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知青的回憶(續二)

來源: YangLin64 2021-11-17 17:19:44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165 bytes)

三、“閑”時的農活

生產隊裏的活雖然清閑了一點,農民可是照樣起早貪黑。早上下自留地,晚上收工後砍一擔柴回家,這是當地農民的慣例,一年四季都是如此,隻有春插、雙搶和秋收時除外。如果生產隊收工比較晚,砍柴還沒下山就已經天黑。沒有手電,全憑著對路的熟悉和一點星光挑回家。上山幹活穿的一般是草鞋或破解放鞋,雨後走到山上鞋裏鞋外都滑溜,我後來就幹脆赤腳上山,這一習慣一直延續到我上大學後的一九七八年。一個稚嫩的少年,一個夏天就一條短褲一雙赤腳,上山下田。我說給我外甥聽的時候,他說我很會編故事。

秋收,除了割稻子以外,油茶子、紅薯、玉米和可能少量的小米也要歸倉。紅薯和玉米會稻穀的比例【注三】立即分到各家。秋收後到春插前,大約有五個月的時間,算是農閑的時候。說閑也閑不到那裏去。家裏的自留地裏就有幹不完的活,柴也是不怕多的,多了可以挑到縣城去換一點零用錢。生產隊裏的活也不會少。給所有的茶林進行全麵的鋤草(鬆土)是第一件事。這種活沒有什麽值得特書的,但一九七六年初冬的一天使我終身難忘。那天,我跟往常一樣穿一件襯衫去上工,走到路上已經感到氣溫的變化,但沒當回事。到了目的地開始勞動時,我真正感到了寒風的刺骨,隻好通過加倍的賣力來緩和一下澈骨之寒。隻穿一件單衣的還有三人,其中一人頂不住而中途回家了,另外二人跟我一同堅持到底的,第二天未能出工。我不但堅持到收工,收工後還到附近的林子裏砍了一捆竹子回家作竹編用。一進了樹林,身子頓時就暖和了。

開墾荒山以便來年種玉米或茶樹也是冬天的活之一。大的鬆樹砍倒、鋸好堆起來做枕木,等漲大水時隨溪流筏到縣城,從縣城再用汽車運出去,賣給國家鋪鐵路。最有用的是杉樹,大大小小,隻要不是太嫩,都有利用的價值。細小的在火上加熱後做成藤子,固定房架或其它東西都用得上,牢固而耐用,幾十年乃至上百年都不朽壞﹔中等的作家具﹔大的作房子的梁柱。其它的一律當柴火。樹木砍光後,再放一把火燒淨,最後是挖樹根。樹根耐燒,是最好的柴,但在冬天挖樹根是一件苦差事。隨著鋤頭挖到樹根而震動的手就在寒風中開裂,血就立刻從新鮮的裂縫中擠出來。

俗話說,“瑞雪兆豐年”。但雪要是長期不化,牛就沒有了青飼料。在冬天能給牛作青飼料的是茅草,也就是割破魯班的手並由此發明鋸子的那種。在積雪的山上砍茅草(不是割,因為杆子也能吃。同時也是為了重量而多計工分),沒有雨鞋,沒有手套,手腳受冷的程度可想而知。但更痛苦的還不是冷。砍茅草要求手勁大,刀又利,左手一把抓緊,右手一刀砍斷。如果左手不抓,擺動的茅草很難砍斷,砍斷後再理整齊也費事﹔如果左手抓不緊,砍下去的刀就把茅草從手中往下拉,左手心就被鋸成一道道血痕。一擔茅草到家,左手掌已是一片血肉模糊。

除了寒冷與外傷,有時還會受雨淋。謹慎的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隻要離家有幾裏路,都會帶上雨具——鬥笠和蓑衣(或塑料薄膜做的雨衣)。一次在玉米地除草,我什麽都沒帶,活沒幹多久雨就傾盆而下。我硬是在大雨中堅持勞動到收工。現在想起來,那時候身體真是好,日曬、雨淋、寒冷都經受得住。割破的傷口,幾乎不用什麽藥,在幾天內就會痊愈。

我在生產隊勞動的兩年裏,可以說是髒活累活搶著幹,也樂於助人。在家的空餘時間還免費給人編鬥笠。不過,大多數人還是用一擔柴火來還情。有一次分配到我和另一位給禾苗噴農藥。和我搭檔的是老油條。他帶著我早早地噴完了農藥,然後就從容地找找一擔幹柴回家。沒有其他人在一起幹活時,應付一下應該是常事,隻不過我很少有這種機會。可是我還沒有感到內疚,反而覺得占到了便宜而高興。這與我平常的“積極”態度形成了對比。這大概也是我後來不認同“人之初,性本善”的開始,到美國後願意接觸基督教的一個主因是我認同人天生的罪性。

(待續)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當農民不容易,真的很辛苦 -randd2000- 給 randd2000 發送悄悄話 randd2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7:34:57

一次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266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07:14

打農藥是個很苦的活,還有危險;三伏天時,背一桶農藥,在棉花地裏打藥,棉花長得齊人高,不透風,熱得要死。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23:50

你外甥說你編故事;不經過那時代,誰相信。我還沒上小學時,就跟我姐到處挖野菜;我上大學後,愛吃光米飯,不吃青菜,同學不解。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342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09:18

你外甥說你編故事;不經過那時代,誰相信。我還沒上小學時,就跟我姐到處挖野菜;我上大學後,愛吃光米飯,不吃青菜,同學不解。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348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15:03

包穀飯看起來像蛋炒飯挺吸引人的,可是吃起來口味比白米飯差多了。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36:23

那時,紅薯沒少吃,但沒吃厭;紅薯藤真是吃厭了;那時,凡是能吃的都沒浪費的;現在回老家看到人們喂豬吃的都是光米粥,我很感慨。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44:05

我從來沒挨過餓 -老生常談12- 給 老生常談12 發送悄悄話 老生常談12 的博客首頁 (798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9:11:34

你比較幸運,插隊的地方可能較好;郭永懷的女兒15歲初中畢業後插隊,又苦又累的,弄得一身病,後來早逝。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0:10:34

你不挨餓,別人是不是也不會挨餓? -原上草2017- 給 原上草2017 發送悄悄話 原上草2017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12:57:06

我們每年有兩個月口糧是紅薯,有小孩的家裏懂得搭配,一年裏米和紅薯摻著吃,知青沒有餘糧,那兩個月隻有紅薯,開始還行,一兩個星期後, --hutu-- 給 -hutu- 發送悄悄話 -hut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0:19:00

吃一根就吃不下去了,但一上工就餓,但回城後,對紅薯並不排斥。 --hutu-- 給 -hutu- 發送悄悄話 -hutu-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0:20:07

紅薯的產量高,又比較省事,好歹是糧食,我們還想多種點;但那時規定你種什麽、種多少,你自己還不能做主。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13:47

我們那一帶基本夠吃,除了少數未成年男孩多的幾家。會到我們家來借米。經常聽到我母親會抱怨,還的米不但不如原來的幹淨,分量還會不足。 -YangLin64- 給 YangLin64 發送悄悄話 YangLin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39:35

我們知青點基本不夠吃,但最嚴重的是1976年,差不多缺糧兩個月,大家都回家了。最後公社特批了幾百斤玉米才渡過難關!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2:32:57

我們是一粒米都沒有了,找到了大隊書記,問題勉強解決了。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5:39:35

千總可以拚爹。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10:54:05

下鄉沒有1粒米?千總在說假話。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11:04:29

習主席諄諄告誡川少將,要好好學習決議。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2194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20:55:00

千總你任命我當少將,比你爸還都大。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21:14:49

千總你爸不是被共黨開除黨籍了麽?不然為神馬你如此痛恨共黨?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21:25:39

地瓜藤過去都是喂豬的,現在還成了健康食品。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15:23

過去啥時候?毛時代,我們那裏的豬沒這個福報,隻能吃豬草,一年難得長到一百斤。我小時經常在河裏撈豬草。 -法眼- 給 法眼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22:47

包穀飯是什麽?玉米碴子粥?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28:56

把包穀磨碎了,混在米裏煮出來的飯。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8:19:07

出圈是個惱火事, 很多地方豬圈旁邊就是廁所, 男人進入豬圈將人及豬的屎尿混合物挖到籮筐裏, 遞出來讓女人挑地裏去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21:45

豬用稻草,一起往菜地或田裏挑。廁所也許離豬圈很近,但人糞不和豬糞混合。 -YangLin64- 給 YangLin64 發送悄悄話 YangLin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8:27:31

出豬褻很髒,不是很臭。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9:23:14

除牛糞稍好些,因牛是草食動物。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2:25:22

出豬褻很髒,不是很臭。 -欲千北- 給 欲千北 發送悄悄話 欲千北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19:23:14

謝謝樓主的有生活氣息的回憶文。幾壇就是要有這種有自己獨特經曆,又能引起共鳴的文章。 -BeagleDog- 給 BeagleDog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1:39:27

樓主應分類為回鄉知青。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2:27:12

沒看到“回鄉知青”這一類別 -YangLin64- 給 YangLin64 發送悄悄話 YangLin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9:02:50

可能是 “回鄉青年”,記憶有誤了。 -Tiger666- 給 Tiger666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9:54:43

沒記錯,是回鄉知青。 -ID的D主- 給 ID的D主 發送悄悄話 ID的D主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11:25:25

看LZ的文章,幾乎就是對我的童年和我們生產隊農民生活記錄。農活的內容都幾乎雷同。 -yunshangao- 給 yunshangao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7/2021 postreply 22:47:51

看來我們老家離得不是太遠。 -YangLin64- 給 YangLin64 發送悄悄話 YangLin64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10:04:50

幹活兒不覺得苦,樂於受苦那是某一類人的天性。年齡小的知青比較樂觀,覺得總是會有熬出頭的那一天 -coach1960- 給 coach1960 發送悄悄話 coach196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4:12:11

和洋插隊一樣,總覺得有希望,最後也就認命 -lao五- 給 lao五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11/18/2021 postreply 04:31:50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