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得此文比較客觀,供大家參考。袁老肯定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所有的榮譽都歸功於他,很不公平。
所有跟帖:
• 謝上傳。很好的發展史介紹(隻讀到1/3處)。不過,你也不要染上“楊教授病”,或者,“大家思想”病。抱怨什麽“很不公平”。嗬嗬! -白鏡天-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6:22:46
• 當然不公平。國家在雜交水稻研究上的錢,大多給了他,其他人的機會就很少了。 -衡山老道-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6:52:28
• 人過60,創造力直線下降。但中國的科技政策和這背道而馳,院士們霸占了大量資源,年輕者隻能給他們打工。 -衡山老道-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6:54:41
• 嗬嗬,你扯的哪裏去了,越來越遠。 -白鏡天-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8:40:51
• 相反, 我認為越扯越接近到問題的根本了。 -obama_北美101-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9:19:00
• 這種樹典型,贏者通吃的文化不利於創新。年輕人都是某院士某大佬的附庸,成績榮譽歸領導。高校院所也是官本位。與西方不同, -十具- ♂ (137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8:48:38
• 這是鄧小平上台後的普遍現象。所有人都為了錢不顧一切,甚至坑蒙拐騙。看看國內那些揭露出來的院士造假,卻沒有處理一個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9:42:09
• 扯謊是袁隆平的本質,他賴以出名的"雄性不孕野生稻株"是遠走千裏之外的海南農場一技術員發現的,由袁的助手帶回湖南。 -XYZ94538- ♂ (0 bytes) () 06/27/2021 postreply 15:49:26
• 這就是毛偉人的人民創造曆史的觀點和鄧的接軌的英雄創造曆史的觀點的不同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6:41:43
• 80年左右很多雜交種子,玉米,小麥等,在我老家已經開始推廣,而且同一品種都有很多種類的雜交種子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6:45:33
• 據我所知沒有雜交小麥 -slow_quick-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9:15:45
• 可能你是對的。每年種地之前,大隊分別發下來表格,包括玉米,小麥的種子名字,特點,我隻記得有個葉單幾號,忘了是什麽種子了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9:33:04
• 但是小麥種子已經不是用過去地裏收的麥子來種,而是買種子種了。就是說小麥種子也得到了改良 -speedingticket-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9:37:37
• 雜交製種有比較清晰的係統,目前小麥還沒有。水稻雜交製種比玉米、高粱要難許多。。。 -slow_quick- ♂ (1220 bytes) () 05/23/2021 postreply 09:54:04
• 那時候進口很多美國孟山都研發好的良種,我國科研工作者沒時間心情也沒動力搞研發刪選種子 -NewBird-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20:11:40
• 個人貢獻應該尊重,但要公平。國內基本上是贏者通吃,還吃到死,非常不利於競爭和發展。 -衡山老道-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7:03:27
• 這是個技術性問題。官方發現有能力的科學家不容易,需要鑒定成本和風險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向有基礎的科學家集中資金是必然的。 -空城之主- ♂ (0 bytes) () 05/22/2021 postreply 17:49:05
• 當年屠呦呦得諾貝爾獎得時候,也有人出來說“青蒿素不是她一個人的貢獻”。中國人都是一個德行,諾獎委員會根本就不尿那些人的抱怨。 -老天真- ♂ (0 bytes) () 05/23/2021 postreply 14: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