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1:猝死幸存後我大腦的恢複】
我九五年猝死幸存後,在以後的二年中,花了大量時間學習和查詢了許多有關心血管疾病的醫學資料和文獻,試圖去明白當時所發生的一切,去理解醫生告訴我的,讓自己能夠自信地問醫生有關治療方案的專業問題,進一步去理解醫生為什麽要那樣做,最終目的是從根本上治愈它。老實講我學到了不少東西,現在簡單分享一些我學到的東西,同時也邦助我來反思和評價當時的治療和護理方案。
【猝死幸存後,大腦沒有受損】
我打球中可能運動過於劇烈發生猝死,經過CPR和AED的實施,有幸心跳複蘇,被送進醫院的急診室,後又轉進ICU病房,一直昏迷不醒。我兩天後在ICU病房蘇醒,當時仍然神誌不清,但能夠知道誰是誰;第三天早上,剛一醒來,護士問我:一加一是幾啊?我半天回答不出來, 但我記得她問的問題,我就使勁想。大概用了半個小時,我想出來了,急著想告訴護士,我知道一加一是幾。記得快到中午時分,我就夠清楚記起我辦公室計算機的密碼。出院的第二個星期,可以在家半班工作了,所有這一切說明,猝死對我腦子幾乎沒有明顯的損傷,這都離不開及時的CPR實施和ICU的低溫護理。
有關資料講,由於腦部組織對缺氧的耐受性極差,於心跳停止約4分鍾後腦組織即開始壞死,即使經急救回複自主心跳,大多數人的腦部已存留有永久性傷害,造成日後嚴重的失能,甚至呈現植物人狀態。
【CPR的及時實施】
據說猝死後在一定的時間仍未施行CPR, 當「心跳停止」時,心髒無法將血液輸出,造成身體各器官組織嚴重缺氧,若未立即施以高品質的CPR(心肺複蘇術),病人將很快死亡。病人將失去生存的可能即使呼吸心跳恢複,腦部也可能已有不可逆損傷,變成植物人。我是在摔到大約二十分鍾左右,被實施CPR的,從現在來看,還不算晚。比文獻上講的要晩了一些,為什麽呢?我還在查資料試圖給出一個可信的解釋。或許是
ICU的低溫護理邦了忙。或許是猝死發生在室內,體育館的溫度通常開的比較低,心髒停止跳動以後,腦子的氧氣代謝應該比在室外明顯要慢,腦子裏短時間氧氣仍然充足?
【猝死後的ICU護理:低溫保護病人的大腦】
在ICU的第一天:猝死後恢複治療的第一步是保護病人的大腦。據說當時把我全身脫光,房間溫度比較低,呆了二十四個小時;正常人呆在裏麵可能會感冒。目的是在最佳的環境下,來讓大腦逐漸恢複。對於初始心髒節律為室速/室顫的昏迷患者,目標溫度32~34℃、持續24 小時 的治療性低溫很可能改善患者的存活率和神經功能。
基本的原理是因為體溫每下降1度,腦部的氧氣代謝率可以減少約7%。低體溫可減少大腦的電氣活動,抑製自由基的反應、減縮分解活性,同時下降全身代謝速率和氧氣消耗量。
資料顯示,目前,隻有亞低溫治療是唯一在臨床研究中被證實有效,也被公認的複蘇後腦保護措施。低溫護理能延緩腦部氧氣代謝,避免細胞短時間內大量死亡,讓神經受損比率下降。
現在,我幸存近五年了,來評價當時的CPR和ICU的低溫護理,應該說是非常及時和有效的。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