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門史詩《西魯序》

來源: 唵啊吽 2022-04-27 08:27:0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6787 bytes)

天地青黑白鶴洞

海湖蒼碧紅花亭

各地洪門會書中都有一段史詩般的故事,這段故事稱為《西魯序》,《西魯敘事》,或《西魯傳說》,其中包含了洪門文化中大部分的英雄事跡,很多洪門的隱語、暗號、儀式、詩歌等都出自《西魯序》故事中的典故。可以說,《西魯序》就是洪門的《聖經·創世紀》。此會書的也是洪門核心權力的信物,隻有得到洪門真傳的人才有權利保藏此書。加拿大域多利致公堂,就秘藏一本《天地會洪順堂錦囊傳》,這本秘書中就有西魯故事。洪門作為秘密組織,用語隱晦,加上大江南北方言千差萬別,傳抄到各地洪門的西魯故事也因此不盡相同,敘述了一個沒有正史記載的故事。

圖:域多利致公堂收藏的《天地會洪順堂錦囊傳》

《西魯序》說洪門武宗鄭成功1661年收複台灣,開立洪門第一山堂。當時鄭成功還是孤懸海外的南明武將,眼看南明將亡回天無力,便派了洪門五祖蔡德忠、方大洪、胡德帝、馬超興和李式開潛回福建九連山南少林寺。加拿大百加委路致公堂一副對聯是:門外九連山秀茂,寺內三聖佛莊嚴;就用了《西魯序》九連山南少林的典故。其後鄭成功的親侄鄭君達攜妻、妹郭秀英和鄭玉蘭投奔南少林。鄭君達被尊為洪門五義之一,郭秀英和鄭玉蘭名列洪門三英。康熙年間,西魯叛亂,康熙屢戰屢敗,貼榜招天下英雄抗敵。於是南少林揭榜,128僧兵出征擊退西魯,得朝廷賞賜,封鄭君達為湖廣總兵。然西魯國不見正史,有學者認為西魯國”乃“西虜番”之隱語。但凡與中央政權有武裝衝突的邊陲域外部落皆可稱“虜番”。清朝開國之初,北有俄羅斯,西有準格爾汗國,南邊是大順和南明,征戰連綿,曆代招募地方驍勇平亂是常有的事。

圖:百加委路洪順堂購於1874年左右,1882年改為致公堂,1980年重修,上有對聯:門外九連山秀茂,寺內三聖佛莊嚴。

《西魯序》作為反清複明的洪門的史詩,說五祖曾經在康熙年間為清朝立功建業擊敗西魯國叛亂,這是一個非常糾結的心理。正史中康熙年間有三藩叛亂,即平西王吳三桂聯合靖南王耿精忠和平南王尚可喜叛亂,被清軍鎮壓。三藩叛亂是一場大規模反清暴亂,其散兵遊勇成為洪門早期主力是順理成章的事情。吳三桂始引清兵入關,終因叛亂被鎮壓,和《西魯序》南少林故事暗合。這大概是早年洪門內部人員組成使然。

南少林寺即南北朝時期修建的林泉寺,位於福建省莆田西天尾鎮北邊的九連山脈中段,海拔五百米,地勢險要,是《西魯序》中的反清複明秘密據點,外人不知。但寺內武功第七的馬福儀屢犯色戒被逐出寺門,引來清兵滅了南少林。由於叛徒馬福儀武功排第七,“七”以此成為洪門忌數。洪門文獻中所書年月日但逢七數,皆以“吉”字代之。由於南少林是洪門發源聖地,清廷將其焚毀,致使南少林消逝了三百年。直到1986年其遺址被發現,出土了刻有林泉寺字樣的殘碑和石柱,還有刻有“諸羅漢浴煎茶散”字樣的石槽,當是僧兵療傷的浴槽,其中一個宋代石槽刻有“當院僧兵永其佳其合共造石槽一口”字樣,因此推測就是當年的南少林寺。1992年福建省政府重修南少林,1998年竣工,如今南少林香火旺盛,遊人如織。

圖:《天地會洪順堂錦囊傳》中插頁“恭祝千秋”。壬午年吉月即壬午年七月,以“吉”代“七”是洪門傳統。“念伍日”即“廿五日”。七月二十五日是紅花亭聚義日。

《西魯序》記


載當年清兵圍剿南少林寺,當時逃脫的有18僧人,被清兵追殺至沙灣口時僅剩洪門五祖。正當後有追兵,前急流的絕望的時候,忽然河麵出現一艘小船,救了五祖。撐船的是明室遺老謝邦恒。謝邦恒將龍虎山反清五義士引薦給五祖,這五人是吳天成、方惠成、張敬之、楊仗佑和林大江,即洪門中五祖。中五祖加入前五祖隊伍繼續逃亡躲避清兵,遇黃昌成夫妻,投宿到福建高溪村靈王廟。謝邦恒和黃昌成因此名列洪門五義。

前五祖和中五祖住靈王廟休息時,一日散步至巷尾,看見河邊有一個青麻石香爐寶鼎,兩耳三足,重五十二斤十三兩(意為五湖兩京十三省),鼎沿四麵刻有“順天行道”字樣,鼎腹底刻有“反清複明”字樣。此乃天意不絕洪門之像,此像堅定了他們的信心。十位英雄流亡到廣東惠州珠寶寺,受到寺內五僧人收留。寺內五僧人是吳天佑、洪太歲、姚必達、李式地和林永超,洪門將珠寶寺五僧人尊為後五祖。

不久,清兵又追殺到珠寶寺,前、中、後祖十五人離開珠寶寺往湖北走,路過江西,得知鄭君達已經遇難,他們根據得到的消息,到了湖北襄陽以後找到了鄭君達的墓,正遇到郭秀英和鄭玉蘭帶著鄭君達兩個子祭奠鄭君達,此時此景,有抱頭痛哭的,也有黯然落淚的。大家一起祭奠了鄭君達,正準備下山,發現已經被清兵團團圍住,局勢非常危險,此時鄭君達墓中忽然飛出一把寶劍,落地郭秀英手中,郭秀英忽然有了神力,殺開一條血路,讓眾英雄好漢突出重圍,但是郭秀英和鄭玉蘭卻被圍兵逼到了漢江三合河邊上,她倆不願意連累眾義士,英勇投江就義。

前五祖護著鄭達君的二子突圍,清兵將領陳文耀緊追不舍,追到山中,忽然一個樵夫從懸崖上躍下來,一斧劈死陳文耀,前五祖見狀返身殺退清兵。這個樵夫原來是史可法部將吳烈的兒子,名叫吳廷貴, 被洪門尊為洪門五義士之一。後來謝邦恒打撈其郭秀英和鄭玉蘭的遺體埋葬在三合河河邊,並立碑誌之,碑上刻字“三合會”。因此洪門天地會又稱三合會。從地圖上找不到襄陽三合河,三合河可能就是襄陽漢江,清河和唐白河匯合處,這個匯合處非常獨特,不是三江匯合一處,而是漢江分流成三角形,清河流入漢江西北一支中間,唐白河流入漢江三角形的北邊尖頂。

三合河一場惡鬥,十五壯士殺死清兵四百,在漢江上下傳為佳話,引來近千名反清義士聚集到一起。他們投奔到萬雲寺,因為萬雲寺方丈萬雲龍是反清義士。萬雲龍被洪門尊為達宗。萬雲龍帶領這這支反清隊伍進了神農架,到了白鶴洞。白鶴洞有一個白鶴道人陳近南,也是反清義士。白鶴洞附近有一個普庵,普庵有一個寬廣道場,道場中間有一個石亭,石亭周圍開滿紅花,故稱為紅花亭。陳近南通陰陽,知天文地理,掐指一算,自崇禎甲申年煤山自縊,至康熙十三年甲寅年正好是三十年,天運三十年一變,甲寅是陰盛轉衰之年。因此定於甲寅年(1674年)725日在紅花亭舉義。725日那天,陳近南主持,眾英雄開壇歃血結盟。聚義取明太祖年後洪武的“洪”字為名,成立洪門。大家推舉陳近南為主香,主持洪門,萬雲龍掌兵,帶領起義隊伍。並將“洪”字拆開為“三八二十一”,作為洪門相識暗記。

一些曆史學家認為,陳近南的真名應該是陳永華。陳永華是福建漳州府龍溪縣人,其父陳鼎是明末舉人。陳永華是鄭成功的諸葛亮,為鄭成功出謀劃策,還輔佐鄭成功的世子鄭經。他輔佐鄭經時,主政台灣22年,勵精圖治,教化台灣煮糖曬鹽,打鐵燒磚,行甲保耕戰屯田製。他還力主教育,建立了台灣國子監為最高學府,下設府學、州學和縣學一整套教育係統。今天台南還有陳永華建的孔廟。可以說,陳永華教化了台灣一方,是台灣開基聖祖。據推測,鄭成功派五祖潛回福建九連山以後,陳永華一直與五祖有聯絡。1672年吳三桂反叛清廷,16743月吳三桂攻入湖南,4月鄭經登陸廈門夾擊清兵。很有可能是趁鄭經出兵福建時,陳永華召集五祖建立了洪門。每年725日是洪門周年慶祝日,紅花亭聚義是洪門重要典故。陳近南被洪門尊為宣宗。

圖:台南全台開基永華宮永華堂內的陳永華神像。全台開基永華宮是陳永華建的廣澤尊王廟,相傳是陳永華從福建南安鳳山寺祖廟把廣澤尊王神像迎接到台南廣澤尊王廟。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好文章、好故事、好曆史、好歌喉、好身體、好心態。(上了年紀就要這樣樂度夕陽!) -白鏡天- 給 白鏡天 發送悄悄話 白鏡天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7/2022 postreply 08:57:1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