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憂在大陸時,沒有吃過海鮮,沒有見過香蕉,桔子,等等水果”。 87年之前沒見過水果?無主席要摸著良心說話。
所有跟帖:
•
yes, “無憂在大陸時,沒有吃過海鮮,沒有見過香蕉,桔子,等等水果”。 87年之前.
-noworry-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7:30:57
•
你讀師範時沒看見香蕉,橘子?你從不出門?80年代,水果是很普遍的。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7:40:09
•
NW 沒有吃過海鮮,沒有見過香蕉,桔子,等等水果 in 80s in northern part of China.
-noworry-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7:50:00
•
我82年我的河南同事(新來的大學畢業)說河南人不吃魚,所以以前從來不吃魚。我是1979年才吃到桔子,1986年才吃到香蕉
-老生常談12-
♂
(33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09:13
•
香蕉隻有熱帶地區有,我也是很晚才吃它。我小時候還從附近農家的一顆桃樹和梨樹剪下兩個小枝,嫁接成功,後來還長了小桃和梨子。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36:49
•
那你厲害。我們嫁接蘋果是把結果的樹枝嫁接到山腚子苗上,用稀牛糞把傷口包上,牛糞幹了保護傷口。
-老生常談12-
♂
(67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44:11
•
我小時在菜園種各種蔬菜,瓜果。看到別人家有果樹,很羨慕,特地省錢買了一本講嫁接的書,自己動手。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56:27
•
有良知的人就不會像你這麽說話------對著塑料芒果崇拜你見過麽?
-江上一郎-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15:34
•
自己看去吧?
-江上一郎-
♂
(891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9:57:40
•
與你這類人不同認知.倍感欣慰:)
-江上一郎-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4:05:31
•
我最恨精日漢奸。
-老生常談12-
♂
(149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48:33
•
嘿嘿, 老生對擁護文革, 像日寇1樣殘酷對待國人的紅衛兵有什麽感想?
-planet-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10:58:01
•
專門去讀了無主席的帖, 根據我家70年代初下鄉的切身體驗,我覺得無主席文中所寫並無不真實的地方。
-BeagleDog-
♀
(426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14:25:44
•
我信無兄。89年蘇東波之秋,我天天盯著CNN。羅軍上校對外聯絡官問記者組,你們身邊有香蕉嗎?我女兒10幾歲了,還沒見過呢
-十具-
♂
(431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26:15
•
這個我相信,因為香蕉隻有熱帶地區才有。但大部分水果在南方是很普遍的。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38:41
•
不起眼的香蕉旁證了,為何蘇東波轟然塌陷。我表哥,拉琴的,80s去香港演出。主人招待有香蕉,他們覺得漂亮得像模型,沒舍得吃
-十具-
♂
(84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8:53:35
•
香蕉少,可能是和不好保存有關。但梨,桃,柑橘等水果很容易種,在南方很普遍。不了解北方,但憑常識,覺得沒見過橘子是匪夷所思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9:01:31
•
工業化生產的南美蕉,耐存儲。但比嶺南的小米蕉,味道差太遠了。徒有光鮮的外表。就因為太便宜了,人們拿它說事。毛時代,報紙
-十具-
♂
(141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9:37:01
•
毛時代的問題,我們都親眼目睹。農村的貧窮和落後,我經曆了14年。我以前從來沒有質疑無憂,這次有點天方夜譚。
-衡山老道-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0:31:55
•
87年前在省城大學上過學,卻沒見過香蕉桔子,
-吾道悠悠-
♂
(10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1:33:10
•
另外,省城大學的夥食
-ireadwrite-
♂
(353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2:29:10
•
除了供應,還有經營的問題。我的大學地處魚米之鄉,頭兩年夥食是定餐製,差的沒道理。後來可以按菜單買了,改善了一些。市場化
-十具-
♂
(21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2:49:26
•
聽說6.4的原因之一是大學的夥食差。81年去過最高學府的食堂,饅頭搭窩頭+大白菜。我弟說常態如此,南方學生很不滿。校方的
-十具-
♂
(18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3:15:13
•
我上大學前,一頓可以吃一斤米飯,覺得過癮。上大學幾個禮拜,一頓3兩就夠了。油水足呀。 -欲千北-
-puyh-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3:22:08
•
他大概78級的,撒謊不眨眼。1978年一個知青幾個星期每頓3兩就夠了?那時食堂肉極少。
-老生常談12-
♂
(305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5:00:45
•
管它是哪屆的,這兩位總有一個在撒謊。
-puyh-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5:20:44
•
我上大學頭兩年每天要吃1.6斤, 早餐4兩, 中晚餐各6兩, 因肉食油水少, 吃少了撐不住。全靠家裏節衣縮食寄糧票來支持
-清源白水-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6:04:05
•
已經不要糧票了嗎?我上大學時,還是按糧食定量發米票,麵票的。
-BeagleDog-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14:37:09
•
少見多怪,自以為是。78年春季一入學,食堂裏天天中晚有肉菜。別總呆在大連的井裏,想象中國的天。
-欲千北-
♂
(0 bytes)
()
11/23/2022 postreply
12:11:49
•
八十年代西安交大南方學生都不能保證夠大米吃。廣州高校裏倒是百花齊放,各種私人攤點,讓人大開眼界
-sheandI-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5:22:51
•
大米不夠好理解,因為各地大學生的供應計劃是按當地的。八十年代初
-ireadwrite-
♂
(1073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8:45:19
•
一月一斤肉,一年6kg已經高於當時全國人均3kg的水平(世界墊底)。現在是人均61kg肉+水產品+蛋奶。無兄說幾乎沒有,
-十具-
♂
(262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10:39:23
•
北方的蘋果、梨子和棗子較多, 有煙台蘋果萊陽梨之說。北方人沒吃過見過蘋果梨棗的應該很少見吧
-清源白水-
♂
(0 bytes)
()
11/14/2022 postreply
09:30:33
•
沒見過香蕉很正常,在東西德合並前,香蕉在東德可是稀罕物,市場上沒有的。
-puyh-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3:15:27
•
蘇東坡是蘇聯嗎?羅軍是?
-jianchi9090-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9:47:20
•
蘇聯、東歐、波蘭,戲稱“蘇東坡”。羅軍指羅馬利亞軍隊。我是在電視上,實時全程看完了齊奧塞斯庫的垮台經過。CNN出盡了風頭
-十具-
♂
(79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19:55:39
•
謝謝,又學點知識。 我那時在國內,不懂這些。
-jianchi9090-
♀
(0 bytes)
()
11/13/2022 postreply
21:4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