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為什麽不怕水龍王

來源: 古典 2021-07-27 11:06:29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3824 bytes)

 

07-27-2021

在曆代真龍盤踞的北京,近百年內,水龍王與真龍天子鬥得如何?請看:

本世紀,北京全市的年降水量平均在524毫米,前幾年有過九年連旱,平均年雨量也有420毫米,如果是在一天之內降那麽多的雨量,必成災

先看看帝王先輩們喜歡建都的河南地區,最大的日降雨量:

河南地區:

1975年8月河南駐馬店最大日雨量為1060毫米,死亡23萬

2021年7月20日鄭州最大日雨量為672毫米 目前56+5失蹤

北京離渤海比鄭州要近幾倍,但是離台風起源地的太平洋西岸要遠很多,所以台風引起的暴雨,北京要比河南弱

北京地區:

1972年7月21日,懷柔區懷北鎮棗樹林的最大日雨量為479毫米-52人

1963年8月08日,朝陽區來廣營最大日雨量463毫米-35人

2012年7月21日,房山區河北鎮最大降雨量519毫米-79人

2021年??7月23日,房山區河北鎮最大日雨量460毫米-?

因水災死亡的北京人數,主要在山區,四九城裏基本沒有,地勢高

如果這次鄭州沒有出現地鐵和隧道的灌淹,住在鋼筋水泥、二樓以上的人不出門,基本上都沒事

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躲,生命都無礙

老姚的朋友楊楊說,北京無論發多大的水,也淹不了,因為北京城就建在魚脊背上

北京城高,兩邊低。西邊有永定河,東邊有潮白河。曆史上,兩條河經常發大水,但再大的水,也淹不了北京城

皇帝當年建北京,是充分考慮到水文地理的,北京地區水多,素有“苦海幽州”之稱,所以建北京城時,不可能不防範被水淹

過去金中都建在南城的蓮花池一帶,發大水時易被永定河水係所淹

到建元大都時,就往東北方向遷了,市中心遷到在薊門橋一帶

後來又發現往北遷多了,發大水易被潮白河水係所淹

所以到了明朝,都城又往南縮了五裏

元明兩朝的舉動,實際上是在避水。避來避去,將北京的中心建在一條從西北往東南的斜向魚脊背上。使得發多大的水,也淹不了北京城

曆代的中國皇帝都懂,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63年的北京大水,已經淹到了永定門。但就是進不了北京城。這說明老祖宗有經驗,知道水能淹到哪裏

北京不光發大水淹不了,地震也沒事

自古以來,土地爺圍著北京震,但北京城本身就是不震,這也說明,老祖宗在北京建都,考慮的是很周全的

華北平原三麵環山,一麵臨海。統共七條大河全部匯集一處:海河,然後通過並不很寬闊的海河流入勃海,所以天津是一個極易發生澇災的地方

不存在【淹天津保北京】的情況,因為北京地勢高,根本淹不了,倒是有過【淹河北保天津】的情況出現。63年時,華北七條大河有多處扒堤放水,以保天津

 63年水患後,太祖發出 “一定要根治海河” 的號召,這一目標,多年前已經實現。太祖另一治水的號召是 “一定要根治淮河” ,這一目標也實現了

朋友楊楊的老家在安徽,過去要飯的多,主要緣於水患。十年九澇,秋糧幾乎年年絕收,全靠夏糧一季維持生計。所以每年一發大水,就沒吃沒喝,隻好全家外出討飯。這一現象,在解放後大規模興修水利後沒有了

大陸地區的水龍王喜歡在7-8月折騰,給秋糧作物帶來極大的危害。以前的水患會讓秋糧顆粒無收,饑荒遍地。現在大陸儲備糧的規模,是世界上最多的,儲備糧率高達年消耗的35-40%,遠遠超過國際安全儲備糧率18%的標準

放心吧,北京淹不了,但不代表上海淹不了,所以曆代王朝沒有建在上海建都,南京嗎,先防疫吧,以後再說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你說得對。北京市中心海拔51米,以三環為邊界的範圍,像個靴子的地形,西北高東南低。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205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2:09:14

置高點-景山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2:47:15

景山是人工堆出來的不是自然地貌。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3:06:33

據傳是元朝宮殿燒的廢物 -Redcheetah- 給 Redcheetah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01:20:04

過去300年雄安新區到底有多澇?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2705348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2:51:12

再高能高過西藏??!!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3:28:47

陪都 -chufang- 給 chufang 發送悄悄話 chufan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4:13:10

喜馬拉雅山再高也有頂, 雅魯藏布江再長也有源, 雄安新區喲,再低也不怕淹! -華府采菊人- 給 華府采菊人 發送悄悄話 華府采菊人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4:35:11

老歌新唱,很好!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5:54:12

哈哈哈哈哈! -海澱網友- 給 海澱網友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17:59:48

河北平原河流縱橫沼澤遍地 ,所以自明以來二湖河南進京都是邯鄲保定盧溝橋沿太行山麓行走,因為許昌-開封-衡水-北京間根本沒路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5:08:41

清朝舊都奉天老城號稱建築72歃(直通地下的孔道)上,所以無論多大的雨不會被淹沒 -公鯊- 給 公鯊 發送悄悄話 公鯊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7/2021 postreply 14:58:41

傳說, 北新橋下, 鎖著龍王. 也據說, 日本佔領時, 曾將鐵鏈拉到東直門, 仍長不可測. -清奇- 給 清奇 發送悄悄話 清奇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13:21:16

文革中,紅衛兵破四舊也往出倒過,後來不讓倒了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13:57:50

據說北京聚氣,PM2.5進來了出不了城 -品酒- 給 品酒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7/28/2021 postreply 16:01:1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