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下一個飛在天上的豬
最近與國內投資界老朋友常聊的一個話題是如何尋找下一個高成長公司. 確實很多美股好的公司股值都不便宜,不管是Costco 58倍的PE,還是網飛52倍PE,更不用說特期拉114倍的PE. 在現在的市場環境下要找出一個有同樣前景並能持續帶來高回報的公司並不容易. 我們是需要花時間不斷尋找新的機會,下一個高成長性的公司. 但是這方麵有個大的挑戰. 最主要的挑戰是現有magnificent 7外加英偉達除了在現有已占優勢的市場處於dominant position, 也專注於創新並且有deep pocket和huge talent pool, 初創公司像OpenAI這樣能脫穎而出的很少. 再從投資回報角度看,這是作為一個投資著最關注的,maginificent 7這些公司PE不低,成長也不是很快,但能穿越牛熊,長期帶來穩定的回報,並且長期超過標普500的回報,屬於能讓你睡安穩覺的公司. 我投過幾個高成長性公司,2015年到2021年回報很好但2022年市場低點後至今沒有完全recover,主要問題是專注於niche market,業務範圍太狹窄,一膽熊市很難像大的big tech迅速recover. 結論是不要太糾結於PE. 不斷在尋找的路上但不要為尋找而尋找
看一下我這篇文章
所有跟帖:
•
和我的想法差不多,一般投QQQ, SP500的股票。我們不需要抓住起步的幾步,進入了QQQ 再投風險更小。
-BrightLine-
♂
(130 bytes)
()
05/24/2025 postreply
05:02:35
•
宋子文當過民國的財政部長,來美國後主要經濟活動就是炒股,每一筆交易他都有手寫的記錄,有賺一點,也有賺很多的,厲害
-yhr-
♀
(0 bytes)
()
05/24/2025 postreply
05:14:15
•
有意思
-BrightLine-
♂
(0 bytes)
()
05/24/2025 postreply
05:16:26
•
選擇下一個潛在七巨頭要慎重
-lionhill-
♂
(0 bytes)
()
05/24/2025 postreply
05:03:07
•
讚“不斷在尋找的路上但不要為尋找而尋找”!要守衛已有的好的東西,然後進行補充/完善。“為尋找而尋找”可能落入
-我是一隻井底蛙-
♂
(30 bytes)
()
05/24/2025 postreply
05: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