅斯特拉之墓,並將他的發現出版於《Mykenä》(邁錫尼,1878年)。盡管他的看法又是一個錯誤,但是他的發掘卻價值連城,以至於後來考古學界一直沿用“阿伽門農麵具”一名,雖然後來的研究發現該黃金麵具的製作年代要比阿伽門農所處的時代早大概三百年。
施利曼在1878-79年、1882-83年、1888-90年又針對希沙利克進行了第二次、第三次與第四次發掘。從1882年起,他得到德國考古學者威廉·多普菲德 (Wilhelm Dörpfeld) 的協助,多普菲德將德國專業的係統性考古知識帶到了希沙利克,給考古挖掘技術帶來革命性的改變。除了希沙利克與邁錫尼,施利曼還挖掘了伊薩卡 (1878年)、奧爾霍邁諾斯(1881-82年)、梯林斯(1884-85年)、塞西拉與皮洛斯 (1887年)等地的遺跡。施利曼本來還打算挖掘克諾索斯,不過不幸的是,他在實現其夢想前逝世了。
正是這位“考古學之父”的偉大考古發現,將古希臘的曆史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後來更加精確的考古研究告訴我們,施裏曼發掘出來的並不是《荷馬史詩》所記載的特洛伊城,而是比那個時代更加久遠的城市的遺址,這座城市的遺址大概可以追尋到公元前22世紀,比特洛伊戰爭發生的時代要早大概1000年,如果真正的特洛伊戰爭發生在公元前12世紀初的話。
有關考古研究表明,特洛伊考古一共發現了9個文化層,施裏曼最初發掘的的是第一層,在後麵的各層中,第2層和第6層是最精彩的。第6層後來被證明是特洛伊戰爭發生時的城市遺址,而在此之前的第2層也要比荷馬描寫的那場戰爭發生的時代早七八百年。盡管在時間上早了七八百年,但在這一層出土的文物卻非常豐富,這就導致了施裏曼在麵對自己的挖掘實物時,發生了誤判,以為自己挖到的就是真正的特洛伊戰爭遺址。
盡管施裏曼的結論是錯誤的,但他的考古挖掘成果卻價值連城,使得人們第一次從考古研究中看到古希臘的文明曆史出現的比《荷馬史詩》中描述的還要早的多,從此拉開了對古希臘曆史“邁錫尼文明”深入研究的序幕。
晚年的施利曼深受耳疾所苦,1890年11月在希臘動手術,在違反醫師囑咐的情況下,施利曼又去到萊比錫、柏林與巴黎等地出差。本來預計回到希臘雅典過聖誕節,不過由於健康因素在義大利那不勒斯停留。1890年12月25日在經過那不勒斯的廣場時突然倒下,隔天病逝,享年68歲。
他的未竟工作由英國考古學者阿瑟·埃文斯接手,後者發現了比邁錫尼文明更古老的米諾斯文明(克裏特文明)。
~\
leftline{heiti 埃文斯與克裏特文明}
亞瑟·約翰·埃文斯爵士(Sir Arthur John Evans,1851年7月8日—1941年7月11日),是一位傑出的英國考古學家,他出生於英格蘭的納什米爾斯。他父親是一位英格蘭的古文物專家,古錢幣學家和史前考古學家。埃文斯在家裏是長子。
由於埃文斯從小就受到其父的熏陶,使得他後來從父親那裏繼承了對考古學的熱情。埃文斯1865年就讀英格蘭大倫敦哈羅的哈羅公學,到1870年就讀著名高等學府牛津大學的布雷齊諾斯學院。那年正是施裏曼在土耳其買地準備發掘特洛伊戰爭遺址的時候。
後來埃文斯也曾在德國西北部下薩克森州南端的哥廷根大學學習過。到1884年 - 1908年期間他擔任阿什莫爾博物館的館長,長達近乎25年,到1911年受封爵士。
埃文斯在考古學界的崇高聲譽,是建立在他對克裏特文明(米諾斯文明)的考古發現以及對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解讀的重大貢獻上。
米諾斯是古希臘神話傳說中的一個神話人物,他是宙斯和歐羅巴的兒子,後來在克裏特島上做王,他還有兩個同胞兄弟。那時,米諾斯在做王前和他的兩個同胞兄弟同時愛上了一個米利都的美男子,並為此勾心鬥角,可見那時同性戀很盛行。
但是,美男子米利都沒有選擇米諾斯,而是選擇了他兄弟中的一個。米諾斯懷恨在心,一個人獨占了整個克裏特島,美男子便和他的情人逃離克裏特島,到了呂西亞。後來呂西亞建造了一座城,就以美男子米利都的名字命名,叫米利都城。再後來,米利都城成為了自然哲學的發源地,但那是幾千年後的事情了。
米諾斯為了取得王位,乞求海神給他一頭公牛活祭作為繼承王位的證明。但是當海神給了他一頭牛後,米諾斯又由於該牛太好看,舍不得獻祭,用另外的牛代替。這下惹怒了海神,海神用邪術讓米諾斯的妻子患上“動物戀”,並和那頭賜給米諾斯的公牛結合產下一子,一個牛頭人身的怪物。
米諾斯為了遮掩這些醜事,便命人在克裏特島修建了一座王宮,是一座巨大無比的迷宮,將妻子生的怪物關在這個迷宮裏麵,不能出來。米諾斯要求雅典人每年從雅典給克裏特島送來7對童男童女,供關在迷宮裏的牛頭人身怪物食用。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0.80textwidth]{z-chapt2-MiNuoSi-1.jpg}
caption{{kaishu 米諾斯迷宮神話示意圖(圖片來自網絡)}}
end{figure}
但雅典人不想一直給克裏特島送童男童女,在第三次給克裏特島送童男童女時,雅典王子便跟隨一起來到了克裏特島,尋機要殺死迷宮中的怪物。雅典王子在克裏特島上,偶遇米諾斯公主,兩人一見鍾情。米諾斯公主願協助雅典王子共同殺死迷宮中怪物,然後兩人私奔去雅典。
經過一番殊死搏鬥後,雅典王子與米諾斯公主終於殺死了迷宮中的怪物,按照進入迷宮時一路的標記,原路逃離出來,向雅典私奔。而在克裏特島的米諾斯王,為了掩蓋迷宮裏的秘密,便把當年建造秘密的官員和他的一個知情的兒子關押了起來。後來,迷宮的建造者與這個兒子一起越獄逃到西西裏島。
由於迷宮的建造者多才多藝,後來得到了西西裏島國王的賞識。而克裏特島的米諾斯王也追殺這對父子到西西裏島,並要求西西裏島國王交出迷宮建造者父子。西西裏島國王不從,引發克裏特島的米諾斯王與西西裏島國王決鬥。一致米諾斯王在決鬥中敗北而死。
米諾斯的神話故事就這樣結束了,這個神話故事廣為流傳,家喻戶曉,但也隻是神話故事,誰也不知道其真實性有多少。
一直到了20世紀初,考古學家們又把這個米諾斯的神話故事與他的父親宙斯和母親歐羅巴的著名傳說聯係了起來,似乎顯示出在克裏特島上存在過一個輝煌的文明時期,而米諾斯王國可能是這個輝煌的克裏特文明的巔峰。宙斯和歐羅巴的浪漫故事是這樣的:
希臘神話故事中的眾神之王 - 宙斯,奧林匹斯山上奧林匹亞眾神的統治者,他以閃電和雷劈而聞名。盡管宙斯的妻子是一個嫉妒心非常強的女人,但是宙斯由於對女人的極其渴望,使得他擁有眾多的情人,包括多位女神和女人,並生下眾多子孫。
在地中海的東岸偏北有個地區叫腓尼基,腓尼基有個推羅國王生了一個女兒叫歐羅巴。歐羅巴也是天生麗質,如花似玉,美豔動人。正因為如此,美豔動人的歐羅巴被眾神之王的宙斯看中了。宙斯到了推羅,推羅國王的女兒歐羅巴對宙斯也是一見傾心。宙斯就化作一頭公牛,馱著歐羅巴私奔。由於宙斯的妻子嫉妒心極強,宙斯為了躲避妻子的耳目,就將歐羅巴馱到一個與世隔絕的美麗島嶼。這個島嶼周圍四麵環水,島上風景極其優美,名叫克裏特島。
在克裏特島上,宙斯與歐羅巴結合,並生了三子,我們前麵講述的米諾斯王故事中的主人公米諾斯,就是宙斯與歐羅巴所生兒子之一。所以,米諾斯及其後代就成為了克裏特的統治者,而成就了克裏特文明。由於克裏特文明影響深遠,後來整個歐洲就取名“歐羅巴”(Europe)。
盡管米諾斯的故事以及他父親與母親歐羅巴的故事很吸引人,也廣為流傳,但也隻是神話傳說而已。
隻有當19世紀後期施裏曼在小亞細亞的特洛伊遺址考古挖掘取得巨大成功,學術界對特洛伊文明(邁錫尼文明)包括的邁錫尼、梯林斯的深入探索之後,考古學們對米諾斯及其父母的神話故事的真實背景就有了極大的性趣和熱情。
施裏曼自己本來計劃要挖掘克裏特島上的克諾索斯遺跡,因為這裏被認為是當年米諾斯王的王宮,也就是神話故事中那個關押牛頭人身怪物的地方。然而,施裏曼不幸撒手人寰,沒能實現自己的生前夙願。那是1890年!
實際上在12年前的1878年,希臘克裏特島的商人和考古愛好者卡洛凱裏諾斯(全名:米諾斯·卡洛凱裏諾斯,其中名字就叫米諾斯,或許在表達對米諾斯神話傳說的熱愛吧)就在克裏特島的克諾索斯進行了考古挖掘,發現了一個陶瓶儲藏庫房,他認為這就是米諾斯王宮的一角,將傳說中的迷宮設定在不遠處的位置。 卡洛凱裏諾斯開始稱此遺址為“米諾斯王宮遺址”。
據說在1883年,也就是卡洛凱裏諾斯在克裏特島的克諾索斯進行了考古挖掘的5年後,我們前麵已經介紹過的年輕考古學家埃文斯曾經專門遊曆希臘,在雅典城裏拜會了前輩施裏曼,並參觀了施裏曼的所有考古藏品。這次對施裏曼的拜會,給埃文斯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從而導致了17年後的1900年,埃文斯對克裏特島的克諾索斯進行了大量的完整專業挖掘,發現了令考古學界矚目的“米諾斯王宮” - 那個曾經囚禁牛頭人身怪物的迷宮。
實際上,埃文斯起初還以為自己的考古發現是施裏曼發現的邁錫尼文明(特洛伊文明)的延申和繼續,而後來的更多挖掘和深入思考,才使得埃文斯慢慢意識到,根本不是自己起初所認為的那樣。實際上,他發現了一個更加古老的文明 - 米諾斯文明,以米諾斯王宮為核心,也可以稱為克裏特文明,因為它主要存在於克裏特島區域。這個文明完全獨立於之前施裏曼發現的邁錫尼文明(特洛伊文明)。
begin{figure}[htbp]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0.80textwidth]{z-chapt2-MiNuoSi-2.jpg}
caption{{kaishu 米諾斯迷宮考古複原圖(圖片來自網絡)}}
end{figure}
米諾斯文明(克裏特文明)是最早出現在希臘愛琴海的文明,它的存在從大約公元前2850年一直持續到約公元前1450年前。曆史學界對於米諾斯人知道還很欠缺,甚至連這個名字也隻是一個現代的稱呼。
在發現米諾斯迷宮的同時,埃文斯在他的考古研究中還發現了古老的線形文字泥版殘片。這種文字有兩種文字形式,被稱為線形文字A和線形文字B。線形文字B於1952年被破譯,證明其為希臘語的一種古代形式,使用於邁錫尼文明時期。而線形文字A則未被破解, 它的破解將是考古學上的“聖杯”。
關於埃文斯發現古老的線形文字泥版殘片,還有一段有趣的曆史。據說當年伊文斯在雅典街頭遊曆的時候,他在一家小商店裏買了一些女性佩戴的飾物。挺有意思的是在這些飾物上,刻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符號。埃文斯不愧是具有靈敏嗅覺的專業考古學家,憑著他敏銳的職業敏感,他馬上意識到這些符號可能是一種文字,一種極其古老的文字。但他不知道是哪種古老文字,什麽人曾用過這種文字,在什麽地方使用過,在什麽時候使用過,以及其它一些更多的信息。最後,他打聽到了這些飾物來自克裏特島,隨後就將目標鎖定在那裏。果然,他在克裏特島的考古挖掘中找到這種文字泥版殘片,有兩種形式,線性文字A和線性文字B。
盡管這兩種文字共享許多符號,使用所表達的音節來套用線性文字A所得到的結果和任何已知的語言都沒有關係。這種語言被命名為米諾斯語。使用時間對應於米諾斯文明,先於約公元前1450年,即公元前1800年至公元前1450年。由於米諾斯語言已經失傳,所以很難判斷對它的破譯是否正確,或隻是因為錯誤的符號-聲音轉換而導致的無意義的語言。然而,最簡單的途徑可能就是假設線性文字A的音等同於已經解讀了的線性文字B,然後進行更深入的嚐試性研究。
埃文斯由於挖掘出了米諾斯迷宮和線性文字泥版,使得他在考古學界獲得了巨大的聲譽,成為現代考古學的一個標誌性人物。但是,也由於他先入為主地相信《荷馬史詩》的描述而對挖掘出來的考古遺址帶來了很多致命的破壞,包括對遺址的誤判和毀壞。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埃文斯為了表現米諾斯迷宮恢宏壯觀,他根據《荷馬史詩》的描述,以自己的主觀理解對挖掘出來的廢墟進行了大量的複原重建工作。實際上,按照考學來說,這是對考古遺跡的巨大破壞。因為,雖然真正的考古遺跡是殘牆斷壁,但那是曆史的真實。而憑自己主觀臆斷的修複重建,勢必參雜很多不是曆史真實的個人想象,破壞了考古遺跡的真實性。
所以,有人就說米諾斯王宮是現代人臆想的王宮。客觀地說,盡管埃文斯在米諾斯王宮遺址上有所重建,破壞了曆史的真實。但是,米諾斯王宮遺址還是保存了大量的曆史真實,給後人展現了米諾斯文明(克裏特文明)在世人眼裏看來輝煌的過去。埃文斯功不可沒!
~\
leftline{heiti 克裏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的時間線}
現在,讓我們來對考古發現的古希臘克裏特文明和邁錫尼文明的時間線做一個簡單的描述footnote{《古希臘文明2500年全四冊(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作者: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譯者:潘垣錚 /董馨陽 /陳淩娟/ 袁姍姍,出版社:現代出版社,出版時間:2023-05-01}:
begin{quote}
【克裏特文明(米諾斯文明)】:
(1)。約公元前1900年 - 文明的形成: 克裏特島米諾斯文明的起源,“舊宮殿”的建造。
(2)。約公元前1800年 - 書寫的發展: 線形文字A成為宮廷管理的基本工具。
(3)。約公元前1700年 - “舊宮殿”的損毀: 一場猛烈的自然災害摧毀了克裏特島,來自印歐的移民抵達該島。
(4)。公元前1700年 - 公元前1450年 - “新宮殿”的建造: 克諾索斯和克裏特島在地中海上的貿易與霸權崛起。
(5)。公元前1450年 - 公元前1350年 - 新的自然災害: 在這場災難之後,克裏特島的宮殿再次被損毀,落入了新領主邁錫尼希臘人之手。
(6)。約公元前1350年 - 米諾斯文明的終結: 作為克裏特島統治的象征,克諾索斯宮殿被徹底摧毀和遺棄。
end{quote}
begin{quote}
【邁錫尼文明(特洛伊文明)】:
約公元前1900年 - 印歐人定居: 構成希臘未來人口的印歐人遷徙到巴爾幹半島。
約公元前1600年 - 新的權力席位: 皮洛斯,梯林斯,雅典和底比斯成為新的財富中心。
約公元前1500年 - 與克裏特島的聯係: 邁錫尼人采用了米洛斯的風格和文字。
約公元前1450年 - 對克諾索斯的統治: 邁錫尼人占領了克裏特島,並奪取了海上霸權。
公元前1400年 - 公元前1250年 - 在地中海的擴張: 邁錫尼開始接觸赫梯帝國。
約公元前1250年 - 特洛伊的陷落: 荷馬在《伊利亞特》中記錄的特洛伊戰爭的傳奇故事。
約公元前1200年 - 邁錫尼的陷落: 邁錫尼文明消亡,原因不明。
約公元前1150年 - 赫梯帝國滅亡: 神秘的海洋民族終結了赫梯帝國。
end{quote}
現代考古學界通過對這些遺址的大量挖掘研究,才大致有了上麵的研究成果。但對那時的後代希臘人,隨著對曆史事件的遺忘和模糊化,便慢慢形成了他們心目中的眾神形象,形成了眾多的神話傳說。最後,根據這些神話傳說,形成了他們多神崇拝的宗教信仰,很自然被詩人記錄下來的神話傳說《荷馬史詩》等就構成他們信仰的神學基礎。
當然,古希臘多神崇拝的宗教信仰比上麵說的要更加複雜,它是一個擁有綜合性與多元性起源一體的一個原始信仰,他們的神祇有些來自美索不達米亞、古埃及,除了克裏特和邁錫尼的來源以外。有些還可能來自小亞細亞的弗裏吉亞(Phrygia),即使是希臘主神宙斯,也可能是來自最古老的印歐民族神祇,而阿芙洛狄忒原來是腓尼基人供奉的shen's,後來傳到希臘。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