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中國的農業人口所占的比例過大,體力勞動者熱量攝入大,導致了總體糧食不夠,一部分人處於吃不飽狀態。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城鎮化進程,體力勞動人口減少,中國人慢慢就能吃飽肚子了。
1955年對城鎮商品糧人口實行糧食計劃供應,重體力勞動工人22.5公斤;輕體力勞動工人18公斤;幹部、教師15.5公斤;中學生17.5公斤。
農民的飯量應該跟重體力勞動工人相當。
以前中國的農業人口所占的比例過大,體力勞動者熱量攝入大,導致了總體糧食不夠,一部分人處於吃不飽狀態。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城鎮化進程,體力勞動人口減少,中國人慢慢就能吃飽肚子了。
1955年對城鎮商品糧人口實行糧食計劃供應,重體力勞動工人22.5公斤;輕體力勞動工人18公斤;幹部、教師15.5公斤;中學生17.5公斤。
農民的飯量應該跟重體力勞動工人相當。
•
不知道為什麽
-老生常談12-
♂
(35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09:48:59
•
你清湯寡水吃40斤還覺得餓,但25斤米加幾斤肉情況就不一樣了。
-立竿見影-1-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09:59:59
•
說得對,吃商品糧挨餓是副食品少。現在飼料糧主要靠進口,主糧5%進口,因為便宜,主糧可以100%自足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0:02:34
•
Good point. 副食品少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割資本主義尾巴。
-weed123-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0:16:35
•
割資本主義尾巴不是全部原因。主要原因是主糧不能滿足,所以要提高主糧產量。主糧滿足後再加副食。
-老生常談12-
♂
(365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0:25:40
•
毛巴佬一根筋以糧為綱以世界為敵。由於人口多和氣候溫暖多樣的原因,中國更適合費工但價值高的經濟作物。以糧為綱就隻有營養不良
-十具-
♂
(132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7:24:26
•
中國2022年人均糧食487公斤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7:40:54
•
你應該關心一下中國的食油和飼料的自足率。
-十具-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7:56:05
•
因為優先主糧安全,所以飼料是為了吃好,大豆畝產低,所以進口飼料比自己生產便宜,不影響國家安全。
-老生常談12-
♂
(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8:15:48
•
主糧和主食是hand to mouth小農生活方式的概念。現在中國人均一年吃104kg肉,折合多少糧食?人均487kg夠
-十具-
♂
(15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8:28:02
•
先解決吃飽,再解吃好。現在肉食和海鮮增加,糧食吃少是經濟發展的結果,中國富了工業發展了才可以這麽做
-老生常談12-
♂
(99 bytes)
()
01/10/2024 postreply
04:03:28
•
中國人均一年吃肉70kg,水產品34kg,高於無肉不歡的德國人。飼料轉換率:水產1.6,雞2.0,肉豬4.0,肉牛8.0
-十具-
♂
(57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8:20:16
•
中國人要想過體麵富足的生活,就必須融入世界市場。這點與日韓沒有區別,因為中國自然資源不足。人口多就必須糧食自足是想打仗的
-十具-
♂
(42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7:31:55
•
工業革命以來,除了日本軍國主義,沒有任何國家曾經想過武器化糧食來亡中國,這是基本史實。文明進步到今天,今後更不可能。君不
-十具-
♂
(6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7:44:27
•
農民又不是像工人那樣天天幹活的。
-hkzs-
♂
(120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0:00:53
•
冬天時
-老生常談12-
♂
(87 bytes)
()
01/09/2024 postreply
10:04:09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