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 - 1987、1988年的北京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2020-04-09 15:47:51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52482 bytes)

——西直門立交橋!

樓房呢?都去哪了?真的沒有!很多北京人都住在前麵那些平房裏呢!誰能想象得到?那個時候的西直門立交橋上稀稀拉拉的幾輛汽車(可以看到102路、103路電車)。

 

——月壇北街

汽車都去哪了?真的沒有!汽車都在美國呢!

——還是月壇北街,20分鍾後可等來了一輛汽車,趕緊拍下來了。

 

——警察和警車!

沒辦法,那時候多數人都騎自行車,警察有個“三輪挎鬥”就很牛X了!

 

 ——警察叔叔

和群眾打成一片嘛,很接地氣。

 

——長安街

還有點車輛哈。那時候“北京212吉普”遍布全國!其實是很好的越野車。

 

—— 最繁華的商業區西單!

這座天橋好像還在吧?可是105電車卻不在了。

 

——西單

還有109路電車、22路公交。

 

——長安街

真的很清靜。

 

——公交車總站(26路官園總站)

他們在這麽等待公交車,還有那些裝束——時髦的帽子。

 

——西單路口的宣傳員

每逢周日(那時候周六不是假日),各小學都要派學生到路口宣傳交通安全(雖車輛不多)。

 

——上班路上!

真是自行車王國。太震撼了,我們將永遠看不到這種真實的場景了。

 

——白塔寺

曆史啊,這就是北京的曆史寫照!那時候空氣清澈的可以看見西山!現在呢,西山被高樓和霧霾擋住了。

那個古老的北京幾乎不存在了。誰之過?——反正不是我!

 

——長安街(禮士路)

路邊的居民樓可是當時最豪華的!不賣,——單位裏分配,就是白給!

西長安街(禮士路)

沒車!就這麽牛。有點像現在的朝鮮。

——西單路口

交通崗亭已經沒有了,退出曆史舞台了。

——六部口路口

也有堵車的時候?忘了。

—— 月壇體育場

業餘足球比賽。

——月壇體育場

全國第一次“自行車場地賽”。這應當載入中國體育曆史的史冊了!雖然沒有標準的比賽服裝,但“運動員”是極其敬業的!

——月壇體育場

根本沒有專用比賽用車,都是上下班的28自行車,為了比賽,還把擋泥板、後架、鏈套、甚至車鈴都拆掉了(為了減輕重量)。

——月壇體育場

小學主體大隊會。現在還有嗎?不知道。前麵那台機器好像是拍電影時用的,可以支起來升高。

 ——幼兒園

太慘了,隻有這麽個玩的器械。那時候真的很單純,也很容易滿足。

——小人書出租

 “小人書”就是現在的連環畫。每本租一天1分錢—5分錢不等(根據小人書的厚度和知名度)。

 

唉,攝影家們,誰也沒有想到現在都用數碼了。你們所使用的這些老相機還在嗎?收好了,等升值吧!

小時候經常坐106,看著像是紅橋路口?無軌電車比較節能環保,有“綠色公交”之稱。當時,我國有16個城市有無軌電車,目前隻剩下10個城市擁有無軌電車。

那時候街頭理發、剃頭還很常見。

以前街頭有好多修鞋、修車的老人。

一位穿著白色連衣裙、黑絲襪的女士,現在看來都很時尚。

小區的居民在打台球,那時候街頭打台球是很流行的。

88年的北京街頭上大部分都是自行車,這是崇外大街花市西口?

東單菜市場,京城最老的菜市場,曾經紅極一時。

北京飯店前的一幕,隻有在這種地方才能看到那麽多小汽車,小汽車在當時候還是非常少見的東西。

胡同、四合院,看著就親切,想起在胡同瘋跑的日子。

那時候經常看到用板車拉貨的“板兒爺”,這位板兒爺拉了很多蘋果。

海澱良友租書店。

可樂比北冰洋貴一毛?那時候都是家大人給買的,真沒印象了。

曆史博物館。

海澱鍾表門市部。

東單快餐廳,龍年北京歡迎你。

西四的慶豐包子鋪。

西單街頭賣狐狸皮的“倒爺”。

西安門大街擦崗亭,這事兒我也幹過。

前門大街賣冰糖葫蘆。

和平裏農貿市場外用彈簧秤稱東西。

大鍾寺蔬菜批發市場。

京倫飯店。

兒童影院西邊吧?當時存自行車多少錢您還記得嗎?

1988年10月17日的八達嶺長城,這四位看著怎麽這麽眼熟呢。

1988年的西苑飯店,您認出來了嗎?Beyond1988年在首都體育館開過演唱會。

白塔寺東巷,始建於遼代的白塔見證了京城幾個世紀的變遷。

 

北海,那些年,我們在這裏蕩起雙槳,小船兒推開波浪,海麵倒映著美麗的白塔,四周環繞著綠樹紅牆。。。

 

後海,北京人心頭的一汪水,曾經是遠離喧囂,使人身心寧靜的一隅。

 

鼓樓大街,“上海牌”小轎車,是當時各地市級領導及接待外賓的專用車輛,是人們眼中的稀罕物,也象征著身份。

 

鼓樓大街,市井繁華,延續至今。

 

建國飯店。直到今天,它依然保留幾十年前的外觀。

 

友誼賓館。前身是用於接待蘇聯專家的西郊招待所,後改做接待旅遊外賓。

 

前門(正陽門)大街,80年代,各種花色的“的確良”布料麵市,北京人逐漸告別了藏藍色和軍綠色,原本沉悶的街景也逐漸亮起來。

 

80年代,北京車少路寬,堵車這個詞還很陌生。

 

長安街上除了公共汽車外,幾乎都是自行車,而且那時的自行車道很寬,隨便你怎麽騎。

 

當然,街上也有騾馬車,大多是進城賣蔬菜和水果的商販,直到90年代後才逐漸消失。

 

長安街上巨幅的標語牌,那個血色的年代在人們記憶中尚未遠去,市場經濟的大潮又裹挾著無數新思想、新觀念衝擊著人們的生活。

 

80年代,相比於城市裏中規中矩的宣傳,農村的更有特色:“打下來,流下來,就是不能生下來”、“要想富,少生孩子多養豬”,在計劃生育這項基本國策的“圍追堵截”、“威逼利誘”下,第一代獨生子女的父母們仿佛是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於眾目睽睽之下戰戰兢兢地完成了傳宗接代的使命,而這些父母恰恰是當年“人多力量大、人多好辦事”這類鼓勵生育政策下的一代人。

 

80年代中後期,一大批單元樓開始興建,不少職工從單位分到了房,也就此告別了筒子樓和職工宿舍,生活得到了改善。

 

宣武區的老胡同。今天,“崇文”、“宣武”已經並入東、西城,胡同也拆了不少,這兩個傳統區也成為印刻在北京人記憶中的舊日風景。

 

胡同裏一起玩大的孩子。我一直相信,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娛樂方式不是玩具,而是玩伴。

 

80年代,每到冬季,家家戶戶都要用煤生火取暖,這其間也經曆了從“煤球”到“蜂窩煤”的演變。

 

 

胡同裏大部分是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衣服一洗就是一大盆,洗好了就直接擰幹晾在院子裏。

 

北京的胡同裏,隨處可見提籠架鳥的旗門大爺,轉至夏秋之際,京郊的農民又會挑著蟈蟈沿胡同叫賣,一時間,家家戶戶傳出秋蟲的鳴叫聲。

 

1983年,景山西街,大三元酒家開業。它是改革開放後北京第一家經營正宗粵菜的高檔餐廳,號稱“京城粵菜第一家”。

 

新經濟層出不窮,海爾、聯想、萬科、四通、科龍、健力寶先後誕生。

 

1986年,國家向企事業單位和個人發行了4種麵額分別為5元、10元、50元、100元的國庫券,年利10[%],直至90年代國債的發行才使國庫券退出了曆史舞台。

 

1987年,中國開始實行勞動合同製改革,出現了第一批自願從國有企業離職經商的人,後來,人們給這種現象起了個形象的名字叫“下海”。

 

1987年是個充滿想象力的年份,擁有配額、批條的當權者們以及擁有這些當權者人脈資源的關係戶們紛紛下海,暢遊商品經濟的海洋,日後,他們中的一些人逐漸脫穎而出,成為了“萬元戶”。

 

1987年,北京三裏屯的煙酒批發商店。直到今天,這裏似乎與酒都密不可分。

 

西服+茶色眼睛,是那個時代風靡北京最潮的裝扮。

 

而男孩子,最喜歡穿的還是軍裝。

 

東單菜市場,曾經是北京人最愛逛的地方之一,2015年重張開業後,已經可以用支付寶結賬了。

 

那時候,存車收費的標準是自行車2分/天,三輪車1角/天,這價格一直到1987年都未曾漲過。

 

那時候,閨蜜間是這樣合影的,沒有剪刀手、嘟嘟嘴,也沒有斜45°和美顏,依舊落落大方。

 

那時候,情侶間的約會含蓄內斂,公共場合擁抱一下就已經算是做羞羞的事了。

 

小竹車,每個北京孩子小時候都坐過的。很多家庭在孩子長大後,仍然對小竹車做到物盡其用,於是,北京街頭滿是推著竹車的人,遛孩子的、買菜的、拉煤運貨的,真正的綠色環保城市多功能跨界車。

 

跳皮筋,是女孩子們最喜歡的運動,學跳皮筋,是認識女孩子最簡單的方法。

 

頤和園長廊,春遊的小學生。每次的春遊和秋遊都是一個學期裏僅次於寒暑假,最值得期盼的事。

 

摩奇桃汁,那個年代出行必帶的飲品。猛猛地一嘬,滿是兒時的甜蜜。

 

北冰洋冰棍。在2016年的夏天,北冰洋的紅小豆冰棍又重現江湖,身價卻已翻了90倍,在這個情懷都能拿出來賣的年代,看看免費的照片也挺好。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D -Snowbirds-- 給 Snowbird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16:25:19

現在當局恨不得造個大玻璃罩把它全封了。已不是以前那個接地氣(百姓)的天安門了。 -planet- 給 planet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18:40:24

那時還能上到紀念碑去用手摸浮雕。 -hkzs- 給 hkzs 發送悄悄話 hkzs 的博客首頁 (182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0:12:02

D -Snowbirds-- 給 Snowbird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16:49:20

D -Snowbirds-- 給 Snowbirds-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17:29:12

他比你早啊。我也記得坐不了那麽多站。 -borisg- 給 borisg 發送悄悄話 borisg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2:25:01

這居然也是一門小學問。我當年基本上是用月票。 -鐵甲連環馬- 給 鐵甲連環馬 發送悄悄話 (163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3:30:01

大學生剛畢業是450大毛,一年後轉正才是540大毛 -走資派還在走- 給 走資派還在走 發送悄悄話 走資派還在走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5:45:40

當年按地域和性質劃分類別,上海是八類地區最高的是市區事業單位,實習期一年轉正後月薪60元,近郊六類地區52元,企業單位各局不同, -龍劍- 給 龍劍 發送悄悄話 龍劍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9:52:20

為什麽不是56元? -大江川- 給 大江川 發送悄悄話 大江川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2/2020 postreply 10:51:10

照片一黒白、就感覚以前的生活是平麵滴 -飯盛男- 給 飯盛男 發送悄悄話 飯盛男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16:52:19

和現在的平壤比如何? -河老師- 給 河老師 發送悄悄話 河老師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09/2020 postreply 20:12:35

看的第一部武俠小說就是同學從海澱的那個租書鋪裏租的梁羽生的《萍蹤俠影錄》。 -smart518- 給 smart518 發送悄悄話 smart518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4/10/2020 postreply 08:32:41

中國蹲,從小做起。(倒數第二張照片) -saloon1978- 給 saloon1978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4/12/2020 postreply 06:21:2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