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雨,天氣預報說是100%!
俗話說:April showers bring May flowers. 北加州,這五月份的雨,百年一遇啊。
那麽,閑的,一邊聽雨,一邊說說枇杷。
第一次是在洛杉磯,聽到我們的西裔美國鄰居說它是 "Loquat"(同粵語音:蘆橘),說是自己咳嗽好些日子了,要摘幾片葉子泡茶飲用,字正腔圓的兩個粵語音“蘆橘”,我一聽心裏有點兒疑惑,嗯?!
記得有一年我的花粉症狀是猛咳,結果我將一樹的枇杷都吃了,每天耐心的剝皮去核喂自己,咳嗽仍故,從此以後我對枇杷果治療咳嗽的神話故事有了我自己的認知。枇杷葉沒敢試,我沒有嚐百草的偉大理想。
扯遠了,回來繼續講枇杷樹。
在我們小時候,這果樹不是叫枇杷,而是叫蘆橘(橘,粵語“骨”音)。粵語的柑橘,也是用“骨”音。我這裏的“柑橘”兩個字就是用粵語注音輸入的。
第二次在三藩市灣區,鄰居家的一個白人小姑娘,她爬在枇杷樹上玩,看到我就問,你吃 Loquat嗎?
於是乎我就來了興致,去查一下這個蘆橘的名字是怎麽回事兒。
維基百科的資料:https://en.m.wikipedia.org/wiki/Loquat
。。。原來哦,蘆骨還有這樣的曆史,即使這個水果在中國的名稱被稱為枇杷,近千年的水果名稱“蘆骨”就是這樣被印在了曆史記載中。
網上找到這位博主的視頻,詳細介紹了洛杉磯種植枇杷樹的曆史。有趣的是,這位仁兄除了蘆橘,還知道柑橘(音:柑骨)!
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哈,我不喜歡點開別人貼子裏的視頻。不過呢,要講故事,我就截圖用他的配圖講故事啦,今天也是閑的,加州的五月份竟然下雨。
可查的最早記載,枇杷,1870年的報紙上可見它的名字“Loquat”。
猜測是由日本裔將蘆橘帶入洛杉磯,然後是唐人。再然後由西語裔居民的廣植,於是乎,蘆橘就幾乎成了家家戶戶園子裏的風景了。
因為土壤、氣候條件合適,洛杉磯遍地都是枇杷樹,難怪我們的西語裔鄰居知道“蘆骨”,他還知道它對咳嗽有療效。
三藩市灣區的街頭巷尾總有那麽幾棵枇杷樹,有的被種在了馬路邊人行道上,成了兩層樓高的街樹,果熟時落了一地。這也難怪我們鄰居的小姑娘會請我吃“Loquat"。
蘆橘在洛杉磯老有曆史啦。
。
視頻作者用的柑橘圖片,他說,蘆橘與柑橘不同一屬。這,想當然嗎,發音相同就是同屬?蘆橘跟玫瑰倒是表親關係。
這種柑橘,小時候的春節,家家戶戶都會買一棵盆栽柑橘作裝飾。現在每年唐人街的春節街會,也有擺賣的,春節時的盆栽入室,取它的好意頭,“金桔”。
我們的鄰居老華僑土著家種了一棵柑橘,20年前剛開始種的時候,小樹第一次長岀來幾粒果,興高采烈的拿了兩粒給我分享。後來很快就長到兩層樓高,他們一把年紀的自己都摘不了,每年都是讓教堂的人來幫忙摘果。
視頻作者還知道大名鼎鼎的川貝枇杷露,我也曾在洛杉磯的西人家,在他們廚房裏見到他們的瓶裝枇杷露。
有興趣讀一下百多年前老華僑把枇杷果帶入洛杉磯曆史的,可以點擊以下視頻,很有趣味的話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