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饑渴

來源: 來罘 2019-05-10 17:14:45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5204 bytes)

1970年代是文化饑渴的年代。電影隻有那麽幾部,以三戰為核心,戲劇隻有那麽幾出,以八個樣板為基本點。人們無聊到,為一部已看過多遍的電影,不惜走幾十裏山路,追出數個村莊。

在那個文化饑渴的年代裏,有一樣東西在地下悄悄流行,手抄本小說。關於手抄本小說,很多人聽說過,少數人看過,隻有極少數人抄過。我便是那極少數人之一,按掃黃嚴打的標準,我屬於應該被嚴厲打擊的那一小撮。當年一來因為隱藏得夠深,二來因為境遇變化太快,因而逃過許多劫數。

老父親去世後,家人清理遺物,從某個角落裏,清出一個紅塑料皮的本子。原以為是老父親的日記,打開一看,竟是他兒子的手抄本小說。若不是因為老父親去世,我幾乎忘記自己曾如此“荒唐”過。如此說來,我當年之所以能夠隱藏得如此之深,那個中規中矩的黨務幹部屬於掩護過我的基本群眾。

按太太的說法,我十七歲時的“荒唐”之作,五十七歲時得見天日,這是天意。天意如此,我也就不藏著掖著了,也算是對老父親的一種緬懷。看看吧, 我十七的“荒唐”:

這個手抄本是個短篇小說集,其中包含以下幾個故事,《三下江南》,《上海女盜》,《智取梅花圖》,《海盜》。它的源頭已無從可考,我的抄本的直接來源應該是鄰村的知青點。

那個村子名叫騾山寨,古時候應該是個土匪窩,當年住著一個海軍雷達站。擁軍愛民是當年的主旋律。逢年過節,村裏會組織擁軍,農忙時節,部隊會派人幫村裏收割,八一建軍節時,附近村莊的基幹民兵與雷達站官兵搞武裝泅渡比賽是雙方的保留節目。據說,往年都是海軍官兵得勝,於是,民兵們有個說法叫,吃棒子麵的拚不過吃白麵的。

我們下去後一看,完全不是那麽回亊。原因很簡單,民兵們是清一色的狗刨,海軍戰士至少受過蛙泳的基本訓練。於是,幾個有知青點的村莊紛紛走馬換將,派知青當主力。結果,那年前五名全是知青,前十名裏隻有一個是海軍,相比之下,海軍官兵倒顯得象是旱鴨子。順便不經意地說漏一下嘴,我是第五。

由於那個年代的特殊原因,我們點的主要成份是陸軍部隊的子弟,騾山寨那個點的主要成份是海軍部隊的子弟。我與騾山寨知青點的一位成為知己,那人是第三。從第三那裏,第五借到一批以前讀不到的書。如今讓第五想不明白的是,其中一本書名大概叫苗族諺語格言之類,平淡無奇,甚至平庸,可他不僅認真讀了,而且還逐字抄了。他得饑渴或無聊到何種程度才會抄寫苗族諺語格言? 唯一合乎理性的解釋是,那是為了練字。細想起來,第五當年還抄過《一隻繡花鞋》,如今已不知去向。

說起手抄本小說,當年它讓我既擔心又自豪。擔心的是被人告發,自豪的是它被私下競相傳閱,享受著連中央文件都享受不上的待遇。苗阜在相聲裏雲,王聲上了大學,他去了“鐵路技院”。我的經曆與苗阜相似,離開農村後,去了一個“航海技院”。在技院的時候,班上一個同學是當地警備區的子弟。他把手抄本借去,一個多月不還,我有點急眼。他爸是師政治部主任,搞政工的,手抄本落到他爸手裏,可能會有麻煩。

一天,我把他叫到僻靜處,認真討要。他一臉無奈,說那東西被警衛排的人傳了個遍,如今傳到通訊連去了,那幫女兵看得仔細,短時間內怕是難得收回。我說,你小子肯定對其中某位不懷好意,他並不否認。我實在放心不下他爸,再三囑咐千萬別讓你爸知道。最後,他坦然地說道,不瞞你說,我爸看過了,什麽也沒說。不然,我也不敢借給警衛排的人看。

同學他爸也是中規中矩的黨務幹部,如此說來,也是掩護過我的基本群眾。在那個年代裏,他們都有點象電影《野火春風鬥古城》裏的關團長,在等待大反攻的到來。有道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四十多年過去了,官兵換了幾茬,但是人性的營盤不變。電影《小兵張嘎》裏的老羅叔說得好,別看你今天鬧得歡,就怕將來拉清單。大反攻一到,一切被扭曲的都要撥亂反正。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所有跟帖: 

鋼筆字寫的真好!讚! -Katrina2005- 給 Katrina2005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5/10/2019 postreply 18:54:14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