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理論,常常不把假說與實驗證實的概念/理論分開,概念的內涵不夠清楚,而且不注重對理論和概念的實證。比如五行,金、木、水、火、土,相生相克,就是假說,內涵也不清楚。光線是算金? 木?水?火?土?我不知道。古人分不清假設與經過實證的概念之間的區別,今天的中醫理論還這麽說,還不注重實證,我不讚同。假設未必錯,可能很有幫助,但沒有實證之前,應該明確指出是假設。
中醫理論也有可取之處,比如舌苔對診斷的幫助,強調機體各部分的聯係。
經典中醫理論不注重概念的內涵。氣、腎、肝、脾到底是指什麽,講不清楚。特別是氣這個概念,玄而又玄。如果中醫的概念能夠盡量從症狀群,生理狀態/反應,解剖結果等可以實際臨床觀察的角度加以定義,會清晰很多,對治療實踐更具指導作用。我注意到,自1978年以來,中醫理論界對概念的內涵界定比以前注重了很多,這個進步可以從中醫教科書中反映出來。估計與77級和後續學生以及外國留學生對經典中醫理論的質疑有很大關係,但我沒有實據。
不認為中醫的經典理論絕對正確,不可修正。從物理化學生物,到天文地質,所有與實驗和觀測相聯係的理論和基本概念都在不斷修正中發展。中醫理論如何修正、創新,我無力預測。這主要取決於海內外專業中醫人士的態度和努力,期待你和你的同仁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