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榮桓和粟裕。
山東抗日20多萬人大起義,最後存活30萬多人,組成山東縱隊。115師一個師部,343旅一個旅部加上686團首先進山東,然後肖華一個團進山東,其實是強龍壓地頭蛇,山東和115師矛盾很大 。後來685團進山東,344旅進山東。
山東領導層黎玉,朱瑞,張經武,蕭同,羅榮桓,陳光等一直有很大的矛盾。中央派徐向前去主管,徐也搞不定铩羽而歸,否則徐向前就是山東的一把手。最後,任命羅榮桓主管山東和115師。主席後來讚賞:山東換了羅榮桓就搞活了。
在東北,東野就殲滅105萬國軍,自己發展成103萬大軍。拿下東北,全國基本大局已定。劉少奇說:東北百萬大軍不用打,往那一擺就很嚇人。黃永勝說:就靠東野百萬大軍就可以解放全中國。這裏麵都有羅榮桓的功勞。
政工要有一個元帥,秋收起義可能要一個代表,這就的羅榮桓。
粟裕評銜不是和羅榮桓比較,是3野代表,新四軍代表,這個代表是陳毅。
陳毅已經離開部隊,不應該評軍銜,但是周總理提名他,已經把粟裕擠下來了。
粟裕紅軍時期職位低,僅僅是偏師十軍團的參謀長,10軍團又覆滅了。抗戰時期職位也低,是新四軍師長,不是軍長副軍長。
粟裕的功勞主要是解放戰爭中,蘇中7戰7捷,孟良崮戰役,萊蕪戰役,豫東戰役,濟南戰役,淮海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