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邊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國內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馬雅 | 回過頭再看袁世凱

(2020-01-10 10:46:26) 下一個

 

 回過頭再看袁世凱

作者:馬雅

 

電視劇《走向共和》,孫中山演講

   孫文自小就生得清秀伶俐,雖出身貧寒農家,他為人熱情奔放、膽大包天,很是與眾不同。村裏有位太平軍老戰士,每聊起當年抗清舊事,孫文聽得入迷,公然宣稱要當“洪秀全第二”。年稍長,孫文又與同伴們拆毀北帝廟,激起公憤,被村人驅逐。當年,並無任何人對他洗腦,可孫文小小年紀,就本能地親和“亂黨”,不能不說他腦後天生就有一塊反骨。        

袁世凱也是個另類。他少年英俊,13歲時曾製聯“大野龍方蟄,中原鹿正肥”,霸氣十足。作為官宦子弟,他先是走科舉的老路,但兩次不中以後,怒將四書五經付之一炬,揚言:“大丈夫當效命疆場,安內攘外,豈能齷齪久困筆硯間,自誤光陰!”遂投筆從戎。袁世凱心眼兒活絡,不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日後,他那麽痛快地廢除科舉,這也當是注釋之一。

       後來,孫文的哥哥到夏威夷謀生計,發了財。這讓孫文得以在家鄉讀私塾,更有機會出檀香山、香港和廣州念書,受到係統的西式教育。而且,他17歲便被洗禮,成為基督教徒。那年頭,生於民氣已開的廣東,長於海外,孫文的經曆真在國人裏罕見,可謂“鳳毛麟趾”。海外的經曆,讓他痛感中國的落後,亟需改革,可當時他還把希望寄托於晚清的重臣李鴻章身上。1894年1月,孫文曾熱切地給李上書,提出“人能盡其才,地能盡其利,物能盡其用,貨能暢其流”的主張,但未受理睬。 

        

而“官N代”的袁世凱,憑借家裏的關係走後門,投奔了淮軍。不久,他被派往朝鮮。因維護清廷得力,對日本態度NB,袁世凱博李鴻章的青睞,脫穎而出,開始發跡。在朝鮮的十幾年的任上,袁世凱在政治、軍事、外交上都頗有曆練,能夠獨當一麵。而他作風強勢,實際上主管了朝鮮的事務;在被當局視為苗子的同時,也開罪了不少人,尤其成了日本人的眼中釘。

遭到李鴻章的白眼後,孫文對改革的幻想破滅。1894年11月,他在日本東京組建了興中會,首次提出推翻滿清、建立共和國的綱領,從溫和的改良派演變為激進的革命黨。從此,孫文在海外廣結朝野人士,尤其各路會黨,大力在華僑中募款,宣傳鼓噪,組織暴動。

在朝鮮的袁世凱,則近距離目睹了日本在遠東的血盆大口。歸國後,正值1894年甲午戰爭,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更使袁世凱大受刺激,銳意強兵。袁世凱遂在小站建立新式陸軍,積極操練新兵;他也順理成章地讚同康有為的維新主張。康黨據此,竟以袁世凱為他們能信托的同道中人,必要時甚至可借重其兵力以成事。於是,1898年的戊戌政變時,譚嗣同深夜秘訪袁世凱,要求他殺榮祿、圍園劫後,把袁世凱拖進政治漩渦,逼入死角。袁世凱在審時度勢之後,認為其風險太大,故未對康黨伸援手,反為自保而告密。
 

      1898年“百日維新”的失敗,對海外的孫文來說,證明了君主立憲已走入死胡同,更堅定了他推翻帝製的決心。1905年,以他為首的興中會,和以黃興為首的華興會合並,組成了中國同盟會,其會的綱領為“驅逐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孫文隨之正式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思想。作為一個現代的革命政黨的領袖,孫文有了自己明確的綱領和理論。

此時在國內,康黨雖被殺的殺,趕的趕,可連慈禧太後也明白,如果再不實行新政,大清的江山就不保了。因此,她被迫采取一些有限的新政措施。袁世凱本來就支持君主立憲,不過他是隨機應變之人,戊戌政變時不會以卵擊石。可現在,不管是權宜之計,還是為苟延殘喘,“上邊”已經對新政點頭了。況且,袁世凱本人的翅膀也比原先硬多了。於是,他對新政推波助瀾,心氣和底氣都挺足。

1906年,慈禧太後宣布預備立憲,領軍人物正是掌握北洋大權的袁世凱。經過月餘準備,由袁世凱主導的官製改革方案出爐,但因對滿清親貴不利,遭到激烈的反彈。慈禧又改換其他大臣繼續製定方案,最終形成對滿人有利的方案。然而同一年,就在袁世凱的運作下,中國第一支新式地方警察隊伍,以及最早的近代地方議會組織(天津議會),均在天津正式成立;袁世凱還下令:直隸各州試驗地方選舉、地方自治和司法獨立。在國際上,袁世凱則被公認為清廷裏思想開明、舉足輕重的實力派。

       同時,孫文卻以他一貫的革命幹勁,在海外不懈地演講、辦報,傳播革命思想。這對國內尤其南方各省影響甚大,革命黨的勢力不斷發展,接連發生暴動。其中以1907年的鎮南關起義,和1911年月的黃花崗起義,聞名於世,都均未成功。

而隨著慈禧的過世,清廷失去了獨斷乾綱的權威,其腐敗無能卻欲蓋彌彰。革命黨人遂紛紛起事,地方政府也與朝廷離心離德。於是,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了。

武昌起義爆發後,南方各省紛紛響應,有的甚至宣告獨立,與清廷作戰,國家瀕於內亂和分裂。在此危局下,1911年12月初,清攝政王代表他作皇帝的小兒子溥儀,向隆裕皇太後呈遞了退位詔書,並將所有政務委托給內閣總理大臣袁世凱。袁世凱與南方的革命黨屢經談判,應許給予清廷優厚的條件,最終迫使清皇溥儀退位,使得中國不流血地以和平方式,成為了亞洲第一個共和國。南方剛成立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立都南京;才從國外趕回國內的孫文,擔任臨時大總統,等待袁世凱前來接任大總統職務。而以袁世凱為首的北洋政府,則堅持以北京為都。

至此,滿清已亡,民國已立。中國有兩位傑出人物待命,來領導這千瘡百孔的國家:孫文,一位心誌高遠的理想主義者、職業革命家,但從未有過任何從政和治理政府的經驗。袁世凱,了解國情,具有豐富的執政經驗,操作能力很強,但在關鍵時刻,容易打個人的算盤。至此,中國麵臨兩千年未有之變局,走到了一個十字路口:革命還是改良?而陰差陽錯地,中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其結果呢?“革命軍起,革命黨消”;軍閥混戰,日寇入侵。到如今,誰還能斷言當年的革命必勝於改良?

辛亥革命後,國家陷於分裂。從表麵上看,南方是革命黨,北方是保守派,因共和與帝製的理念不同,不能達到共識,所以國家不能統一。其實,更深層次的原因卻是,晚清時中央政府的權力已江河日下,已無力真正統領地方了。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從曾國藩練湘軍起,到李鴻章的淮軍,再到袁世凱的北洋新軍,各省的都督權勢之大,都可能擁兵自重。作為最高統治者的滿清親貴,對這些漢人的重臣十分提防和猜忌,基本上是內控使用。他們隻利用漢族重臣來戡長毛、平撚軍、鎮壓義和團,以維持家天下。清國的國力用於內耗,而並非用於圖新自強 。  

      

因此,清廷越來越虛弱,慈禧的去世又造成了權力的真空。當1911年滿清壽終正寢時,隻有一個富於活力的政權才能迎接20世紀的挑戰,而且這個政權又必須有權威,說話才有人聽,才能維持國家的統一。         

但是,這有權威的中央政府,自辛亥革命起即消失了。從此,中國的內地,或南北對立,或軍閥混戰,國家從未真正統一過。即使北伐戰爭已結束,中央政府坐鎮南京,也有共產黨的紅色根據地與其分庭抗禮,國家也依然分裂。而這種局麵,一直維持到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        

而從邊境地區看,革命黨的綱領明確提出要“驅逐韃虜”,於是滿人應該滾回滿洲去了。那麽,滿洲還屬不屬於中國?當時蒙古、西藏與中國的隸屬關係,是由於它們承認清廷的宗主權。所以,辛亥革命導致的共和,立即引發了外蒙的獨立,也為未來滿洲國的後患埋下了伏筆。而這樣一個分崩離析的國家,加上孫文這樣一位國家首領,使得英國對西藏的滲透,俄國對新疆的插手,如天賜良機;且不說,日本對山東、滿洲和內蒙覬覦已久。 

      

日本一貫認為袁世凱是強人,要比孫文難對付得多,而他的當政有可能使中國由弱變強,故欲除之而後快。“二十一條”的出籠,其實就是要把袁世凱搞臭。在國貧兵弱而內亂不絕的國情下,北洋政府當時如何為國家利益力爭的曆史真相,早已被掩埋在塵埃之中。但是,近年來麵世的新史料卻證明,孫文為反袁獲取政權,不惜拿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同日本做交易,其出讓的國家利益遠甚於臭名昭著的“二十一條”。         

而環顧當時的世界,大約同在一個曆史時期,國際上有幾個大國,社會曾發生過劇烈的變動,曾試圖由君主專製過渡到君主立憲製。中國與它們相比,社會轉型的前景又當如何?   

1871年,普魯士的威廉一世在俾斯麥的輔佐下, 德國實現了900多年來第一次國家的統一;同年,德國宣布德意誌帝國憲法,正式實行君主立憲製。而於19世紀末,德國的GDP已超過英國,在世全界僅次於美國。       

1868年,日本開始明治維新。1889年日本伊藤博文內閣頒布明治憲法,於1890年實施,這標誌日本君主立憲製正式建立。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日軍完勝。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日軍又告捷。

     

俄國的情況則比較吊詭。沙皇亞曆山大二世於1861年廢除農奴製之後,原打算把俄國從君主專製改為君主立憲製。但他的新政措施觸犯了許多大貴族、大地主的利益,立憲遭受極大阻力。保守勢力借革命黨之手,刺殺了亞曆山大二世,使俄國的立憲擱淺。於是,1905年,日俄戰爭時,立憲的日本戰勝了專製的俄國。而俄國的戰敗,實為沙皇帝國敲了喪鍾。              

從以上的例子看來,德、日兩國因君臣同心,立憲成功,國家進步。俄國則因統治階級內部不和,立憲失敗,國家停滯不前。這些國家,無論立憲成敗與否,現代化的程度均高於滿清,但它們都沒有建立共和的雄心與嚐試。這裏,筆者姑且不論當時大清國的廣大臣民,包括受過教育的知識分子,對共和、對議會、對三權分立等等,究竟有怎樣的認識和理解。

而僅僅是質疑:以中國當時的國情,從君主專製跳過君主立憲,“一步登天”,直接跨入共和,其條件成熟嗎?       

多年來,史學界和社會上已作定論:袁世凱的“稱帝”,是開曆史的倒車。而有人認為,他若無此舉,有可能是中國近代史上功績最大的偉人,所以,一失足成千古恨。不過, 這觀點是不是也值得商榷?試以拿破侖為例。經1879年的大革命,法國麵臨內憂外患。1804年拿破侖稱帝,大權在握,對內平息保皇黨和雅各賓的左右夾擊,對外出擊奧地利、普魯士和英國,保衛了法國,從而也捍衛了大部分法國大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以後,袁世凱的“稱帝”,也有他防範國家出大亂子的考慮。況且,共和或立憲,不能光看“麵子”,還要看“裏子”。曆史證明,“麵子”上的共和國,目前多在非洲和南美;有“裏子”的君主立憲王國,現卻多在西歐和北歐。而像希特勒這樣真正的獨裁者,實行暴政其實並不需要“稱帝”。         

 

再回過頭來看看袁世凱。他本人在晚清的新政時期,積極鼓吹憲政的理念,並有按部就班地推行議會政治的實踐。如若他能假以天年,中國從曾國藩、李鴻章以來循序漸進的改良的進程,或有可能繼續?         

想當初,在1911年,革命黨裏不止孫文一人,還有黃興、宋教仁等領袖,如果他們能在一起,就仿佛一片充滿生機的春樹,欣欣向榮,有一天可望大樹成材。想當初,在1911年,改良派除了袁世凱,也有梁啟超、楊度、嚴複等諸位有識之士,就像五彩斑斕的秋林,風華猶在。然而……        

行文至此,雖風馬牛不相及,筆者竟想起十九世紀匈牙利詩人裴多菲的一首情詩:

假如你是春天,我是秋天
春天正和你相似,秋天就像我。
而假如我後退一步,你又進一步向前
那我們就一同進入了繁榮的夏天。(大意) 
        
而在1911年之後,中國錯過了這個“夏天”。這是一段至今也剪不斷、理還亂的曆史,這是一段南邊有“孫大炮”,北邊有“袁大頭”的曆史,終究沒踩在點子上 。 
 

民國首任總統袁世凱的功過

馬雅閱覽室

馬雅:李鴻章究竟有無 “謀反”之心
馬雅:從辛棄疾的悲情看宋朝的國運
 
馬雅:新編漁父與屈原
龔自珍傳奇:落紅不是無情物
馬雅:淝水之戰:好運的謝安
司馬遷被“去勢”的真正原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