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念以前的《讀者》雜誌

我已經有五年不看新發的《讀者》了,掛在微信上的《讀者》公眾號一年也不會進去一次。《讀者》蛻變了,成了一碗庸俗的雞湯,附顏趨勢,而不是我記憶中的那個獨立寒秋,清新不俗的美人了。

《讀者》發刊時的名字是《讀者文摘》,我讀大學時才接觸它,以後每期必買。到了90年代,雜誌改名為《讀者》,據說是因為和美國的”Readers' Digest"已注冊的中文名重複了。不過改名後的雜誌風格沒變,其特點是並沒有原創的文章,而是文摘類的。但編輯的水平很高,選出來的文章很不俗。90年代有篇中國雄文,”中國可以說不“,就把《讀者》列為美帝國主義的洗腦工具,不過結合《讀者》自己的介紹,這點倒沒冤枉。

《讀者》介紹說,1981年-1984年,為《讀者》的初創期。《讀者》根據“文革”後形成的文化知識斷層,率先介紹西方的優秀文化、先進的思想和科學知識,很快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尤其是青年讀者的關注。雜誌在創刊第三年發行量達到136萬冊,為雜誌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現在新生代的年輕人特別反美,我發現是我們這代,在80年代完成價值觀建設的人最親美。記得那時電視上專門有個節目介紹美國政治,美國曆史,大講三權分立的好處,如果放在現在的中國,那簡直難以想象。而《讀者》顯然在那個親美價值觀形成中,起了重要的作用。

前段時間有人寫影評批評一部間諜電影中的主角價值觀倒錯,男主是英國間諜,因為上麵發現其妻子是德國間諜,要他除掉她,男主寧可背叛祖國也要忠於愛情。我看了這部電影覺得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個人利益當然應該高於集體利益。追朔起來,我想起來當時《讀者》上就有一篇文章,是個二戰期間英國特工親述的故事,戰爭時他結識一名風情無限的女子,一起共浴愛河。後來女主被捕,證明是德國間諜,男主下達了槍斃的命令,德國女間諜求情未果,無奈地哭著說“這是戰爭啊!”。以後男主無數次想起此事,每次涕零。我的敵我觀念的形成,很多源於這篇文章。

還有《讀者》上的那些美式幽默,也影響了我們的審美觀念。記得有個幽默,男的看到一個比薩,笑顏大開垂涎欲滴,女的幽幽地說,”你見了我從來沒有那麽開心過!“。承認人性的缺點,並加以調侃,這大概是美式幽默的特點吧。

有些名家的作品,我也是在讀者上看到的。莫言得諾貝爾獎之前,我從來沒看過他的小說,隻是在《讀者》上,看過他寫的關於60年代初大饑荒的描述,真的有點恐怖。他說小學裏個個人肚子滾圓,漲得可以透過腹壁看到裏麵綠綠的腸子。而他們吃的竟然是煤球,後來援助的豆餅來了,有人吃了過多的豆餅,喝下了水,豆餅漲開來,腸壁破了,鼓腹而死,太慘了!以後看莫言的書,還有吃人肉的恐怖描述。估計在現在這個形勢下,莫言的待遇恐怕和武漢的方方一樣,隻能少言為妙了!

我出國後,還一直訂閱讀者,或回國帶合訂本。但看了2016年的幾期後,我對讀者斷了念想。我曾經寫過自己在國內網混的經曆,那套管理的措施簡直可以用荒唐來描述,隻要在文中有點疑似涉政的傾向,文章馬上發不出了,或就算發出了,也有無數張警惕的目光在注視著你,基本是寧可錯殺一千,不可放過一篇的節奏。《讀者》這樣的大雜誌,而且是文摘類的,把關更嚴了,能登出來的東西,自然不入我等的法眼了。不看也罷!

看過蘇聯的”靜靜的頓河“,覺得寫得挺客觀的,那時可是斯大林大肅反的日子啊。蘇聯的文學,電影,音樂都挺不錯的,人家也是集權製度,為什麽能做到。而中國的集權製度,就是要禁錮人民的思想,似乎文字獄隻是中國的國粹,並不是極權主義的必然產品。中國的名諱可能也是國粹,朱元璋當過和尚,連”光“都不能提。現在又來了,有人說小熊維尼有點像大大,結果這個卡通形象就在中國被禁止了,還管到了國外,日本公司用小熊維尼當形象廣告就被斥責為辱華。

一搞文字獄,文學作品肯定就沒法看了,而也將嚴重影響人們的文化水平。你看那中國和香港學生在國外罵戰,國人就會CNMB。寫的東西不好看也罷了,禁錮思想,也會影響中國希望借以實現中國夢的科技創新,商業創新!

我偶然整理車庫,發現竟然留著一箱子以前的《讀者》,夠我看的了。也罷,既然新的沒法看了,就看過去的吧!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這是甘肅的,類似的還有廣州的“南方周末”,早已經被騸了。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5:34:39

性質不同,《南方周末》是調查新聞,幹預現實,《讀者》基本上是酸酸甜甜心靈雞湯。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09:44

也是些知識分子發感慨牢騷的地方,邵燕祥、何滿子這些人 -立竿見影-1- 給 立竿見影-1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1:44:21

邵燕祥、何滿子是絕不可能在《讀者》去發的。可能你想的是《讀書》雜誌。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293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04:46

Readers Digest 現在還有嗎?它的文章和國家地理雜誌的照片,加popula scienCe 的知識我認為是美國三寶。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5:45:05

多年前我還領過它的繁體中文版的稿費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44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10:29

不知道還有中文版,厲害,你把它翻譯成中文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34:29

中文版不是從英文翻譯,至少很大部分是中文裏的,我就是用中文寫的一個原創小故事。稿費是香港寄來的美元支票。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56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06:28

那已經很不錯了,錢是小事,、主要是一個實力證明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20:49:52

是的啊,稿費就是從香港寄來的美元支票。通知單繁體豎寫,很漂亮。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8:12:55

現在也有啊,沃爾瑪排隊的時候可以順便買一本。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24:07

還有啊,沒有注意,謝謝。 -聶耳- 給 聶耳 發送悄悄話 聶耳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37:03

謝謝,在沃爾瑪排隊付款買口香糖的地方。這個雜誌在美國也就是文化口香糖。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09:38

記憶中沒讀過《讀者》、小時候訂過<航空知識>、大了後訂過<小説月報>買過<花城>、<収穫>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128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6:01:25

你不屑讀《讀者》這類少女雜誌:)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11:09

應當是翻過的、沒中意、放棄了~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32:43

訂《航空知識》的孩子一看就知道是什麽樣的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19:05

謝高抬!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52:23

少女雜誌?少見。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57:33

感人的故事(多數是翻譯的),令人沉思的箴言,美式的幽默,基本上是撫慰(少男)少女心靈的吧。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18:13

讚HKZS的老讀者。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01:23

謝高抬!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51:23

記得我曾訂閱過《無線電》,《大眾攝影》,《航空知識》,《集郵》。 -吾道悠悠- 給 吾道悠悠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0:21:15

都有專業性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33:38

芳華歲月時確實看了很多年這雜誌 -Highage- 給 Highage 發送悄悄話 Highage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6:24:00

譯林,收獲,人民文學,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54:18

還有一本《讀者文摘》,不知是否是同一本。 -信筆由墨- 給 信筆由墨 發送悄悄話 信筆由墨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8:56:29

甘肅的《讀者文摘》是《讀者》的前身,改名就是因為和美國Reader's Digest 中文版《讀者文摘》撞名。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22:06

同感,喜歡。現在可讀的中文東西好像鳳毛麟角,都是鬧哄哄的。 -花老虎- 給 花老虎 發送悄悄話 花老虎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09:36:03

不見得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14:01

以前《讀者》是文摘性質,現在也鼓勵原創投稿了。 -世事滄桑- 給 世事滄桑 發送悄悄話 世事滄桑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30:01

我讀《讀者》的時候,還是叫《讀者文摘》的年代,估計二三十年前了,後來聽說被美國讀者文摘告了,改了名字 -sfbayparent- 給 sfbayparent 發送悄悄話 sfbayparent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31:51

原先訂有《讀者》半月刊,記得好像是從華盛頓州寄過來的,要晚幾周,當然不妨礙閱讀。後來是托國內家人買季刊合訂本,手裏最後一期是 -zhige- 給 zhige 發送悄悄話 zhige 的博客首頁 (421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3:41:41

I am reading American version of Reader's Digest now. -helloworld1000- 給 helloworld1000 發送悄悄話 helloworld1000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28/2021 postreply 15:18:49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