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和佳的故事(中)

來源: coach1960 2018-08-31 20:17:26 [] [博客] [舊帖] [給我悄悄話] 本文已被閱讀: 次 (9392 bytes)
本文內容已被 [ coach1960 ] 在 2018-08-31 20:53:01 編輯過。如有問題,請報告版主或論壇管理刪除.
(三)

Mike
和佳的戀愛婚姻在改革開放的早期還是經曆了一些麻煩。那時大院裏的人們還沒見過涉外婚姻的先例,八卦的興致頗高。有些人甚至在L教授的身後不高不低地來一句“找個美國女婿有啥牛X的!”

麥克人才出眾,為人待物溫文爾雅,大院裏的一些人認為佳配不上他。

Mike
和我們相處了一年半,到1982年夏天就拿到了碩士學位。他的碩士論文【淺論中國中長跑史】在答辯前拿到隊裏讓大家給提意見。他的論文很有意思,開頭還扯上一些古代的故事。說宋朝的時候有個叫“神行太保”戴宗的人采用高碳水化合物飲食,穿一種特殊材料製作的跑鞋(馬甲),每天可以跑近200英裏。雖然有些誇張,但說明那個時候中國就有人嚐試長跑訓練了。這樣的文章能不討喜?嗬嗬。
Mike雖然來自富裕的美國,可是那時候的他自己幾乎身無分文。在學校麥克卻得到了最大的禮遇。和我們隊外出比賽回來,和我們隊員們一塊兒進餐也沒人過問。領取運動服裝鞋子時,麥克也領取一套美滋滋地穿上。很多年後他還記得當時的情景。

Mike
也盡可能讓他的朋友們也見見世麵。1981年春節期間,麥克請李同學(James Li,現在是美國著名田徑教練啦)和我陪他一起去北京的友誼商店購物。由於從來沒有去過傳說中的友誼商店,我倆就答應了。

先到北大搭乘一輛大轎車進城。整個一車人中隻有我們兩人是國內人士。到了友誼商店,由麥克帶領經門衛仔細盤問後進入。商品不但琳琅滿目,好些價格也比王府井商店便宜。特別讓我倆開眼的是,那裏的商品多數可以讓顧客自行挑選後放在籃子
/小車裏,然後才去付款處交錢。

我們倆來到賣皮鞋的櫃台前。有上海產的牛頭牌皮鞋上麵還有壓上去的花紋呢,
10.5元錢一雙。“我們可以看看嗎?”,售貨員說“當然可以,你們可以穿上鞋子走一走,感覺合適了再買”。Mike在一旁說,快買下來吧,我來付錢(外匯卷),回頭你們再把錢(人民幣)還給我。我倆對望了一眼,還是把鞋子放下了。在回家的路上李同學對我說,除非可以自由出入,而且不需要神馬“外匯券”,否則我再也不會在來這個地方了。

(四)

1983年春天Mike找到了一份令人羨慕的工作。美國當年有一個組織負責整個亞洲的文化交流業務。到亞洲當英語教師,文化交流等等業務的美國人基本都要通過這個組織來安排派遣。

這個組織的總部設在香港。它在中國大陸(北大)剛剛設立了辦公室,需要一名負責人。經過一番篩選,最終
Mike成功地得到了這份工作。佳也隨之得到了這家公司的一個文秘職位。麥克和佳都非常高興,Mike對熟人聲稱當上了“副處長”。

隨後麥克和佳登記結婚了。麥克是一名保守的基督教友,他們在北京城裏教堂舉行了一個儀式。回到北大的駐地他們又辦了一個慶賀
Party,因為隻有我留在北京,我是北體大裏同學中唯一到場的。

來參加
Party的外國人士居多,人們非常友好隨和。有人送個半新收錄機,有人送來個煮飯鍋,枕頭,床單等等。

當所有的客人都走了以後,他們夫婦又留我坐了一會。佳嬌嗔地對
Mike抱怨。Mike也回顧了幾年來的風風雨雨,淚眼婆娑。我為得到朋友的如此信任和友情而感動。

後來的一些年,我每隔幾個月都會到北大
Mike和佳的辦公室兼住家走一趟。大家嘮嘮閑嗑,麥克的工作很順利成功,人緣也混的極好。佳似乎時不時地和辦公室的其他同事有些小摩擦,這些同事大多都是附近的國人同袍。

1989
年感恩節後,麥克夫婦決定離開中國回美國生活/發展。我得到消息也感到很突然。離別那天去北大送他們,發現除了我之外,隻有一對夫婦在場。Mike說他們已經和朋友們說過再見了,現在悄悄離開就好了。





更多我的博客文章>>>
請您先登陸,再發跟帖!

發現Adblock插件

如要繼續瀏覽
請支持本站 請務必在本站關閉/移除任何Adblock

關閉Adblock後 請點擊

請參考如何關閉Adblock/Adblock plus

安裝Adblock plus用戶請點擊瀏覽器圖標
選擇“Disable on www.wenxuecity.com”

安裝Adblock用戶請點擊圖標
選擇“don't run on pages on this domain”