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到美國一開始,一直以來認為投資房產是致富的主要手段。當然投資房產和股票方法完全不同,資金要求也相差極大。我曆來認為投資房產優於投資股票,特別認同老朽兄的看法,投資房產的人比較容易達到財務自由,時間自由。可我念金融的兒子和他的一幫狐朋狗友,每次見麵談到這個問題都要嘲笑我一番,搞得自己好沒麵子。
最近幾年退休了,研究股市的時間多了,加上這幾年股市高歌猛進,促使我進一步思考投資股市和房產的事。首先要明確,這二個事不是排他的,可以同時做,就像我自己。研究的目的就是向找出一點共性,給人一點啟發。先把投資結果講出來。
1994年,我在紐約皇後區的“好區”投資買了一個大樓筒倉,450平方尺的康鬥。房子是一位獨居老人退休住的,後來進了養老院,幾年後去世。在外地的家屬委托銀行律師處理房子。我基本是撿個便宜。4萬4買下,貸款3萬3,實際初始投資1萬1. 每年扣掉地稅,貸款月費和大樓管理費,租金產生現金流。最初每年2-3千,現在大約1萬。房子市場價大概是35萬左右。簡而言之,投資1萬1,曆年平均現金流收入,以5千乘以30,約15萬。加上房子的價格,投資回報大約在35+15,約50萬。扣除裝修大約8萬,總投資回報率42萬除以1萬1,3800%。非常粗略的計算。
查了一下股票的回報,以SPY為例。30年來,當初投資1萬元SPY,考慮到分紅再投資,現在大約是26萬多,或2600%。
當然我那個房子買得便宜,當時市場價應該至少是5萬,那25%初始投資值就是1萬2千5,即使這樣總回報還是有42除以1.25,有3300%。
如果當年一次投入1.25萬買SPY, 目前市場價大約是1.25 X 26 =32.5萬,和投資房產差了10萬。
我感到買房子不一定是好的選擇,30年差10萬,每年3000元收入,花出去的精力無法衡量。我自稱是一個工科男,汗滴男人。我開始理解我兒子他們的意思了。有時不能隻用賺錢來衡量投資,盡管投資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是賺錢,但我和下一代的差別就在這。
注:沒有結論,隻是比較。因為不是寫論文,數字舉例而已,憑自己的記憶和推算,各人在不同的地方一定會得出不同的數字。沒有後悔,隻是心裏的一點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