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事物都存在其群體共性,同時也存在個體特殊性。

來源: pickshell 2021-01-11 12:11:48 []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110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pickshell ] 在 2021-01-12 11:25: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選個你可能較好理解比喻,“驢”有其群體共性 用來與其它物種的區分,而“鐵驢”在驢的群體裏又具其特殊性。對群體共性部分,因數量大可做大規模實驗,若驢裏再細化分鐵驢,銅驢,鋁驢,石頭驢。。而鐵驢裏再細分組不同年齡鐵驢,純色鐵驢,花色鐵驢。。每組數量少到一定程度,就不具統計意義,1000人分2組跟分10組,每組人數能一樣嗎?分得越粗糙越容易統計,分得越細每組數量自然小,這道理不難理解吧?誰敢說自己不具特殊性?現實中“因人而異”例子太多。就比如指紋,誰給做個大規模統計數據瞧瞧? 對個體隻0% 與100%差別。

為適應複雜的臨床需求,精準醫學將是未來醫學的發展趨勢,是依據患者特殊臨床症狀和體征等等,實施臨床決策的量身定製,這對現有的大規模統計方式麵臨巨大挑戰,啟用AI數據庫勢在必行。思維不能總局限在眼前群體共性 和簡單的2分法上。

所有跟帖: 

這我同意,但是在科技達到那個水平前,就得用現在的方法,你不能現在就開始,比如將來人能活一千歲,你不能按那個規劃今生。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2:38:33

AI數據庫在醫學界應用已開始咯。。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944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2:53:17

可能是開始使用了,但是還沒成熟到立法的時候。我從來不否認現在科技的局限,但是這是目前最好的方法。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3:08:32

你可以認為你比現在醫學高明,但是你不能證明它,因此相當於沒有,你自己的主觀感受隻對你有用,對其他人沒用,這就是為什麽得相信統計數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3:09:19

你又錯了。我信統計也信臨床客觀現實的特殊性。若眼光僅限於2分法統計就是局限或偏激。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0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3:30:15

除非你能找出特殊性(比如過敏試驗)否則就不能考慮特殊性,因為你根本沒辦法考慮。 -鐵驢- 給 鐵驢 發送悄悄話 鐵驢 的博客首頁 (0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3:35:39

哈哈,“過敏”這個還最具個體特殊性,世上過敏五花八門,也屬現代醫學臨床最難對付疾病之一。 -pickshell- 給 pickshell 發送悄悄話 (978 bytes) () 01/11/2021 postreply 13:44:57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