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一個真正的有國際視野的中國中產階級麽?為了證明你是,你可能會舉例說你非常關心全球變暖問題,並且正在身體力行地為 減少溫室氣體排放而努力。作為一 個十年以前就看過《格調》的人,你當然知道收入水平現在已經無法劃分社會等級,唯一能把你和挖煤的暴發戶區分開來的東西是思想。你可能還考慮過裸體抗議動 物皮毛服裝買賣。

上麵這段話純屬開玩笑。你當然比那些挾洋自重的白領小資聰明得多。不過我國的確有很多人過分急於接受”主流” 的”國際”思潮,隻要是美國大肆幹了而我們沒有,那麽必定是我們落後。一個例子是一人一票的總統選舉。另一個例子是全球變暖。如果你說”一人一票選總統” 也有很多弊端,這些人馬上就會跳出來告訴你我們飯還沒吃飽你憑什麽提醒我們注意肥胖症?

我不知道”一人一票選總統”這個製度的弊端是不是屬於肥胖症。但我越來越相信”人造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這個學說的缺陷不但不是肥胖症,甚至可能是癌症。

就算要學美國,也要學《美國學2.0》,而不是《美國學101》。窮人好不容易剛吃上肉的時候,富人又開始專門吃菜了。全球變暖這個問題在中國還在 科普 階段,在美國卻已經飽受爭議。比如說《紐約時報》就一而再,再而三的刊文介紹這些爭議。我不學無術整天看記者寫的東西,今天終於看到了一篇反對”人造全球 變暖”的專業文章。

《Physics Today》不是一本通俗科普雜誌,而是主要麵向美國物理學會會員的準專業期刊,其目的是讓物理係不是你們專業的人看懂你的工作。這個期刊不科普已知的物 理知識,隻介紹物理學的最新前沿動態。最新一期 Physics Today (2008年三月)刊登了Scafetta 和West的文章《Is climate sensitive to solar variability?》介紹他們過去幾年內關於太陽周期變化對地球溫度影響的研究結果,其結論出離憤怒。

這個研究的第一篇文章發表在2003年的Physical Review Letters(PRL,最好的物理期刊)上,觀點到今天已經不新穎,但做氣象的人對此選擇性失明。我以前介紹過的一個記錄片《The great global warming swindle》早就說過類似事實。但今天 Physics Today 這篇文章介紹了這個研究的最新進展,對我來說的意義是這個結論是如此的嚴肅和明顯。

關於人造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的最權威文件 是聯合國的《2007 Internation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IPCC) Report》。這份報告認為我們正在經曆的全球變暖是人造的,聲稱有95%的把握,太陽活動對全球變暖的影響可以忽略。

人造溫室氣體導致全球變暖的結論主要來自氣象學家的計算機模擬。這些模擬的結果中,地球表麵溫度都在上升。而實際觀測的結果則是溫度一直都在起伏變化,氣象學家把這些起伏當成噪音不予考慮,似乎變暖的大趨勢才是最重要的。

如果這些起伏隻是噪音,從統計角度它們應該隨時間呈高斯分布,但事實是分布呈”反指數”(inverse power-law) 分布,也就是 P(t)=A/t^a。如果你再統計同時期太陽活動的”起伏”,會發現也是呈類似的分布。而且二者的變化吻合,並且其指數a(應該是alpha,這個字母 不好打)相等。這說明太陽活動和地球溫度變化之間存在一個因果關係。

太陽黑子爆炸導致地球溫度升高本來不是什麽新聞,我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就趕上一次。這個研究的新的東西在於,不僅僅是太陽向地球傳遞的能量變化導致溫度變化,而且太陽變化的”信息”也能導致地球溫度變化。具體理論涉及非線性複雜係統的微繞等等,這裏就不深入討論了。

下麵這張圖表現了這個規律:

圖中的綠線是1950年到2007年地球表麵溫度,其中已經減掉了1890到1910年的平均溫度。也就是說相對於100年以前,我們現在的地球平 均溫 度升高了0.8度左右。我們看到這條溫度綠線在不停的起伏。圖中黑線是在假定溫度起伏周期是11年的情況下,對溫度曲線的平滑擬合。你可能會問為什麽要用 11年周期來擬合,答案是前麵已經發現”起伏”的指數a與太陽起伏的指數相同,而太陽周期是11年。
圖中的紅線和藍線則是根據兩套不同的衛星觀測數據(1978年以後是衛星數據,之前是別的兩套數據)來確定的太陽變化曲線。

結論非常明顯:太陽活動起伏跟地球溫度變化的起伏完全一致。當然不可能是地球溫度變化左右了太陽,唯一的解釋是太陽變化左右了地球的溫度。

這張圖還有一個有意思的事實,就是2002年以後地球的溫度實際上下降了!實際上根據紐約時報幾個月之前的一篇專欄文章,2007年是2002年以來最冷的一年。所以說現在可能不是 global warming, 而是 global cooling!

顯然如果這些研究結果是對的,那麽IPCC報告就扯淡了。最後兩位作者指出,根據他們的計算,地球溫度升高的69%是太陽引起的。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十年太陽活動將會減弱,也就是說地球會越來越冷,完全不用擔心戈爾說的 inconvenient truth。

這篇文章介紹完了,最後再補充一點。就算人造全球變暖學說真是對的(也就是說物理學家錯了),我們在選擇應對手段的時候也要慎重再慎重。比如說此前的”國際主流”意見是用生物能源代替汽油可以減少溫室氣體排放。可是就在一個月以前,紐約時報一篇文章《Studies Call Biofuels a Greenhouse Threat》譯言版)介紹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使用生物能源的結果恰恰是適得其反!

戈爾在他的紀錄片裏說,一千多篇 peer-reviewed 科研文章都支持全球變暖學說,他顯然沒統計物理期刊。現在既然這件事科學家們也沒整明白,我們中國還是不要著急”減排”吧。

當然節能很重要,減少石油依賴更重要,在這兩個問題上我想即使是物理學家也絕無異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