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認為毛是要倒周,74年周已病重沒必要了。但讓毛改弦易轍的原因確是他看到自己已經敵不過全黨全軍,怕分裂

來源: 顧劍 2021-08-16 12:42:2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483 bytes)

毛和周當時確實在政治路線上存在著重大分歧,但在1974年毛已經沒必要倒周,當時周已病重,顯然會死在毛之前。毛很可能的確想要用鄧代周,但是又不放心。而且在1966年毛倒劉的時候,林統領著軍隊,給了毛有力的支持,毛在1974年發動的黨內鬥爭,雖然不應該是以周個人的倒台為目的,但確實是一場在意識形態上繼續革命的純化運動,他仍然要依靠軍隊的支持。就在這個時候,毛突然發現軍隊和(在毛眼裏)以周為代表的走資派走到了一起。王洪文長沙告狀,實際上讓毛看清了自己和親信(四人幫)這寥寥幾個人,將要麵對的是整個官僚集團(或者說老幹部集團)的反對,周鄧葉(葉代表軍隊)有合流的趨勢。所以毛覺得改弦易轍。

事實上,長沙告狀和高饒事件中,鄧陳兩人向毛告高的狀,起的效果是一樣的:毛起初是想用高、鄧、陳替代劉甚至周,高是毛的槍使,正如1970年代江張是毛的槍使。但陳鄧告狀讓毛認清了高饒不得人心,連當時毛眼裏中立的陳鄧都討厭高饒。明白了力量對比之後,毛果斷改弦易轍,反手放棄了高饒。王洪文1974年的長沙告狀,也讓毛看明白了人心所向,明白力量對比不利於自己,於是下決心突然改弦易轍。

 

 

 

所有跟帖: 

毛是極端負責的戰略家,他盡最大努力保證毛後中國政權和平交接,有會打仗的人掌軍。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6/2021 postreply 13:17:36

分析的細致。毛對高翻臉也說明他對力量對比是仔細衡量。毛在74年應該已經意識到力量對比的不利了。m -一唯- 給 一唯 發送悄悄話 一唯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8/17/2021 postreply 04:41:21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