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提到過去回國探望父母時都會背些書回來,一是愛好硬皮書,二是想著隨時翻翻也是個樂。願望是好的,疫情前忙綠活動多多,書擺在書架也就是個擺設,很少去碰,誰想新冠改變了人們的生活,閑暇時多,咱倒是開始翻看“藏書”。前兩天抽出一本【紅底金字-六七十年代的孩子】, 一下就被深深吸引,之中的字字句句都刻畫的是我們當年的身影..
序言的一段話十分抓心 “.....進取方麵,北京的孩不如外地的孩子,婉轉點說, 北京孩子較少“於連的性格”, 散漫不經折騰,以至多不成大器...”,咱仔細琢磨一下,有些道理,回望自己的成長道路,感同身受。北京孩子生在皇城根下,要不有著八旗子弟的血脈,要不就是受其遺風的影響,心氣高“目空一切”,什麽事似控於掌中,工作不卑不亢,能不求人就不求人,生活態度如當年旗人拎著鳥籠般自由自在,散漫灑脫。
小的時候對“北京孩子沒多大出息“ 沒什麽感受,文革期間大家都是如此這般吃“大鍋飯”, 該上學上學,該下鄉下鄉,該進廠進廠, 沒有選擇與比較。倒是後來改革開放在京城上大學後,與來自全國各地同學濟濟一堂讀書共寢,才發現彼此的不同。北京同學自有身在首都的優越感,逢周末就往家跑,可隨時見父母又可改善夥食,畢業不太差亦會留在北京,所以讀書學習過的去即可,無欲無求 ,少有野心。反觀來自外地的同學絕大多數首次進京,八十年代各地發展差異很大,他們看著首善之地與家鄉的差異驚詫不已,努力上盡留在京城就是他們奮鬥的動力,從班幹部到各級學生會的小頭目統統都是他們的身影,也是輔導員班主任身邊的影子和貼心人。
出國後發現我們北京人依然“不上進”, 九十年代初來到海外雖然感概這裏高物質的生活水平,但很快就適應且心底平和,即來之則安之,自感早晚會是其中一分子而已。咱周邊有來自不同省市的訪問學者與留學生,他們想法就各有各的奇葩,首先是十足的滿足感。我有一個來自東北的 roommate 在國內留校任教,結婚後住著學校分的筒子樓,憋屈的很,看著我們共享的 house, 時時流出喜悅感,周末拿著 coupon 騎車買打折貨為老婆到來忙前忙後,後來搞了身份太太也來了,學習打工積極向上,後來居然快畢業時找打工老板擔保銀行貸款留學生中第一個買了 house。
周邊有不少如此努力上進取得成功的非北京人士,看來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早年的“三大差別”及成長的環境造就了人的心氣和功利心。當然作者比之外地同學有“於連的性格”及北京人之“不進取”是有些偏頗,但多少白描和漫畫了兩地人大體的心態和生活狀態。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