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現在的市場,房子也好,股市也好, 全世界都一樣,都不是經濟Organic增長驅動的, 而是Liquidity驅動的。 這個事情看不清楚, 就永遠都要猶豫。
GDP增長也就是3%, 也就是說Billing需要的資金量每年增長都不到3%, 那為什麽Fed的balance Sheet要增長, 商業銀行社區的Balance Sheet要增長?換句話說, 增長的資金到哪裏去了?
隻能去抬高資產的價格了,對吧?
不論是買大盤, 一年漲不到10%, 還是買NVDA,一年漲個幾倍,都是投機。 因為現在的估值,已經不是投資人要買的估值了。
簡單邏輯, SP500的forward PE現在是23. 公司的Capital Structure裏,股票的風險是最大的。 23倍的PE,等於每年的利潤4%多一點, 比美國長期國債還低,也就是比風險最低的投資還低, 那為什麽現在買大盤就是投資?
所以不要用各種姿態來自命不凡,10年賺100倍也好, 買定投來投資也好,這個隻是性格不同, 都是一個賭字。賭什麽?賭美國的國運, 美國資本市場還健在,賭美國不會和前蘇聯一樣脆斷。賭美國會不停地通過財政部和US FED一起Pump流動性進入美國市場。
過去的20年, 賭贏了。 美國國運昌盛, FED PUT從未讓人失望。
以後呢?我隻能說不一定。 今年美元美股美債的表現在全球都是差的,而不是好的。死磕美股的習慣, 和死磕中國房市的習慣一樣,也會改變。
大家好自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