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授銜,是開國將帥們一生中最為榮耀的時刻。但關於將帥的評定和一些主要人物的授銜,一直有著各種不同的看法和爭議。本文試圖進行簡單的分析來理解元帥授銜邏輯和相關的問題。
1.大元帥軍銜
當時確實準備有授予大元帥的提議和準備。
具備大元帥資格者: 毛澤東、朱德、周恩來
當之無愧的大元帥,當然隻有毛澤東,這個毫無爭議。
但是如果真的授予大元帥軍銜,朱和周都有資格。
朱一直是軍事係統的最高指揮官。開國的時候,朱毛的頭像一直是並列在天安門城樓的。
周在毛之前,一直是黨中央最高軍事主官,無論是在南昌起義還是後來的中央紅軍和紅軍總部中,都是數一數二的人物,唯一的兩次三人團成員。在解放戰爭中,也是解放軍軍委副主席兼代總參謀長, 解放後在主管政務的同時還主管軍委日常工作的第一副主席。
1937年8月22日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主席。
1955年,彭德懷雖也有機會競爭大元帥,但是無疑作為第一元帥更合適。
2.元帥的授予標準
元帥的授予標準是:
1)八路軍總指揮、副總指揮,參謀長,師長、副師長,新四軍軍長,副軍長。
2)以1937年為基礎,且政工幹部一般不參與授銜。
以此為標準,朱德、彭德懷、葉劍英、賀龍、林彪、劉伯承、肖克、徐向前、聶榮臻、葉挺、陳毅可以授予元帥軍銜。
其中,陳毅是新四軍軍委副書記,第一支隊隊長,後期的軍長,項英以政工為主,因此以陳毅為代表。
最後結局是,大元帥未授,毛周未授銜,朱德為第一元帥,葉挺遇難,肖克被羅榮桓頂替。
十大元帥是: 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賀龍、陳毅、羅榮桓、徐向前、聶榮臻、葉劍英。
3.葉挺和肖克的軍銜
葉挺被捕其實確保了其會獲得元帥軍銜。因為葉的最大問題就是曾經脫黨。而入獄五年其實是洗白了葉挺的曆史,並重新被體係接納。如要授銜,有人認為,葉挺的排名僅僅落後於彭德懷。
肖克的戰功及資格在副職中無人能及。與其它方麵軍不同,紅二方麵軍就是賀龍的紅二軍團和肖克的紅六軍團,作為副師長,肖克的影響力並不弱於賀龍,實際地位高於被貶為副職的方麵軍司令員徐向前,和政委出身的輔助者聶榮臻。他也是唯一被國民政府授予中將的國民革命軍副師長。論出身,第六軍團是中央紅軍派出的長征的先遣隊,論戰功,勝利完成了後來中央主力紅軍未完成的與紅二軍團會師的任務。論本錢,直接頂起了一個方麵軍的半壁江山,成為一個方麵軍的副總指揮,這個成就就連他的原上司林彪也沒做到。
4.元帥的排名
三個師長的排名,賀龍資格最高,是唯一的方麵軍總指揮;林彪軍功最高(但是抗戰參加時間很短)且是中央紅軍的出身,劉伯承同樣。這隻是排名問題。
陳毅是1941年的代軍長,無論是從年頭還是職務,都排名正軍(師) 職務的最後。
特殊的是羅榮桓,他本來是聶榮臻的下級(聶是副師長,而後改任政委,都高於政治部主任)。
羅榮桓的軍事排名尚在師參謀長(周昆)之後,按照1937年的職務,是進不了元帥的級別。所以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其是中央紅軍井岡山的班底,後期使用過程中有軍功,長期代理115師這個王牌師(中央紅軍改編的嫡係部隊)軍事主官並開辟了山東根據地,成為四野核心人物,在這個基礎上,才能依靠115師的以政治工作的代表列名元帥並排在第7的高位。如果不是後期提拔,做政治工作的人選還應有聶帥和陳帥。
徐向前以其四方麵軍總指揮的職位,隻能當129師副師長。這與紅四方麵軍和西路軍的表現以及實力的喪失有直接的關係。
聶榮臻是副師長,也仍然高於軍參謀長。這也與葉劍英抗戰期間長期未從事直接軍事工作有關,而1937年的軍委名單軍委排名葉在徐之前,且授銜為中將也高於徐和聶。
1937年8月22日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毛澤東為主席,朱德、周恩來為副主席,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彭德懷、任弼時、賀龍、林彪、劉伯承、張浩、葉劍英、徐向前為委員,(任弼時是八路軍政治部主任)。
5.周劉鄧的元帥軍銜
周的情況上麵已經說明,大元帥級別,保底元帥前二。
劉雖然長期是軍委副主席。按授銜時的黨內和軍委位置,應與彭德懷平級並排名靠後。但其真正的軍事生涯很短,一年的新四軍還是政委經曆。即便毛周都授銜,其也無授銜的可能。
鄧是八路軍政治部副主任,跟副參謀長左權平起平坐。與羅榮桓、張浩、關向應相當。其以129師政委和後期的解放戰爭經曆,應該可以授予元帥,1954年,鄧是12名軍委委員之一,排名尚在羅榮桓之前。是12名中除毛之外唯一未被授予軍銜之人。
但也要看到,這個時候周和劉剛剛離開軍委副主席的位置。而在此之前,鄧並未列名於軍委之中。這個臨時性,說服力不足。另外,其資曆也僅能列在元帥之末。
6.關於粟裕
粟裕以其軍功和解放軍時期野戰軍代司令兼政委的地位和戰功,有機會競爭元帥。
但其資曆毫無疑問是不足的。被打散的紅軍先遣軍團的參謀長、新四軍支隊副司令員、師長、野戰軍副司令員、代司令員。功勞大不大? 大。但要看跟誰比, 隻能是跟肖克和羅榮桓比。肖克功在長征,羅榮桓功在抗戰(山東),粟裕功在淮海。論資曆,粟裕也略略落後於新四軍副軍長張雲逸(原八路軍344旅副旅長)、還落後於張鼎丞。所以粟裕不當野戰軍司令員,不當元帥,不是高風亮節,而是本來就資曆不足。
7.大將問題
大將的評選,不知道是什麽原因,其實很難服眾。
參照元帥的授予,粟裕、徐海東、陳賡沒有大的問題。這幾個八路軍的旅長的資曆肯定夠了, 王樹聲,以四方麵軍副總指揮、其弟王宏坤的385旅旅長兩個位置的加持,也還算是可以的。
其它的人,則更多是政工幹部。
張雲逸的副旅長(沒政委,後改任政委),後麵改任了新四軍副軍長。
黃克誠,紅軍軍政委,軍團政治部主任,八路軍總政治部組織部長,拿到了新四軍師長兼政委的位置。
新四軍1941年的七大師長,除粟裕和張雲逸外,都是師長兼政委。1955年也都給出了大將的授銜建議。
譚政,八路軍總政治部副部長(鄧小平調師政委後)。
羅瑞卿,紅軍軍政委,方麵軍保衛局長,公安部長。
蕭勁光以1931年的軍團政委,1937年的留守處長。
許光達…1932年去蘇聯養病的紅軍師長。
肖克(上將第一)授予第一大將,絕對夠格,至少前三。
其它能夠競爭大將位置的人,也基本上出自紅二方麵軍、120師。
紅6軍團政委,359旅旅長的王震(上將第五),358旅旅長張宗遜(上將第三)都是極有競爭力的人物。南昌起義的師長,120師參謀長周士第的資曆也是首屈一指。上將第二的李達也正是他的紅二方麵軍參謀長前任。
7.其它問題
當年許世友爭大將,憑啥本錢? 解放戰爭時山東兵團司令員(華野東線兵團,擬獨立建立野戰軍),與粟裕曾經並列,以此資曆,當大將並非完全沒有資格。隻是跟肖克比較為遜色。
左權未死,也隻能是大將軍銜。粟裕不能頂替陳毅,左權也不能頂替葉劍英。
曆史不能改寫。公道自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