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米不夠好理解,因為各地大學生的供應計劃是按當地的。八十年代初

本文內容已被 [ ireadwrite ] 在 2022-11-14 09:11:07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北京的高校糧食配額據我所知是大米不多的(我弟弟在清華大學上學,從七八年到八六年,五年本科,三年研究生)。但糧、油、肉等是按當地配額的呀。

我是七七級的,當時廣州的豬肉配額每人每月至少有一斤多。高年級時(八一、八二年)開始,自由市場己經有相當數量的肉販賣豬肉(不需肉票),校外校內都有私人開的小食攤可以買有肉的菜(不需肉票)。(實際上,校外小食攤賣的菜從我第一年去時就不需肉票,隻是以前很少這樣的小食攤,是在校旁邊的住家開的,校內則沒有)。到八十年代中期(我己經工作),糧、油、肉、糖等在自由市場上己經很多,價格雖比國家憑票供應的貴,但也不是貴太多。

無憂在他們的省城上大學,到87年前還幾乎沒吃過豬肉。雖然各地有差別,但是國家的定額到87年還這麽少,所以我覺得難以想像,並無別的意思,畢竟這是本人的闡述。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