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首次上海飛往蒙特利爾的機票票根引起的追憶(下)

來源: 朱東東 2023-11-25 12:54:2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7210 bytes)

這是來加拿大的第一次受挫,好在自己沒心沒肺的臉皮比外灘黃浦江的防汛牆還要厚,因為我早有心理準備。臨行前上海的親朋好友、左鄰右舍曾好心的奉勸我“一顆紅心,兩種準備,混不好就趕緊掉頭回來繼續做你的財務大臣。”我腦子一根筋的向他們“豁胖”“摜浪頭”的發過毒誓:“開弓沒有回頭箭,即使在蒙特利爾窮困潦倒得流浪漢一般的乞討睡大街阿拉也堅決不坍祖宗十八代的台回流故裏!”

 

兩天以後我去唐人街花了六毛錢買了一份當地的《華僑時報》,憑借著“招聘”廣告欄裏尋覓到的地址,用了大半天的時間轉彎抹角的摸到蒙特利爾隔壁Laval市的另一家“Le Buffet Chinois Mandarin”又麵試見工了,同樣也是香港籍的老板William梁熱情豪爽的接待了我,兩人隻是聊侃片刻他就當場拍板讓我即刻換上工作服去廚房開工,就這樣在慌亂之中我以英文名Johnson匆匆的開始了自己的洗碗大業。

時值八月底,但天氣還是悶熱得要命,一絲風也沒有,稠乎乎的空氣好像凝住了。廚房昏暗狹窄悶的半自動的洗碗機前,我揮汗如雨的忙碌著,雖然累得渾身就像散了架一樣,但始終不敢停息、手忙腳亂的清洗一批又一批油膩肮髒的鍋碗瓢盆,杯子,刀叉筷子等......

也許有著四年在崇明躍進農場吃苦耐勞的曆練墊底,記得那時農忙季節的“雙搶”(搶收,搶種)期間,每天早上四點一到就到大田裏拔秧、插秧、割稻和打穀場上脫粒,一直幹到第二天淩晨一兩點。而且連續幾天都如此這樣,往往回到寢室時盡管腳上還沾著泥巴或者牛屎,還是不管三七二十一往稻草鋪成的床上一躺就東倒西歪的呼呼睡著了……所以眼前什麽樣的艱難困苦我都能死扛硬頂!嘿嘿嘿嘿!實不相瞞主要還是自己意誌薄弱,難以抵擋魅力四射花花綠綠的加拿大紙幣對咱的誘惑。

那天我一直像打過雞血一樣的亢奮著沒有絲毫的疲憊。(william梁安排我上班的時間是一個星期6天,每天11小時,時薪5加幣現金。)工作晚餐間隙自己偷偷屈指盤算一個月後有白花花的1320加幣落袋之後頓時血脈賁張,根據當時的匯率,哇!折合人民幣竟然有8000左右啊!要知道我所在的上海鋁材廠工資最高的總工程師鄭璿博士薪水也隻有500人民幣啊!

 

於是適應能力超強的我務實麵對、欣然接受了申城的會計員轉型成為蒙城洗碗工的驟然巨變,自己還主動扒掉身上類似孔乙己的長衫灑脫的拋進聖勞倫斯河(Saint Lawrance River)內,光著上身兜著一條大褲衩在皇家山(Mount Royal)上勇敢的進行馬拉鬆。

就這樣在渾身上下的儒酸味轉變成油煙味的同時,眼瞅著自己在加拿大皇家的銀行賬戶裏的存款快速攀高日益上升,經過12個月的頑強拚搏後數額竟然高達一萬四千加幣(人民幣近九萬),感覺自己就是一台微型的印鈔機。我久鬱的心情得到舒懷,生活仿佛忽然現出它原有的燦爛……

 

一年後慧眼識真金的William梁賞識我這個可塑之才便晉升我為洗碗部部長,手下有上海徐、溫州黃、北京柳、廣州陳和成都李五個兄弟任我吆喝使喚,而且每個月他老人家還私下塞給我100加幣的紅包以資鼓勵。

又過了半年,自覺不能一輩子隻是洗碗打雜,因為做這類繁重的體力活身體勞累並不是最可怕的,恐怖的是在機械重複的工作中消磨了人的意誌,瓦解了人不斷思考的能力,導致你隻能停留在這類機械的勞動中。

於是我就主動辭職(經管梁老板再三挽留,我還是離開了這家Le Buffet Chinois Mandarin)去了唐人街 Clark St一家川菜館工作,至此披星戴月含辛茹苦的夥夫生涯開始了,從打雜切配接著爐尾抓碼最後拋鍋顛勺。

三十多年以來在餐飲這個行業一個台階一個台階的跌打滾爬、磨練摔打的生涯中一直有這樣的感覺,自己不僅僅是為了扒分掙錢,也是在進行藝術創作。

因為烹調其實同樣是一門高超的藝術表現手法之一,和音樂美術文學同理,有主旋律主色調主題思想,層次分明……

由於我的廚藝、廚德和個人修養等等口碑甚好,能成為餐廳的金字招牌讓顧客慕名而來,所以即使退休以後很多餐飲老板也搶著重金聘請自己為他們的生意保駕護航。

 

自以為大時代的深沉緣故造就了我們五零後這一輩人最典型的特征,那就是有實現自我價值的強烈需求,渴望在參與社會進程裏展現自己。其實重操舊業也好,頤養天年也罷,都是自己老年規劃退休生活的選擇。

由於自己擅長快速烹飪簡單的菜肴,目前在市中心的一家快餐店擔任主廚,隻是量力而行的工作時間相對以前減少了一半,僅有35個小時。

嗬嗬!在蒙特利爾這麽多年最大的感受就是遠離家鄉生活在異國他鄉的華人心態一定要平衡,要有遊離於世俗之外,更多還原原始本性歸於平靜的狀態,隻有這樣才能活的輕鬆自在,活的寧靜安逸啊。

 

文章寫到這裏突發奇想,時光飛逝,日月如梭,帶著夢想,帶著期盼,這兩張非同尋常的首次由上海赴蒙特利爾的機票票根和咱風雨同舟,榮辱與共,結下了深情厚誼。

在這朝夕相處的12045個日日夜夜裏有太多太多的人和事值得回憶和珍藏呀。

於是毅然決定明日趕早去蒙特利爾鬧市中心的Sherbrooke藝術大街上為它配置一個別致的鏡框,再潑墨揮毫用自己擅長的古隸書寫這樣的條幅:

彈指一揮間,

悄然仨三年。

回首感歎多,

苦裏覓甘甜。

然後精心裱裝後掛在自己書齋的中央,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時時刻刻鞭策激勵,繼續前進,永不懈怠。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東東,我比你早十年來到加拿大,不同的是你在滿地可講法語,我在多倫多講英語,新移民都有一段苦難史。是開荒牛,為了造福兒孫,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3:40:50

商兄,你老哥是四〇後的,早來十年是應該的。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6:51:58

中加七五年簽了"親屬團聚協議"我是父母邦我辦了申請,在上海跟外交官一次麵見,成功。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6/2023 postreply 15:48:30

後來的技術移民和投資移民情況要好一點,他們在國內已事業有成,出來求發展,我們是謀生存,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4:59:59

還有些富二代和官二代,小留很有錢,我認識一個學生,過生日老爸匯錢給他買了輛"奔馳"做生日禮物。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5:18:00

他們的錢有渠道成百萬(美金)地從國內流出,地下錢莊?商業投資? -老商- 給 老商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5:28:54

90年代在美國時,一個香港來的女娃就說,大陸來的好有錢。2000年,台灣來的房地產經紀也說,大陸是大手筆,台灣是小雞毛。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9:29:57

90年代,美國中餐館洗碗工月薪USD$800。那是餐館裏最苦的工。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5/2023 postreply 16:45:06

八十年代末, 紐約的洗碗工是850-900一個月, 九十年代的大批福州人到來,將薪水降低了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26/2023 postreply 07:23:22

以日工作8小時,月26天計,80年代末,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61 bytes) () 11/27/2023 postreply 02:15:32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