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聽到“四十三,一大關”這個說法,不是從中醫,甚至不是中國人,而是兩個老外,兩個分子生物學家。那時候,對此毫無感覺,他們說等你以後就體會到了。那時,一頓可以吃一個大披薩,喝下一瓶白酒,搬家大沙發一個人舉到車頂上就拉走了。那時候,考試前可以通宵不睡覺,開長途晚上也不休息。
第一次意識到真的不如以前了,是喝酒。那次,也許心情有點低落,幾個人喝了多少也沒數,白酒,紅酒,啤酒,一堆瓶子。喝完酒開車回家(是的,那時候真的不知道害怕),覺得有點不舒服,下車以後冷風一吹,吐了。後來,再喝酒,我就跟朋友說,晚上不回去了,喝醉就睡沙發。
然後,發現自己再也無法通宵看書了。再然後,工作一天以後,發現腳好像跟不住步伐了。再然後,發現冷飲喝下去胃感覺泠,有堵住的感覺。
如果說,四十三歲以前,靠的是先天積累,四十三以後,考的就是後天補養。不信,是因為你沒到年齡。
養生的關鍵?我覺得就是吃好。你把養生的“養”拆開了看,就是“美食”。老祖宗造字的時候就明白了這個質樸的道理。
吃好睡好,比什麽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