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清朝飲食!清朝時期人們都吃什麽?和現在有什麽區別zt

來源: 頭發與財富成反比 2023-11-05 11:48:3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022 bytes)

 

 

我們今天為什麽說清朝飲食呢?因為清朝是離我們最近的封建王朝,跟我們今天吃的東西比較相近。但是這其中也有很多的菜係跟我們今天不太一樣,主要是名字和叫法。我們的菜係也是從清朝演變過來的。清朝人吃的這些東西,跟我們今天吃的東西比較像。比如,清朝的川菜跟今天一樣也是辣的。但是在明朝之前,川菜就沒有這麽辣。不光是川菜,湘菜也一樣。因為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之前,咱們中國還沒有辣椒這個物種。沒有辣椒能把味道做辣的,隻有胡椒還有蔥薑蒜了。蔥薑蒜胡椒再辣,它也比不上辣椒。所以可以這麽說,清朝之前的川菜和湘菜,它沒有今天這麽辣。

還有就是有一些習慣,是我們從清朝演變過來的。比如這個肉炒雞蛋,為什麽不叫肉炒雞蛋,而叫木須肉呢?這個就跟當年一個職業有關,這個職業就是太監。所以當年凡是叫蛋的菜,都得改個名,比如雞蛋炒肉就得叫木須肉,雞蛋炒白菜片就得叫木須白菜。不光是帶蛋的菜,就是蛋糕,用雞蛋做的那個糕點,也不能叫蛋糕,得叫槽子糕。反正當年你隻要說了蛋這個字,這幫太監那就是心裏一緊。因為在封建王朝,這個太監也是一股勢力。普通老百姓根本惹不起。你要說雞蛋炒肉,來個蛋糕,那太監都得橫眼瞅你,你這是給我下眼藥,我最缺什麽你就嚷嚷什麽,我早晚弄死你。

在清朝的時候,很多外國的東西已經進入了中國。比如在咱們的菜單中,凡是叫洋字和西字的,都是外來品。什麽洋蔥,洋白菜,西紅柿,西葫蘆等等等等吧。從這方麵看來,清朝跟我們今天的飲食最相近,但是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

在中國古代,一日三餐也有區別,有一餐製,二餐製和三餐製。這個三餐製咱就不說了,早餐、午餐和晚餐。在古代,一日吃三餐的人都是有錢人,那都是王公貴族,要不然就是家財萬貫,能吃上三餐,那絕對是地位和財力的象征。一般老百姓都是兩餐製,就是早餐和晚餐。早餐一般在十一二點吃,晚餐一般是五六點吃。這就是古人跟今人,在餐這個問題上的區別。雖然一天是兩餐,但是古人有早點,不光有早點,有錢人家還有午點,還有夜宵。早點、午點和夜宵這都不算餐,這算點。所以咱們要區分點和餐的區別。

 

首先,這個點就很簡單,沒那麽多說道。比如早晨您吃個豆漿油條,來個燒餅,整倆驢打滾。哪怕吃片麵包喝個牛奶,這都算點,為什麽呢?因為你的餐桌上,沒有菜沒有燉品。如果這個餐桌上沒有菜,沒有燉品,沒有主食,它在古代就不能算一餐,隻能算一個點。這個午點其實就是西方的下午茶。咱們也整點點心,什麽槽子糕,驢打滾,像今天你整點稻香村的點心,喝個油茶,來個杏仁茶,這個都算點。沒聽說過誰吃點心,還來個大燉菜
 

整個排骨燉土豆,整一條燉魚,沒這麽幹的,再有就是這個夜宵,夜宵跟早點、午點不太一樣,在古人眼裏這個夜宵以肉食為主,就跟今天咱們擼個串,涮個火鍋差不多,但是這也不能叫一餐,因為這裏邊沒有炒菜,沒有燉菜也沒有主食。我擼個串,來瓶啤酒,這能叫一餐嗎?這個隻能叫夜宵。所以古人對這個餐和點的區別,那是相當的講究的。還有這個一餐製,在平時生活中很難見到,一般都是軍隊打仗,吃那麽一頓熱乎飯飽飯,這個算一餐。行軍途中啃個苞米吃個饅頭,這不能叫一餐,就像今天似的,您吃個壓縮餅幹,喝一口水,這能叫一餐嗎?根本就不是,最多算個間食。

咱們再來說說清朝人的飲食習慣,因為清朝是滿族統治的王朝,滿族人信奉薩滿教,這個薩滿教祭祀的時候,要有一頭整豬,所以滿族人對這個豬那是情有獨鍾。我們今天關於豬肉的菜係,能達到今天這個造型,跟清朝人脫離不了關係。清朝之前,尤其是宋朝的時候,這個豬肉搬不上台麵。您看看《水滸傳》,武鬆、魯智深這些英雄好漢出門吃飯,誰不點上幾斤牛肉,喝它幾壇老酒?您見過誰出門吃豬肉的嗎?這個英雄好漢要是吃了豬肉,這個感覺就不太對。這個豬肉能明目張膽的搬上大雅之堂,這個也是清朝人做出的貢獻。

還有這個滿族人當年是遊獵民族,他們對羊肉也是情有獨鍾。所以在清朝人涮鍋子的時候,羊肉比較多。為什麽北京人愛吃涮羊肉呢?這個跟滿族人的生活習慣有直接的關係。羊肉這個東西,喜歡它的人那是欲罷不能,不喜歡它的人那是一口不碰。我身邊就有好多,見著羊肉就不要命的,也有幾個看見羊肉就嗤之以鼻的。最主要的就是羊肉的那個膻味,他實在是受不了。但是我也喜歡羊肉,吃羊肉就吃那個膻味,人就是這麽怪,有些人聞到汽油味那就是各種吐,尤其是那個汽車尾氣,但是我身邊好幾個人,一聞到那汽車尾氣兩眼放光,就覺得那個味好聞。我也不知道這幫人是怎麽想的,就愛聞汽車尾氣。也許吧,這個跟吃羊肉有異曲同工之妙。

咱們再說說清朝的這個席麵。清朝是滿族人統治的,所以在清朝的時候,這個席麵分為滿席和漢席。大家都聽過滿漢全席,這個滿漢全席,就是把滿席和漢席結合起來。滿族人他是遊獵民族,他的飲食主要以燒烤和鍋子為主,這個鍋子就是火鍋。漢席吃的比較精細,主要是湯,還有一些燉菜,有一些小炒。滿席裏邊比較主打的菜係,就是烤乳豬,烤全羊,還有烤魚。要不然就是涮鍋子。滿族人這個涮鍋子,跟咱們今天不太一樣。滿族人的涮鍋子呢,主要就是豬肉鍋和羊肉鍋。羊肉鍋跟今天北京涮羊肉很像,但是當年,滿族人的這個羊肉鍋不放白菜,隻放點羊肉,放一點酸菜,放一點粉絲,其他的都沒有,像豆腐這樣的東西,那是漢族人菜係裏的,所以滿族人就是羊肉,酸菜,粉絲沒了,就這麽簡單。

烤那也是相當的簡單粗暴了,整隻烤,整隻羊,整隻豬,還有整隻魚,所以遊牧民族吃的比較簡單粗暴,漢民族那是五千年文明史了,五千年飲食文化,吃的東西比較精細,認為營養和味道一定要均衡,這個煲湯和燉菜,就完美地詮釋了,什麽叫營養和美味的有機結合。漢民族的飲食裏,還有一些高檔的食材,比如燕窩、魚翅、海參、鮑魚,這種你平時看不到的東西,這些東西煲湯,那味道是相當的鮮美。剛開始滿族和漢族都是各吃各的,井水不犯河水,後來雙方吃的有點膩了,我嚐嚐你的,你嚐嚐我的,於是就統一在一起,變成了一道著名的席麵,叫滿漢全席。這個相聲報菜名,就把滿漢全席的席麵給說了。剛開始的時候上的是四鮮果,四幹果,四蜜餞,還有一些奶製品,還有杏仁茶和其他茶品。

這些東西是開胃的,大家一進來別馬上開吃,咱們先醞釀醞釀情緒,聊聊天,這聊天嘴不能閑著,你嘴裏總得有點嚼穀,邊吃邊聊這才開心。然後就是八冷葷,八冷葷其實就是拚盤,像什麽燒雞,燒鴨,整隻的魚,還有烤乳豬、烤全羊等等等等,這些東西都叫八冷葷。這些個八冷葷是用來下酒的,古人吃飯前先喝酒,酒喝的差不多了,然後才上小炒和燉菜,這個是下飯的。喝完酒再吃飯,這樣呢養胃,不像今天這個酒從頭喝到尾,一點主食都沒有,這個對身體不好。古人是講究養生的,什麽叫酒過三巡,菜過五味,其實就是這個意思,你得先喝酒,然後再吃主食,主食是需要下飯菜的,所以至於有什麽主食,咱們就聽相聲報菜名。

這裏邊最狠的菜,其實就是養生的菜,像是燕窩、魚翅這些東西,那都是滋補身體的,這些東西才是這個席麵上最牛的菜品。今天這裏很多東西你就吃不到了,尤其是這個魚翅,為了保護野生動物,咱們拒絕食用魚翅,沒有買賣就沒有殺害。這裏邊還分三大件,這個三大件就是紅燒海參,清蒸鴨子,還有紅燒魚。還有八涼盤,這八涼盤是下酒的,這裏麵有熏魚、瓜子、鹽鹵雞、海蜇、鬆花、花川、靠蝦。這八個冷菜是下酒的。

咱們再說說八個熱菜,炒魚、湯泡肚、炒軟雞、炸胗肝、炒玉蘭片、雞塔、燴口饃還有山藥。然後還有4個下飯菜,這是下飯神菜,燒肉餅、海米白菜,然後還有點心,鹹甜各一道。然後就是幹米飯、幹餑餑。咱們再說說這個餑餑,一說到餑餑這個話是滿語,但是在滿族或者在清朝,這個餑餑這個範圍特別大。首先這個餑餑就是麵食,今天你能看到的,什麽饅頭、花卷、切糕、發糕,隻要是麵做的它都叫餑餑。這餑餑呢,有餡的它也是餑餑,包子、餃子、餡餅等等這也是餑餑,點心也有餑餑,像窩頭、槽子糕、棗糕,這也是餑餑。
 

咱們今天說這個餑餑,主要說餃子。這個清朝人的這個餃子,跟咱們今天人吃的不太一樣。在大清朝,這個餃子純肉的比較少,一般都是豬肉白菜,豬肉吉祥菜,這個吉祥菜就是馬齒莧。在古代還有一種純素的餃子,最常見的就是白菜的和蘿卜的,然後這裏邊再放一些香菇、冬筍,芝麻、麵筋、油條,然後這個餡不放肉,放點香油拌起來,吃著也非常的鮮美。這種全是素的餃子,在清朝叫全素煮餑餑。

還有就是一些奶餑餑,這個奶餑餑其實跟西方的奶酪挺像,但是也不一樣,這個就是奶油加上糯米在一塊煮,煮出來的食物,還有奶皮、奶豆腐、奶子,還有一種呢叫烏塔,這是蒙古族的一種食物,滿族人也吃。這一大堆東西也叫餑餑。滿族人是遊獵民族,吃奶製品很正常,滿族還有一種特色食品叫包飯,在東北也叫飯包,這個做起來就相當的簡單粗暴了。一般就是大白菜,在大白菜上刷一層醬,然後放什麽的都有,放土豆絲的,放豆芽菜的,放醬肘子的,放肉的,還有放香腸的,等等等等吧。

然後放上了米飯,這麽一包,那是要多大個有多大個的,吃起來那叫一個爽,這個飯包也是滿族的一種食物,相傳當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帶著13副鎧甲起兵,有一次被包圍了,這個已經彈盡糧絕了,沒辦法努爾哈赤命令自己的士兵,拿那個野菜,包一些野果和自己身上的幹糧,就這麽包著吃,後來努爾哈赤建立了大清,為了不忘本,也是一種憶苦思甜,這個飯包就流傳下來了。但是包的東西可跟原來不一樣了,那是什麽好包什麽,什麽醬肘子、什麽雞肉、鴨肉、魚片、熏魚,抹上東北的大醬,然後再加上炒肉丁,反正什麽爽你就放什麽,這種吃法也是非常的豪放。後來在這個基礎上又往裏邊加了菜了,什麽炒土豆絲、炒豆芽,後來北京人管這種菜叫合菜。

慢慢呢演變成了春餅,就不用菜包了,直接用麵餅包,後來這個合菜的種類是越來越多,放的食材是五花八門,今天就成了一道著名的菜係,就是春餅菜係。最後咱們就說說清朝的這個鍋子,剛才我們說了,清朝的這個鍋子,最早是滿族人行軍打仗的時候吃的。這個鍋子主要分兩種,第一種是豬肉的,今天這個豬肉的鍋子,已經染變成了東北著名菜係殺豬菜。主要就是東北的酸菜大骨棒,然後是五花肉,還有豬血等等等等還有豬腸子。

如果您想吃殺豬菜請來東北,再有一種 就變成了北京的涮羊肉,涮羊肉裏邊一般不放酸菜,都是一些大白菜、豆腐、粉絲、羊肉。這個東西最早的時候,隻是酸菜、羊肉和粉絲,後來進了北京了。這個酸菜就被新鮮的白菜給代替了,然後放上了漢民族喜歡吃的東西,比如呢豆腐,然後是粉絲,後麵加上各種千奇百怪的東西,後邊加上各種新鮮食材,最早的時候,滿族的這個鍋子蘸料比較少,隻有白醬油、豆腐乳、韭菜花,和糖蒜,今天不斷的往裏邊加東西,就演變成了今天東來順的火鍋蘸料。

南方的火鍋蘸料那品種就更多了,那各種醬,什麽沙茶醬、牛肉醬,各種醬,但是北京的涮火鍋,最正宗的還得是這四樣蘸料,那個時候可沒有麻醬,也就是我們說的芝麻醬,今天關於清朝的飲食咱們先說到這,下一期咱們再聊!

所有跟帖: 

妙文佳作。今日菜係就是在清中後期發展出來的。水滸牛肉是明朝的事,不是宋代的。“薩其馬”是滿族經典點心。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3 postreply 17:49:25

宋明都不吃牛肉吧!?水滸傳是明末元初成書,受蒙古族影響才吃牛肉。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42 bytes) () 11/05/2023 postreply 18:33:53

那時牛肉是上等食物,而宋代法律禁止私宰耕牛,所以水滸好漢吃牛肉基本都是在黑店、野店。 -白雲藍天- 給 白雲藍天 發送悄悄話 白雲藍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5/2023 postreply 22:19:00

曾經遇到過一個舊式北京老太太,她老頭解放前當過昌平縣長 -瓜妹- 給 瓜妹 發送悄悄話 (87 bytes) () 11/06/2023 postreply 13:33:45

主要原因是因為 滿清民國以後 的中國人太多了,環境破壞了 自然生長的好東西確實沒有了 -滿池嬌- 給 滿池嬌 發送悄悄話 滿池嬌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7/2023 postreply 17:23:02

I also only eat two meals -elfie- 給 elfie 發送悄悄話 (823 bytes) () 11/06/2023 postreply 16:18:52

盛讚好文!簡直是滿漢全席的【大學篇】呀!忒忒忒學習了,木須肉,槽子糕,小時候滿耳朵地聽,原來如此。 -古樹羽音- 給 古樹羽音 發送悄悄話 古樹羽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06/2023 postreply 17:23:58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