誌願軍”的名稱是怎麽來的?(ZT)

來源: 楊別青 2022-12-04 20:37:00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250 bytes)

【抗美援朝:“誌願軍”的名稱是怎麽來的?毛主席是不是根據黃炎培先生的建議確定的? 】

有的著作在講述這段曆史時說,中央最初定的名稱是“支援軍”,在作出出兵決策前後,毛主席聽取了當時擔任政務院副總理的黃炎培的建議,將出國作戰部隊名稱改為“誌願軍”。

其實這種說法並不準確。黃炎培先生可能的確向毛主席提出建議,讚成使用“誌願軍”的名稱,然而采用“中國人民誌願軍”的名稱,絕對不是在決策出兵前後或者根據黃炎培先生的建議確定的。

有關資料記載,1950年7月7日,周總理根據毛主席指示,組織召開了組建東北邊防軍的第一次會議。會議之後,周總理和聶榮臻代參謀長分別整理了一份會議討論情況報告呈送毛主席。

周總理的報告是由軍委作戰研究室起草的,聶榮臻的報告是由軍委作戰部起草的。兩份報告的起草單位都將即將組建的部隊稱為“支援軍”。

但周總理看後,將報告中凡使用“支援軍”一詞的,一一改為“邊防軍”。周總理的報告在後勤準備工作中明確指出:邊防軍一旦赴朝作戰,“部隊均改穿誌願軍服裝,使用誌願軍旗幟”。

在這次會議之前,1950年7月2日,周總理通過蘇聯駐華大使羅申轉告斯大林:中國將在東北集結三個軍,以便必要時支援朝鮮人民軍作戰。

周總理在給斯大林的這份電報中,是否使用了“誌願軍”一詞,現在無法查證。然而在7月5日,斯大林通過羅申轉告周恩來的電報中卻使用了“誌願軍”的稱謂:

“我們認為,在敵人越過三八線時,集中9個中國師於中朝邊境,以便誌願軍入朝作戰是正確的。我們將盡力為這些部隊提供空中掩護。”

到了8月上旬,毛主席說:“對於朝鮮,我們要以誌願軍的形式進行幫助。”

8月13日,東北軍區司令員兼政治委員高崗受毛主席和中央軍委委托,在東北邊防軍軍事會議上做報告:“到朝鮮去是以誌願軍的名義出現,穿朝鮮服裝,用朝鮮番號,打朝鮮人民軍的旗幟,主要幹部改用朝鮮名字……。”

9月以後,誌願軍的名稱逐漸在東北邊防軍中傳開,各軍師團的小報上以及連隊的牆報上都出現了“誌願軍”一詞。

到了10月2日,毛主席起草的給斯大林的但沒有發出去的電報,第一句話就說:“我們決定用誌願軍名義派一部分部隊至朝鮮境內和美國及其走狗李承晚的軍隊作戰。”

而此時中央尚未開會研究出兵問題,此時毛主席也不可能去征求黃炎培等人的意見。

由此看來,使用“誌願軍”一詞,至少是在7月7日周總理在組建東北邊防軍的會議報告上,而不是在決策出兵前後根據黃炎培先生的建議。

https://www.toutiao.com/w/1740046322483279/?wid=1670214909489

所有跟帖: 

叫"義勇軍"多好. -Uusequery- 給 Uuseque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4/2022 postreply 20:42:48

不一樣。義勇是救自己的國,誌願是救別人的國。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7:45:04

當時的口號是"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據說是為了保護國家才進入別人的國家打仗. -Uusequery- 給 Uusequery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8:07:16

為了中國的緩衝地帶,正如導彈危機中的古巴於美國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31:01

在理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30:01

義勇軍誌願軍英文都是volunteer,沒啥區別 -sheandI- 給 sheandI 發送悄悄話 sheandI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8:58:05

不太符合任務和目的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18:58

看人民日報,一開始是說的是人民軍如何如何,加中國人民誌願部隊參加了戰鬥,美軍撤回38線後,才大張旗鼓地說中國人民誌願軍。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3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0:01:43

這裏的資料說明人民日報首次報道的是1950年11月25日,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354269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23:56

誌願部隊和誌願軍這兩個詞是有差異的。在美軍撤回38線前,中國還不敢公開用誌願軍這個詞,而隻稱誌願部隊。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204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06:03:47

名字不重要,大家都有共識:戰爭的範圍隻是朝鮮。你說派的是正規軍,美國人都不會承認。看看那顆落在北約的波蘭境內的 -通州河- 給 通州河 發送悄悄話 通州河 的博客首頁 (173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7:54:29

不是最重要,作為曆史的一部分也需要理清楚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26:04

其實是炮灰旅而已 -Bravehearts- 給 Braveheart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8:26:28

為了中國的利益就有中國意義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26:51

怎麽來的? 翻譯過來的, volunteer military, 表示中國不想跟美國徹底鬧翻, 這個部隊是民間性質的 -已經4段- 給 已經4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9:37:41

部隊先有中文, 後有英文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27:40

國家不想宣戰就派誌願軍, 這是國際慣例。部隊根據英文翻譯的,這個名稱本身就是給外國人聽的 -已經4段- 給 已經4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04:56:31

中國曆史上什麽時候有過誌願軍的稱號? volunteer military 國際上已經有很長曆史 -已經4段- 給 已經4段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04:59:37

你說的有道理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05:50:00

朝鮮戰爭總算圓了老毛當偽軍的夢,沒給日本人當成偽軍,這次怎麽也要給俄國人當上偽軍走狗,才不枉此生。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09:45:07

華人的地位上升與這個戰爭有關,近代有哪個國家戰勝或打平了美國軍隊? -楊別青- 給 楊別青 發送悄悄話 楊別青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2/05/2022 postreply 19:29:14

海外華人地位高了。有一些人就忘記了過去被人家看不起的日子。我是2000年底在harman 辭職,去Pioneer 工作的 -gweipwu- 給 gweipwu 發送悄悄話 gweipwu 的博客首頁 (138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09:04:34

地位高是因為經濟水平提高,和打仗沒有關係,中美打了個平手,越南打敗了美國,你能說越南阿富汗在美國的地位高於中國?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39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10:10:56

無知。你還是嘴出臘肉,罵罵咧咧的去跟有時間的人打口水仗去吧。打仗顯示一個國家的國力和意誌。就你這 -gweipwu- 給 gweipwu 發送悄悄話 gweipwu 的博客首頁 (42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11:21:39

看看誰在罵罵咧咧? -man008- 給 man00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12:20:24

跟這種東西較什麽勁:) -puyh- 給 puy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2/06/2022 postreply 13:32:3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