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汀陽:一個哲學家的漫畫生涯(內附哲學漫畫選)

來源: 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2020-01-13 16:20:48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29470 bytes)

學者檔案

本文作者

趙汀陽,1961年出生,廣東汕頭人。1978年入中國人民大學哲學係,1988年畢業於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獲哲學碩士學位。現為中國社科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長城學者,博導,學部委員。主要研究領域:政治哲學、倫理學、知識論。著有《論可能生活》《觀念圖誌》《天下體係》等。

 

原題 

趙汀陽:一個哲學家的漫畫生涯

(內附哲學漫畫選)

采訪者:曾芳 
原載於《城市畫報》
 

喜歡趙汀陽的漫畫是從幾年前開始的,那時購買《天涯》的一個因素是因為趙汀陽,汀陽的漫畫代表了一種麵貌,一種有活力的智慧。後來看到他的朋友郭良在《南方周末》上取笑他用電腦要看著一個流程指令行事,從坐下,開機開始。想像不出他該是個什麽樣子,是不是個老成持重的中年學者?

見到他是在北京三聯書店的咖啡網吧,我覺得他看起來更像個年輕的自然科學家,坐下一談就融入了這樣的環境,書、咖啡和網。
 
采訪者:你是什麽時候開始畫哲學漫畫的?

趙汀陽:不大清楚。是這樣的,我本來會畫畫。90年代初的時候有一個年輕人辦的哲學雜誌叫《哲學評論》,裏邊有的話還比較有趣(例如維特根斯坦的話),有天我說,給你們畫兩幅畫吧。當場畫了幾幅有關維特根斯坦的,可能算是我最早的思想漫畫。

采訪者:然後就開始經常畫?

趙汀陽:偶爾。要看心情,這基本上是作為休息。現在如果要畫可能感覺不太一樣了。現在我畫得少一點,但比過去要畫得好。過去的漫畫有些傳統漫畫的味道。

采訪者:我最早看你的漫畫都是從《天涯》上看的,但我覺得完全沒有傳統的感覺。

趙汀陽:從《天涯》起就已經比較好一點。這些年發生很多變化,所括藝術。所謂前衛藝術、實驗藝術發生很多很多變化。像過去我們可能會說,有某些是純正的藝術,某些是消費的或者是大眾的藝術之類,有的是精英的有的是大眾的有的是學院派的,它會有很多的區分。但現在這一切的界限正在被打破。可能有一些藝術家會認為他做是真正前衛的東西,他的是實驗藝術,他本來就不是大眾看的。但現在除了大眾以外,我們的人群正在分化為各種小眾,所以以後這個大眾的主體也會被削弱。我猜測將來不會有一個高高在上的主流藝術,底下還有一些大眾藝術。就好像有一部分精英要看高級藝術,烏壓壓的一片都看大眾藝術,這種情形以後不會有了,以後人群會非常多樣。所以在這種背景下,藝術形式也會被重新定義,包括漫畫。像我們過去的漫畫最常見的譏諷點壞人壞事、社會現象、貪官汙吏或者醜化政治人物,這是一種大眾文化,在我們情緒比較簡單激動的時候,還是有意思的。但我們顯然還有一些別的心情,不那麽憤憤不平的心情,所以就需要別的漫畫了。

 

采訪者:漫畫對於你意味著什麽呢?

趙汀陽:我是做哲學的,畫漫畫是休息,對於我來說,它是個很單純的事情,一點附加的意義都沒有。所以我就可以完全自由地畫。我知道一些當代藝術家和作品,當然會受他們的影響。也許從某個方麵說,我的漫畫類似實驗藝術的草圖。因為我不是職業藝術家,我沒有去實現那些想法,我就隻當作是草圖。

采訪者:對,我記得你畫的“全球化”、“國際接軌”就是很有趣的構思。

趙汀陽:如果有條件,當然可以在野外真的弄兩截鐵軌接上,你可能會說是很有意思的裝置。所以我的畫的目的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漫畫,基本上是想表達一種創意,這跟實驗藝術家在構思時的心情是很類似的。不一定要批判什麽或者譏諷什麽,而是中性的,隻是要表現一個可能有意思的情景或者場麵。也許我的漫畫也會有某個小眾感興趣。

采訪者:那你認為這個小眾是什麽樣的人群呢?

趙汀陽:其實我們自己是不能設想的。但從這些畫的銷售或者說讀者的反饋這個角度來看,藝術家通常會喜歡,他們覺得親切,感覺像是朋友,然後有些比較有感覺的學者會喜歡,有知識的年輕人一般會喜歡,但有知識的老年人就不一定。

采訪者:是不是正如你剛才講的藝術的許多界限正在被打破,那對於你個人來說,畫漫畫、做哲學研究是不是都統一在你的生活中呢?

趙汀陽:沒有理由說明這兩者是統一的。需要一個理由嗎?不需要嗎?有人說我這種漫畫叫思想漫畫,或者叫觀念漫畫,可能是因為我的哲學背景,所以他們相信這其中表達了我的很多哲學觀念。其實這也未必。當然我相信這其中會有微弱的影響。但從我自覺的層麵來講,我基本上還是把它當做實驗藝術的草圖來想的。並不是以哲學家的身份來畫的。

當然有某些畫是專門和哲學家開玩笑的,像海德格爾,尼采,維特根斯坦等,像這種漫畫算是有一點哲學背景。

我自己傾向於畫“腦袋係列”這樣的畫。還想畫“自殺係列”,沒畫完。有一幅是一個人對著一麵鏡子,裏麵是他的影子,他一槍把玻璃打碎。這是“值得推薦的自殺方式之一”。我剛畫的另一幅,鐵軌上有高速的列車衝過來,一個人站在鐵軌旁邊,他的投影橫臥在鐵軌上。這是“值得推薦的自殺方式之二”。

采訪者:你怎麽看現在港台的流行漫畫?

趙汀陽:見過,但不看,不是說它們畫得不好,而是毫無關係。我追求的漫畫是在你抽去了文字這後還是好的漫畫,當然文字可能會增加一些趣味。而港台的那些如果不要下麵或裏麵的文字說明,不要人物的對話,它就完全不知是什麽了。那種漫畫像是一種看圖識字或看字識圖。曾經有藝術家畫了很多“看圖識字”,畫的是“爸爸”、“媽媽”、“汽車”、“馬路”之類,但畫麵極醜化。我覺得他就是敏感到了這些問題,所以反諷。那種流行漫畫跟我毫無關係,無法在一起談論。

采訪者:你為什麽要把人物都畫成一個圓乎乎的胖子?

趙汀陽:很偶然的。我比較懶,而這種最簡單,一筆就畫下來了。

采訪者:你的繪畫是在電腦上完成的吧?

趙汀陽:用電腦是因為偷懶,而不是說我覺得電腦畫更先進。用筆塗陰影要塗好半天呢,而電腦點一下就完成了。很多事情都是很奇怪的,最後就會被說這是一種新的形式,應該用電腦來看。

采訪者:對,這就像一種符號。

趙汀陽:好像這樣更先進一點,其實不是這樣的。

采訪者:你現在做哲學研究主要是哪一個方向呢?

趙汀陽:其實現在你不管做哲學還是其它人文、社會科學現在都是麵臨著一個轉型的狀況,包括美術,這些都會有變化,都是在找辦法,找到一條能走的路,因為過去的路都堵著,做東西就是在找一條路。我在討論一種新的思維模式,包括文化之間的對話形式。在全球化、國際政治化這種背景下的對話方式。

采訪者:請你再談一下2000年的另外兩本書。

趙汀陽:一本是哲學論文集《直觀》,福建教育出版社的。另一本是廣東教育出版社由我主編的一本書,裏麵也包含我的兩篇文章,是一個論文集,叫《現代性與中國》。這就是我們現在比較典型的研究課題。這本書裏是現在都關心這個問題的人,像汪暉等人寫的文章編起來的。

采訪者:你日常的生活狀態是什麽樣的呢?

趙汀陽:工作時間主要用來做哲學,休息時可能會畫幾幅畫。其它都是沒有必要談論的生活本身。
 

趙汀陽漫畫選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