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秦到長安

本文內容已被 [ 出山的世界 ] 在 2024-09-01 12:29:35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從大秦到長安
作者/出山

【在長安】加拿大高校文學社2024年第3期(總363期)

目錄
一.詩詞歌賦部分
1.【七律】下長安
作者 宋韻唐風
2.【七律】赴長安
作者 Leon
3.【古詩詞】長安吟(四首)
作者 龔如仲
4.【七律】月下解舟上長安
作者 子東
5.【七言藏頭詩】祝賀時光雲軒酒肆開張
作者 薛昭建
6.【七律】長安尋友記(二首)
作者    宋韻唐風
7.【七律】夢長安
作者 子東
8.【五絕】幽夢長安早
作者 楊文聯
9.【漢字詩話-回】回大唐
作者 江毅
10.【七律】穿越
作者 Leon
11.【七律】在長安
作者 顏如玉
12.【現代詩】醉飲長安
作者 顏如玉
13.【七律】遊玄武湖感懷
作者 龔如仲
14.【七律】四門長安
作者 龐進
15.【七絕】夢裏貴妃酒
作者 楊文聯
16.【七絕·環複回文詩】讚長安
作者 薛昭建
17.【七律】夢回長安
作者 宋韻唐風
18.【五絕】醉了
作者 Leon
19.【七律】過長安
作者 賴展興
20.【七律】賀雲軒開業 次韻林、宋二兄
作者 斯夫
21.【七律】憶大唐 步韻賴展興
作者 Leon
22.【五絕】醉酒飽德
作者 宋韻唐風
23.【七絕·十字回文詩】喜開門
作者 薛昭建
24.【七律】夢回大唐之憾
作者 郭晉平
25.【七律】長安雅集記夢
作者 郭晉平
26.【一萼紅】夢回長安
作者 薑建青
27.【七律】夢回大唐
作者 薑建青
28.【七律】夢回長安
作者 薑建青
29.【七絕】踏夢長安(二首)
作者 一米陽光
30.【七律】踏夢長安
作者 一米陽光
31.【七律】下長安
作者 童仕唐
32.【漢字詩話·監】舀江為鏡煉真容
作者 江毅
33.【五絕】讚萬店長
作者 宋韻唐風
34.【水調歌頭】回大唐夢豳州(毛滂體)
作者 宋韻唐風
35.【定風波】歡聚時光雲軒
作者 宋韻唐風
36.【如夢令】醉長安(小令通韻)
作者 原野
37.【七律】劉秀吟
作者 龔如仲
38.【五絕】暢飲時光雲軒
作者 顏如玉
39.【西江月】夜宿長安
作者 宋韻唐風
40.【西江月】雲軒酒肆
作者 Leon
41.時光雲軒之長安大夢賦
作者 由之
42.【臨江仙】過朱雀門(賀鑄體

作者 宋韻唐風
43.【五律】在長安
作者 宋韻唐風
44.【五律】別長安
作者 宋韻唐風

二.散文 隨筆 微小說部分
1.辭別長安(微小說)
作者 張清
2.時光畫境(微型穿越劇)
作者    春曉哥
3.今日花絮
作者 原野
4.我在長安街飄過
作者 Sally
5.在長安時光雲軒打工
作者 萬沐
6.尋問到長安
作者 彭嵐
7.從大秦到長安
作者 出山

8.騰雲駕霧夢回長安
作者 一葉飄萍
9.時光穿越回長安
作者 顏如玉
10.南唐後主巧遇宋徽宗
作者 黃彭年
11.重回長安
作者 斯夫
12.“哐他們”穿越回長安(短篇小說)
作者 行路人
13.一場遊戲一場夢
作者 Sally
14.夢遊時光雲軒
作者 原野
15.夢遊長安時光雲軒
作者 馮文侶
16.時光雲軒裏的八寶粥
作者 Jenny

【在長安】後記

?

7.從大秦到長安
作者 出山

(本文在加拿大高校文學社發表時,由於篇幅過長,從一萬字壓縮到四千字。這裏我們看到的是一萬字的原版。特此說明。)

0。

唐建中四年(783年),涇原兵變,唐德宗逃往奉天(今陝西乾縣),亂軍擁立朱泚為主,次年才被平定,史稱奉天之難。

也就是在這兵變之年,長安城朱雀門外,新開了一家酒肆,取名“時光雲軒”。時光雲軒”酒肆老板姓萬,學識淵博,談天說地,博古通今,人稱“萬老板”。

“時光雲軒”酒肆自開業以來生意興隆,文人雲集,墨客不斷,賦詩作文,好不熱鬧。“時光雲軒”酒肆同時聘請建中年間享譽文壇的女中豪傑曹小妹做主持,統管酒肆詩詞文章,人稱“曹文君”。

這曹小妹,閉月羞花,冰雪聰明,更難得的是寫的一手好文章。一時間,“時光雲軒”酒肆名動江湖,震驚朝野,唐德宗亦曾微服私訪,回宮後大加讚歎。隻是皇上聖言不為老百姓所知罷了。

以上是為序。

因年代久遠,正史無錄,或真或假,終不可考,但有《在長安》文集流傳江湖,各位看官自行決斷。

然,21世紀有一學者,筆名“出山”,文理均有涉獵。其為一樁曆史懸案,曾經穿越時光,來到唐建中年間的長安城,並光臨“時光雲軒”酒肆,演繹出一段講論,卻實有其事,各位不可不察。

且聽本人慢慢道來。

1。

出山,興平縣趙官村人也,出生於20世紀60年代。

出山早年曾在西安市(唐長安城)苦讀學士碩士,研究生畢業於核反應堆工程。其後,出國深造,雲遊四方,最後以飛機發動機研發設計為業。然出山也對古史頗有興趣,曾為一曆史懸案,穿越時空,來到大唐長安城,其時正值建中年間。

出山來到長安城後,首先實際考察了該曆史事件的發生地,並走訪了該曆史事件的知情者,然後造訪其母校所在地。他當然尋不見母校的影子,隻見對麵的興慶宮沉香亭仍然屹立在目,隻是沒有了當年的輝煌榮耀。興慶宮此時已失去了大唐政治活動中心的地位,成為太上皇或太後閑居之所,大多數時間為太後等後宮常駐。“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的浪漫隻存留在了長安城文人騷客的記憶裏。

出山看到此景不禁對天長歎!然後,他便來到了“時光雲軒”酒肆,那個他已經如雷灌耳的地方。

這才有了出山的講論:從大秦到長安!

出山來到“時光雲軒”酒肆後,剛一坐定,便發宏論如下:

2。

萬老板,曹主持,各位文學同仁,小弟出山這裏向大家有禮了!

小弟出山,從21世紀時空穿越而來,是為查明一宗曆史謎案。在講述這件曆史謎案之前,小弟先說兩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小弟出生在興平趙官村,位於馬嵬坡楊貴妃墓南麵五裏地。小弟對貴妃的仙逝頗有疑問:她到底是死於馬嵬坡佛堂裏,還是佛堂外梨花樹下?是自己縊死,還是被高力士縊死?或者她死於禁衛軍刀下?擬或狸貓換太子,後來流落日本,終老而死?

與其說出山想知道貴妃到底如何而死,不如說出山在心底期望貴妃沒有死在馬嵬坡,而是在異邦終老,給那段刻骨銘心的愛情故事畫上一個美麗的句號。從此江湖傳說中不再有“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汙遊魂歸不得”的慘烈,也不再有“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的悲哀,從而使得“馬嵬坡下泥中土,不見玉顏空死處”落到實處,最後更不枉興慶宮沉香亭的絕美詩句:

“雲想衣裳花想容,
春風拂檻露華濃。 
若非群玉山頭見,
會向瑤台月下逢。”

第二件事情,則要有趣的多,關乎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曆史,是從本人的出生地“趙官村”引起。

趙官村,距離馬嵬坡楊貴妃墓五裏,剛才已經說過。趙官村的鄉親包括本人出山從小把村子不叫“村子”,而是叫“堡(Bu)子”。比如說“村子東頭什麽”,“村子西頭什麽”,在趙官村的人都說成“堡子東頭”,“堡子西頭”。這是祖祖輩輩在這裏生活的老老輩的先祖流傳下來的。

這有點令人奇怪,但奇怪的還不止這個!

我們趙官村周圍原來東西南北都有壕溝,是護衛村莊的。在我們村人口裏,這些壕溝不叫“村壕”,而是叫“城壕”。這很令人不解,明明是村子的壕溝,怎麽叫“城壕”?跟“城”有什麽關係?

我們不但把“村壕”叫“城壕“,我們還把“村子南邊“叫“南城背後”。村民如果嘲笑某人遊手好閑沒事幹,就會說“你還不如到南城背後曬暖暖去”,曬太陽去。

看來生活在這裏的老老輩人一直把村子當“城”叫。如果再與前麵說的“堡子”相聯係,那麽我們自然就有了“城堡”這個詞,幾乎是順理成章的事。我們可以大概率地說,以前老老年我們趙官村的人可能是把“村子”叫“城堡”。

盡管從唐朝開始,官家要大家叫“村子“,但我們趙官村的先輩仍然頑強的保留我們對村子的原始稱謂 - “城堡”!

出山我在前幾年(21世紀的時候),專門研究了我們中華民族極其古來的曆史,發現在我們這塊古老的土地上,連續生存的最古老的人群,可以追索到一群叫“居方氏”的人。而“居方氏”在字麵上就是“居住在大大小小不同方形都城裏的人氏”之意,可以叫“城堡”,也可以叫“城郭”:

《路史》:“(人皇兄弟九人)別居一方,因是區理,是以後世謂‘居方氏’。”

《補三皇本紀》“(人皇)兄弟九人,分長九州,各立城邑。”

看來,我們趙官村的人應該就是這群被稱為“居方氏”的古老先民的後裔,他們現在仍然頑強地保留著他們從古老祖先來的記憶,當然包括我出山。

然而,這又給我們引出了另外一段極其有趣而重要的古老記憶。

且聽我出山慢慢道來!

3。

在中華大地上出現“居方氏”這群古老先民的時候,希伯來聖經《創世記》也記錄了這個時候的一段令人驚心動魄的大事件 - 一場舉世大洪水後的遺民,向全球各地的大擴散和遷徙。

創世記 
10:1 挪亞的兒子閃、含、雅弗的後代記在下麵。洪水以後,他們都生了兒子。

創世記 
10:2 雅弗的兒子是歌篾、瑪各、瑪代、雅完、土巴、米設、提拉。
10:5 這些人的後裔將各國的地土、海島分開居住,各隨各的方言、宗族立國。

創世記 
10:6 含的兒子是古實、麥西、弗、迦南。
10:20 這就是含的後裔,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

創世記 
10:21 雅弗的哥哥閃,是希伯子孫之祖,他也生了兒子。
10:22 閃的兒子是以攔、亞述、亞法撒、路德、亞蘭。
10:31 這就是閃的子孫,各隨他們的宗族、方言,所住的地土、邦國。

創世記 
10:32 這些都是挪亞三個兒子的宗族,各隨他們的支派立國。洪水以後,他們在地上分為邦國。

中華大地上出現的那群被稱為“居方氏”的古老先民,是否應該就是挪亞洪水後分散全球中的一些“宗族”“邦國”,住在他們的“地土”上,說他們的“方言”的一群人呢?

小弟出山曾經有過一個很有意思的論證,涉及女媧與挪亞,以及挪亞方舟的停靠地,這裏暫不述及。

重要的是,這群最早被稱為“居方氏”的居民曆史之古老,與世界上其它地方最早的居民的曆史一樣古老。而且他們從最古老的曆史至今,一直綿延不絕,這很獨一無二,我們趙官村人就是見證!

我以後會仔細追尋這綿延不絕的曆史奇跡!

但發生在現在(唐朝 - 出山我穿越時空來了)的一件大事件,卻給我們追尋那段古老的曆史做了一個引子。

這就是我出山穿越時空來到大唐長安城要查究探尋的一段不解之謎:景教 - 從大秦到長安!

4。

20世紀的長安城(西安市),將從唐末天祐元年(904年)為了保護重要的碑石不散失,而將石碑集中於文廟內的“碑林”,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那是在1961年。後來的1992年又將“碑林”正式定名為西安碑林博物館,設七個陳列室、六條遊廊和八個碑亭。碑林中薈萃了中國古代精美碑石藝術,石碑眾多,還有豐富的碑石墓誌、石刻藝術品。

碑林博物館內更是收藏了一座赫赫有名的碑石,名叫“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享譽全球。這座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被譽為世界考古發現史上最負盛名的“四大石碑”之一。這“四大石碑“是:中國出土的《景教碑》、埃及出土的《羅賽塔石碑》、約旦出土的《摩押石》、墨西哥出土的《授時碑》。丹麥專家何爾謨曾讚譽《景教碑》為四大名碑之首。2002年1月被國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國(境)展覽文物目錄》。

萬老板,曹主持及各位才子才女,你們不要對此驚奇,因為出山我從21世紀時空穿越而來,自然知曉這些。請各位不要不以為然,容我慢慢道來。

據碑文介紹,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由景教傳教士伊斯出資、景淨撰述、呂秀岩書刻,於唐建中二年(781年),也是前年在長安城雕刻完畢。對於20世紀的人來說,這個沒有異議。在他們中間存在巨大爭議的是,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雕刻完成之後,在哪裏落成。

各位不要發笑,對各位現在來說,這根本不是事,誰都知道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安放在哪裏。但20世紀和21世紀的人,由於缺乏相關曆史資料,他們完全搞不清楚,眾說紛紜。你們也別想自己現在能做什麽記錄,以幫助將來20世紀和21世紀的人了解這件事。不可能!你們自己的曆史不可改變,除非像出山我再穿越時空回來了解。他們的說法是:

“唐代碑刻,立於建中二年(781)。大秦寺僧景淨述,朝儀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巖書。碑文頌揚景教在中國傳播流行的盛況,是研究唐代景教的珍貴資料。明天啟五年(1625)出土,地點有 3 說:一為陝西盩厔(今周至),一為長安(今西安),一為長安與盩厔之間。出土後移於西安府城西的金勝寺,1907 年移入碑林。”

20世紀學者的爭論主要在“陝西盩厔(周至)說”與“長安(西安)說”之間。2019年,有長安城(西安市)大學者秦妍,撰文力證陝西盩厔大秦寺從唐代起就是一佛教寺院,而長安大秦寺才是一座景教大秦寺(教堂)。

秦妍大學士證長安說的要點為:

(1)。明末徐光啟《景教堂碑記》中雲:“關中人掘地而得唐碑。”

(2)。顧炎武《金石文字記》卷四載:“景教流行中國碑,僧景淨撰,呂秀岩正書,建中二年太簇月,今在西安府城外金勝寺。”

(3)。林侗《來齋金石刻考略》載:“景教碑今在西安城西金勝寺內,明崇禎間,西安守晉陵鄒靜長先生有幼子……翛然長逝,卜葬於長安崇仁寺之南,掘數尺得一石,乃景教流行碑也。此碑沉埋千年,而今始出……字完好無一損者,下截及末多作佛經番字。” 此處雖誤將古敘利亞文字當作佛經番字,但同時也表明碑末使用了時人不識的外國文字寫成,與景教碑一致,至於此處時間誤作‘崇禎’,則可能是因為崇禎和天啟年號相繼,一時混淆所致。

(4)。除上引國人記載外,西方人葡萄牙教士陽瑪諾所著《唐景教碑頌正詮》序中亦說:“是碑也,關中官命啟土,於敗牆基下獲之,奇文古篆,度越近代,置郭外金城寺中。” 文中金城寺與前麵引文中金勝寺讀音相似,西方人可能未加仔細辨別,誤將“金勝寺”作“金城寺”。

然後,秦妍大學士論證金勝寺應在西安城西垣外,且距城大致為五裏。

這幾天,出山我在咱長安城仔細查訪了這一曆史公案,結論如下:

各位都知道我們現在的“時光雲軒”酒肆在朱雀街的朱雀門外。從朱雀門街往西第五街(即皇城西之第三街)的街西從北至南有:修真坊和義寧坊。義寧坊十字街東之北,有一寺叫“波斯胡寺”。而這個“波斯胡寺”正是皇帝敕賜修建的景教寺院——大秦寺。貞觀十二年,太宗為大秦國胡僧(大秦景教傳教士)阿羅斯立。

昨天我出山親自造訪了大唐義寧坊的“大秦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立在該寺(教堂)內。

為了有準確的數據記錄,我也親自用腳步丈量了“大秦寺”距離皇城朱雀街的距離,數據如下,與秦妍大學士引證數據相同:

朱雀街西第一列坊,東西寬558米;
第二列坊,東西寬683米;
第三列坊,東西寬1020米;
第四列坊,東西寬1033米;
第五列坊,東西寬1115米”。

朱雀街以西第二街(即皇城西第一街)路麵殘存寬度為108米;
朱雀街西第三街路麵殘存寬度為63米;朱雀街西第四街路麵殘存寬度為42米,則三條街道總寬度為213米。

緊鄰義寧坊之南的懷德坊街道保存較完整,坊中央有縱橫街道各一條,呈十字交叉形,街寬約15米,義寧坊中央也有一條縱橫交叉的十字街,兩坊緊鄰,料想其形製、規模應該相同,因此義寧坊之十字街寬度也應為15米”。

綜合以上數據,大唐長安城義寧坊的景教大秦寺和唐皇城西垣之間的距離則在2800米左右,折合成大明時的“裏數”大概就是五裏。

也就是說大唐時代的長安大秦寺就是大明時的長安金勝寺,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就立於此。至此,關於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立於何處的公案就有了答案。

進一步,出山我也查訪了當地的其它地理環境,發現長安大秦寺位於義寧坊十字街東北,其西邊緊鄰就是通往西域的起點——開遠門。開遠門自貞觀十二年建大秦寺以來一直是大秦景教教會在中國的大本營和地位最高的教會中心,距離蜚聲域外、番夷聚集的西市僅有一坊之隔。故而,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立於長安大秦寺內則也就順理成章了。

或許各位已經聽糊塗了,不明白在大唐之後還有大清。我出山清楚啊,我是時空穿越回來的,自然知道大唐之後還有大宋,大明和大清。

不僅如此,昨晚出山我還專門拜訪了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的碑文作者 - 景教傳教士景淨。他給我講了關於大秦景教在大唐的傳播曆史中那些激動人心的故事。

5。

大秦景教最初傳入中國是在大唐貞觀年間,當時唐太宗在位。

一位大秦國景教主教,名叫阿羅本,不遠萬裏,來到中國,給中國人民帶來了聖經和景教。他乘風破浪,攜帶著海圖,經受了無數艱難險阻,最後終於在貞觀九年(635年)到達長安城。

唐太宗對此十分重視,親命著名宰相房玄齡指揮護衛,在京城西郊為阿羅本安排住所,賓迎入內,然後帶他進入皇宮。

隨後,景教主教阿羅本經常進入皇宮為唐太宗布道,宣講上帝對世人的救恩。唐太宗對此非常著迷,親自研究基督教義教理,最後接受其教義的深刻和真理性,並下詔在全國廣為傳播。

貞觀十二年(638年)七月,也就是景教主教阿羅本來中國的三年後,唐太宗寫下詔書曰:

“道無固定之名稱,聖人居無固定之居所。他們到處走動,向世人講道,感化眾生。來自大秦王國,有大德的阿羅本帶來聖經與聖像,並奉與宮廷。我們研究了經書的內容,發現這種教義的玄妙毋庸置疑。其所本的宗旨,齊備扼要,以世界的創造為其基礎。說理用詞不多,亦不空泛,它將帶給人們拯救與進步,因而宜於在整個帝國廣為傳布。”

(“道無常名。聖無常體。隨方設教。密濟群生。大秦國大德阿羅本。遠將經像來獻上京。詳其教旨。玄妙無為。觀其元宗。生成立要。詞無繁說。理有忘筌。濟物利人。宜行天下。”)

唐太宗隨下令在京都長安城義寧坊建造一所大秦寺所(景教教堂),由21名景教教徒主持管理。他們把唐太宗的畫像也掛在長安大秦寺內,以表中西方在信仰方麵的融合。當年周朝之後,老子攜道德經乘牛西去,今日景教教士帶聖經的道風東來,一派光耀吉祥。

到了唐太宗兒子執掌朝政的唐高宗年間,唐高宗成為一代偉大領袖,其品德不亞於他的父輩。唐高宗在中國各州修建景教大秦寺(教堂),依然尊崇阿羅本為中華帝國的大主教。基督的教導流傳十州,國富民樂。大唐景教寺院(教堂)在中國有“寺滿百城”之稱,到處洋溢著景教的福音。

唐聖曆年(唐女皇武則天的年號,699年),佛教與景教展開多種辯論交流,一度景教低落。有名叫約翰的景教總司鐸(Chief Priest,顯然是主教)和另一位景教領袖,淡泊名利,深研聖經教義,贏得了普通大眾的信任與尊敬, 使得福音再次在人民大眾中廣傳。

至唐玄宗於719年登基後,皇帝命他的五個兄弟-寧國等五親王,親臨景教福堂(教堂),建立講壇,扶持基督信仰聖道。

天寶初年(743年),皇帝命愛臣大將軍太監高力士將五聖(唐高祖、太宗、高宗、中宗和睿宗)的畫像安放在景教寺院(教堂)內,以表朝廷對景教基督信仰的支持,並賜絹百匹,表示慶賀。

天寶三年(745年 )後,來自猶地亞地區(Judea)或者印度(India)的大秦國神父佶和(Kieho),利用星辰的指引來到中國。皇帝在興慶宮召見神父佶和,保羅(Paul)和約翰(John)等一行十七人。其時天子親為景教寺題寫匾額,匾上閃耀著龍筆的紅色霞光,直衝雲霄,與日爭輝。皇上並對景教寺院(教堂)大加賞賜,稱讚景教教義聖道。

肅宗皇帝執政時(於756年登基),在靈武等五郡重建教堂,皇帝為基督聖道的善行努力,使得國運亨通,民富安康。隨著人民的快樂、歡喜與對上帝的稱讚,皇室的威望也大大提高。

到了代宗文武皇帝(於764年登基),對治理國家更是駕輕就熟。每年當基督的生日來臨時,他賜天香以表感謝,頒禦饌令眾景教徒感到榮耀。天賜便利,使萬物繁盛。皇帝體察天意,所以能行教化。

唐建中聖神文武皇帝(於781年登基),曾用用八種方法來揚善罰惡,用新的方法推廣福音。他謙恭、平和,有大德,有學問,有耐性,富有慈悲心,能幫助別人。景教信徒替國家替皇帝向上帝不斷禱告,皇帝也勤勉執政,治國有方。這正體現了追求信仰的正確途徑與神聖法理的秩序,如此便使得風調雨順,適時而至。天下太平,百姓順服,每樣事物各得其所。生者幸福,死者安息,人民對信仰心悅誠服,明了生死存亡,基督拯救的道理。人民真誠以待,景教功不可沒。

大唐有位神父,名叫“伊斯(Usu)”,基督福音的宣講者。他從王舍之城,來到中國,其才能是肅宗、代宗、德宗三代來華傳教士中的佼佼者,學識完美,同時盡忠效力於大唐國家朝廷。  神父伊斯和藹可親,樂善好施,努力踐行真理。被皇帝賜以“金紫光祿大夫”的稱號,官階等同朔方節度使、試殿中監,皇帝還賜以紫色法衣。

神父伊斯也曾被授命擔任軍職。當中書令汾陽王郭子儀在北方指揮軍隊時,肅宗曾令神父伊斯隨軍遠行。盡管郭子儀以親信待神父,但神父在軍營之中並不顯示優越感。他輔佐郭公,為其出謀劃策。神父很多時候會把自己得到的俸祿與贈物送給需要的人,不積存在家中。他獻出皇上恩賜的水晶,布施告老引退後得到的金線織毯。還抽空修葺舊教堂,擴大景教寺,把寺廟裝飾得富麗莊嚴。更仿效景教聖道,依據仁德,施舍錢財。每年集四寺(教堂)景教信徒,精心準備祭禮,供五十天的供奉之用。神父帶領信徒給饑餓的人以飯吃,給寒冷的人以衣穿,並治療病人,安葬死者。

人們稱讚說:景教信徒的高風亮節,過去沒有聽說過有如此美好的白衣傳教士,現在卻見到了。

講到這裏時,《景教碑》碑文作者 - 景教傳教士景淨眼中充滿了激動的淚光,顯然他的內心被神父的做為而感動,被景教的聖道給大唐國家和人民帶來的祝福深深感動。

出山我看到此景內心也激動萬分,便問傳教士景淨:“你與神父伊斯可有交情,出山我很想有機會拜見他老人家?”

景淨微笑著答道:“神父伊斯就是家父。他老人家現在不在長安城,正在鹹陽布道傳講基督福音,可能過段時間才可回來。”

聽到此言,出山我未免有些失望。傳教士景淨隨後說到:“三年前家父主動出資欲雕刻一石碑,以紀念基督信仰的基本真意,在大唐的傳播曆程,以及大唐曆代皇上對基督景教在大唐傳播的喜愛與支持嘉獎。這就是現在豎立在皇城西義寧坊十字街東北的大秦寺裏的《景教碑》。很榮幸該碑的碑文由在下執筆,由朝議郎前行台州司士參軍呂秀岩刻書,於建中二年(781年)在大秦寺落成。”

聽到這些,小弟出山我忙說:“本人出山佩服之至!在下已拜訪過義寧坊大秦寺,目睹了《景教碑》的風采,實在令人起敬。”

傳教士景淨聞言大喜,隨後親書其在《景教碑》上的收尾長詩,贈與小弟出山,出山我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這裏不再多述。

景淨的長詩貼在後麵,並附白話譯文,以供廣大人民群眾欣賞。景淨對大唐人民熱愛的滿腔熱血,對大唐皇帝在景教傳播中的支持的感激,以及他對中華文化的深厚功底,躍然紙上(碑上),令人敬佩。

《景教碑》深得德宗皇帝讚許與嘉獎!此時的景教曆時150年後達到了其在大唐的最高峰。

但是,景淨和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大約60年後,武宗會昌五年(西元 845年),朝廷聽信道教鼓動,以整頓國計之名打擊佛教,令僧尼還俗,連帶波及景教受禁,是為“會昌滅法”。

至此之後遣返外籍景教徒回西,中國信徒禁信景教,景教元氣大傷。之後黃巢之亂、唐朝滅亡,景教在中國幾乎消失。但有些中國信徒則匿於道教,潛匿於地下活動,北方胡人則還有一些信奉者。

“時光雲軒”的萬老板,曹主持,及各位仁兄:你們不要驚訝以後有這些事情,小弟出山知道這些,隻因為小弟借時光穿越而來,不是小弟能掐會算。

謝謝你們耐心聽完小弟我的這一通囉嗦。但是,諸位是否想過,為什麽基督景教的教堂叫“大秦寺”?何以把基督景教的誕生地叫“大秦國”?景教與其它基督教有何特別之處?

如果諸位有興趣,有耐心,那就繼續聽我道來。不會太長,謝謝各位!

6。

唐朝的景教原名是聶斯脫略流派 (Nestorianism),聶斯脫略(Nestorius)是西元第五世紀的一位教父。他的神學思想,強調基督人性的完整。認為基督的人性不因祂同時是神,便有所虧損。他堅持耶穌具完全的神性與完全的人性。然而他無法解決神性、人性如何結合於同一體,而不溷淆的問題。

另外,聶斯脫略教父對耶穌的母親馬利亞有獨到的看法。他反對當時流行馬利亞是“上帝之母”的說法,他認為她隻是個凡人。後來於以弗所大公會議上他被裁決為異端,竟被革除教籍,流放而死。(然而,後來他的神學思想,卻成為教會正統,這是後話)。當時由於聶斯脫略教父的神學思想被定為異端,因此他的廣大支持者,便被迫離開大公教會往東發展,在波斯(後來的伊朗)帝國奠下基礎。而後從波斯又傳入中國大唐,就是景教。

景教起初被稱為“波斯景教”,後來為了更加準確闡明景教基督真道的誕生地,在唐天寶四年(745年)將“波斯景教”改為“大秦景教”,將景教教堂名“波斯寺”也改為“大秦寺”。

現在的問題是,“大秦國”一名從何而來?地處何方?

從漢唐起以至於後世對“大秦國”均有大量著述,以至於爭論不斷(當然不是指中國的秦朝那個“大秦國”),經久不衰。小弟出山我不去管這些,我隻從《景教碑》本身來給探討這個“大秦國”的地理位置。

在《景教碑》明確有著如下的描述:

“於是我三一分身景尊彌施訶。戢隱真威。同人出代。神天宣慶。室女誕聖於大秦景宿告祥。波斯睹耀以來貢。圓二十四聖有說之舊法。理家國於大猷。”

如果翻譯成大眾皆知的白話文就是:

於是彌賽亞(最神聖的三位一體中的神人之一)收斂真正的威嚴,隱藏他的高貴身份,使自己入世,成為人。由於這一原因,上帝派遣天使(偉大的星)去宣布凡人女子誕聖於大秦這一喜事。東方波斯三博士目睹星的光耀,前來進獻禮物,這應驗了24位先知聖賢在舊約的預言。上帝用他的大法統治世界,並確立神聖的律法。

這裏清楚地告訴我們,凡人女子誕聖於大秦,“室女誕聖於大秦”。也就是說彌賽亞耶穌基督誕生在“大秦國”。根據新約聖經,耶穌基督誕生在猶大地的“伯利恒”。

故此,猶大地的伯利恒在“大秦國”境內。這是《景教碑》告訴我們的關於“大秦國”的第一個線索。

進一步,《景教碑》告訴我們:

“大秦國南統珊瑚之海。北極眾寶之山。西望仙境花林。東接長風弱水”。

研究“大秦國”的飽學之士們一致同意“珊瑚之海”是指紅海,這是大秦國的南部邊界。

“北極眾寶之山”是指大秦國的北部邊界,對此眾說紛紜。小弟出山認為,根據聖經舊約,如果談及猶大地北部的地方有“眾寶之山”,當首推出產黎巴嫩雪鬆的那片巨大山脈。黎巴嫩雪鬆有聖經中的植物之王-“上帝之樹”之稱。

雪鬆木呈暖紅色調,無疤;由於紋理美觀、氣味芬芳、經久耐用、防蟲性強而被視為上好的建築木材。腓尼基人用雪鬆木造桅杆;泰爾的希蘭王給大衛運來工匠和木材,在耶路撒冷為他建造“雪鬆木的宮殿”;後來所羅門建造聖殿時,用雪鬆木做梁木,建造殿的所有內牆,使殿裏“一塊石頭也看不見”。他後來建造的“黎巴嫩林宮”很可能因為有45根雪鬆木柱而得名。他又用雪鬆木來建造寶座廊和聖殿的院子。這些雪鬆就來自黎巴嫩的山區。

所以,大秦國的北部邊界“北極眾寶之山”,應該就是土耳其、敘利亞、黎巴嫩和塞浦路斯西部,地中海東北沿岸附近的那一片盛產黎巴嫩雪鬆的山區。

大秦國的西部邊界,是“西望仙境花林”。當我們用“望”字時,很多時候是指“遙望”或者“眺望”。如果我們從猶大地耶穌基督誕生之地“伯利恒”向西“遙望”或者“眺望”,最遠會到達地中海。那麽大秦國的西邊界就應該在地中海的東麵區域。或許在地中海區域有“仙境花林”般的地方。

最後一個關於大秦國東部邊界“東接長風弱水”,我們可以看到猶大地耶穌基督誕生之地“伯利恒東麵南北長狹的“長風弱水”之地,大概就是約旦河或者幼發拉底河。

也就是說“大秦國”是在這一塊東南西北限定的範圍內。但問題是:

為何在這一塊地區會有一個叫“大秦國”的國家?她與我大唐之前的秦朝“大秦國”有什麽關係?為何在漢唐之前就有秦朝之“大秦”,還要把一個西域國家叫“大秦國”?

而且,聖經舊約《以賽亞書》中言道:“看 哪 , 這 些 從 遠 方 來 , 這 些 從 北 方 , 從 西 方 來 , 這 些 從 秦 國 來 。” 這裏的“秦國”與秦朝的“大秦國”和西域的“大秦國”有怎樣的關係?

看來小弟出山任重道遠!明日再來與各位暢談,不見不散。

喝酒!

(本文寫作過程中參考過有關專業文章資料,在此感謝!)

附錄:大唐景教傳教士景淨的長詩:

真主無元。湛寂常然。
權輿匠化。起地立天。
分身出代。救度無邊。
日升暗滅。鹹證真玄。
赫赫文皇。道冠前王。
乘時撥亂。乾廓坤張。
明明景教。言歸我唐。
翻經建寺。存歿舟航。
百福偕作。萬邦之康。
高宗纂祖。更築精宇。
和宮敞朗。遍滿中土。
真道宣明。式封法主。
人有樂康。物無災苦。
玄宗啟聖。克修真正。
禦牓揚輝。天書蔚映。
皇圖璀璨。率土高敬。
庶績鹹熙。人賴其慶。
肅宗來複。天威引駕。
聖日舒晶。祥風掃夜。
祚歸皇室。祅氛永謝。
止沸定塵。造我區夏。
代宗孝義。德合天地。
開貸生成。物資美利。
香以報功。仁以作施。
暘穀來威。月窟畢萃。
建中統極。聿修明德。
武肅四溟。文清萬域。
燭臨人隱。鏡觀物色。
六合昭蘇。百蠻取則。

白話翻譯(來自網上資料):

真正的上帝沒有起源,他純潔,寧靜,永恒。他是創造世界的第一個能工巧匠。他起地立天,為了永久拯救眾生,他分出身體的一部分創造人類。太陽升起,黑暗泯滅,一切顯示出玄奧的真理。

在以前諸皇帝中弘揚福音最有功績的是唐太宗。他利用時機,克服種種困難;他開闊天地,使基督真理遍及大唐領域;他翻印聖經,建造教堂,使生者與死者同乘救渡之舟;他興利造福於人,使整個國家安寧康泰。

高宗繼承皇位,進一步修建精美的寺院;使如宮殿一樣敞朗的教堂布滿全國。基督真理被宣解得明白透徹。高宗賜予主教以封號,使人享康樂,萬物無被毀之虞。

玄宗開啟聖經,鑽研真理。他親筆題字的匾額給景教增加光彩,皇帝的畫像光輝燦爛。民眾深深地尊敬這些傳教士,他們功績卓著,人民因此得福。

肅宗複國後,親臨教堂。神聖的太陽光芒普照,吉祥的風掃除一切黑暗。福兮歸於皇室,妖氣永遠消滅。塵世安定,中華大地恢複了大唐的統治。

代宗行孝舉義,其德行充塞天地。他廣施恩惠,使萬物昌盛。他送香給教堂,以表謝意。他多行善事,使日月為他增輝。

德宗繼位登基,發揮出他的才能。他以武力平定四方,整治國家,了解民情,洞察大千萬象使六合恢複生機。外邦蠻族以大唐為效法的榜樣。

基督福音惠及一切事物,它是如此偉大,如此完美!如果給它一個名稱,那我必稱之為神聖的三位一體。君主既有所作為,為臣的就應予以表述,因而建立豐碑,以頌功德。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